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潍坊市 2019 届高考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Sn119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种从铜电解工艺的阳极泥中提取 Se 和 Te 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流出液是 H2SO4溶液C. 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析出单质 TeD. “焙砂”与碳酸钠充分混合后,可在瓷坩埚中焙烧【答案】D【解析】
2、【详解】A. 阳极泥是在电解精炼铜过程中,沉积在电解槽底部的杂质,含 Se、Te、Au 等金属,因此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故 A 项正确;B. 焙烧生成的 SO2和 SeO2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Se 和 H2SO4,则流出液是H2SO4溶液,故 B 项正确;C. 电解池中阴极区发生还原反应,由流程可知,TeO 2在碱性电解质环境下被还原为 Te 单质,故 C 项正确;D. 瓷坩埚中还有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坩埚受到腐蚀,则“焙砂”与碳酸钠不宜在瓷坩埚中焙烧,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
3、的产量和质量2B. 用 NaHCO3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C. 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 淀粉、油脂、甘氨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故 A项错误;B. NaHCO3溶液与乙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与苯互不相溶,发生分层;其与乙醇溶为一体。三者现象不同,因此可以用 NaHCO3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苯,故 B 项正确;C. 棉花为天然有机物,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但合成纤维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
4、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不是纤维素,故 C 项错误;D. 甘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不能发生水解,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B。3.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收集 Cl2,并进行性质验证实验(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 KMnO4和浓盐酸制备 Cl2时,只选B. 用于 Cl2收集时,a 为进气口C. 中加入 NaBr 溶液和 CCl4,通入 Cl2反应后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D. 中通入 Cl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取出溶液加热可恢复红色【答案】C【解析】【分析】A. KMnO4和浓盐酸制备 Cl2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B.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5、3C. 通入 Cl2反应后生成易溶于 CCl4的 Br2;D. 氯水具有漂白性,不可逆。【详解】A. KMnO 4和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不可行,高锰酸钾可溶于水,氯气可以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选可达到实验目的,故 A 项错误;B. 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时,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应从 b 进气,故 B 项错误;C. Cl2的氧化性比 Br2大,通入 NaBr 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Br2,进而被 CCl4萃取在下层溶液中,显橙红色,故 C 项正确;D. Cl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主要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因此取出溶液加热不能恢复红色,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 B 选
6、项,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注意,当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时,如氯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则气体需从 b 口进入,由于密度比空气大,会沉于空气下方,即瓶底,聚集的气体逐渐将集气瓶内的空气从上方(即 a 端)排出,待气体占满整个集气瓶时,即收集了满瓶气体。假若从 a 进,则进入的气体会沉到瓶底,并从 b 处直接出去,因此起不到排出空气、收集气体的作用。相反,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时,应从 a 口进气 b 口出气,学生要理解并加深记忆。4.X、Y、Z、W、R 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 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X 比 Y 核外少一个电子层;R 的质子数是 X、Y、Z、W
