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3.99MB ,
资源ID:1223846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238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讲义新人教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讲义新人教必修2.doc

1、1兰亭集序(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 “王会稽” 。后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作品书法:楷书黄庭经 乐毅论 ,草书十七帖 初月帖 ,行书姨母帖 快雪时晴帖 丧乱帖 兰亭集序等。文学:王右军集 。评价中国东晋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有“书圣”之称。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二)人物轶事王羲之妙书春联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

2、江绍兴,当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他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唯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

3、,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2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一)背景链接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其地有湖, “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 。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园田别墅。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相当于郡太守)的

4、51 岁的王羲之,邀集友人谢安、孙绰等 41 人在兰亭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将诗汇编成集,题名“兰亭集” ,由王羲之将各人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还作序一篇,记述其事,并抒写内心感触,这就是兰亭集序 。该文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情真语笃,朴素自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

5、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写法上同散文笔调的一篇文章。.文化常识1古代纪年法岁在癸丑癸丑: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 50 年称“癸丑年” 。(1)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中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2)帝王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等。2修禊事也3禊事:古代习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一种禊祭活动。3若合一契契:用木

6、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永 和 九 年 , 岁 在 癸 丑 , 暮 春 之 初 , 会 于 会 稽 山 阴永 和 九 年 , 即 癸 丑 年 , 三 月 初 , 名 士 们 在 会 稽 郡 山 阴 县之 兰 亭 , 修 禊 事 也 。 群的 兰 亭 集 会 , 为 的 是 到 水 边 进 行 消 灾 求 福 的 活 动 。 许 多贤 毕 至 , 少 长 咸 集 。 此 地贤 才 都 来 了 , 年 龄 大 的 小 的 都 聚 集 在 一 起 。 这 里 有 高 大有 崇 山 峻 岭 , 茂 林 修 竹 , 又 有 清 流 激 湍 ,的 山 和 险 峻 的 山 岭 , 有 茂 密

7、的 树 林 和 高 高 的 竹 子 , 又 有 清 水 急 流 ,映 带 左 右 ,辉 映 环 绕 在 亭 子 的 四 周 , 永 和 : 东 晋 穆 帝 年 号 。 永 和 九 年 即 公 元 353年 。 癸 丑 : 永 和 九 年 的 干 支 纪 年 。暮 春 : 春 季 的 末 一 个 月 。 暮 , 晚 。 于 : 介 词 , 在 。 会 稽 kui j : 郡 名 , 在 今 浙 江 北 部 和 江 苏 南 部 一 带 。 山 阴 : 当 时 的 县 名 。 现 在 浙 江省 绍 兴 市 。 古 代 山 南 为 阳 , 山 北 为 阴 。 兰 亭 : 亭 名 , 在 山 阴 西 南

8、 。 修 : 治 , 引 申 为 举 行 。 禊 x 事 : 古 代 的 一 种 风 俗 , 三 月 三 日 人 们 到水 边 洗 濯 , 嬉 游 , 以 祈 福 消 灾 。 禊 , 一 种 祭 礼 。 古 时 以 三 月 上 旬 的 “巳 ”日 为 修 禊 日 ; 三 国 魏 以 后 用 三 月 三 日 , 不 再 用 “巳 ”日 。 毕 : 全 。 咸 : 都 。 集 :聚 会 。 群 贤 : 指 孙 绰 、 谢 安 等 人 。 少 长 : 王 羲 之 的 儿 子 王 凝 之 、 王 徽 之 是 少 ; 谢 安 、 王 羲 之 等 是 长 。 崇 : 高 。 峻 : 险 峻 。 茂 : 茂

9、 密 。 修 : 长 , 高 。 湍 tun : 急 流的 水 。 映 带 : 映 衬 , 围 绕 。 引 以 为 流 觞把 水 引 到 亭 中 的 环 形 水 渠 里 来 , 用 它 来曲 水 , 列 坐 其 次 。 虽 无作 流 觞 的 曲 水 , 人 们 在 曲 水 旁 边 排 列 而 坐 。 虽 然 没 有 盛 大 的丝 竹 管 弦 之 盛 , 一 觞 一 咏 , 亦 足 以 畅 叙管 弦 齐 奏 的 场 面 , 一 边 饮 酒 一 边 赋 诗 , 也 足 以 痛 快 地 表 达 各 自幽 情 。幽 雅 的 情 怀 。 引 : 引 来 。 以 为 : 来 作 为 。 流 觞 shn :

