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968.50KB ,
资源ID:1219852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198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1、1山东省泰安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有关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本草经集注记载了鉴别硝石(KNO 3)和朴消(Na 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此处运用了物质升华的性质B. 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作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此处用到的操作是蒸馏C. 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其汁” ,此处用到的操作是溶解D. 唐诗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的诗句,此处用到的操作是过滤【答案】A【解析】【详解】A.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则硝石(KNO 3)和朴消(Na 2SO4)可通过焰色反应来鉴别

2、,运用的是元素的焰色反应,故 A 说法错误;B.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用蒸烧的方法分离,此法为蒸馏操作,故 B 说法正确;C.“以水二升渍”中的“渍”即为浸泡溶解,故 C 说法正确;D.诗句中的“淘”和“漉”的原理和过滤的原理相同,故 D 说法正确;答案选 A。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 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B.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 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D. 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

3、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分类标准并不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导电性的强弱,而是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大小,故 A 不合理;B.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是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 B 不合理;2C.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故 C 分类标准合理;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

4、分类标准为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故 D 不合理;答案选 C。【点睛】本题的易错项为 B,区别溶液和胶体的实验方法可以是丁达尔现象,但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B. 沙子、石英、水晶等都是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C. SO2能漂白石蕊试液、高锰酸钾溶液D. 还原铁粉可以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不产生致癌物的广谱环保型杀菌消毒剂,故 A说法正确;B.沙子、石英、水晶等都是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故 B 说法正确;C.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由于生成了亚硫酸,溶液显酸性,使之

5、变红色;SO 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之还原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 SO2具有还原性,故 C 说法不正确;D. 还原铁粉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可以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故 D 说法正确;答案选 C。【点睛】二氧化硫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而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漂白性的特点为能和品红溶液等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B.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OC1C. H2O2的电子式:3D.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 3=Na+H+CO32-【答案】B【解析】【详解】A

6、.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6,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 A 错误;B.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可分别为氯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从而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HOC1,故 B 正确;C.H2O2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 C 错误;D.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故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 D 错误;答案选 B。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将 NA个 NH3分子溶于 1L 水中得到 1molL-1的氨水B. 15.6g 由 Na2O2和 Na2S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阴离子数为 0.2NAC. 一定条件下,0.

7、1mol N 2与 0.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 NH3分子数为 0.2NAD. 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 2NA【答案】B【解析】【详解】A将 NA个 NH3分子气体溶于 1L 水中,溶液体积不是 1L,得到溶液浓度不是1molL-1,故 A 错误;B. Na2O2和 Na2S 的摩尔质量均为 78g/mol,则 15.6g 由 Na2O2和 Na2S 组成的混合物总的物质的量为 15.6g78g/mol=0.2mol,且每摩尔 Na2O2中含有 1molO22-;每摩尔 Na2S 中含有1molS2-,15.6g 由 Na2O2和 Na2S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阴离子

8、数为 0.2NA,故 B 正确;C.一定条件下,0.1mol N 2与 0.3 mol H2反应生成 NH3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则生成的 NH3分子数应小于 0.2NA,故 C 错误;D.当氯气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时,1mol Cl 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为 2NA,如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当 1mol Cl2参加此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 D 错误;答案选 B。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在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组成、化学反应的限度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应用。本题的易错点为 Na2O2的组成,在 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9、1:2,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过氧根离子。6.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正确的是X Y AA 二氧化氮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B 硫酸 化合物 电解质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NO 2与水反应:3NO 2H 2O=2HNO3NO,HNO 3不是 NO2相应的酸,即二氧化氮并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 A 错误;B.硫酸属于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属于电解质,如 CO2、NO 等,它们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电解质,故 B 错误;C.分散系包

10、括胶体、溶液、悬浊液等,分散系都属于混合物,故 C 正确;D.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如 H2Cl 2 2HCl,故D 错误;答案选 C。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2 的溶液中:NH 4+、Na +、Cu 2+、Cl -5B. “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 2+、Ca 2+、H +、Cl -C. 加入 KSCN 显红色的溶液中:K +、NH 4+、Cl -、S 2-D. 白醋中:K +、Na +、CO 32-、SO 42-【答案】A【解析】【详解】A.在 pH=2 的溶液中,NH 4+、Na +、Cu 2+、Cl -相互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故

