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1谈读书一、基础知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淹没(m) 累(li)赘 踟(z h)蹰 皓(ho)首穷年B抹煞(sh) 咀嚼(jio) 隽(jun)永 军事要塞(si)C 譬如(p) 刻薄(b) 谲(ju)诈 削(xio)足适履D藉口(j) 畸形(j) 蒙昧(mi) 愤(fn)发图强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书籍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2)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 了。(3)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 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
2、能算是专门学者。A湮没 耽搁 关于 B淹没 耽误 关于C湮没 耽误 对于 D淹没 耽搁 对于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B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C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D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青少年近视趋于低龄化,近视率平均达 40。照明协会专家
3、指出光污染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未雨绸缪。B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C中国传统水墨画因在材料和技法上的与众不同,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然而,古人2的巨大成就也成了挡在后辈面前的高峰。正因为如此,今人才另辟蹊径创造出了抽象性、实验性的水墨画。D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一部断臂山获得 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健改编剧本三项大奖。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
4、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多读如果彻底 少读如果彻底 多读而不求甚解 少读而不求甚解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 B C D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 1013 题。苦读与乐读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苦” ,二曰“乐” 。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乐读的是倡导者是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5、之者。 ”(论语雍也 )这两种方法本互为补充,不过现代人多认同后者而不愿效法前者。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这道理用一句最流行的名言来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海伦凯勒)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确会精神集中,心无杂念,所以感受深,记忆也牢,而且联想丰富, “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情况多半是在对所读之书有浓厚的兴趣时发生的。既沉醉其中,也就不以为苦,自然会多用时间,并且乐些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 ”(林语堂论读书 )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幼时酷嗜小说” ,后来回忆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害余不浅
6、。 ”(胡适留学日记 )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但既经选择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曰:也不尽然。一个人兴趣广泛还好说,如果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这样“偏食”的结果极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欲除此病,当多吃“五谷杂粮” ,即所3读的书应驳杂些。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论、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弃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致颜黎民 )既然要读自己“厌恶”的书,当然不免觉得“苦” (这“苦”虽和孙敬、苏秦之“苦”有所不同
7、,但也当属“苦读”应有之义) ,但是如果不放弃, “苦”上一阵子,自然会有所收获。朱光潜谈及有志于做学问的人才时说:“也有些初年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一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谈读书 )有了滋味也便有了兴趣的萌芽,再“啃”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见兴趣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 ,先“苦”上一阵子。其实,对于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来说,乐读固然好,苦读也没什么。 “读书莫畏难” ,他早早有心理准备的,而且只要不是冥顽透顶的人,他从“苦”中是一定可以读出快乐的。正如梁启超所说:“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6
8、作者对“乐读”肯定较多,但也分析了凭兴趣读书可能有的两种危害,一是 ,二是 。7第段中画线句“心鹜八极,神游万仞”是什么意思?8作者对“苦读”的看法是什么?4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C解析:A 项中“踟”读 ch,B 项中“嚼”读 ju,D项“藉”读 ji。2D解析:湮没:埋没。淹没:(大水)漫过,盖过。耽搁:耽误,搁置、停留。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对于:表对象。关于:表关涉。根据语境意思,应该选 D项。3C解析:A 项要把“子自知”后的逗号移到引号外面。B 项将“三、五”之间的顿号去掉,在此是表示约数,不用顿号。D 项去掉书名号。4CA项,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此处不合语境。B
9、项,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入。此处使用对象错误。D 项,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此处不适用。 5A解析:文段的中心意思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胜过多而不求甚解。抓住了这一点,做这道题就很容易了。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中有“许多人读书” ,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中有“许多读书人” ,着眼点是“读书人” ,而“读书人”指知识分子,也有一些地方指学生。从上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选更符合上下文意。 ) 二、课外阅读6.不加选择是有害的“偏食”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 7.形容心驰神往,联想丰富。 8.苦读后会有收获,并且能读出兴趣来。9.作者所说的“苦”指读自己“厌恶”的书而感到枯燥之苦;苏秦之苦是“悬梁刺股”的身体之苦。5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