10、 把 盛 酒 的 杯 浮 在 水 面 从 上 游 放 出 , 循 曲 水 而 下 , 流 到 谁 的 面 前 ,谁 就 取 来 饮 酒 。 觞 : 酒 杯 。 曲 水 : 引 水 环 曲 为 渠 , 以 流 酒 杯 。 列 坐 : 排 列 而 坐 。 次 : 旁 边 。 虽 : 虽 然 。 丝 竹 管 弦 : 都 是 乐 器 。 箫 笛 用 竹 制 成 , 是 管 类 。琴 瑟 的 弦 用 丝 制 成 , 是 弦 类 。 盛 : 繁 盛 。 这 里 有 “热 闹 ”的 意 思 。 一 觞 一 咏 : 喝 点 酒 , 作 点 诗 。 以 : 用 来 。 幽 情 : 幽 深 内 藏 的 感 情 。

11、是 日 也 , 天 朗 气 清 , 惠 风 和 畅 。 仰这 一 天 , 天 气 晴 朗 空 气 清 新 , 和 风 吹 来 心 情 舒 畅 。 抬 头观 宇 宙 之 大 , 俯 察 品 类 之 盛 , 所 以观 望 寥 廓 的 宇 宙 , 低 头 察 看 地 上 繁 多 的 事 物 , 这 样 来游 目 骋 怀 , 足 以 极 视 听 之 娱 , 信 可 乐 也 。纵 展 眼 力 , 开 畅 胸 怀 , 极 尽 视 和 听 的 享 受 , 实 在 快 乐 啊 !是 日 也 : 这 一 天 呀 。 惠 风 : 和 风 。 畅 : 舒 畅 。 仰 : 抬 头 。 俯 : 低 头 。 察 : 看

12、。 品 类 : 指 自 然 界 的 万 物 。 盛 : 繁 多 。 所 以 : 这 里 是 “用 来 ”的 意 思 。4骋 chn : 放 开 , 敞 开 。 极 : 穷 尽 。 信 : 实 在 。夫 人 之 相 与 , 俯 仰 一 世 。 或 取 诸人 们 彼 此 相 处 , 一 生 很 快 就 度 过 。 有 的 人 喜 欢 讲 自 己 的 志 趣怀 抱 , 悟 言 一 室 之 内 ; 或 因抱 负 , 在 室 内 跟 朋 友 面 对 面 地 交 谈 ; 有 的 人 就 着 自 己 所 爱 好 的 事 物寄 所 托 , 放 浪 形 骸 之 外 。寄 托 情 怀 , 不 受 任 何 约 束

13、, 放 纵 地 生 活 。 夫 f : 助 词 , 引 起 下 文 。 相 与 : 相 交 往 。 与 , 交 好 。俯 仰 : 一 俯 一 仰 之 间 , 表 示 时 间 短 暂 。 或 : 有 的 人 。 取 诸 : 从 中 取 得 。 诸 , 兼 词 , “之 于 ”的 合 音 。 怀 抱 : 胸 怀 抱 负 。 悟 w 言 : 对 面 交 谈 。 因 : 依 、 随 着 。寄 : 寄 托 。 所 托 : 所 寄 托 者 , 指 所 爱 好 的 事 物 。 放 浪 : 放 纵 、 无 拘 束 。 放 、 浪 两 个 字 的 意 思 差 不 多 。 形 骸 : 身 体 、 形 体 。 虽

14、趣 舍尽 管 人 们 的万 殊 , 静 躁 不 同 ,爱 好 千 差 万 别 , 或 好 静 , 或 好 动 , 也 不 相 同 , 可 是 又 都 有 这 样当 其 欣 于 所 遇 , 暂 得 于 己 ,的 体 验 : 当 他 对 所 接 触 的 事 物 感 到 高 兴 , 一 时 间 很 自 得 ,快 然 自 足 , 不 知 老 之 将 至 ; 及 其 所 之 既快 乐 而 自 足 , 不 觉 得 老 年 即 将 到 来 ; 待 到 对 于 自 己 所 喜 爱 的 事倦 , 情 随 事 迁 , 感 慨 系 之 矣 。物 感 到 厌 倦 , 心 情 随 着 当 前 的 境 况 而 变 化 ,