7、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RWZB. X 与 Y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C. W 和 R 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Y 与 W、Z 与 W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答案】C【解析】【分析】X、Y、Z、M、W 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设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m,则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m-1,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m+1,即得出(m-1)+m+(m+1) = 3m = 15,所以 m = 5,则推知 Y、Z、W 分别为C、N 和 O 元素;X 比 Y 核外少一个电
8、子层,则 X 为 H;又知 R 的质子数是 X、Y、Z、W 四种4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则 R 的质子数为(6+7+8+1) = 11,可知 R 为 Na,然后结合元素12 12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 为 H,Y 为 C,Z 为 N,W 为 O,R 为 Na,A. 电子层数越大,简单离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其简单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 N3- O2- Na+,即简单离子半径大小比较为:Z W R,故 A 项错误;B. X 与 Y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烃类有机物,常温下可能为气态、液态或固态,故 B 项错误;C. W 和 R 形成的化合物为过氧
9、化钠或氧化钠,成键微粒为阴阳离子,均为离子化合物,故C 项正确;D. Y 与 W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 CO2或 CO,其中 CO 为大气污染物,而 CO2不是;Z 与 W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重在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的运用,是高考高频考点,掌握物质的组成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注意 D 项 Y 与 W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 CO2,虽能产生温室效应,但并不是大气污染物,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 CO、SO 2、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5.三种常见单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香叶醇和龙脑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
10、均为 C10H20OB. 可用金属钠鉴别香叶醇和月桂烯C. 龙脑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D. 1mol 月桂烯最多能与 2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A. 分别写出香叶醇和龙脑的分子式作答;5B. 钠可以与香叶醇中的醇羟基发生反应,而不能与月桂烯发生反应;C. 分子内有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D. 1 mol 碳碳双键与 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据此分析;【详解】A. 香叶醇分子内含两个碳碳双键,有 2 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 C10H18O,龙脑的分子式为 C10H20O,两者分子式不同,且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A 项错误;B. 钠与香叶醇的-OH 反应生
11、成醇钠与氢气,而不会与碳碳双键反应,则可用金属钠鉴别香叶醇和月桂烯这两种物质,故 B 项正确;C. 龙脑分子中含有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 C 项错误;D. 1mol 月桂烯中含 3 mol 碳碳双键,则可与 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B。6.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而研发的新型可充放电电池,其反应式为 LixC6+ Li1-xCoO2 C6+LiCo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Li +嵌入 LiCoO2中B. 放电时,LiCoO 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LiCo
12、O2 -e-= Li1-xCoO2+ Li+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e -=Li+D. 充电时,若转移 1mol e-,石墨烯电极增重 7g【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负极反应式为 LixC6-xe-=C6+xLi+、正极反应式为 Li1-xCoO2+xLi+xe-=LiCo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根据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来解答。【详解】A. 充电时,石墨烯为阴极,C 6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LixC6,则 Li+向石墨烯移动,故A 项错误;6B. 放电时,LiCoO 2极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13、Li 1-xCoO2+xLi+xe-=LiCoO2,故 B 项错误;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LixC6-xe-=C6+xLi+,原电池中无 Li 单质存在,故 C 项错误;D. 充电时,石墨烯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6+xLi+xe- = LixC6,根据关系式 xe- C6 LixC6电极增重的实际质量为锂元素的质量,所以若转移 1mol e-,电极增重为 1 mol7 g/mol = 7 g,故 D 项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有关电化学基础,把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其中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本题的 D 项可采用关系式法作答,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列出关系式进而计算
