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648KB ,
资源ID:1218557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185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1、1华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 试卷1.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C. 若为肝脏细胞,则 a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b 处D.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答案】C【解析】是淋巴,是细胞内液,是组织液,是血浆。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 错误;(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 ,中的蛋白质通过淋巴回流进入(血浆) ,B 错误;若为肝脏细胞,因血液由 a 向 b 流动的过程中,氧气通过

2、自由扩散进入肝脏细胞参与有氧呼吸,所以 a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b 处,C 正确;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D 错误。【点睛】本题结合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脉络,建立知识网络;此外还需要与细胞呼吸、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建立联系。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HCO3-、HPO 42-等参与维持血浆 pH 相对稳定2B.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 Na+、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

3、正常兴奋性【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 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HCO 3-、HPO 42-等缓冲物质参与维持血浆 pH 相对稳定,A 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和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B 正确;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而不是不变的,C 错误;

4、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 正确;故选 C。3.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 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D. 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故 A 正确;神经纤维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指向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故 B 错误;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因此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的突

5、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故 C 正确;静息电位的产生与 K+外流有关,动作电位的产生与 Na+内流有关,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图 1 为反射弧结构图,图 1 为图 1 中的局部放大图(其中 abbd) ,下列描述正确的3是( )A. 刺激图 1B 点,E 产生反应,这一过程为非条件反射B. 若切断,刺激,在处会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 会发生反应C. 若刺激图 2 中的 b 点,兴奋会同时到达 a、d 两点,电流表不会偏转D. 若刺激图 2 中的 c 点,电流表只偏转一次,同时细胞膜电位表现为

6、外负内正【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 1 图中的 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D 传出神经,E 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详解】刺激图 1B 点,E 产生反应,这一过程不是非条件反射,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A 错误;若切断,刺激,在处不会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突触部分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刺激,E 会发生反应,B 错误;突触存在突触延搁,故若刺激图 2 中的 b,兴奋会先到达 a 点,后到达 d 两点,电流表偏转两次,C 错误;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到后膜,故刺激图 2 中的 c 点,电流表只偏转一次,同时

7、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 正确;故选 D。5.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 大脑皮层能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B. 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相应言语活动功能障碍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答案】B【解析】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可以调控机体的反射活动,A 正确;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 错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4导致特有的相应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H 区出现了问题,C 正确;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D 正确。6.下列前项是内

8、分泌腺、中项是其分泌的激素名称、后项是该激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A. 胰岛 A 细胞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B. 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C. 垂体生长激素促进大脑发育D.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增强机体代谢,增加产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知道相关激素的功能,此题难度一般。胰岛 A 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因此能升高血糖浓度,A 正确;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浓度升高,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B 正确,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而不是促进大脑发育,C 错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9、甲状腺激素能增强机体代谢,增加产热,D 正确。7.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 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 b 所代表的途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C. d 表示的激素由胰岛 B 细胞产生,通过抑制血糖的三条来源,促进血糖的三条去路,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 信息分子参与的 a、c、d 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示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神经调节过程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如 b5过程,体液调节过程的信息分子是相应的激素,如 a、c、d 过程。a 是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

10、分泌,b 为神经递质,c 为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d 为胰岛素。【详解】作用于甲状腺的激素是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A 错误;b 神经递质所代表的途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B 错误;d 表示的激素由胰岛 B 细胞产生,通过抑制血糖的两条来源,促进血糖的三条去路,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 错误;甲状腺激素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过程都有反馈作用,通过反馈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信息分子的作用,综合考查水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调节、血糖调节等内容,关键是通过图形分析信息分子的种类。8. 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A. 下丘脑和大脑

11、皮层 B. 下丘脑和上丘脑C.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 上丘脑和下丘脑【答案】A【解析】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所以渴觉的产生场所是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引起渴觉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因此,A 项正确,B、C、D 项错误。【考点定位】水盐平衡调节9.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 效应 T 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 吞噬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均属于淋巴细胞D. 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答案】C【解析】【分析】1、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

