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过关检测(四)考试时间:4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9衡水中学摸底)驸马都尉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真宗征求参知政事李沆的意见。李沆认为石保吉没有攻城作战之功,恐怕招致众人的非议,后来真宗又再三问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当初那样坚持原议,此事即停止。由此反映出宋代( )A朝政混乱导致君权弱化B中枢机构有一定约束作用C强化了谏官的监察权力D相权削弱君权得到了加强答案 B解析 根据真宗征求参知政事李沆的意见,并最终因李沆的坚持而否定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的事,可以看出中枢机构对皇帝行为有一定程度上
2、的约束,故 B 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朝政混乱,宋朝君权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加强,故 A 项错误;李沆作为副宰相,并不行使监察权,李沆的行为也不是监察行为,故 C 项错误;D 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错误。2(2019四川射洪中学开学考)据统计, 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答案
3、 B解析 材料表明在北宋通过科举做官的平民阶层越来越多,与宋代科举制的改革扩大增加选举名额等有关,说明了选官制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B 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平民官员比重增加,不能得出是否优秀的结论,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人数的激增,阐述的是官员来源的构成,C 项错误;科举制没有对贵族子弟进行限制,D 项错误。3(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置( )A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B体现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C使
4、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答案 C解析 依据材料“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 “在全国重要2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可以看出行省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C 项正确。行省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皇权,故 A 项错误;行省制度没有体现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国家权力中心仍然在中央,故 B 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应排除。4(2019厦门一中返校考)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北宋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B中
5、央集权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C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答案 C解析 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治制度,故 B 项错误;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发展,说明了印刷技术的进步,材料中“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印刷术的发明、书籍的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说技术进步会推动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也会促进新的技术产生和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手工业的分工,故 D 项错误。5(2019北京牛栏山一中月考)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 ,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 100 多种农具, 农器图谱占全书的五分之四。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6、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答案 A解析 王祯的农书中绘制有 100 多种农具, 农器图谱占全书 80%的篇幅,几乎包括了传统的所有农具和主要设施,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后代农书中所述农具大多以此书为范本,说明该书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故答案为 A 项。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排除 B 项;“重农抑商”思想最早在战国时期提出,C 项错误;D 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6(2019宁波十校联考)下图是宋代画家文同的墨竹图 ,该图( )A讲究布局,气势雄壮 B对比强烈
7、,富有个性C吸收了西方绘画特色 D注重反映诗意的特点答案 D3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墨竹图是文人山水画,反映出中国绘画注重写意的特点,故 D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气势雄壮,富有个性,故 A、B 两项排除;墨竹图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没有吸收西方绘画的特色,故 C 项错误。7(2018中原名校联考)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答案 C解析 周敦颐认为意识在物质之
8、前,不符合唯物主义哲学,故 A 项错误;太极图说是对宇宙的解释,其内容与封建迷信色彩无关,故 B 项错误;太极图说汲取了佛教“始终、生死、善恶”思想,吸收了道教“阴阳、动静、刚柔”等思想,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明显的信息体现儒学重建的标志,故 D 项错误。8(2019四川棠湖中学开学考)朱熹曾强调:“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降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指出:“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 ,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从中可以得知( )A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B儒学对伦理道德的重视C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D儒学家提倡“经世致用”答案 C解析 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都
9、将儒学思想与日常的行为相结合,用儒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行为礼仪,由此可以得出世俗化的特点,C 项正确。A 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 项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内容,D 项错误。9(2018云南澄江一中质检)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D农民家庭生活闲适答案 C解析 由材料“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小农经济,从“小麦” “大麦” “缫车” “织绢”等可知,经
10、营方式多样,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手工产品的质量,排除 A 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B 项说法错误;D 项中“生活闲适”的说法与材料中的信息“有忙事”不符,排除。10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汉都长安 B唐都洛阳C宋都东京 D元都大都答案 C4解析 据材料“夜市直至三更尽通晓不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都长安对商业进行严格的控制,没有夜市,故 A 项错误;唐都长安实行坊市分开的制度,也有严格的限制,故 B 项错误;宋都东京商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 C 项正确;元都大都不是该现象最早发
11、生的时期,故 D 项错误。11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手工技术的传承有封闭性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中“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描述的是赡创造了墨,死后传技术给女婿,但因其女婿早亡,技术失传的故事,说明了古代手工技术具有不外传的特点,故 D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官府对于私营手工业的干预,也没有体现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以及官营、私营之间的发展情况的对比,故排除 A、B、C 三项。
12、12(2018湖北黄石三中高三阶段检测)据北宋毕仲衍中书备对所记,神宗熙宁年间杭州、明州和广州三市舶司所收乳香 35 万多斤,其中明州所收 4739 斤,杭州 637 斤,而广州则有 34 万多斤。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北宋时期( )A海外贸易管理较为松懈B海外贸易区域差异明显C商业市镇促进海外贸易D区域贸易贩运规模巨大答案 B解析 从材料“其中明州所收 4739 斤,杭州 637 斤,而广州则有 34 万多斤”来看,广州的对外贸易比其他地区更为繁荣,反映出北宋时期海外贸易区域差异明显,故 B 项正确。从材料采取的措施看,不能说明海外贸易管理松懈,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反映商业市镇的作用,
13、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易,不是本国内的区域贸易,排除 D 项。二、非选择题(共 2 道小题,13 题 26 分,14 题 14 分,共 40 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 15 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 ,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
14、行省,长官为丞相。全国分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5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为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的六部掌管。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基层行政机构,农村有社、乡、都,乡设里正,都设主首。城市有隅、坊,设隅正、坊正。至元七年二月,元政府下令全国各地以自然村编社,50100 家为一社,设社长,专管农业。元朝明令限制蒙古贵族在封地内自行派遣官吏之权,不允许其在封地内横征暴敛。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15、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朝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特点。(8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元时期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意义。(8 分)答案 (1)措施: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收交中央;地方分权相互制约等。(10 分)(2)特点:继承中国传统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中书省、行省制具有创新性;带有民族特色;注重基层管理。(8 分)(3)意义:有效地防止地方分裂,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组织地方经济发展;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初步奠定了明清以后的地方政治格局;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8 分)解析
16、第(1)问,根据“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 “长官之外另设通判” “把全国州郡划分为 15 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 “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依据“元朝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 “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 “中书省直辖” “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等信息归纳。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言之成理即可。14(2019江苏如皋调研)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17、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 ,商为“末富” ,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 ,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 ,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
18、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6(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并据所学知识概述商鞅持此主张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宋代商业政策与汉代的不同点。(4 分)(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4 分)答案 (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4 分)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 分)(2)不同:汉代征收算缗、告缗,抑制商业;宋代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4 分)(3)认识
19、: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4 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态度,孟子:根据“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得出农商平等;商鞅:根据“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得出重农抑商。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会影响农业生产。第(2)问,根据材料二“汉武帝令初算缗钱 ,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 “后又下令告缗 ,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 “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和材料三“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比较得出答案。第(3)问,可从中国古代政府对商业的基本政策是重农抑商,但也会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分析的角度回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