15、 感 慨 油 然 而 生 。趣 : 趋 向 , 取 向 。 舍 : 舍 弃 。 殊 : 不 同 。 静 : 安 静 。 躁 : 躁 动 。 欣 : 高 兴 。 于 : 对 。 所 遇 : 所 接 触 的 事 物 。 暂 : 一 时 。 快 然 :高 兴 的 样 子 。 不 知 老 之 将 至 : 这 是 论 语 述 而 里 的 话 , 意 思 是 不 知 道 老 年 将 要 到 来 。 之 : 往 、 到 达 。 既 : 已 经 。 倦 : 厌 倦 。 情 随事 迁 : 感 情 随 着 事 物 的 变 化 而 变 化 。 迁 , 变 化 。 系 : 附 着 。 向 之 所 欣 , 俯 仰 之

16、间 ,以 前 感 到 欢 快 的 事 顷 刻 之 间已 为 陈 迹 , 犹 不 能 不 以 之 兴 怀 , 况 修 短 随变 为 陈 迹 了 , 仍 然 不 能 不 因 此 感 慨 不 已 , 何 况 人 寿 的 长 短 随 着化 , 终 期 于 尽 ! 古 人 云 : “死 生 亦 大 矣 。 ”造 化 而 定 , 最 后 一 切 都 化 为 乌 有 ! 古 人 说 : “死 和 生 也 是 一 件 大 事 啊 。 ”岂 不 痛 哉 !怎 能 不 悲 痛 呢 ! 向 : 过 去 , 以 前 。 为 : 成 为 。 陈 迹 : 旧 迹 。 犹 : 还 , 仍 然 。 以 : 因 。 之 : 指

17、 “向 之 所 欣 已 为 陈 迹 ”。 兴 : 发 生 、 引 起 。修 : 长 。 化 : 指 自 然 。 终 : 最 终 。 期 : 至 、 及 。 死 生 亦 大 矣 : 死 生 是 件 大 事 。 这 句 话 见 庄 子 德 充 符 。 庄 子 说 这 是 孔 子 的 话 。 岂 : 怎 么 。每 览 昔 人 兴 感 之 由 , 若每 当 我 看 到 古 人 对 生 死 发 生 感 慨 的 原 因 , 跟 我 所 感合 一 契 , 未 尝 不 临 文 嗟 悼 ,慨 的 如 同 符 契 那 样 相 合 , 总 是 面 对 着 他 们 的 文 章 而 嗟 叹不 能 喻 之 于 怀 。 固

18、 知 一感 伤 , 心 里 又 不 明 白 为 什 么 会 这 样 。 我 当 然 知 道 , 把死 生 为 虚 诞 , 齐 彭 殇 为 妄 作 。生 和 死 同 等 看 待 是 荒 诞 的 , 把 长 寿 和 短 命 同 等 看 待 是 妄 造 的 。览 : 看 到 。 由 : 原 因 。 若 : 像 。 契 : 用 木 或 竹 刻 成 , 分 成 两 半 , 合 在 一 起 可 为 凭 验 。 临 : 面 对 。 嗟 悼 : 叹 息 哀 伤 。 喻 : 明 白 。 固 : 本 来 、 当 然 。 一 :5把 看 做 一 样 , 作 动 词 。 齐 : 把 看 做 相 等 , 作 动 词 。

19、 虚 诞 : 虚 妄 荒 诞 。 彭 : 即 彭 祖 , 相 传 为 古 代 长 寿 者 。 殇 shn : 未 成 年 而 死 去 的 人 。 妄 作 :妄 造 , 没 有 根 据 。 一 死 生 , 齐 彭 殇 , 都 是 庄 子 齐 物 论 中 的 看 法 。 后 之 视 今 , 亦 犹 今 之 视 昔 ,后 人 看 待 今 天 , 也 像 今 人 看 待 从 前 一 样 ,悲 夫 ! 故 列 叙 时 人 , 录 其 所 述 ,真 是 可 悲 啊 ! 因 此 我 一 一 记 下 参 加 这 次 聚 会 的 人 , 抄 录 了 他 们 的 诗 作 ,虽 世 殊 事 异 , 所 以 兴 怀

