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赵世家(时间:40 分钟 满分:56 分)一、基础知识(25 分,选择题每小题 3分)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赵氏先君遇子厚 遇:相遇B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 谬:假装C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卒:最后,终于D居十五年,晋景公疾 疾:生病解析:选 A A 项,遇:对待。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国人哀之,故见龟策B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C子不反亲,臣不逆君D而怫学者解析:选 C A 项, “见”同“现” ;B 项, “弟”同“悌” ;D 项, “怫”同“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
2、ror!解析:选 D A 项,顺承关系连词,然后/修饰关系连词。B 项,放在词尾,可不译/助词,表疑问语气。C 项,助词,可不译/代词,他。D 项,代词,均为“的事情” 。故选 D项。4下列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夫人置儿绔中 B子孙顺朝,何以惩罪C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D与楚庄王战河上解析:选 B B 项,宾语前置句。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岸贾杀死赵朔全家,而程婴隐忍不死,主要是因为赵朔的妻子有可能生下男孩,程婴要抚养他成人。B屠岸贾到赵朔家搜查时,赵朔妻子对儿子的祷告,儿子“竟无声”这件事,未必真实,但充满了传奇色彩,读来仍令人可信。C “搜孤救孤”的故
3、事,作者热情地歌颂了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鞭- 2 -挞了屠岸贾的奸邪残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爱憎情感。D在“搜孤救孤”这一故事中作者还写到了助纣为虐的诸将,他们与程婴、公孙杵臼的忠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解析:选 B B 项, “到赵朔家搜查”错。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5 分)译文:_(2)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5 分)译文:_参考答案:(1)赵氏的先君待你不薄,你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2)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
4、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 ”平原君笑应曰:“诺。 ”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 ”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
5、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 ”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
6、。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 3 -”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 相:辅助B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 谢:道歉C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 矫:假托D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竟:竟然解析:选 D D 项,竟:最终。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7、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B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C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D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解析:选 C A 项,因为;连词,表目的, “用来” 。B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C项,均为连词, “那么” 。D 项,副词, “才” ;副词,表判断。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从政期间,三次离开相职又三次复就此位,封地在东武城。B平原君没有按请求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是因为他觉得跛足人因一笑就要其妾的命太过分。C
8、平原君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并亲自到门上致歉,是为了挽回爱色轻士的影响。D在邯郸危急的时刻,李同的建议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国献身,因此,平原君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解析:选 D D 项, “平原君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有误。原文并未提是平原君封的。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5 分)译文:_(2)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5 分)译文:_参考答案:(1)过了一年多,他发现门下的宾客和侍役的人们渐渐走掉了一半以上。平原君觉得这事奇怪。- 4 -(2)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军队奔赴秦军(与秦军)决一死战,秦军被他们
9、击退了三十里。参考译文: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宾客投奔到他的门下的大约有几千人。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他在东武城。平原君家有座高楼面对着下边的民宅。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丽的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之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 ”平原君笑着
10、应答说:“好吧。 ”等那个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终归没杀那个妾。过了一年多,他发现门下的宾客和侍役的人们渐渐走掉了一半以上。平原君觉得这事奇怪,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 ”于是平原君就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道歉。从此以后,原来门下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好客养士,因此争相超过别
11、人来礼遇士人。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援赵国,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急速地围攻邯郸,邯郸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邯郸驿站吏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灭亡那我就要做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也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磬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还能有这些东西
12、?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要是能把您夫人以下的全家人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 ”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军队奔赴秦军(与秦军)决一死战,秦军被他们击退了三十里。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到达,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存下来。李同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最终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5 -三、语言运用(12 分)1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
13、项是(3 分)( )A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今冬的第一场雪给家乡带来了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落了雪的世界是恬淡的,是迷人的,是静谧的。B “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 ,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从医近 70年,现在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工作在医学科学领域。C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漂泊他乡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让慈母放下深深的牵挂,而他们自己,又有多少次在梦里回到故土家园。D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夏完淳父子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但墓园一片寂静,无人凭吊,我在碑前站好,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祭奠仪式。解析:选 C A 项, “飞花” “青竹变琼
14、枝”描写的是雪景,与句意吻合。B 项, “鬓衰头似雪”表现年老, “行步急如风”表现动作敏捷,与“90 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句意相符。C项,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表达的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之情。该项表达的是游子对故土家园和慈母的思念之情。D 项, “自春色” “空好音”表现哀愁和惆怅,与语境相符。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我们沿着木板小路继续向上,终于到达了首座山顶,发现路边密丛丛的乔木灌木忽然变成了竹子。_,_,_,_,_,_。有人兴奋地扑进竹林里,只露出一张灿烂的笑脸,把人性本来的天真融进了大自然之中。却茂密得伸不进一只脚去那一望无际
15、的竹林只有半人高犹如一片墨绿的海洋清风吹来便绿绿地抖动起来从山顶一直铺到山下又如一幅嫩绿无边的锦缎A BC D解析:选 B 这是一个描写性语段,描写的中心是路边的竹林。在备选的 6句话中, “犹如”句与“又如”句是比喻句,表明在前,衔接紧密。据此可以排除 A、D。这两个比喻的本体为“那一望无际的竹林” ,这表明在之前,据此可以排除 C。将 B的语序代入原文,就可以验证该答案的正确。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6 分)一些城市通过发布“雷人标语”来纠正城市不文明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困境,是一种最无奈的做法。根除
16、城市顽疾,关键在_。而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会一蹴而- 6 -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_,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宣传教育、公民自律和法规完善。尤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文明的、市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唤起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不妨多注重“标语文化” ,将警示语过于严厉、刻板的面孔变一变,改用优美、温馨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许会_。答:_解析:处,可根据后文“而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推知应填的内容。处,根据横线前的内容“不会一蹴而就” 、横线后的内容“需要长期”可推知应填的内容。处,根据横线前的内容可推知,应填“注重标语文化能够使标语起到更好的作用”这方面的内容。参考答案: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 一场艰巨的持久战(或“一个长期的过程”)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