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7 城市1.练高考(2018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 7,回答第 10、11 题。10该城市AI 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II 区适宜建垃圾填 埋场C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IV 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11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答案】10.A 11.D11.据题干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据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地面积,D 正
2、确,其它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C 均错误。故选 D。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城市 功能分区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优化布局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判断。(2018江苏卷)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2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20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
3、略图”。材料三 表2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21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1)根据成渝地区的 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2)目前成渝地区 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3特点是 。(5分)(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4分)(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3分)【答案】(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
4、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2)目前成渝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具备的基础主要结合图 20 来判断,据图可知该地区城市数量多,有两大核心城市(成都、重庆),等级差异明显,具有较好城市体系基础。与南京相比,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的特
5、点,主要结合表 2,从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两个角度进行对比。(3)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问题,主要结合材料一关于城市群的叙述和图 21,从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等级体系、空间发展差异、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等方面描述成渝城市群的不足之处。(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结合第(3)问描述的问题,从核心城市、城市体系、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等角度着手分析。 (2017新课标卷)图 1 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 2017 年 3 月 25 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
6、左图) ,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 13 题。4图 1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光照 D土壤【答案】1B 2D 3A2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 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 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 C。
7、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3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 考点: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名师点睛】城市化不同阶段特点、出现问题及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功能区混杂分布,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 程较快,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郊区和乡村基
8、础设施不断完善,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处于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中心问题突出,人口不断外迁至更远的郊区和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处于此阶段。(2016上海卷) (十二)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23.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5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24.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
9、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答案】23、D 24、B考点:考查城市功能区建设。【名师点晴】这组题是相承的,都是围绕题干资料的;考查城市功能结构变化。秦皇岛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所以其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是依托自然环境的优势;学生很容易选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考虑绿地建设,不是城市发展轴建设。 【名师点晴】海绵城市主要是利用城市水循环特征建设城市的,做题时一定把握住水循环原理,与其它的大气运动无关。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
10、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4 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64.图 2 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答案】4.C【解析】试题分析:4.图 2 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考点:海
11、岸线变化、降水和气温的成因。(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图 7 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第 11 题。图 711.据图推断A. 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 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 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 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答案】11.B7(2015海南卷)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 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 年 3 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 50