20、, 其 致尽 管 时 代 不 同 情 况 不 同 , 他 们 之 所 以 抒 发 感 慨 , 是 因 为 他 们 的 思 想一 也 。 后 之 览 者 , 亦 将 有 感 于 斯 文 。情 趣 是 一 样 的 。 后 代 的 读 者 读 这 本 诗 集 也 将 有 感 于 这 次 集 会 的 诗 文 吧 。 故 : 因 此 。 列 叙 时 人 : 一 个 一 个 记 下 当 时 与 会 的 人 。 录 : 写 。 虽 : 纵 使 。 致 : 思 想 情 趣 。 后 之 览 者 : 后 世 的 读 者 。 斯 文 : 这 次 集 会 的 诗 文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把握文言句

21、式,准确翻译关键语句。2理解作者在文中体现“死生亦大矣”的主旨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3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一、阅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 少: 长: 2映带左右 带: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流: 其次: 4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觞: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6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所以: 游: 骋: 极: 7翻译下列句子。6(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译文: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译文: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2、译文: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译文: (5)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 明确: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德的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年龄小的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年龄大的人 2.名词用作动词,围绕 3.动词使动用法,使流 古今异义词,曲水的旁边 4.名词用作动词,喝杯酒 5.古今异义词,自然界的万物 6.古今异义词,这里是“用来”的意思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敞开) 副词用作动词,穷尽7(1)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2)又有清水急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用它来作流觞的曲

23、水,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省略句)(3)虽然没有盛大的管弦齐奏的场面,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定语后置句)(4)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察看地上繁多的事物。(定语后置句)(5)这样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环节二:把握文意8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属于“信可乐”的原因的一项是(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A BC D解析:选 C 交代集会这件事;是写山美,是“乐”之原因;写水美,是“乐”之原因;是这次集会天美,是“乐”之原因;是集会人贤,是“乐”之原因。79对

24、这两自然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段从时间、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受等六方面记叙了这次盛会的状况。B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暮春之初” ,交代了聚会的时间,领起下文由“天” “气”而及“宇宙” 。C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可谓景美,是乐;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可谓情真,也是乐。D第 2 自然段叙述兰亭之会的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作者用词简洁,惜墨如金,艺术风格淡雅。解析:选 C C 项,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情真;“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25、,映带左右” ,为景美。二、阅读课文第 3 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 俯仰: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怀抱: 悟: 3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因: 形骸: 4不知老之将至 老: 5虽趣舍万殊 趣: 6及其所之既倦 及: 之: 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 短: 期: 8死生亦大矣 大: 9翻译下列句子。(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译文: 8(3)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译文: 明确:1.古今异义词,夫,助词,引起下文;人,人们 古今异义词,

26、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2.古今异义词,胸怀抱负 通“晤” ,面对面 3.依,随着 身体、形体 4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 5.趋向,取向 6.等到 往、到7形容词用作名词,长寿 形容词作名词,短命 至、及 8.形容词作名词,大事9(1)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省略句)(2)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状语后置句)(3)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一件大事啊。 ”怎能不悲痛呢!(判断句)环节二:把握文意10下面选项中能表现出由“乐”到“悲”的原因的一项是

27、(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D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解析:选 D A、B 两项是人很快度过一生的两种方式;C 项是对方式的一个总结。11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痛”的观点的一组是(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 BC D解析:选 D 表现人生之短;表现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表现快乐满足;表现时间之短,美景易失;表现人难免一死。排除即可。12对这段内容的理解和

28、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B美丽的山水、尽情地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但是,不知不觉地,时光流逝, “不知老之将至” ,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可以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C “不知老之将至” ,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 “死生亦大矣” ,自然9转为“痛”的感觉。D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作者通过这个递进关系的句子,把本段与前两段连成一个整体,使全文意脉相连。解析:选 B B 项, “人可以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

29、”错,不符合本段内容,本段是表现“人不可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 。三、阅读课文第 4 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 齐: 2所以兴怀 兴: 3其致一也 致: 一: 4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 5翻译下列句子。(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 (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文: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 明确:1.数词用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形容词用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 3.思想情趣 数词用作动词,是一样 4.古今异义词,这次集会的诗文5(1)总是面对着他们

30、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状语后置句)(2)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判断句)(3)他们之所以抒发感慨,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判断句)(4)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这次集会的诗文吧。(状语后置句)环节二:把握文意6下列句子中表现作者“生死观”的一句是( )A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10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C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解析:选 B A 项,是作者读古人文章时的感慨;B 项,是作者对“生死”的观点;C项,是后人对今人的看法;D 项,是作者说后人也会因这次集会的诗文产

