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表格评价型实验题在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中,考查实验的题目新颖灵活,变化多端,其中表格评价型实验题出现频率较高。该类题目常常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并以拼盘形式出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命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1(2018全国卷)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A 配制 0.400 0 molL1 的 NaOH 溶液称取 4.0 g 固体 NaOH 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 C 的还原性向盛有 2 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 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
2、依次通过 NaOH 溶液、浓硫酸和 KMnO4溶液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 2 支盛有 5 mL 不同浓度 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 2 mL 5% 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解析:NaOH 溶于水放热,应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A 项错误;Fe 3 具有氧化性,能被维生素 C 还原,溶液发生颜色变化,B 项正确;H 2最后通过 KMnO4溶液,H 2中含有水蒸气,C 项错误;NaHSO 3与双氧水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 项错误。答案:B2(2017全国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A向 2 mL 0.1
3、molL1 的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Fe 2 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2的集气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2瓶C加热盛有少量 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D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NaCl和 NaI 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Ksp(AgI) Ksp(AgCl) 解析:向 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Fe 3 完全转化为
4、 Fe2 ,滴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可证明还原性:FeFe 2 ,A 项正确;燃着的金属钠能在装有 CO2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 Na2CO3和 C,说明 CO2具有氧化性,B 项正确;NH 4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 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只能说明 NH3为碱性气体,不能确定 NH4HCO3的酸碱性,C 项错误;根据题中描述可知黄色沉淀为 AgI,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 AgCl 析出,可证明Ksp(AgI)I2C向 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ClCSiD将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溶液
5、紫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解析:A 项,在饱和 Na2CO3溶液中 c(CO )较大,加入少量 BaSO4粉末,溶液中会有23部分 BaSO4转化为 BaCO3,因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但是 Ksp(BaCO3)Ksp(BaSO4),错误。B 项,有 机 层 出 现 紫 红 色 说 明 有 I2生 成 , 即 发 生 反 应 :2Fe3 2I =2Fe2 I 2,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正确。C 项,证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需要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所以用盐酸是错误的,错误。D项,碳与浓硫酸产生的 SO2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表现出还原性,错误。答案:
6、B3(2019济南模拟)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A 相同条件下,用 1 CH3COOH 溶液对应的灯泡 CH3COOH 是弱电解质4molL1 的 CH3COOH 和 1 molL1 的 HCl 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较暗B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溶液可能含有 NO 3C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 Na2SO3或 NaHSO3D向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MgCl2、Cu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解析:同浓度的两种一元酸
7、做导电性实验,CH 3COOH 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小,所以醋酸为弱酸,A 正确;铜在酸性条件下,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铜离子,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一氧化氮,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因此原溶液可能含有NO ,B 正确;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为氯气或二氧化硫,则可能为 NaClO 与浓盐酸 3反应生成氯气,也可能为 Na2SO3或 NaHS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则盐可能为 NaClO或 Na2SO3或 NaHSO3,C 错误;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越小,加入氨水时越容易生成沉淀,可以得出 KspMg(OH)2 KspCu(OH)2结论,D 正确。答案:C4(2019吉林模
8、拟)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水和乙醇中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B在适量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 5 min,加入 NaOH 溶液调溶液 pH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完全水解C向 Fe(NO3)2溶液中依次滴加少量稀 H2SO4和 KSCN 溶液溶液变红 稀硫酸能氧化 Fe2D 向 10 mL 0.1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 Ksp(CuS)H 2CO3B向含有淀粉的 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溶液变蓝色还原性:I
9、Fe2C向饱和 FeSO4溶液中加入 CuS 固体,测得溶液中c(Fe2 )不变 Ksp(CuS)HCO ,错误;B 项,向含有淀粉的 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反应 3方程式是 2FeI23Br 2=2FeBr32I 2,所以溶液变蓝色不能证明还原性:I Fe2 ,错误;C 项,一种难溶物容易转化为比它更难溶的沉淀,向饱和 FeSO4溶液中加入 CuS 固体,测得溶液中 c(Fe2 )不变,说明没有生成 FeS 沉淀,所以 Ksp(CuS)HCO23 37液D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少量 Na2CO3粉末无气泡冒出不能证明酸性:碳酸硼酸解析:A 项,向 Mg2 和 Cu2 共存的溶液中滴加适量
10、 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不知道原溶液中两离子的浓度是否相等,则无法判断二者溶度积常数大小,错误;B 项,溶液逐渐褪色,可知生成不饱和烃,可验证石蜡油裂解生成不饱和烃,不一定是乙烯,错误;C 项,碳酸钠溶液中红色更深,说明碳酸根离子水解能力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能力,所以阴离子水解常数 Kh: CO HCO , 正确;D 项,硼酸溶液中硼元素最高价3 价,碳酸23 3中碳元素最高价4 价,因此二溶液混合后无气泡冒出,说明硼酸不能制备碳酸,可以证明酸性:碳酸硼酸,错误。答案:C8(2019金华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向 BaSO4固体
11、中加入浓Na2CO3溶液,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Ksp(BaCO3)Ksp(BaSO4)B将 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C向尿液中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D向溶液 X 中滴加 NaOH 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无法证明溶液 X 中是否存在 NH 4解析:A 项,向 BaSO4固体中加入浓 Na2CO3溶液,部分 BaSO4因浓 Na2CO3溶液中高浓度的 CO 转化为 BaCO3,因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但是 Ksp(BaCO3)23 Ksp(BaSO4),错误;B 项,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导致溶液碱性减弱,溶液颜色褪去,二氧化硫不体现漂白性,而体现酸性氧化物性质,错误;C 项,在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之前,先用氢氧化钠中和尿液的酸性,形成碱性环境,这样 Cu(OH)2才会与醛基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才能检测出葡萄糖,错误;D 项,检验 NH需要用浓 NaOH 溶液并加热,稀 NaOH 溶液不能使 NH3挥发出来,正确。 4答案:D8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