12、0 万居民,提供 175 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答案】10.C 11.B 12.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建设的作用、区位因素等。【名师点睛】本组试题以区域地图为切入点,以城市化为背景,将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城市建设的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定位
13、等问题联系起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等能力。材料中“埃及沙漠广8布”是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原因,其结果是导致少数大城市出现城市化问题,在此背景下,设置“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这一问题,分析出题人意图可知,该问题的实质是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沙漠广布”的埃及,与位于尼罗河下游沿岸地区的开罗相比,开罗以东地区只能具有土地广阔,地价较低的优势。新城市的定位是政治中心,理解这一点,才能对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做出准确推测。根据材料理解出题人意图,并灵活运用教材相关知识,是解决该组试题的关键之处。(2015天津卷)图 4、图 5 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
14、15 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 6-7 题。图 4 H 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6.结合图 4 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图 5 H 市城区变化示意图7结合图 5 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答案】6. B 7. D9考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名师点睛】读图的一般步骤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
15、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提取图示信息,图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解题关键,把有价值信息标注出来,便于分析其规律性。回归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
16、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 (2015广东卷)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优化城区雨污管网可以针对性及时对城区积水排放;扩大湖区面积可以增加蓄水量,进而减少城区积水现象;疏浚城区河流水道可以及时把城区积水排放;而加高城区防洪大堤,对城区积水形成的内涝没有影响,不能加快城市
17、积 水的排泄,故选 C。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名师点睛】该题以热点问题城市内涝为材料,考查我国如何治理城市内涝问题,城市内涝问题与城市径流、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等有关,这些需要学生能够较清楚的理解。同时需要理解题干的提示“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城市内涝不是流经城市的河流涨洪水造成的。(2015上海卷) (九)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1019、2000 年到 2012 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
18、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 B、 C、 D、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答案】19、A 20、A2.练模拟(江西省樟树中学等九校 2019 届高三联合考试)受市区房价过高的影响,许多在广州城区工作的市民纷纷选择在郊区购房居住。下图示意广州城郊结合部交通繁忙路段在不同时段内的车流拥堵状况。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通往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方向应是A东 B西 C南 D北2图中 P 处最不可能位于11A工业园区 B
19、郊外住宅区 C商业区 D政务中心区【答案】1B 2D【点睛】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般而言,大城市的中心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工业区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城市边缘,住宅区分布广泛, 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设施,与企业相邻或成片规划建设。(百校联盟 2019 届三月联考卷地理试题)城市化包括不同人口结构的城市化。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边
20、缘地带和非农化显著的乡村区域形成了一类既非城市也非农村的空间形态,但又同时具有城乡两方面特点的“灰色区域”,即半城市化地区。非农化率是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示意 1985-2014 年某城市城市化与非农化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 P 对应的是A城市人口 B半城市化人口C农业人口 D乡村非农人口4图示期间该市半城市化状态呈现A波动上升 B逐渐上升 C波动下降 D逐渐下降5图示期间该城市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低于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非农化率高于城市化率与农村中存在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有关非农化率高于城市化率与城市中存在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有关A B C
21、 D【答案】3B 4A 5C12【点睛】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 城市化的本质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山东省青岛市 2019 届高三 3 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
22、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 20002005 年和 20102015 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推测 M 省最可能是A辽宁 B上海 C湖南 D安徽720002005 年,吉林省的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13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8图未时间段内,关
23、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C20002005 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 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答案】6B 7D 8D7读图可知,2000-2005 年吉林省的镇化贡献率大于 1,说明镇区人口呈现正增长,而城区人口负增长,镇区人口总数下降,城镇人口总数在增加,故选 D。8读图可知,重庆的镇区贡献率在 2000-2005 高于陕西,2010-2015 低于陕西,AB 错。重庆的城区贡献率在 2000-2005 低于陕 西,2010-2015 高于陕西,C 错,D 对。故选 D。 布局 D完善城市基础设施15开放式小区可能产生的影
24、响是 ( )A浪费土地资源 B增大交通压力 C减少公共绿地 D加剧安全隐患【答案】14C 15D15开放式小区有利于资源共享、社会融合,能增加毛细血管道路,缓解城市病,体现城市规划理念的进步。但是没有围墙住所安全、交通安全难以保证。同时,小区环境大受影响,外来人员行为不受约束,乱扔垃圾,生活坏境势必会受影响。因此正确答案选 D。ABC 错误。【点睛】开放式小区能够保证城市的网络不受到这种封闭式小区的这样一个阻隔,那么形成一个马路,这样的一个道路的结构。从而保证了城市的畅通。(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 年 5 月北京市研究建设全程无红绿灯的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计