11、A 能大量共存;B.“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含有 ClO-,能将 Fe2+氧化,能与 H+结合成 HClO,故 B 不能大量共存;C.加入 KSCN 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 Fe3+,Fe 3+能与 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D. 白醋中含有醋酸,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 CO32-会与 H+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D 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 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在判断时主要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分析,如“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则B 项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 项中 CO32-在白醋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

12、碳,故 D 项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8.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46,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YZXB. 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C. Y 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D. Z 单质难溶于化合物 WZ2【答案】A【解析】【分析】6由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 W、X 为第 2 周期,Y、Z 为第 3 周期,设 W 的原子序数为 a,则 X、Y、Z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a+3、a+9、a+10,则有 a+3+a+9+a+10+a=46,a=6,故 W、X、Y、Z 四种元素分别

13、为碳、氟、磷、硫,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即有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YZX,故 A 正确;B.X 元素为氟元素,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 B 错误;C.在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F(X) ,其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故 C 错误;D.Z 为硫元素,硫单质易溶于二硫化碳中,故 D 错误;答案选 A。9.三种气体 X、Y、Z 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Mr(X)M r(Y)0.5M 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ZB.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

14、密度最小的是 X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 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 0.1 mol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入 2 g Y 气体和 1 g Z 气体,则其压强比为 2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三种气体 X、Y、Z 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Mr(X)Mr(Y)0.5Mr(Z) ,即Mr(X)Mr(Y)Mr(Z) ,A、三种气体的原子组成不能确定,因此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中质量最大的不一定是 Z,A 错误;B、根据密度 M/V m可知,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 X,B 正确;C、气体的物质的量 nV/V m,V m

15、和气体的状态有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 2.24 L,V m不一定等于22.4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 0.1mol,C 错误;D、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由于 Mr(Y)0.5M r(Z),所以 2 g Y 气体和 1 g Z 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1,因此 Y、Z 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 4:1,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涉及物质的量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等有关知识,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的使用是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10.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7选项 被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A CO(g) CO2 (g

16、) 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洗气B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洗气C NH4Cl(aq) Fe3+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D Na2CO3(s) NaHCO3(s) 灼烧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 NaOH 反应,而 CO 不能,则洗气后利用浓硫酸干燥即可除杂,故A 方案正确;B.HCl 极易溶于水,而饱和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则洗气后利用浓硫酸干燥即可除杂,故 B 方案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与 Fe3+生成 Fe(OH)3沉淀,但是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和 NH4+反应生成弱碱NH3H2O,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 C 方案错误;

17、D.Na2CO3灼烧无变化,NaHCO 3灼烧会分解生成 Na2CO3、H 2O 和 CO2,H 2O 和 CO2以气体形式逸出,所以可通过灼烧除去 NaHCO3,故 D 方案正确;答案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引入新的杂质;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1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碱性氧化物:Na 2O2、MgO、A1 2O3常温下 Cu、Fe、Al 均不能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Ca(HCO 3)2、Fe(OH) 3、

18、FeCl 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分别以熔融的 NaCl、MgCl 2、Al 2O3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取金属 Na、Mg、Al8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中 Na2O2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1 2O3为两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说法不正确;常温下 Fe、Al 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说法不正确;二氧化碳通入 CaCO3悬浊液中发生化合反应:CO 2+H2O+CaCO3=Ca(HCO3)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化合反应:4Fe(OH) 2+2H2

19、O+O2=4Fe(OH)3;铁与氯化铁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 3=3FeCl2,所以 Ca(HCO3)2、Fe(OH) 3、FeCl 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故说法正确;金属 Na、Mg、Al 的冶炼原理分别为:2NaCl(熔融) 2Na+Cl2;MgCl 2(熔融)Mg+Cl2;2Al 2O3(熔融) 4Al+3O2,故说法正确;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的是碘的酒精溶液,而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是氢氧化铁胶体,故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故答案选 B。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恰好使 SO42-沉淀完全:

20、2A1 3+3SO42-+3Ba2+6OH-=3BaSO4+2A1(OH) 3B. 将 SO2气体通入 NaC1O 溶液中:SO 2+2C1O-+H2O=SO42-+2HC1OC. 向 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 C12:2Fe 2+4Br-+2C12=2Fe3+2Br2+4C1-D. V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5VO 2+MnO4-+H2O=Mn2+5VO2+2H+【答案】D【解析】【详解】A.向明矾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恰好使 SO42-沉淀完全时,铝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 2+2SO42-+Al3+4OH-=2BaSO4+AlO 2-+2

21、H2O,故 A 错误;B.离子反应 SO2+2C1O-+H2O=SO42-+2HC1O 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守恒、只有失电子没有得电子,9少量的二氧化硫通入 NaC1O 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 -+SO2+H2O= SO42-+2HClO+Cl-,故 B 错误;C.离子反应 2Fe2+4Br-+2C12=2Fe3+2Br2+4C1-前后电荷不守恒,向 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12的离子反应为:3Cl 2+2Fe2+4Br-=2Fe3+6Cl-+2Br2,故 C 错误;D.离子反应 5VO2+MnO4-+H2O=Mn2+5VO2+2H+符合氧化还原规律、电荷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故 D

22、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解答此类问题需做“三看”和“三查” 。(1)注意“三看”: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2)牢记“三查”: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1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甲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碘的混合液B. 用图乙所示操作配制 100mL 0.1molL-1硫酸溶液C. 用图丙所示装置制备、收集纯净的一氧化氮D. 用图丁所示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答案】D【解析】【详解】A. 碘易溶于乙醇中,溶液不会

23、分层,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 A 错误;B. 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并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或配制溶液,故 B 错误;C.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应用排水法收集,故 C 错误;D.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吸收,因此可用图丁所示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故 D 正确,答案选 D。14.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 MgC12、CaC1 2、Na 2SO4)。下10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步骤加入试剂的顺序:水NaOH 溶液Na 2CO3溶液BaC1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 步

24、骤的操作是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MgC126H2OC. 从步骤到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D. 火力发电厂燃煤排放的含 SO2的烟气经处理后可用在步骤反应中【答案】A【解析】【详解】A.若步骤加入试剂的顺序为:水NaOH 溶液Na 2CO3溶液BaC1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则过量的 BaC12杂质不能被除去,Na 2CO3溶液应在 BaC12溶液的后面加入,故 A说法错误;B.氯化镁易水解,为防止水解,步骤中结晶出的 MgCl26H2O 要氯化氢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 MgCl2,故 B 说法正确;C.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后,被二氧化硫吸收生成溴离子,加入氧化剂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富集了溴元素,

25、从第步到第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故 C 说法正确;D.火力发电厂燃煤排放的含 SO2的烟气经处理后用在步骤反应中,既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故 D 说法正确;答案选 A。15.某种类型的心脏起搏器工作时发生下列反应:4Li+2SOCl 2=4LiCl+S+SO2。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有 Li 和 S B. S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还原产物包括 LiCl 和 S D. 生成标况下 1.12L SO2时,反应转移电子为 0.2mol【答案】D【解析】【详解】A.在反应中 Li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升高到+1,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 价

26、降为 0 价,即在反应中 Li 元素被氧化,S 元素被还原,故 A 错误;11B.在反应中 SOCl2中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 SOCl2只是氧化剂,故 B 错误;C.在反应中 SOCl2被还原生成 S,而 Li 被氧化生成 LiCl,所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 S,LiCl为氧化产物,故 C 错误;D.反应 4Li+2SOCl24LiCl+S+SO 2中,每生成 1mol SO2转移 4mol 电子,则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SO2时,反应转移电子为 0.2mol,故 D 正确;答案选 D。16.己知 A、B、C、D 之间的置换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且 A、D 为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