12、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 B 细胞分化成的将细胞(效应 B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3、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6【详解】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 正确;效应 T 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故效应 T 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B 正确;吞噬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C 错误;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

13、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0.下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 VI 产生的物质为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浆中B. 细胞产生的物质与抗原结合后往往还需要细胞的吞噬、消化C. 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细胞D. 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体液免疫图解”为情境,考查学生对体液免疫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产生的物质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浆中,A 正确;细胞为吞噬细胞,细胞为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为

14、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往往还需要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B 正确;细胞为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细胞所示的浆细胞,C 正确;细胞依次表示 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其中 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7胞均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 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熟记并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11.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B.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 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

15、会破坏组织细胞D. 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做过敏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其中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详解】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A 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疾病,B 错误;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会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严重损伤,C 正确;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做自身免疫病,D 错误;故

16、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的病因和死亡原因;识记过敏反应的概念,能与自身免疫病进行区分;识记疫苗的相关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A. 尖端、尖端、尖端8B. 尖端以下部位、尖端以下部位、尖端以下部位C. 尖端、尖端以下部位、尖端以下部位D. 尖端、尖端、尖端以下部位【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

17、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详解】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有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面的一段会发生弯曲;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如图中根 a 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 A 点(10 10 molL1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D 段属于抑制生长范围,所以根不再生长B. C 点之前的生长素浓度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 a 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浓度,细胞

18、伸长生长快,b 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a 侧D. 在太空中(重力为 0) ,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图中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C 点之前,都是促进作用,其中 A 点对应的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C 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 点之后,都是抑制作用。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 侧生长素浓度高,抑9制生长,a 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所以根弯向地下生长,即根的向地性。【详解】AC 范围内属于促进作用,C 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D 范围内属于抑制作用,A错误;C 点之前(FC 范围内) ,都是促进作用,B 正确;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 侧生长素

19、浓度高,抑制生长,相当于曲线 CD 段浓度,C 错误;在太空中,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仍然适用于根的生长,但由于太空中重力为 0,所以 a、b 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根水平生长,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特点,重点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能判断不同浓度区段的生长素作用,尤其是 AC 段,虽然曲线是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促进作用。本题的难点是 D 选项,要求学生明确外界因素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产生和作用特点。1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B.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

20、素处理芹菜幼苗,可提高芹菜的产量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风梨,能使凤梨提前上市D. 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答案】D【解析】【分析】题目涉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考查学生利用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详解】生长素既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也可以疏花疏果。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A 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茎的生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可提高芹菜的产量,B 正确。乙烯利是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风梨,能使凤梨提前成熟、上市,C 正确。脱落

21、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要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应使用赤霉素处理种子,D 错误。【点睛】易混点:赤霉素和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生理作用是相反的;生长素和乙烯对果实的生理作用,前者是促进发育,后者是促进成熟。1015.如图表示某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2点是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 B. t3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 t2t 3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该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条件下的增长速率【答案】B【解析】【分析】在 t1-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 t2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在 t2-t3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在 t

22、3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 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 K 值。【详解】防治有害生物应该在 t2点之前,A 错误;在 t3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 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 K 值,B 正确;t 2t 3段种群数量仍然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误;该图表示种群在实际生活环境条件下的增长速率,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能正确分析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曲线,再结合曲线图中的信息答题。1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 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 K/2

23、 左右,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C. 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 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群落利用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11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详解】蚯蚓是活动能力小的动物,所以要调查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A正确;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 K 左右,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24、,B 错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记名计算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C 正确;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 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

25、空气、细菌等【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 (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详解】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A 错误;由于草属于生产者,所以食草动物大都为初级消费者;但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蚓属于分解者,B 错误