14、。7.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入二元弱酸 H2X 溶液中,混合溶液中的粒子浓度与溶液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 M 表示 lgc(X2-)/c(HX-)与 pH 的变化关系B. NaHX 溶液显碱性C.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c(Na+)c(X2-) c(HX-) c(H+)=c(OH)D. Ka2(H2X)的数量级为 10-9【答案】C【解析】【分析】H2X 为二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则 Ka1(H2X)Ka2(H2X),酸性条件下,则 pH 相同时 ,由图象可知 N 为 lg 的变化曲线,M 为 lg 的变化曲线,当 lg()(2) (2)() (2)(
15、) ()(2)7或 lg = 0 时,说明 或 =1,浓度相等,结合图象可计算电离常数的()(2) (2)() ()(2) (2)()表达式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详解】A. 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 N 表示 pH 与 lg 的变化关系,曲线 M 表示 pH 与 lg(2)()的变化曲线,故 A 项错误;()(2)B. 由图象可知,lg = 0 时,即 =1,此时 pH5.4,可知 HX电离程度大于 X2(2)() (2)()水解程度,则 NaHX 溶液呈酸性,故 B 项错误; C. 由图象可知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lg 0,即 c(X2)c(HX),混合溶液的离子浓(2)()度大小关系为: c(Na
16、+)c(X2-) c(HX-) c(H+)=c(OH),故 C 项正确。D. lg = 0 时, =1,此时 pH5.4,则 Ka2(H2X)10 5.4,可知 Ka2(H2X)的数量(2)() (2)()级为 10-6,故 D 项错误; 答案选 C。【点睛】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理解能力,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学生要紧抓溶液中第一步电离的离子浓度与第二步电离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lg 或 lg(2)()与 0 的关系,结合离子平衡的规律解答此题。()(2)8.FeCl2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媒染剂。某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用如下两种方法来制备无水 FeCl2。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C6
17、H5Cl(氯苯) C6H4Cl2(二氯苯) FeCl3 FeCl2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醇不溶于 C6H5Cl、C 6H4Cl2、苯,易溶于乙醇,易吸水熔点/ -45 53 易升华沸点/ 132 173 8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反应 2FeCl3+ C6H5Cl2FeCl 2+ C6H4Cl2+HCl 制取无水 FeCl2并测定 FeCl3的转化率。按上图装置,在三颈烧瓶中放入 32.5g 无水氯化铁和过量的氯苯。打开 K1、K 2,关闭 K3,通一段时间 H2后关闭 K2,控制三颈烧瓶内反应温度在 128-139,反应一段时间。反应完成后打开 K2再通氢气一段时间。仪器 a 的名
18、称是_,装置 B 中盛装的试剂是_。反应后再通入 H2的目的是_。冷却实验装置,将三颈烧瓶内物质倒出,经过滤、用苯洗涤、干燥后,得到粗产品,回收滤液中 C6H5Cl 的操作方法是_。反应后将锥形瓶中溶液配成 250mL 溶液,取 25.00mL 所配溶液,用 0.4molL-1NaOH 溶液滴定,消耗 NaOH 溶液 23.60mL,则氯化铁的转化率为_。(2)打开 K1、K 3,关闭 K2,通氢气与氯化铁反应制取无水 FeCl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制得 FeCl2后并防止氧化的操作是_。请指出该制备方法的缺点_。【答案】 (1). 球形冷凝管 (2). 无水 CaCl2(或硅胶、P
19、 2O5) (3). 将反应器中的 HCl 气体全部排入到锥形瓶内,使其被充分吸收 (4). 蒸馏滤液,并收集 132 的馏分 (5). 94.4% (6). H2+2FeCl3 2FeCl2 + 2HCl (7). 先熄灭酒精灯,再继续通入氢气一段时间 (8). 氯化铁易升华,转化率低;导管易堵塞【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构造及用途作答;装置 B 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据此作答;从氯化氢气体充分吸收角度考虑;9根据题中所给的表格,结合 C6H5Cl 和 C6H4Cl2的沸点数据作答;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按 1:1 反应可求出反应消耗的 HCl 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已知反应
20、方程式 2FeCl3+ C6H5Cl2FeCl 2+ C6H4Cl2+HCl,得出样品中反应的 FeCl3的物质的量,再依据产品中 FeCl3的转化率 = 100%得出结论;反 应 的 氯 化 铁 的 质 量产 品 的 总 质 量(2)根据已知信息氢气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无水 FeCl2作答;FeCl 2极易被空气氧化为 FeCl3,装置中需充满还原性气体;结合表格数据从氯化亚铁升华的角度即导管可操作性不强的角度考虑其缺点。【详解】 (1)仪器 a 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装置 B 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影响实验,其中的干燥剂不能吸收 HCl,因为最后的尾气处理中用水吸收氯化氢,还可以得
21、到副产品盐酸,故盛放的试剂可以是无水 CaCl2,或其他不与 HCl 反应的试剂,如P2O5或硅胶等,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无水 CaCl2(或硅胶、P 2O5) ;反应后再通入 H2,可将反应器中的 HCl 气体全部吹入装置 C,使其被充分吸收,操作更规范,同时使后续测量氯化铁转化率更精准,故答案为:将反应器中的 HCl 气体全部排入到锥形瓶内,使其被充分吸收;由题中表格所给数据可知,C 6H5Cl 的沸点为 132 ,C 6H4Cl2的沸点为 173 ,利用沸点不 同回收滤液中 C6H5Cl 可采用蒸馏法,即蒸馏滤液,收集 132 的馏分,故答案为:蒸馏滤液,并收集 132 的馏分;NaO
