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951KB ,
资源ID:121438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143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2讲宋代诗人(词人)讲义.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2讲宋代诗人(词人)讲义.doc

1、1第 2 讲宋代诗人(词人)一、欧阳修浮世歌欢真易失,宦途离合信难期诗人生平 作品特点 典型作品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以识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步入官场后,参与改革,先后被贬至夷陵、滁州等地。后还朝为官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又自修五代史记 。嘉祐二年(1057)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的转变有很大影响。晚年反对王安石变法,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 。1.

2、诗: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然而欧诗并不对古人亦步亦趋,故仍然具有自家面目。欧诗中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所以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燥艰涩之失。欧诗也学李白,主要得益于语言之清新流畅,这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便形成了流丽婉转的风格。2词:欧阳修对词作也有所革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与柳永词相互呼应。作品一:诗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

3、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丧失自信,而是更多地表现了对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作品二:词浣 溪 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鉴赏 此首词是写春日画船载酒宴游之乐事,当作于宋仁宗皇祐元年至二年(10491050)词人知颍州时。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酒游于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叙写作者在画船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

4、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在言外,别有意趣。二、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诗人生平 作品发展历程及特点 典型作品1.变法之前: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北宋嘉祐三年(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2.变法之后: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熙宁七年,王安石被迫辞相,再任江宁知府,次年二月复任宰相,不久又因维护新法得罪了神宗而再次罢相,退居江宁半山

5、园,被朝廷封为“荆国公” 。后人称其“王荆公” 。1.发展历程王安石的创作历程可分成前后两期。(1)前期的王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像河北民描写边界地区人民在灾年的悲惨生活, 兼并 发廪等批判贪官污吏,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后期王安石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2.特点“王荆公体”的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深的绝句。风格一:古体诗河 北 民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

6、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鉴赏 北宋朝廷每年向契丹(后改称辽)、西夏交纳大量银绢作为“岁币” ,以求苟安。这年年岁岁的沉重经济负担首先落到边境百姓身上。庆历六年(1046),北方遭受严重旱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王安石时淮南签判任满,在去京师的路上感受到这一严酷的社会现象,写下了这首诗。该诗剪裁精当,言简意赅,全面反映当时百姓深受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之苦,真切深刻地体现了此时此地的社会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时政的批判。风格二:近体诗江 上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诗歌

7、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三、苏轼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诗人生平 作品特点 典型作品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 1.苏诗特点 作品一:诗3(仁宗景祐三年至神宗熙宁二年,即王安石全面变法以前):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读书、应举、入仕等几个阶段。苏轼读书很有自己的特色,一是受其父影响,不拘于经书而广涉群览,博闻强记;二是关心政治,“奋励有当世志” 。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神宗熙宁二年至元丰八年,即熙丰变法时期):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出离中央、历任四州(杭州、密州、

8、徐州、湖州。在杭州时,诗歌创作达到热情高涨期;在密州时,词创作步入繁盛期)、乌台受审、贬谪黄州等事件。在黄州期间他带着家人在城东开荒,自食其力,自号“东坡”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时期(神宗元丰八年至哲宗元祐八年):元丰八年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大力起用司马光等反王安石变法的旧党人物,苏轼被召回朝,连连升迁。但苏轼认为王安石新法不可一概废除,于是又被旧党视为异己,不安于朝,再次请求离朝外放。4.远谪惠、儋时期(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苏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不少关怀民生、表达爱国激情的诗作,也有不少诗成为具体政治行为及建议的反映。他在诗中记录山川景物、村野风光、农家

9、风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更以诗抒写愤懑,排遣忧愁,表现自己机智风趣、洒脱自在的个性和恬淡闲逸、不为物扰的心境,显示了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2)苏诗中有不少以理趣见长的作品,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苏诗中所谈的“理”,不是玄思或吊诡,而是生活中随触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新的启迪。(3)苏诗采用寓言、隐喻手法,还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例如,脍炙人口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比喻的新鲜与丰富是苏诗的一大特色。又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苏诗任情挥洒,风格多姿多样。他欣赏陶诗的“枯淡” ,其更主要的风

10、格特色即是宋人所概括的“东坡豪” 。2.苏词特点(1)题材广泛:在众多作品中,他不但用词写前人惯写的题材,而且用词写政治情怀、报国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辈情谊、贬居生涯这些都扩大了词的创作视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鉴赏 这首诗描写作者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作品二:词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

