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考知识模拟卷 11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A B C D2、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 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倡导个性自由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维护君主权威3、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 观点 出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 庄子达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
2、春秋繁露深察名号A. 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B.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 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4、董仲舒认为:君主统治百姓,让他们有欲望追求,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让他们纯厚朴实,但不能没有欲望。有欲和无欲,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则君主之道就有了合适的尺度。材料反映了( )A.天子应该关注百姓呼声、以德治民 B.为君之道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C.百姓的“欲望“应当符合三纲五常 D.百姓适当的利益追求利于君主专制5、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 )
3、A.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B.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C.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6、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 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 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7、下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2史料 出处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
4、令A.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C.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8、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 )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 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9、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 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C.
5、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10、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王夫之(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11、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才(财)不可胜用矣。”据此可知,唐甄(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谴责中央集权统治C.主张发展自然经济 D.要求减少政府束缚312、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
6、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
7、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是什么?(2)自战国到西汉,为了实现思想统一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的目的是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材料 下面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 1913 年和 1919 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1913 年调查结果 1919 年调查结果序号 被崇拜者 人数 序号 被崇拜者 人数1 孔子 157 人 1 孙中山 87 人2 孟子 61 人 2 梁启超 51 人43 孙中山 17 人 3 孔子、孟子 各 20 人4 颜渊(孔子弟子)11 人 4 苏格拉底、华盛顿各 18 人5 诸葛亮、范仲淹各 8 人 5 培根、牛顿、卢梭各 12 人6 岳飞 7 人 6 王守仁(王阳明)10 人7 王守仁(王阳明)6 人 7 蔡元培 8 人8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各 4
9、 人 8 袁世凯 7 人9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3 人 9 李大钊 3 人10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各 1 人 10 马克思、列宁 各 2 人11 无崇拜者 23 人 11 无崇拜者 17 人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的归纳性描述,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代表了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由分裂割据走向全面统一的历史发展方向。故正确。独尊儒术为汉代时期推行,故不符合题意。土地私有制在战国时期已经确立,故错误。根据题意,故选
10、 D,ABC 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A 3.D 4.D 55.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文学特点: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强调“文”应为”道”服务.写文章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社会动荡的社会背景可知.古文运动反映了文人希望借助儒家大一统、正名分、明纲纪的思想来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故 C 项正确,6.D7.D解析:唐代没有形成理学思想,故 A 错误;三段材料都未反映民本思想,故 B 错误;宋元时期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故“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说法错误,故 C 错误;材料反映了二程和朱熹对颜子地位的论述到元代被官方确认,说明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故 D 正确。故选 D。8
11、.C解析:李贽的学说“缺乏完整性、破坏向强建设性弱”的特点是时代的产物,明初虽然中国社会有些新的因素的发展,但是整体上旧的社会非常健全完整稳定,所以 C 项最符合时代特征。A 项中, “文化钳制”只是其学说不完整的文化因素,原因表述不完整。李贽非常有决心和勇气去改造,故 B 错误。李贽的学说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心学的思想,所以“没有可借鉴的思想”错误,故 D 不选。9.C解析:王阳明的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能起到思想启蒙的作 用,故 A 项错误;两者的思想均属于儒家思想范畴,故 B 项错 误;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表明圣人与凡人无异, 破除了权威崇拜,黄宗羲在此基础上提出君臣平等,是
12、对王阳 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 C 项正确;黄宗羲继承了王阳明破除 权威的精神,故 D 项错误。10.A解析:本题考查王夫之对秦朝郡县制的评价。材料中“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说明王夫之认为郡县制是合理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故 A 项正确;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更多是对郡县制的肯定而非要求改革,故 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1.D 12.C13. (1)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6(2)努力:战国时
13、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目的: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14.信息一:孙中山地位上升,成为被崇拜者的第一人;说明:孙中山为保卫革命果实,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宣扬民主共和思想,社会影响力提升。信息二:崇拜孔子、孟子的人数减少。说明: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复古”,提倡民主科学,儒学的权威被打倒,孔孟思想被全盘否定。信息三: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说明: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牛顿、培根、卢梭等西方科学家、思想家的影响在扩大。信息四:马克思、列宁和李大钊榜上有名。说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和列宁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崇拜,李大钊因宣传马克思主义知名度提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