31、生自己的感慨。7对这段中作者的情感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紧承上段感伤的结尾,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和今人的完全不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B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遗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C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目的: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D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解析:选 A A 项, “古

32、人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和今人的完全不相同”错,应是“古人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和今人的完全相同” 。四、阅读全文,完成后面题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泣,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解析:选 B B 项, “要及时行乐”的说

33、法有误。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11(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善待生命1从教材中积累王羲之陶醉在兰亭集会的盛况里,陶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中。他寄情山水,引出了“死生”这一人生的重大问题。他在忧生叹逝中表达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否定了老庄“一死生” “齐彭殇”的观点,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他认为生而为人,不能忽视生命的长短而毫不珍惜生命,而应努力增加生命的厚度,不能让时间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应该热爱生活,善待生命,思考规划人生,做好自己的一切。2从历史中积累司马迁珍惜、善待生命。司马迁克服难以忍受的屈辱,用数十年的时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为后人留下了不朽

34、的文化遗产,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再好不过的“珍惜、善待生命”的榜样。试想,倘若司马迁当时没有珍惜、善待自己的生命,而选择痛痛快快地死,何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从现实中积累霍金善待生命。上天夺去了霍金自由行动的能力,也剥夺了他作为正常人的权利。面对这样一副沉重的躯壳,他仍然乐观面对,善待自己的生命。让生命的每分每秒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用羸弱的身躯,用微弱的生命之火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以自己的经历来诠释着“伟人”真正的含义。4从名言中积累(1)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2)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3)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35、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4)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二)这样运用素材精 彩 片 段 珍惜生命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 “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死亡,谁都不能不珍惜有限的生命。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并且倍加珍重生命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 ”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加倍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

36、命价值的箴言。12领悟 语段确立的中心和对比点是“珍惜生命” ,首先作者阐明生命无法抗拒时间吞噬、个体生命渺小而脆弱的观点,由此引出中心论点“谁都不能不珍惜有限的生命” 。然后引用林语堂的名言警句加以论证,在此基础上,用“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巧妙引入课文素材,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精 彩 范 文 醉卧兰亭,独自遥想东晋书法圣手王羲之。其实,对于景幽、事雅、文妙、书绝的兰亭,我并没有太多的兴致和雅趣,熙熙而来,攘攘而去,那些“一序” “三碑” “十一景” ,像其他旅游胜地的古迹一样转瞬间也就成了过眼烟云。我知道,耳边响起的现代气息浓厚的笙箫歌舞再也无法挽回那场令人荡气回肠、心旌摇曳的兰亭集会。风景

37、秀丽的兰亭,是王羲之的兰亭;绝世奇才王羲之和他的书法,注定只属于兰亭。那位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叱咤风云的勾践,只神色慌张地种了一园馥郁四溢的兰花,便赶忙转身而去。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一园暖风和次第开放的兰花成就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圣王羲之和东晋的那些风流士子们。来兰亭之前的王羲之,有着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奇闻轶事。十岁时,曾流着口水装睡,躲过手握重兵的王敦的一场杀身之祸;十二岁时,偷偷读父亲王旷枕头底下前代的书法著作笔法 ,深得大家赞赏;十六岁时,坦腹东床,一夜成名,做了当时的太尉郗鉴的乘龙快婿,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联姻的典范;在家闲居时,于宅内挖掘墨池一方,夜以继日,习碑练帖,只引得

38、那位钦慕日久的曾巩风尘仆仆远道而来,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墨池记 ,然后扬长而去。然而,这些也许只是传说和附会,而真正的王羲之,却凭着横溢的才华和乘龙快婿的头衔渐渐走上仕途之路。先是秘书郎,再为征西将军瘐亮的参军,屡次升迁为长史,再升做了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其后一路攀升成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一代,虽然政治上岌岌可危,时局动荡,飘摇不定,但由于偏居江南,流风习俗中却有了一种旷达、清雅、飘逸和玄远的时代气质。暮春三月,在逝者如斯的时光洪流中,生生不息的人们曾经 佳作赏析这篇文章介绍了王羲之和兰亭集序成篇的前前后后,思接千载,感慨万端。作者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作者时喜时悲,文章