27、A 为 Fe,D 为 H2,则 B 一定为酸B. 若 A 为非金属单质,则 D 不一定为非金属单质C. 若 A 为金属单质,D 为非金属单质,则 D 一定是 H2D. 若 A、D 均为金属单质,则组成元素的金属性 A 必强于 D【答案】B【解析】A若 A 为铁,D 为氢气,B 为酸、醇等,可以与金属铁反应生成氢气,A 错误;B若 A 为非金属单质,则 D 不一定为非金属单质,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B 正确;C若 A 为金属单质,D 为非金属单质,则 D 不一定是氢气,例如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 CO,C 错误;D若 A、D 均为金属单质,则组成元素的金属性 A 不一定强于 D,例如再一定条件下

28、钠可以置换出 K,D 错误,答案选 B。17.“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利用。利用 NaOH 溶液来“捕捉”CO 2的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 整个过程中,有 2 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 “反应、分离”环节中,有复分解反应发生12D. “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答案】D【解析】【详解】A.碳酸钙的分解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消耗能量,耗能大,故 A 说法正确;B.基本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CaO 和 NaOH

29、 两种,故 B 说法正确;C.在“反应、分离”环节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aHCO 3+Ca(OH)2=H2O+CaCO3+NaOH,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故 C 说法正确;D.“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目的是通过过滤得到碳酸钙沉淀,故 D说法错误;答案选 D。18.将 325g Zn 投入到 V mL 浓硫酸中共热,恰好完全反应,则可以确定的数据是A. 所得溶液的浓度 B. 所得气体的质量C. 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D. 原硫酸的浓度【答案】C【解析】【详解】32.5g 锌的物质的量为 0.5mol,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SO 2和 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

30、度逐渐减小,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Zn+2H2SO4(浓) ZnSO4+SO2+2H 2O、Zn+H 2SO4=ZnSO4+H2,由反应可知 1mol 锌产生1mol 氢气或 1molSO2,所以可以由锌的物质的量计算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由于不能确定氢气和 SO2的体积之比,所以不能计算氢气和 SO2的物质的量,以及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则不能计算反应后溶液的浓度,故答案选 C。19.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 x 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13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文物年代测定的

31、元素,其核素符号为_。元素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元素 d、e、f、g 原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3)元素 f 的单质与元素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元素 h 单质的氧化性强于元素 g 单质的氧化性的事实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答案】 (1). 614C (2). 第 2 周期第 VA 族 (3). S2-O 2 Na +Al 3+ (4). 2Al+2H2O+2NaOH=2NaAlO2+3H2 (5). S 2-+Cl2=2Cl-+S或 H2S+Cl2=2H+2Cl-+S【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

32、大小及原子序数,可知 x 是 H 元素,y 是 C 元素,z 是 N 元素,d 是 O 元素,e 是 Na 元素,f 是 Al 元素,g 是 S 元素,h 是 Cl 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 (1)能用于文物年代测定的是 14C,其核素的符号为: 614C,z 元素为氮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 2 周期第 VA 族,故答案为: 614C、第 2 周期第 VA 族;(2)元素 d、e、f、g 原子的简单离子分别是:O 2-、Na +、Al 3+、S 2-,其中 S2-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半径最大,O 2-、Na +、Al 3+三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 r(O 2

33、)r(Na +)r(Al 3+) ,故答案为:S 2-O 2 Na +Al 3+;(3)f 是 Al 元素,元素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NaOH,两者反应的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H 2O+2NaOH=2NaAlO2+3H2;(4)元素 h 为氯元素,元素 g 为硫元素,氯元素的非金属性较硫强,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硫,能与硫化钠溶液或氢硫酸反应得到硫单质,反应的离子反应为:S 2-+Cl2=2Cl-+S或 H2S+Cl2=2H+2Cl-+S,故答案为:S 2-+Cl2=2Cl-+S或 H2S+Cl2=2H+2Cl-+S。2