26、;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循环,所以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 正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非生物的部分,包括水、空气和阳光等,而细菌是生物,D 错误。故选 C。12【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生物类型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8.如图所示是碳循环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生物圈维持稳态的重要因素B. 增加图中甲、丁、戊等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 图中的食物

27、链只有 3 条D. 大气中丙的含量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乙、丁、戊的活动和增加甲的数量能得到缓解【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 1:甲和丙之间是双箭头,而且乙丁戊都有指向丙的箭头,故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甲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戊是次级消费者,乙是分解者。表示光合作用,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表示表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表示分解作用【详解】图 1 中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生物圈维持稳态的重要因素,A 正确;增加图中甲生产者、丁初级消费者、戊次级消费者等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错误;图中的食物链只有 1 条,C 错误;大气中丙的含量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

28、原因,减少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得到缓解,D 错误;故选 A。19. 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 ,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13率,获得

29、高产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雌蜂(蜂王)通过分泌一种称作“聚集激素”的化学物质,把散失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正确;少数蜜蜂通过分泌被称作 “追踪激素”的化学物质,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正确;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被称作“告警激素”的化学物质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正确;光照属于物理信息,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这属于物理信息传递作用,错误

30、;声波、磁场、光辐射都属于物理信息,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这属于物理信息传递作用,错误;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正确。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A 项正确,B、C、D 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的B. 同等强度干扰

31、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慢C. 外来物种入侵会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来保持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14的基础,A 错误;草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比沙漠生态系统复杂,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慢,B 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降低物种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错误;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

32、来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D 错误。【点睛】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21.2010 年曲阜某蔬菜基地栽种了一种抗虫大白菜,这是运用转基因技术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 DXT 转移到大白菜细胞中培育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作为重组载体应具备的结构有( )A. 目的基因、启动子 B. 起始密码子、目的基因、终止密码子、标记基因C.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D. 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其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其中

33、启动子在基因的首端,它是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15的开始;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是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质粒后,要想目的基因得到成功表达,还需要在目的基因前插入启动子,在目的基因后插入终止子;此外为了便于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还要求运载体上有标记基因。因此,作为重组载体应具备的结构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故选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弄清楚基因表达载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各个成分的作用。22.下图甲、乙、丙分别是目的基因、质粒载

34、体、重组 DNA(重组质粒)的三个示意图,限制酶有 Bgl、 EcoR和 Sau3A。要获得理想的可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 DNA,最佳的限制酶组合方式是A. 用 EcoR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B. 用 Bgl和 EcoR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C. 用 Bgl和 Sau3A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D. 用 EcoR和 Sau3A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只有用 EcoR和 Sau3A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在构建的重组 DNA(重组质粒)中,RNA

35、 聚合酶在插入目的基因上的移动方向才与图丙相同,A、B、C 均错误,D 正确。23.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非和钱永健因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等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16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 GFP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 追踪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B. 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C. 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D.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答案】D【解析】【分析】荧光标记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36、通过基因表达出来的蛋白质具有荧光的特点,了解物质变化。【详解】绿色荧光蛋白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因为和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重组基因,所以可以根据绿色荧光蛋白追踪到的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故 D 正确;不能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只有表达形成荧光蛋白才能发光,基因不会,故 AB 错误;也不能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故 C 错误;故选 D。2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B.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操作C. 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D. 基

37、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考查对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操作对象、操作水平、操作结果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流程理解其操作对象、操作水平、操作结果。【详解】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需要进行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A 项、C 项错误;二者都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B 项错误;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D 项正确。17【点睛】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比较(1)区别项目 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

38、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实质 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的蛋白质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结果 可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只能生产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2)联系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基因工程中所利用的某些酶需要通过蛋白质工程进行修饰、改造。25.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必须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B. 过程必须用低渗溶液处理以防止酶解时原生质体被破坏C. 过程可以用离心、振动、电激或 PEG 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 过

