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学语文在课下 18 个文言虚词练中积累 使用建议:课下利用零碎时间分组完成,每隔一段时间回看温故,避免遗忘!第一组1而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1)代词,通“尔” ,译为“你(们)、你(们)的”(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又”(3)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然后” ,或者不译(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4)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5)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
2、“然而、却”(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8)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动词(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9)连词,表示目的关系(10)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逍遥游)(10)名词,通“能” ,才能(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11)限止语气,罢了(12)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12)何况(13)既
3、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13)不久,一会儿实战高考2(1)(2018全国卷)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而:连词,表示转折,但是、却(2)(2018全国卷)(王涣)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 ,读律令,略举大义而:连词,表示承接,然后(3)(2018全国卷)每食辄弦歌而荐(祭祀)之而:连词,表示修饰,不译(4)(2018全国卷)(任峻)威风猛于涣(王涣),而文理不及之而:连词,表示转折,然而、却(5)(2018全国卷)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而:连词,表示递进,并且、而且(6)(2017浙江高考)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而:连词,表示
4、并列(7)(2017山东高考)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而:连词,表示修饰,不译2何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1)疑问代词,译为“什么”(2)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2)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3)疑问代词,译为“谁” “哪里”(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 ,表示反问(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5)副词,译为“多么” ,表示感叹(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6)作动词,译为“呵问”(7)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
5、门宴)(7)“何如” ,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8)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8)“何以” ,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凭什么”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何:疑问代词,译为“什么”(2)(2017全国卷)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何:表示疑问或诘问,什么(3)(2017浙江高考)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何:疑问代词,为什么3(4)(2017山东高考)谢贞有何亲属何:疑问代词,什么(5)(2016全国卷)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何:疑问代词,什么3乎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苏子曰:“客亦知夫
6、水与月乎?”(赤壁赋)(1)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呢”(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助词,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4)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吕氏春秋)(4)助词,表示感叹或赞美。相当于“啊”或“呀”(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5)助词,用在句中起缓和语气作用或表示语气的停顿(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6)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7)介词,相当于“于”
7、实战高考(1)(2018浙江高考)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乎: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2)(2018江苏高考)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 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乎:助词,用在句中起缓和语气作用或表示语气的停顿乎: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3)(2017天津高考)众会乎坐,不问不言乎:助词,用在句中起缓和语气作用或表示语气的停顿(4)(2016全国卷)而必使(帝)亲临,处之安乎乎:助词,表反问语气,吗(5)(2016山东高考)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乎:助词,表揣测语气,吧4乃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代词,译为“你,你的”
8、(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副词,表肯定判断,译为“是” “就是”4(游褒禅山记)(3)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荆轲刺秦王)(3)表顺承,译为“于是” “就”(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4)表转折,译为“却” “竟然”(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5)表范围的限定,仅仅,只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芝(鲁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乃:表顺承,于是、就(2)(2018全国卷)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乃:表转折,却、竟然(3)(2018江苏高考
9、)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乃:第三人称代词,他的(4)(2017浙江高考)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乃:副词,表判断,是5其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1)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 “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2)指代第三人称, “他(她、它)”或“他(她、它)们”(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3)活用为第一人称, “我” “我自己”(4)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 “那些”(5)一狼径去,其一
10、犬坐于前。(狼)(5)指示代词,表特指。译为“其中的、当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6)其可怪也欤!(师说)(6)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怎么”(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7)表示揣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8)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8)表示祈使语气。译为“可要、一定”5(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9)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10)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常常是两个以上的分句中都用“其” ,译为“是还是”(
11、1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11)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1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12)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实战高考(1)(2018天津高考)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其:表揣测语气。或许、大概(2)(2018浙江高考)太初(人名)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3)(2017全国卷)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4)(2017浙江高考)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其:指代第三人称,他们6且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不
12、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1)副词,译为“将要”(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副词,译为“将近,几近”(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3)副词,译为“暂且”(4)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4)连词,表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5)表示让步或假设关系,译为“尚且”或“即使”(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6)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 “并且”6(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7)表转折关系,译为“反而” “却”(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
13、若也。(过秦论)(8)复音虚词, “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另提一事或进一步议论,译为“再说”实战高考(1)(2018江苏高考)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且: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2)(2017全国卷)憙以因疾报杀(憙认为趁仇人患病而报仇),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且:副词,译为“暂且”(3)(2017全国卷)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且:副词,译为“将要”第二组7若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1)人称代词,译为“你”(2)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2)指示代词,译为“如此,这样”(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
14、师)(3)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4)动词,译为“及,比得上”(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5)动词,译为“像” “好像” “如同”(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6)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7)复音虚词, “若夫” “至若”放于句首,表示意义的他转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若: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2)(2017全国卷)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
15、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若:动词,译为“像” “好像” “如同”7(3)(2017全国卷)尔曹(辈)若健,远相避也若: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8所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1)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2)助词,用在被动句中, “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复音虚词, “所以” ,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4)复音虚词, “所以” ,表示凭借的手段或方式等,
16、译为“用来的”或“的凭借”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所:助词,用在被动句中, “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2)(2018全国卷)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3)(2018江苏高考)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所:名词,处所,地方(4)(2017浙江高考)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所以:复音虚词,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9为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1)介词,读 wi,译为“被” ,表示被动(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2)介词,译为“给,替”(