34、0.A、B、C、X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1)X 是空气中存在的强氧化性无色气体单质,则 A 不是_(填序号)。14aC bNa cAl dS若 C 是红棕色气体,则 A 可能是_或_。(2)若 X 是一种温室气体,单质 A 被誉为国防金属,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 X 为苛性碱,A 是具有臭鸡蛋性气味的气体,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1). c (2). N2 (3). NH3 (4). 2Mg+CO2 2MgO+C (5). HS-+OH-=S2-+H2O【解析】【分析】当 X 为氧气时,符合此转化关系的变化有:C(CH 4)CO

35、CO 2、N 2(NH 3)NONO 2、S(H 2S)SO 2SO 3、NaNa 2ONa 2O2等;当 X 为二氧化碳、A 为 Mg 时,则有如下转化关系:MgCCO;当 X 为 NaOH、A 为 H2S 气体时,有如下转化:H 2SHS -S 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 (1)X 是空气中存在的强氧化性无色气体单质,则 X 为 O2,a.当 A 为 C 时,可发生如下转化:CCOCO 2;b.当 A 为 Na 时,可发生如下转化:NaNa 2ONa 2O2;c.当 A 为铝时,不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d.当 A 为 S 时,可发生如下转化:SSO 2SO 3;若 C 是红棕色气体,则 C

36、 为 NO2,转化关系可以是:NH 3NONO 2或 N2NONO 2,综上所述,答案为:c;N 2或 NH3;(2)X 是一种温室气体,则 X 为二氧化碳;单质 A 被誉为国防金属,则 A 为金属 Mg,反应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Mg+CO 2 2MgO+C,故答案为:2Mg+CO2 2MgO+C;(3)X 为苛性碱,则 X 为 NaOH;A 是具有臭鸡蛋性气味的气体,则 A 为 H2S,所以转化关系为:H 2SNaHSNa 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S-+OH-=S2-+H2O,故答案为:HS -+OH-=S2-+H2O。【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间的转化规律,符合

37、题给连续转化关系的物质间的转化有多种情况,一是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如含 C、N、S、Fe 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二是复分解反应类型,如碱正盐酸式盐、正盐酸式盐新盐和铝三角之间的相互转化等。152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理大气污染物 CO、NO X、SO 2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氧化还原法消除 NOX的转化如下所示: 。反应 I 为NO+O3=NO2+O2,其还原产物是_。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吸收 SO2和 NO 获得 Na2S2O4和 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 为铈元素)。装置中,酸性条件下 NO 被 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 N

38、O3-和 NO2-,请写出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3-和 NO2-时的离子方程式_。装置 III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已知进入装置 IV 的溶液中 NO2-的浓度为 a molL-1,要使 1L 该溶液中 NO2-完全转化为 NH4NO3,至少需向装置 IV 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L(用含 a 代数式表示)。【答案】 (1). NO2 (2). 3:2 (3). 2NO3H 2O4Ce 4 =NO3-NO 2-6H 4Ce 3 (4). 2Ce3 +2H 2HSO 3- 2Ce4 +S2O42-2H 2O (5). 11.2aL【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 NOO 3=NO2O

39、2可知:O 3中部分氧元素由 0 价下降到-2 价,而 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都转化为 NO2,所以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都是 NO2。反应中,氮元素最终转变为 N2,N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NO 2中氮元素由+4 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CO(NH 2)2中氮元素由-3 价升高到 0 价,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得 n(NO2)nCO(NH2)232;(2)NO 被 Ce4 氧化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NO3-和 NO2-,根据流程图可知 Ce4 被还原为 Ce3 ,由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可得离子反应:2NO3H 2O4Ce 4 =NO3-NO 2-6H 4Ce 3 ;装置 I

40、II 为电解池,由流程图可知在装置中的反应物有 Ce3 和 HSO3-,生成物为 Ce4 和S2O42-,然后结合离子反应的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得答案;16(3)溶液中的 NO2-完全转化为 NH4NO3,根据流程图可知装置中加入了氨气和氧气,因此NO2-被氧气氧化生成 NO3-,氮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5 价,氧气中氧元素由 0 价降低到-2 价,由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得关系式:2NO 2-O2,由此计算解答。【详解】 (1)根据反应 NOO 3=NO2O 2可知:O 3中部分氧元素由 0 价下降到-2 价,生成了NO2,所以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为 NO2;反应中,氮元素最终