39、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作者醉卧兰亭,看古人、阅今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古人纯净雅致、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 写作借鉴1学开头文章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简洁自然。既扣住题目,又总领全文,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王羲之的仰慕、崇敬之情。2学语言本文语言优美绮丽,句式灵活,既有典雅的辞藻,又有平实的陈述,但都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如:“风景秀丽的兰亭,是王羲之的兰亭;绝世奇才王羲之和他的书法,注定只属于兰亭。 ”这句话从形貌、气韵、才华等多方面表现了王羲之的非凡人格魅力,阐述了王羲之因兰亭集会而出名、兰亭更因王羲之的人格而精彩的双重含义。 3学引用本文最大的

40、特色就是引用手法的巧13有过多少个这样的日子?然而,公元 353 年的那个“暮春三月” ,却成了穿越千古的定格,时至今日仍然让我们朝思暮想,心驰神往。坐于亭中,也是暮春三月,也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面对的也还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然而,滚滚的人潮挤碎了“仰观宇宙之大”的心境,喧扰的笙箫湮没了“游目骋怀”的闲情。一杯水酒,酣然而卧,只想在梦中与兰亭相遇。中国有名的雅人集会可谓多矣!在兰亭聚会之前,就有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聚会和斗富的石崇的金谷园之会;前者似乎沾染了些政治气息,后者好像又多了些铜臭气味。其后还有北宋的西园雅集和后来的东皋都会,不过,与兰亭诗会相比,它们都显得有些拘谨和晦涩。兰亭一

41、园,杂花生树,鸟鸣林幽。远处的山峦青翠如洗,其下万壑争流,波涛翻滚。你看,东道主王羲之气宇轩昂地阔步而来,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吟啸自如的传奇人物谢安匆匆登场,自负得有点可爱的登天台赋的作者孙绰扬鞭而至,再后面,前呼后拥着的谢万、李充、孙统等也来了。流觞于曲水,饮酒赋诗,观山赏水,尽管东道主是会稽的最高行政长官,尽管参与者大多是会稽和建康的军政要员,但这次聚会全无半点政治色彩。在这里,有的是旷世的才华,有的是冲破世俗的欢笑,有的是狂放不羁的诗词酬唱。一阵欢呼过后,谢安轻拈髭须,顺口吟道:“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物景,微风扇轻航。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像,安复觉彭殇。 ”面对如此

42、春光美景,王羲之思接千载,诗情勃发。是日夜,独处一室,在艳艳的红烛下挥毫泼墨。他的视线掠过时空,穿起千古,想到了好景不长,时光难再;想到了千岩竞秀,大江东流他的情思、哲思与文思如清泉涌动,思绪翻滚,纵笔行云流水般写下了名载千古的兰亭集序 。醉卧兰亭,看山朦胧,看水朦胧,看生生死死也是朦胧。只想,对面坐着的就是王羲之,与他对饮,酬唱,同看天地间天高云散,同读人生这部无字天书。(有删改)妙运用,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有明引、暗引,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如:“滚滚的人潮挤碎了仰观宇宙之大的心境,喧扰的笙箫湮没了游目骋怀的闲情。 ”在描述过程中引用兰亭集序中的语句,含蓄地表

43、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委婉地流露出作者对古人的纯洁、高雅、旷达、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4学反衬反衬是指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如文章第段列举邺下聚会、金谷园之会、西园雅集、东皋都会等中国有名的雅人集会来反衬兰亭集会,衬托出兰亭盛会的自由、旷达与高古气韵。5学结尾文章结尾照应开头,紧扣标题,特别是“醉卧兰亭,看山朦胧,看水朦胧,看生生死死也是朦胧”一句阐明:在世俗、污浊的社会里,为保持自己的那份纯洁,只能醉眼看人生,将人生看淡了。升华了全文主旨,使文章的思想境界更加开阔。14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44、善天下。 ”孟子尽心章句上翻译 穷困时独自善养自身,发达时兼顾善养天下万民。明理知义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才是根本。所以要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起到了指引作用。唇亡齿寒成语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成语原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选自

45、左传)翻译: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如果虢国灭亡了,那么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 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2015 年 10 月 5 日,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爱尔兰)和大村智(日本),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荣获诺

46、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生于浙江宁波,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15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 191 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当时,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