17、3)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介词,译为“对,向”(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4)介词,表原因或目的,译为“因为” “由于” “为了”8(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5)语气助词,读 wi,用在句末,常与“何”“奚”等相配合,表疑问或反诘(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6)动词,读 wi, “是” ,表判断(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译为“做” “担任”)(廉颇蔺相如列传)(7)“为”作一般动词用时,可根据上下文灵活意译。如担任、治理等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为:动词,
18、“是” ,表判断(2)(2018全国卷)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为:动词,担任(3)(2018全国卷)帝以芝(人名)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为:介词,译为“给,替”(4)(2018全国卷)县多奸猾,积为人患为:动词,成为(5)(2018全国卷)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为:介词,读音 wi,译为“被” ,表示被动(6)(2018江苏高考)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为:介词,表目的,译为“为了”10焉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1)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 ,代指“老师”(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9、) (2)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 “哪里”(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3)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于之”(4)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4)句末助词,表示感叹语气或陈述语气,译为“了” “啊”(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5)助词,形容词或拟声词的词尾,相当于“然”(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6)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9焉:代词,作动词宾语,相当于“之” ,他(2)(2018全国卷)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
20、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焉:句末助词,表示陈述语气,可不译(3)(2017天津高考)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焉: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于之”(4)(2017江苏高考)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焉:助词,表示陈述语气,了、啊11也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1)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2)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呢”(3)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3)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呢”(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1、。(劝学)(4)语气助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不译(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5)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6)助词,通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意义,不译实战高考(1)(2018浙江高考)太初(人名)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也: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不译(2)(2018全国卷)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也: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不译(3)(2018北京高考)是何也 ?则小事之至也 数也: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呢”也:助词,通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意义,不
22、译12以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1)介词,表使用,译为“拿”或“用”10(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2)介词,表处置,译为“把”(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译为“以身份”)(苏武传)(3)介词,表凭借,译为“凭” “凭借” “根据” “以身份”(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4)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 “由于”(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5)介词,表时间或地点,译为“在” “于”(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6)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 “又” “和”“并且”(7)木欣欣以向
23、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7)连词,表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相当于“而”(8)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8)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9)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9)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用来”(10)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10)连词,表结果,译为“因而” “以致”(11)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11)副词,通“已” ,译为“已经”(1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12)复音虚词, “是以” ,即“以是”的倒装。译为“因此”(13)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13)复音虚词, “何以” ,即
24、“以何”的倒装。译为“用什么” “怎么”(1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译为“以为” ,即“把作为”)(过秦论)(14)复音虚词, “以为” ,根据语境灵活翻译(15)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5)动词,认为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以: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 “由于”(2)(2018全国卷)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用来”(3)(2018全国卷)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以:介词,表凭借,译为“凭” “凭借”(4)(2018全国卷)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人名)以:介词,
25、表处置,译为11“把”(5)(2018全国卷)涣(人名)以方略讨击,悉诛之以:介词,表使用,译为“拿”或“用”(6)(2018江苏高考)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用来”第三组13因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1)副词,表顺承关系,译为“就” “于是”(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2)副词,趁机(3)不哀丧而求国,难;因乱以入,殆。(国语)(3)介词,趁着,趁(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4)介词,依照,根据(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5)介词,凭借,依靠(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26、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6)介词,经由,通过(7)因噎废食(成语) (7)介词,因为,由于(8)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8)动词,沿袭(9)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9)动词,依顺,顺着(10)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0)连词,接着,继而实战高考(1)(2018天津高考)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 ”,因以为名也因:副词,表顺承关系,就、于是(2)(2017全国卷)憙(人名)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因:介词,趁,趁着(3)(2017全国卷)而谗者因言憙(人名)与奉(人名)合谋,帝以为疑因:副词,表顺承关系,就、于是14于记
27、住经典 归纳义项(1)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1)介词,在12(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2)介词,自、从(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介词,到,到达(4)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4)介词,对,对于(5)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5)介词,向(6)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6)介词,由,由于(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7)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8)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于:介词,自、从
28、(2)(2018全国卷)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于:介词,在(3)(2018北京高考)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 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 府于:介词,在于:介词,自、从(4)(2017全国卷)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于: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5)(2017浙江高考)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于:介词,自、从(6)(2017江苏高考)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于: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15与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1)介词,译为“和、跟、同”(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2)连词,译为“和、跟、同”(3)则与一
29、生彘肩。(鸿门宴) (3)动词,给予,授予(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4)动词,结交,亲附(5)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5)动词,赞许,同意13华侍坐)(6)蹇叔之子与师。(左传) (6)动词,参加,读“y”(7)唯赤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7)句末语气助词,通“欤” ,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与:介词,和、跟、同(2)(2018浙江高考)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与:介词,和、跟、同(3)(2018江苏高考)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
30、、陈二生善画与棋与:连词,和、跟、同(4)(2017浙江高考)如足下天与 之性,万万与 仆(自称)相远与:动词,给予,授予与:介词,和、跟、同(5)(2016全国卷)(傅珪)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与:动词,读“y” ,参加,参与16则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便”(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2)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 “则”如果出现在前一个分句中,译为“如果” ;如果出现在后一个分句中,译为“那么” “就”(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3)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31、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 ,或不译(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4)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译为“可是” “却” ;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14然” “但是”(5)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5)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和“非”或“不”连用,译为“不是就是”(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6)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 “就是”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草湿则生火,何足怪则:连词,表示承接