41、转变为 N2,N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NO 2中氮元素由+4 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CO(NH 2)2中氮元素由-3 价升高到 0 价,被氧化,当 n(NO2)nCO(NH 2)232 时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故答案为:NO 2、3:2;(2)NO 被 Ce4 氧化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NO3-和 NO2-,根据流程图可知 Ce4 被还原为 Ce3 ,因此离子方程式为 2NO3H 2O4Ce 4 =NO3-NO 2-6H 4Ce 3 ;装置 III 为电解池,Ce 3失电子被氧化生成 Ce4 ,在电解槽中阳极上失电子,阳极反应式为:

42、2Ce 3 -2e-= 2Ce4 ,根据流程图可知 HSO3-参与反应,在阴极得电子,因此反应式为 2H 2HSO 3-2e =S2O42-2H 2O,则装置 III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e3 +2H 2HSO 3- 2Ce4 +S2O42-2H 2O,故答案为:2NO3H 2O4Ce 4 =NO3-NO 2-6H 4Ce 3 ;2Ce 3 +2H 2HSO 3- 2Ce4 +S2O42-2H 2O;(3)溶液中的 NO2-完全转化为 NH4NO3,根据流程图可知装置中加入了氨气和氧气,因此NO2-被氧气氧化生成 NO3-,氮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5 价,氧气中氧元素由 0 价

43、降低到-2 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两者反应的关系式为:2NO 2-O2,n(NO 2-)=amol/L1L=amol,则需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NO 2-)2= mol,其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mol22.4L/mol=11.2aL,故答案为:11.2aL。【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解答此类问题的突破口为元素化合价前后的变化,依据为得失电子数目守恒。22.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 ,其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第二步:先让某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 C 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C

44、 中出现固体。继续向 C 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第三步:分离 C 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 NaHCO3固体,进而生产出纯碱。17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某固体粉末,有 NH4Cl 晶体析出。(1)下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接_,_接_;b 接_(填接口序号)。(2)A 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D 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3)第二步中让_装置先发生反应(填装置序号)。(4)C 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装有无水 CaCl2的 U 形管的作用是_。(5)第三步分离出 NaHCO3固体的操作是_。(6)第四步中所加固体粉末化学式为_。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 NaCl

45、 和NaHCO3(共约占 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 NH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答案】 (1). f (2). e (3). d (4). c (5). 石灰石 (6).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7). B (8). 防止倒吸 (9). 吸收多余的氨气 (10). 过滤 (11). NaCl (12).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 ,最后固体大部分消失、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解析】【分析】由“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知:实验时需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的氨气,然

46、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装置 A 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 B 为氨气的发生装置,装置 C 为反应装置,装置 D 为二氧化碳的净化装置,据此分析解答。【详解】 (1)装置 A 产生 CO2,装置 B 产生 NH3,装置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HCl,氨气通入C 中应防止倒吸,则 b 接 c, a 接 f、e 接 d,故答案为:f、e、d、c;(2)A 装置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一般采用盐酸与 CaCO3反应来制取,所以 A 中固18体反应物为石灰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若不除去,会影响碳酸氢钠的产率,所以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HCl,故答案为:石灰石、饱和碳酸氢

47、钠溶液;(3)因为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较小,所以实验时,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气体的吸收,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让 B 装置先发生反应,故答案为:B;(4)氨气极易溶于水,用直导管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容易发生倒吸,C 中用球形干燥管,可以防止倒吸;多余的 NH3能与 CaCl2结合生成 CaCl28NH3,所以装有无水CaCl2的 U 形管可吸收多余的 NH3,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吸收多余的氨气;(5)第三步中得到的 NaHCO3在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分离出 NaHCO3晶体采用的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6)实验第四步可向溶液中加入 NaCl 粉末,有利于 NH4Cl 晶体的析出;若所得的晶体大部分为 NH4Cl 晶体,经过充分加热,NH 4Cl 会分解成气体,余下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等固体,故答案为:NaCl;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 ,最后固体大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