11、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鉴赏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七月,杭州知州陈襄罢任,新任知州杨绘正在赴杭州途中,杭州官妓前往苏州迎接杨绘,苏轼作该词描绘4即哲宗亲政时期):这期间,哲宗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为旧党处置,致使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的打击,一直被流放到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野。(2)苏词的风格刚柔兼具,多姿多彩。他的词同他的诗文一样,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他的词具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淳朴。苏轼革新词风,并非单纯反对婉约,而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主词坛的局面,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化

12、朝多元化发展,形成婉约、豪放、清丽、韶秀、旷远等风格,形成同秀共荣的局面。迎接的场面。这首词,上片写对钱塘江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送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全词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有对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物的评价,更有细致的心理刻画,言简而意长,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四、秦观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诗人生平 作品发展历程 典型作品1.未仕期:秦观大多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为科举做准备。然而亦时常游历于江淮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2.入仕期:秦观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终于成功考取进士,踏上屡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秦观登科以后,任

13、定海主簿及蔡州教授。因其亲附苏轼,被视为“旧党” ,从此党争的迫害便从未间断。3.贬谪期: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政局瞬变, “旧党”出京。秦观作为“旧党”核心(1)秦观诗歌前期是指从熙宁二年(1069)作浮山赋至元丰八年(1085)止。这一时期,秦观除两度漫游,三次应举之外,基本在家读书。这时候的秦观还未卷入党争,较少遭到重大挫折,对前途抱有希望,充满信心。流向笔端、注入诗中的就较少凄婉与哀怨的感情。(2)后期诗歌指秦观在中年以后屡遭贬徙,其凄楚作品一:诗金山晚眺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鉴赏 此诗四句四景,前半部分是并列的两句,分写江上的明月和蒙蒙

14、的水汽;后半部分是相对的两句,写出了月下之景。四句合成一幅金山晚眺的优美图景。全诗没有直接抒写诗人的怀抱,而是借景生情,将情感蕴含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作品二:词阮 郎 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 ,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鉴赏 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岁暮天寒的感慨之作,抒发的是思乡之情。上阕写寒夜梦醒,只感觉庭院深深,听到城楼门头传来阵阵边地乐曲,漫长的清夜又过去了。反5人物,亦在所难免。秦观首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郴州、横州,最后死在荒蛮之地。之情通过词的创作表现出来。凄婉、哀愁是他后期词的特点,也是他坎坷身世的真实体现。映了羁居

15、贬所的凄凉困境。下阕就梦断写异乡漂泊的孤独幽怨。除夕时节还没有见亲人来信,正是引发梦中相思及梦断悲苦的原因。词尾真实地写出作者身在贬所,举目无亲,孤寂难耐的况味。五、李清照淘尽千古英雄汉,盛开一朵女儿花诗人生平 作品发展历程 典型作品1.早年幸福: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十八岁时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2.南渡困顿:1129 年,丈夫赵明诚去世。金兵南犯,李清照便带

16、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绍兴二年(1132)至杭州,再嫁张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数月后便离异。后期: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暮年飘零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精神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转为凄怆沉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风格一:清丽明快蝶恋花离情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鉴赏 此词很难确切系年,应该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赵明诚闲居故里十年后重新出仕、李清照仍独自留居青州时。赵明诚担任地方官时,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此词上片描绘室外风和日暖的春景,渲染一种

17、令人陶醉的环境气氛,抒发怀春之情思;下片意脉承前而来,着重刻画词人具体的闺中寂寞生活。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风格二:凄怆沉郁鹧 鸪 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鉴赏 此词写作时间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 ,当时赵明诚已去世, “茶苦”和“梦断”二语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此词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6委婉含蓄地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

18、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全词塑造了一个由多重性格所组成的抒情形象,抒发了作者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立意奇巧,跌宕有致。六、辛弃疾空余英雄心一颗,剩有悲壮词千篇诗人生平 作品特点 典型作品1.早年经历: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绍兴三十一年(1161),21 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人抗金队伍,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之后,辛弃疾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并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2.仕途坎坷:辛弃疾 23 岁南归之初只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签判,六年后官职逐步上升,却只是在地方任职,从 29 岁到 42 岁,