32、关系,译为“就” “便”(2)(2018浙江高考)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便”(3)(2018江苏高考)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吕峄亭,人名)遣使来迎则: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4)(2017浙江高考)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则: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5)(2015湖北高考)我蔬食则 喜,肉食则 不喜则:连词,就则:连词,表示转折,却17者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1)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译
33、为“的人” “的事” “的东西”(2)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2)代词,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物,可译为“种”“样”(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3)代词,用在时间词语的后面,表示“的时候”(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用于否定词之后,表示“的话”(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5)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15(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6)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7)助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8)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4、鸿门宴)(8)助词,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者:代词,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2)(2018天津高考)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者:代词,用在动词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3)(2017全国卷)赵憙真长者也者也:表判断,是(4)(2017天津高考)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者: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5)(2017浙江高考)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者:助词,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18之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1)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1)指示代词,译为“这” “此”
35、(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译为“我”)(廉颇蔺相如列传)(2)代词,作宾语,代人、物、事;代人时一般译为“他”或“她” ,有时也译为“我”(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有时可不译(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5)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6)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7)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
36、顿,没有实在意义16(8)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8)动词,译为“往” “到达”实战高考(1)(2018全国卷)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2)(2018浙江高考)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2018江苏高考)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之: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4)(2017全国卷)憙素与奉(人名)善,数遗书切责之之:代词,作宾语,他(5)(2017浙江高考)今之 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 罪。 ”之: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
37、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6)(2017山东高考)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之:动词,到、去(7)(2017山东高考)顷之,敕起还府之: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第 3 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词类活用分类练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 3 类。 一 名 词 的 活 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类型 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1)表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与工具,译为“像一样” “在” “用”项伯
38、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表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译为“在”“向” “从”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上(3)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每”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7“在” 日:每天2.名词用作动词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名词活用作了动词。类型 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1)名名(代)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命名(2)能愿动词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3)副词名 左右欲刃相如 刃:杀(4)名补语(介宾补语) 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驻军3.名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
39、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 规律总结(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使成为边境(2)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3)越国以鄙远鄙:把作为疆界(4)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友:以为友(1)判断方法:首先判定这个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然后再看它是否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2)翻译方法:主语认为宾语是名词;主语把宾语当成名词。 二 动 词 的 活 用1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 规律总结(1)追亡逐北 亡:逃亡者(2)殚其地之出
40、,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东西(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2.动词的使动和为动用法18动词的使动或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 规律总结(1)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担负(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4)等死,死国可乎死:为而死(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哀叹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
41、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 三 形 容 词 的 活 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类型 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1)形容词用在“其” “之”后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做主语、宾语时,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贤:贤能的人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3)形容词用在数词后面做中心语,活用为名词四美具,二难并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贤主和嘉宾2.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类型 示
42、例(解释加点的词语)(1)能愿动词形容词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2)形容词名(代)词(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3)形容词表示某种动态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3.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 规律总结19(1)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使变绿(2)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3)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羞:以为
43、羞(觉得羞耻)(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把当作耻辱)二、文言句式分类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 4 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其他如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等,考试说明虽未作明确要求,但也需要掌握)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断句题中有涉及,更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采分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翻译句子。(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类型 示例“者也”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者” “者也”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小石潭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4、鸿门宴)“也”字句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无标志句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臣本布衣(出师表)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为”字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是”字句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针对训练20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
45、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译文: (2)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译文: 解析:(1)“楚俗信巫不信医”是无标志的判断句;“自三代以来为然”是“为”表判断的判断句。(2)“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是用“也”表判断的判断句。参考答案:(1)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2)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参考译文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
46、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二)被动句看清标志词,翻译成“被”的意思类型 示例“于”字句:谓语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见”字句:见谓语、见谓语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受”字句: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
47、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21受谓语于 )“为”字句:为动词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为所”“为所”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无标志句(意念被动句)感斯人言(琵琶行 并序)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针对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