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诸如中共八大、“八字”方针等正确的决策,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甚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92 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 16 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轻 巧 识 记 社 会
2、主 义 制 度 的 建 立易 误 指 正 “过 渡 时 期 ”的 社 会 性 质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 “过渡时期” ,指的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3曲 折 发 展 的 十 年轻 巧 识 记 社 会 主 义 建
3、设 曲 折 探 索 的 十 年辨 析 比 较 人 民 公 社 化 运 动 与 “大 跃 进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左”倾错误的表现,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1)“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2)“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史论术语填后背诵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阶段。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国八大的召开,成
4、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这一探索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十 年 动 乱 ”中 的 国 民 经 济轻 巧 识 记 “文 化 大 革 命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个极其惨痛的教训。1下表是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表中数据表明,我国“一五”计划的完成( )5成分年份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 年 19.1% 1.5% 0.7% 6.9% 71.8%1956 年 32.2% 53.4% 7.3% 0 7.1%
5、A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B使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C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D未能使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解析:选 C 图表揭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变化,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比重大幅增加,资本主义经济比重为零,反映出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C 项正确。2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解析:选 B 根据材料图表可知,到 1956 年民族资本主义逐渐退出,社会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实行三大改造,将
6、生产资料私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从而推动了工业发展,故 B 项正确。3在“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 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 1.1%。这主要是因为( )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D三大改造成就初显解析:选 A 该时期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国家调整,故 A 项正确;1952 年底,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调整,但物资供应紧张,国家采取计划对物资进行分配,故 B 项错误;苏联等国的援助是物价相对稳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对物价进行调整,而不是三大改造的成就,故 D 项错
7、误。41958 年 7 月,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6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解析:选 C 据材料“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 年, “大跃进”运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故 C 项正确;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没有欣欣向荣,而是经济比例失衡,故 A 项排除;B 项与史实不符,故 B项排除;1958 年没有土地改革运动,故 D 项排除。5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 1956 年,随着 1957 年反右派斗争的扩
8、大被迫中止。19591961 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 年 8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 70 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A八字方针的制定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C改革开放的实施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解析:选 B 包产到户从兴起到批判再到肯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故 B 项正确;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A、D 两项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主 题 一 发 展 生 产 力 与 变 革 生 产 关 系 的 统 一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 起 步史料一 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
9、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史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教你读史史料一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内容和特点。可用句号对史料进行简单的分层,前一句强调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后一句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体现出“一五”计划的显著特点。史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表明当时中国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又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
10、的做法不同。史论形成“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7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渐进性和长期性。一体(主体:工业化)
11、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主题二 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史料一 “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 ”1958 年 2 月 3 日人民日报社论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
12、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1958 年 8 月 29 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史料三 19521965 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 年100)教你读史史料一、二体现了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史料一强调的是“大跃进”运动,史料二强调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体现高指标;体现人民公社的特点。史料三是图表史料,从图表信息可以看出建国初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史论形成1 “大跃进”运动的消极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
13、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3)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8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社会环境下,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危害(1)特点: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实际是大搞平均主义。具体表现为: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2)危害:人民
14、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律,片面扩大合作化的规模,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结果超越了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史料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 “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 年版探究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提示 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
15、是增强国防实力。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三大改造史料 1955 年 12 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城市手工业合作化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市工商联主委盛丕华挥毫写下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 ”探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提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3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9史料 1958 年 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其基本点是在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轻工业和农
16、业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并举;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奚洁人主编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探究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提示 它反映了当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愿望,但是它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导致急于求成、不顾中国国情的“左”的错误在党内急剧发展起来。4 “八字”方针的提出史料 1961 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探究 1961 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
17、及反映出的问题。提示 (1)实质: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2)问题:当时国民经济出现异常严重困难的局面,反映出对“左”倾错误的认识不足,“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纠正。一、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社会主义改造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
18、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19561976 年探索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1核心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经验教训(1)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10(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9、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题组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018江苏高考)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发放时间 每人每月定量 出处1954 年 7 月开始 1.5 斤 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未予说明 1 斤 北京粮食工作1957 年 11 月 17 日开始1.5 斤 中国商业四十年1957 年 12 月 1 日之前 1 斤1957 年 12 月 1 日之后 1.5 斤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
20、的发放(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解析:选 C 在历史资料中,档案馆藏的原始文件是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最高,C 项正确;展览的文字介绍是经过了加工处理的,并不完全真实可信,A 项错误;材料中关于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一份明确了时间,另一份并无时间说明,且两部著作中“每人每月定量”的数额并不相同,B 项错误;据材料中的北京市档案馆藏的原始文件说明曾发放“高脑油” ,且有经济著作等作为佐证,说明当时这一政策实行过,D 项错误。2.(2016江苏高考)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
21、是(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解析:选 D “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此时工业化远未实现,排11除 A 项。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未重视环保问题,排除 B 项。C 项不符合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薄弱、底子薄的史实,排除。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 “一五”计划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D 项正确。3(2013江苏高考)“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 “高产卫星”一词,1957 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 年有 85 篇,
22、1959 年有 15 篇,而 1960 年只有 1 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 1958 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 。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1958 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1960 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 BC D解析:选 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属于工业领域的,所以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是 B 项。4(2018全国卷)如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
23、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解析:选 D 材料反映了 1953 年资源勘探队进深山开采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D 项正确;1957 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A 项时间不符;“开始”说法不符合史实,B 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 1965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5.(2018全国卷)如图为 1956 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24、”)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12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解析:选 B 漫画以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为焦点,体现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B 项正确;A 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中“量布做新衣”的信息不符;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 1958 年,与漫画中“1956 年”的时间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D 项不是漫画的主旨,且与史实不符。6(2014全国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
25、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选 B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粮食供应进行宏观统筹、计划管理,这对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 B 项。材料信息与 A 项没有必然联系;当时中国并没有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故排除 C 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于 1952 年底,故排除 D 项。7(2014全国卷)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析:选 C 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于 1952 年完成,A 项错误;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与农村政权建设关系并不大,B 项错误;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说明国家将粮食的统购统销纳入到了计划体制之中,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C 项正确;国家控制粮食市场有利于工业化建设,但与劳动力资源无关,D 项错误。1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