19、13 年间调换 14 任官职,使他无法有大的建树和作为。42 岁被弹劾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十年;52 岁起用福建提刑,三年后被诬陷落职。再度赋闲八年后,朝廷北伐却未得重用。两年后含恨而终。3.隐居生活:淳熙八年(1181)春,开工兴建带湖新1.贯穿他的全部词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线,就是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辛词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2.辛词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3.辛词中有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朴素清丽,生机盎然。4.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辛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

20、化无端。5.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另一特点,风格一:言志词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鉴赏 此词当是作者后期闲居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唯梦境再现。闻钟梦觉,只西风满窗而已。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的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风格二:写景词生查子独游西岩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鉴赏 此词是

21、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闲居游西岩的记游之作。该词上片借山来自写,又能将山品与人品相融。下片借月来自写,也有与上片近似的曲笔和丰富情味。词人巧借明月、青山来表达自己隐居城北带湖时期孤寂、郁愤的情感。7居和庄园,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 ,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淳熙八年冬,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是广泛地引用各种典籍和前人的语汇及历史典故。灵活用典可以以古喻今,开阔和提升词的意境及空间。该词写景如生,抒情含蓄曲折,可称词中妙品。七、陆游塞上长城

22、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生平 作品发展历程 典型作品1.第一阶段(11251170)为读书学诗、科举失意、初仕罢归时期。家庭良好的爱国教育;与唐琬的婚姻悲剧;复试被黜的原因。此期的创作受江西诗派的影响较大,曾几、吕本中的爱国精神和诗法技巧都给他以很大的教益,其诗歌的爱国主义基调已初步奠定,但视野还不够广阔,同时偏重形式技巧,以“藻绘”为工,尚未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2.第二阶段(11701189)为入蜀从军、东归宦游、再遭免职时期。南郑前线的军营生活;入范成大幕府的诗酒生活。这是陆诗创作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他创作最为辉煌的高峰期。火热的前线生活为诗人的爱国诗歌创作开辟了崭新的天地,频繁的迁

23、徙使其眼界和心胸都随之大开,他的诗风逐渐跨越了江西诗派的藩篱,风格一:爱国诗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鉴赏 孝宗乾道八年(1172)正月,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聘请,担任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任上曾多次奔走于前线视察军情,投身于收复失地的准备工作。乾道九年,奉调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他根据这段在汉中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这首金错刀行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之作,在结构上具有由物及人、层层拓展的特点。全诗分三层意思

24、:第一层从开头到“提刀独立顾八荒” ,从赋咏金错刀入手,引出提刀人渴望杀敌立功的形象;第二层从“京华结交尽奇士”到“一片丹心报天子” ,从提刀人推扩到“奇士”群体形象,抒发其共同的报国丹心;第三层从“尔来从军天汉滨”到结束,联系眼前从军经8形成了博大宏肆、雄浑苍劲的主导风格,这是陆游创作中具有本质性的变化。3.第三阶段(11891210)为退居山阴时期。这一时期,除一度入朝主持修史外,一直闲居在家。自然风光、田园景物、农村生活成为诗中表现的主题,风格也趋于闲适自然、古朴平淡,但诗人的爱国热情始终不衰,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中期的主导风格。这二十年,诗人写了七千多首诗,是他创作的又一丰收期。历,揭

25、明全诗题旨,表达了“中国”必胜的豪情壮志。风格二:隐逸诗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鉴赏 陆游写这首诗时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 ,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淳熙十三年(1186)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

26、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 “分茶” ,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 ,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附:唐宋主要诗(词)人的语言风格特点王 勃:劲健婉畅 韩 愈:古朴奇险 陈子昂:古朴雄浑 柳宗元:明净幽峭高 适:苍凉悲壮 白居易:通俗易懂 岑 参:雄奇瑰丽 元 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 刘禹锡:清新豪丽 王之涣:清朗雄健 李 贺:奇诡璀璨孟浩然:闲静淡远 杜 牧:俊爽明丽 王 维:恬淡优美 李商隐:幽婉典丽李 白:飘逸豪放 温庭筠:精巧艳丽 杜 甫:沉郁顿挫 李 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 欧阳修:清新舒畅 王安石:遒劲峭拔 晏 殊:闲雅婉丽柳 永:伤感缠绵 苏 轼:豪放旷达 秦 观:清丽典雅 黄庭坚:瘦硬新奇陆 游:雄放流畅 李清照:凄婉清丽 姜 夔:峭拔雅丽 辛弃疾:沉郁豪放9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