22、H 与 HCl 按 1:1 完全反应,则标准 NaOH 溶液滴定的盐酸的物质的量 = 0.4 molL -123.6010-3 L = 9.4410-3 mol,则锥形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 9.4410-3 mol 25025.00= 9.4410-2 mol,再根据已知关系式 2FeCl3 1HCl 可知,消耗的 FeCl3的物质的量 = 29.4410-2 mol = 0.1888 mol,故 FeCl3的转化率 = 100% = 反 应 的 氯 化 铁 的 质 量产 品 的 总 质 量100% = 94.4%,0.1888162.5/32.5故答案为:94.4%;(2)氢气与氯化铁反应时
23、,氢气作为还原剂,还原氯化铁为氯化亚铁,其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H 2+2FeCl3 2FeCl2 + 2HCl,故答案为:H 2+2FeCl3 2FeCl2 + 2HCl;实验通过氢气与 FeCl3反应制得 FeCl2后,为防止 FeCl2被氧化,先熄灭酒精灯,再继续10通入氢气一段时间,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答案为: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一段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因氯化亚铁易升华,则用加热的方法制备氯化亚铁,会导致转化率降低,且导管易堵塞,故答案为:氯化铁易升华,转化率低;导管易堵塞。9.三氧化二镍(Ni 2O3)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和蓄电池材料。工业上利用含镍废水(镍主要以 N
24、iR2络合物形式存在)制取草酸镍(NiC 2O4),再高温灼烧草酸镍制取三氧化二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iR 2(aq) Ni2+(aq)+2R-(aq)(R-为有机物配体,K=1.610 -14)K spFe(OH)3=2.1610-39,K spNi(OH)2=210-15 K a1(H2C2O4)= 5.610-2,K a2(H2C2O4)= 5.410-5“脱络”过程中,R -与中间产物OH 反应生成R(有机物自由基),OH 能与 H2O2发生反应。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如下:iFe 2+H2O2=Fe3+OH-+OHiiR -+OH = OH-+RiiiH 2O2+2OH=O2+2H
25、 2O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间产物OH 的电子式是_(2)“沉铁”时,若溶液中 c(Ni2+)=0.01molL-1,加入碳酸钠调溶液的 pH 为_(假设溶液体积不变,lg60.8)使 Fe3+恰好沉淀完全(离子的浓度1.010 -5molL-1),此时_(填“有”或“无”)Ni(OH) 2沉淀生成。(3)25时,pH=3 的草酸溶液中 c(C2O42-)/c(H2C2O4)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沉镍”即得到草酸镍沉淀,其离子方程式是_(4)“灼烧”氧化草酸镍的化学方程式为_。(5)加入 Fe2+和 H2O2能够实现“脱络”的原因是_。11(6)三氧化二镍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写出
26、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2). 2.8 (3). 无 (4). 3.02 (5). Ni2+ +H2C2O4 = NiC2O4 + 2H+ (6). 4NiC2O4 +3O2 2Ni2O3 +8CO2 (7). Fe2+和 H2O2发生反应高 温生成OH,OH 将 R-转化成R,c(R -)减小,使平衡 NiR2(aq) Ni2+(aq)+2R-(aq)向正向移动,实现“脱络” (8). Ni 2O3 +6H+ +2Cl- = 2Ni2+ +Cl2 +3H 2O【解析】【分析】(1)OH 有一个孤电子,据此书写其电子式;(2)根据氢氧化铁的溶度积,计算要使 Fe3+恰好沉淀完
27、全所需的 c(OH),进而计算得出其 pH 值,再根据 Ni2+与溶液中 c(OH)的平方的乘积与 KspNi(OH)2比较,得出溶液中是否有沉淀生成;(3)依据二元弱酸草酸的两步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方程式列式计算;流程中加入草酸后变为草酸镍,据此作答;(4) “灼烧”过程产生了 Ni2O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5)依据给定条件,Fe 2+和 H2O2发生反应生成OH,OH 将 R-转化成R,c(R -)减小,考虑平衡 NiR2(aq) Ni2+(aq)+2R-(aq)移动情况分析作答;(6)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书写其化学方程式。【详解】 (1)OH 有一个孤电子,核外为 9 个
28、电子,其电子式为: ;(2)K spFe(OH)3=2.1610-39,则使 Fe3+恰好沉淀完全所需的 c(OH) = = 3()31.0105/6 10-12,此时溶液的 pH = -lgc(H+) = -lg = 2 +lg6 = 2.8,因溶液中 c(Ni2+)101461012=0.01molL-1,则 c(Ni2+)c2(OH) = 0.01molL-1(610-12)2 = 3.610-25 ” “ (5). O3的物质的量52114或其浓度或质量等 (6). NO -3e + 2H2O = NO3 +4H+ (7). 0.3【解析】【分析】(1)A. 化学反应平衡为动态平衡,正
29、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 0;B. 由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可知,需要容器的体积;C. 根据转化率的计算公式得出结论;D.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会减小;列出三段式,利用分压表达出化学平衡常数。(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该脱硝反应是气体体积分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NO2的百分含量降低,据图分析;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NO 2的百分含量会随着参加反应的 O3的量的增大而减少;(3)依据图中 b 口放出氢气,可知 b 为连接电源的负极,作电解池的阴极,则 a 极发生氧化反应,NO 转化为 NO3,每消耗 1 mol NO,