25、划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连通公交服务不便捷的大型社区回龙观和中关村产业园,规划了两条线路(下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16推测北京市规划的自行车“高速路”位于( )A中心商务区内 B市区与郊区之间C行政文化区内 D工业区与商业区之间17与线路一相比,线路二的优势在于( )A沿线绿化带多,穿越路网少 B途经商业区,便于人们购物C造价更低,可利用已有车道 D经过站点多,服务居民范围广【答案】16B 17D(陕西省汉中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业化率)工业化率,其値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领先于业化水平,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业化水平。读下表完成
26、下列各题。18城市化水平滞后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19甲代表的省区最可能是A广东 B北京 C陕西 D贵州【答案】18C1519B【点睛】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相差很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广东省 2019 届高三“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匹配(职住空间匹配)直接影响到城市通勤成本。城市各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区位熵= )是反映城市职住空间匹配的重要指标(以下简称区位熵)。读上海市中心区
27、2010-2013 年职住比区位熵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0下列关于城市某个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的表述正确的是A区位熵显著偏高的地方,通勤成本低B区位熵显著偏低的地方,通勤成本高C区位熵显著偏高的地方,常住人口密度高D区位熵显著偏低的地方,常住人口密度低1621下列因素对区位熵变化影响最不明显的A城市住房发展 B城市产业发展 C城市规划 D城市公共交通负荷22上海市中心区区位熵分布表明A中心区内环就业主导型用地比重最大B中心区外环就业主导型用地比重最大C中心区就业主导型用地与就业主导型用地比重相当D中心区职住空间匹配比较理想【答案】20B21D22A20上下班的交通成本即通勤成本。区位熵高说
28、明了该区域就业的比重大,区位熵低说明了该区域就业比重低。不能反映常住人口的密度,故 CD 错。该区域就业程度高,并不能说明通勤成本低,只有居住在离上班地点举步之遥的人,其通勤成本才会低。区位熵低说明了该区域常住人口中就业比重低,人们选择的是另外的区域就业,居住地和工作地有一定的距离,故通勤成本高。 密度5与摩托车相比,河内大力发展城市轻轨的主要原因是A受天气影响小 B安全便利 C污染小 D成本低6吉灵至河东轻轨的开通能够A改善河内物资供应 B扩大河内城市服务范围C缩小城市发展空问 D带动城市内部形态及人口布局的变化【答案】4A 5C 6D176吉灵至河东轻轨是城市轻轨,属于客运线路,A 错误。
29、在城市内运行,对河内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有限,B 错误。但有利于扩大人们的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增大城市发展空间,C 错误,D 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络C尽量减少对城外的干扰 D尽量直接连接城市中心区域【答案】7C 8D 9 B 9该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原则有尽量对接城市内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通达度,B 对。尽量减少城郊交通站点、减少对城外的干扰不是布局原则,A、C 错。对外交通线路,目的是方便对外联系,不能直接连接城市中心区域,D 错。 络,提高交通通达度。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公布的城市空间布局是“南
30、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其中,中心城区“一主一新”,即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下图为“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江北新主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临近江南主城 B过江通道增加18C化工产业集聚 D矿产资源开发11江北新主城的建设有利于南京市( )A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B改善人居环境 C提升城市的职能 D合理布局功能区【答案】10. AB 11.B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城市的空间布局。10由图可知江北新城紧临江南主城,A 正确。江北新城和江南主城之间修建多条过江通道,有利于江北新城的发展,B 正确。由南北田园可知,江北化工产业并不是主要产业,C 错误。南
31、京矿产资源不丰富,D错误。【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虽然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赶往市中心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箭头及数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燕郊成为“睡城”,其原因有工资水平高 交通便利 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 房价相对较低A B C D13人口“潮汐式”流动会
32、给北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下列有利于缓解这些问题的措施是A燕郊及附近地区承接北京转移的部分产业19B在北京与燕郊之间增建高速公路C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D在北京及燕郊地区大量增建住宅区【答案】12D 13A【解析】12据材料可知,“睡城”主要是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居民点、市县,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仅是晚上回到这里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到市中心或中心城市上班。燕郊是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因为靠近北京、天津,交通便利,房价相对较低,在北京上班的外地人口和无力在北京买房的北京本地人集聚于此;燕郊是人们休息的地方,与工资水平关系不大,且燕郊的工资水平远低于北京、天津,故D 项
33、正确。跨国餐厅是一种跨国化生活方式的体现,其数量、类型及空间分布可以揭示区域经济水平、 人口密度、文化特征、交通便捷度和城市形态,图甲为重庆市主城组团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主城九区跨国餐厅的数量和类型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影响重庆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20地形 气候 河流 交通A B C D15图中深色区域可能是A渝北区 B九龙坡区 C渝中区 D沙坪坝区16有关重庆西式餐厅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水平越高正餐占比越低 B大学城较工业区分布密度小C正餐厅和快餐厅分别布局在较低和较高楼层 D西式快餐的分布扩散较正餐快【答案】14B 15C 16D16根据材料,跨国餐厅占比越高,经济越发达,西
34、 餐正餐是跨国餐厅的类型,A 错误;相比于普通工人,大学生对西餐接受度更高,大学城西餐厅分布密度应比工业区分布密度大,B 错误;西式正餐对进餐环境、氛围有着较高的要求,高楼层环境清幽,风景较好,而西式快餐追求快节奏,更趋于布局在人流量大的低楼层,C 错误;西式快餐由于其大众化消费特点,消费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广阔,所以对其空间布局影响程度较弱,相对于消费价格较高的西式正餐,西式快餐的分布扩散较正餐快,D 正确。故选 D。 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下图所示),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 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 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2118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 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 D完善从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19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A交通枢纽 B绿地公园 C医疗中心 D批发市场【答案】17A 18C 19A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