39、程之前进行筛选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融合的 AB 杂种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过程为去除细胞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A 和原生质体 B,因植物细胞壁的主18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必须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 正确;过程必须用适宜浓度的高渗溶液处理,以防止酶解时原生质体被破坏,B 错误;过程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采用离心、振动、电激或 PEG 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 正确;过程为脱分化,之前进行筛选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融合的 AB 杂种细胞,D 正确。26.我国科学家以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

40、成功克隆出两只猕猴,成为全球首例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培育出的两只猕猴均为雌性B. 培育出的两只猕猴的基因组几乎完全相同C. 这项技术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D. 克隆称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可能【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详解】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克隆出的两只猕猴均为雌性,A 正确; 培育出的两只猕猴都是来自于同一雌猴的体细胞,故其基因组几乎完全相同,B 正确;这项技术证

41、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 错误;克隆称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可能,D 正确;故选 C。27.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物、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错误的是( )比较内容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A 理论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增殖B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化学方法、生物方法C 典型应用 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培养基区别 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19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

42、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增殖,A 正确;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方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 ,B 错误;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制备人工种子,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培育种间杂种植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主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C 正确;在

43、植物组织培养中,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培养基中的蔗糖可为植物细胞提供碳源和调节渗透压,在动物细胞中,培养液中的动物血清不可缺少,可为培养的细胞提供营养物质,D 正确。【点睛】理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等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28.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获能的精子穿越透明带的同时释放顶体酶水解卵细胞膜B. 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C. .精子被卵细胞膜表面的微绒毛抱合后立即发生卵细胞膜反应D. 精子入卵后立即与卵细胞核发生融合并马上开始有丝分裂【答案】B【解析】在

44、受精作用过程中,获能的精子头部的顶体首先释放顶体酶,发生顶体反应,然后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A 错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B 正确;精子与卵黄膜接触后,被其表面大量的微绒毛抱合,随后,精子外膜与卵黄膜发生融合,精子的尾脱落,细胞核进入卵细胞。精子入卵后,卵细胞随即发生卵细胞膜反应,C错误;精子入卵后,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再与雌原核结合,D 错误。2029.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胚胎分割是指借助一定的技术将原肠胚一分为二B. 胚胎移植属于无性繁殖,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提高母畜的繁殖潜力C. 选用同种、同期发情的母畜作受体时,基本上不

45、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 试管动物是指从体外受精到完成整个胚胎发育都在体外的“试管”中进行所得到的动物【答案】C【解析】【分析】1、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 2 等分、4 等分或 8 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目前以二分胚的分割和移植效率最高。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 ;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

46、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 ;对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详解】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A 错误;胚胎移植的早期胚胎可以来源于体内受精或体外受精、基因工程、核移植和胚胎分割,只有核移植和胚胎分割属于无性繁殖。在胚胎移植技术中,供体的主要职能变为只产生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繁重而漫长的妊娠和育仔的任务由受体取代,这就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B 错误;选用同种母畜作受体时,需做同期发情处理,使供体母畜和受体母畜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C 正确;早期胚胎

47、发育在体外进行,移入子宫后是在体内进行的,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0.图示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21A. 经胰蛋白酶处理可得到B. 图中涉及基因工程、细胞核移植等技术C. 常用 PCR 技术扩增D. 若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只能分割桑椹胚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对于“胚胎分割” ,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 2 等分、4 等分或 8

48、 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2、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3、主要仪器设备: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4、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5、存在问题:胚胎分割的分数越多,操作的难度越大,移植的成功率也越低。【详解】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以获得单个细胞,A 正确;图中涉及基因工程、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等技术,B 正确;常用 PCR 技术扩增,以达到获取大量目的基因的目的,C 正确;进行胚

49、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胚胎分割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分割的概念、操作仪器、操作对象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1.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22(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继而促进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此时,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_。(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以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答案】 (1). 舒张 (2). 下丘脑 (3). 抗利尿激素 (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