30、转移电子数为 3 mol,据此计算。【详解】A. 3min 后 NO 和 NH3的浓度都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动态平衡,但速率不为零,故 A 项错误;B. 容器的体积未知,其化学反应速率无法求出,故 B 项错误;C. 3min 后 NO 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平衡,n(NO) = 0.6 mol,则转化的 NO 的物质的量 = 1.2 mol-0.6 mol = 0.6 mol,故其转化率 = 100% = 50%,故 C 项正确;0.61.2D. 分离出 N2,其浓度降低,反应的速率会减小,故 D 项错误;故答案选 C;则平衡后 H2O 的物质的量分数 (H 2O) = = ,同理可得 (N 2)
31、 0.60.6+0.5+0.5+0.6 622= , (NH 3) = , (NO) = , 反应开始的压强为 p0,物质的量为 1.2 mol +0.9 mol 522 522 622= 2.1 mol,则反应后的总压 p = = ,其平衡常数 Kp = = = 2.202.122021 (622)6(522)5(622)6(522)4 522 52222021= p0,52115故答案为: p0;521(2)i.N 2(g)+O 2(g)2NO(g)H=+180.6kJmol -1ii.N2(g)+3H 2(g)=2NH 3(g)H=-92.4kJmol -1iii.2H2(g)+O 2(
32、g)2H 2O(g)H=-483.6kJmol -1依据盖斯定律 iii3-ii2-i2 得到,4NO(g)+4NH 3(g)+O 2(g)4N 2(g)+6H2O(g)H = -1627.2 kJ/mol;故答案为:-1627.2;2NO 2(g)+ O3(g) N2O5(g)+ O2(g),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增大压强平衡会向正向移动,NO 2的百分含量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p 1压强大,即 p1 p2;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其百分含量,故 x 表示的物理量除时间外,还可能是 O3 的物质的量或其浓度或质量等;故答案
33、为:;O 3的物质的量或其浓度或质量等(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 口产生氢气,则为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的产物,电解池中阳离子在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 b 连接电源的负极,a 连接电源的正极,其阳极区 NO失电子被氧化为硝酸根离子,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O -3e + 2H2O = NO3 +4H+,电解的烟气中 NO 的物质的量 = = 0.1 mol,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 0.1mol3 = 0.3 44.85%22.4/mol,故答案为:NO -3e + 2H2O = NO3 +4H+;0.3。11.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低压甲醇铜基催化剂的主要组分
34、是 CuO、ZnO 和 Al2O3,下列氧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_(填序号)。ABCD16(2)铜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某化合物与 Cu+结合形成如图所示的离子。该离子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_(填序号)。A极性键 B离子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该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H、N、Cu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甲醇(CH 3OH)在 Cu 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甲醛(HCHO)。甲醛分子内 键与 键个数之比为_。甲醇分子内的 O-C-H 键角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 O-C-H 键角。(4)某磷青铜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原子坐标参数
35、 A 为(0,0,0);B 为(0, , )。则 P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12 12该晶体中距离 Cu 原子最近的 Sn 原子有_个,这些 Sn 原子所呈现的构型为_。若晶体密度为 agcm3,最近的 Cu 原子核间距为_pm(用含 NA和 a 的代数式表示)。17【答案】 (1). D (2). ACD (3). sp2、sp 3 (4). NHCu (5). 3:1 (6). 小于 (7). ( , , ) (8). 4 (9). 平面正方形 (10). 101012 12 12 223342【解析】【分析】(1)依据能量最低原理回答;(2)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
36、间存在极性键,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间存在配位键;该离子中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在元素周期表中,通常非金属性越强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的电负性大于金属的电负性;(3)根据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规律,并结合甲醛分子的结构式回答;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先判断出甲醛分子与甲醇分子氧原子紧邻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再根据立体构型判断键角大小;(4)根据几何结构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找出对应点的坐标;根据晶胞结构结合均摊法计算作答;距离最近的原子所在的空间位置判断其空间构型;观察晶胞结构判断最近的 Cu 原子核间距与边长之间的关系,分析作答。【详解】 (1)原子的核外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37、故 D 项所示的核外排布图能量最高,故 D 项正确,答案为:D;(2)该离子中,氮原子和氮原子之间、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都存在非极性键,碳原子和氮原子之间、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都存在极性键,铜原子和氮原子间存在配位键;故答案为:ACD;该离子中以碳碳双键存在的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以碳碳单键结构存在的碳原子采用 sp3杂化方式,故答案为:sp 2、sp 3;在元素周期表中,通常非金属性越强的电负性越大,则 N H,又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非金属的电负性,则 CuHCu,故答案为:NHCu;18(2)一个共价单键由一个 键组成,一个共价双键由一个 键与一个 键组成,而甲醛分子的结
