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49MB ,
资源ID:121380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138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6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6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第 26 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近代化发展不平衡 1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2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变 3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4清政府对报纸严格监控 5大众传媒的变迁 电影对民族抗战精神的激励作用 6综合 7一、选择题1.(2018山西太原二模)从 1862 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到 1901 年,全国 20 余所新式教育机构的分布为:广州 5 所,天津 4 所,上海 3 所,福州、南京、北京、武昌、台北各 2 所,珲春、烟台、旅顺、乌鲁木齐各 1 所。影响新式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B.洋务运动人才需

2、求突出C.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解析:A 由材料可知,当时新式教育机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广州、天津和上海等沿海地区,其他地区分布较少甚至没有,这说明沿海地区较早开放,近代化发展水平高,从而导致新式教育机构分布较多,故选 A 项。洋务运动时间是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与材料不符,排除B 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和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排除 C、D 两项。2.(2017北京卷,15)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表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谜面 谜底生涯在镜中 照相处海军 浜成汤国旗 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 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 立宪A.折射出民众

3、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解析:A “照相”属于西方科技元素,“浜”属于西方军事元素,“商标”属于西方经济元素,“达尔文”属于西方思想元素,“立宪”属于西方政治元素,这些元素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A 项正确。“达尔文”“立宪”表明了西方文化影响到中国思想和制度层面,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的现状,C 项错误;人们的生活观念全盘西化表述过于绝对,D 项错误。23.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们生活在典型的柴米油盐时代,也就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时代。但

4、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开始,我们逐步进入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型期。这次转型最能说明( )A.市场的供给更为充足B.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C.农村生产力出现跃进D.计划经济观念日益淡化解析:A 生活必需品时代反映了物资的相对匮乏,人们以生活必需品消费为主,而到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供应更为充足,消费结构升级,对生活必需品的追求下降,消费追求转向耐用消费品,A 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没有涉及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的问题,也并不是只说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 B、C、D三项错误。4.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 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

5、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解析:C 材料信息“19 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说明传统观念更新慢,人力车以人力为动力,不属于工业革命成果,故 A 项错误;“人力车引入之初坐车人日见增加”,说明近代北京交通并不发达,故 B 项错误;从“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到“风气大变,坐车人日

6、见增加”说明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 C 项正确;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材料未体现,故 D 项错误。5.(2018江苏六市二调)如图为发表于 1909 年的时事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该漫画的寓意是( )A.清政府肆意压制革命舆论B.新闻媒体面临恶劣的环境C.报刊有效发挥着政治监督作用D.革命派开始利用报刊启发民智解析:B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1909 年”“一手掩尽天下目”“报”以及漫画内容可知,清政府对报纸等社会舆论实行严格监控,反映了当时新闻媒体面临恶劣环境,故选 B 项。漫画未体现报刊具体内容,“革命舆论”表述错误,排除 A 项;清政府实行封建专制统治,所以报刊无法发挥有效的政治监

7、督作用,C 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没有体现革命派的行为,排除 D 项。6.(2018广东深圳二模)1937 年 6 月 13 日申报刊登克隆斯达海军电影广告,对此广告推断正确的是( )3A.红色文化是当时上海的主流文化B.播放该片旨在激励民族抗战精神C.中苏联合抗日引起西方列强不满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建立解析:B 材料时间处于七七事变前夕,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电影内容为歌颂俄国为自由而奋斗的事迹,结合漫画中“自由”的信息可知广告的目的主要是激励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激发民族抗战的斗志,故选 B 项。当时的上海是国民党统治区域,红色文化不是主流文化,排除 A 项;1

8、937 年中苏没有联合抗日,C 项不符合史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了由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937 年 6 月 1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未正式建立,排除 D 项。二、非选择题7.(2018东北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 18 世纪末,英国贵族、乡绅、商人的数量达到 69.8 万人。他们有相当的经济基础能够维持一掷千金的奢侈生活,服饰作为他们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其花费必不可少。随着英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频繁,一些原来的社会底层民众着装突破了政府的限制。出身于贵族和富裕家庭的妇女也是奢侈风潮的推波助澜者。甚至,一部分女性女扮男装,外

9、出工作,即便是农民,服饰已不仅仅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而是逐渐摆脱了简单实用的风格,将节假日所穿漂亮衣服同平时劳作所穿衣服区分开来,竭力追赶时髦,只有极少地区的农民不做改变。到 18 世纪末,一种反中世纪禁欲主义,鼓励人追求现世幸福的思潮使得与人息息相关的服饰也因此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人们摆脱了教会掩盖形体美的着装模式,充分展示人的自然美。乔洋主编近代服饰研究材料二 到 1912 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一头中分头,戴金丝边眼镜。其实,

10、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捷足先登,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脱掉保守传统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皮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充斥着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资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张华清末及民国服装习俗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英两国近代服饰变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饰变迁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从服饰变迁的推动因素(自身发展或外部影响)及变迁的时间、范围、

11、程度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18 世纪末”“突破了政府的限制”“反中世纪禁欲主义,鼓励人追求现世幸福的思潮”等信息从工业革命、民主化程度高、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英国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中“1912 年”“通商口岸”“出于4对逊清的留恋”等信息结合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从西方文明冲击、经济发展缓慢、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等角度分析中国的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脱掉保守传统老式服装”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二“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洋布、洋伞、洋鞋充斥着农村市场”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开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服饰变迁有助于加深对西方的了解,同时为社会制度的变革营造氛围。答案:(1)差异:中国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而改变,英国是随着社会变革自发的改变;中国服饰变迁晚于英国;中国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英国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中国对传统保留多。原因:中国:遭受外来侵略;近代化起步晚于英国;近代工商业起步晚,规模有限,传统经济占主体;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进步思想影响有限。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民主化程度高;经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2)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开放;加深对西方的了解;为社会制度的变革营造氛围;有利于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5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