38、构式为: ,其分子内所含 键的个数为 3, 键个数为 1,因此 键与 键个数之比为 3:1;甲醛中 C 原子形成 3 个 键,为 sp2杂化,是平面三角形结构,键角为 120,甲醇分子内碳原子形成 4 个 键,无孤电子对,杂化方式为 sp3杂化,是四面体结构,OC H 键角约为 10928,键角小于 120,所以甲醇分子内 OCH 键角比甲醛分子内 OCH 键角小,故答案为:3:1;小于;(4)对照晶胞图示、坐标系及 A、B 点坐标,选 A 为参照点,P 在晶胞内的体心处,由空间立体几何关系可推知 D 的坐标为:( , , ) ,12 12 12故答案为:( , , ) ;12 12 12该晶
39、体中距离 Cu 原子最近的 Sn 原子有 4 个,这些 Sn 原子所呈现的构型为平面正方形,故答案为:4;平面正方形;由均摊法可知,该晶体的一个晶胞中有 1 个 Sn、3 个 Cu 和 1 个 P 原子,故该晶胞的摩尔质量为 342 g/mol,则一个晶胞质量 g,设立方体边长为 x,铜原子间最近距离为 d,则342d2=( )2+( )2,d = x,结合密度 = ,2 2 22 V = x3 = = cm3,x = cm,则 d = x = cm = 1010 342/3 342 3342 22 223342 223342pm,故答案为: 1010。22334212.有机物 H 是合成某种
40、药物的中间体,一种合成路线如下:19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 B 的化学名称为_。(2)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3)反应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1mol E 与 1mol H2完全加成生成 1mol W,W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 -氨基酸、分子中含两个羧基、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 W 的可能结构共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 3:2:2:2:2 的结构简式为_。(6)设计以甲苯和(CH 3CO)2O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_(无机试剂任选)。【答案】 (1). 对硝基甲苯 (2). 取代反应 (3). NaOH/乙醇、
41、加热 (4). 20+ 2Cu(OH)2 + Cu2O + 2H2O (5). 12 (6). (7). 。【解析】【分析】(1)根据习惯命名法,找出官能团的位置进行命名;(2)依据反应的特点作答;(3)根据流程图中的反应条件,先推出 D 的结构简式,再根据官能团的性质作答;(4)反应为醛基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羧基的过程;(5)1mol E 与 1mol H2完全加成生成 1mol W,其 W 的结构简式为:,再根据要求找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再结合等效氢思想找出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6)根据已知的合成路线,利用甲苯合成对硝基甲苯后,考虑氨基易被氧化,则先将氨基转化为NH
42、COCH 3再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对苯环上的甲基氧化,最终得到产物。【详解】 (1)有机物 B 分子中在甲基的对位为硝基,则其名称为:对硝基甲苯,故答案为:对硝基甲苯;(2)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反应中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并未发生变化,有机物中的氢原子被取代,则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21故答案为:取代反应;(3)依据流程图中的反应可知,醛基转化为羧基,即 D 的结构简式为,结合 E 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反应为溴原子的消去反应,其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故答案为:NaOH/乙醇、加热;(4)反应是醛基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 2Cu(OH)2 + Cu2O +
43、2H 2O,故答案为: + 2Cu(OH)2 + Cu2O + 2H 2O;(5)1mol E 与 1mol H2完全加成生成 1mol W,其 W 的结构简式为:,一个苯环贡献 4 个不饱和度,一个羧基贡献 1 个不饱和度,一个硝基贡献 1 个不饱和度,共 6 个不饱和度,根据要求可知,属于 -氨基酸、分子中含两个羧基、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 W 根据取代基不同可分为:与CH 3,分别位于苯环的邻、间和对位,共 3 种同分异构体; 与COOH 分别位于苯环的邻、间和对位,共 3 种同分异构22体; 与CH 2COOH 分别位于苯环的邻、间和对位,共 3 种同分异构体;与COOH 分别位于苯环的邻、间和对位,共 3 种同分异构体,综上所述,共有 3+3+3+3 = 12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 3:2:2:2:2 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 ;(6)依据已知合成路线,先通过硝化反应将甲苯转化为邻硝基甲苯 ,再利用氢气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得到 ,继续与(CH 3CO)2O 反应生成 ,最后利用酸性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将苯环上的甲基氧化为羧基,得到,具体的合成路线为: ,23故答案为: 。2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