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46MB ,
资源ID:1226961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269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二十五)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二十五)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综合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思想格局的根本转变 B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面临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解析:选 B 材料“魏晋时期 ”“门阀士族” “批判名教礼法”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门阀士族势力壮大,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故门阀士族敢于批判名教礼法,故 B 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2、道教迅速传播,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但思想格局并未出现根本转变,故 A 项错误; “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也无法体现,故 C 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信仰仍然存在,并未被破坏,且门阀士族批判名教礼法不利于封建信仰的巩固,故 D 项错误。2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 “皆所当理会” 。这体现了理学( )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解析:选 D 据材料可知这是一种 “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

3、承认人类属于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一定的自然观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不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精密的体系和三纲五常,故 B、C 两项错误。3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据此可知,朱熹( )A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2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解析:选 A 材料反映朱熹的主张是通过格物、达到 “穷理” 、实现“致知” ,即材料阐发的根本

4、问题是格物致知,故答案为 A 项。B、C、D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4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 ”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解析:选 C 材料是说治国之道的根本在于君王的德行,君心正则天下安,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故 C 项正确。 A、B、D 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5(2019厦门模拟)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

5、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这反映了宋代( )A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 B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C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 D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解析:选 D 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 君王吗?材料强调的是理学的忠君思想,也就说材料反映了理学思想已经影响到了对人物评价,即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A、B、C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6(2019南京联考)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 ”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 )

6、A知行合一 B致良知C人悦易从 D随材适性解析:选 D 根据材料“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 ,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人的所得所悟取决于各人的本性,因此要因材施教,故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应是随材适性,D 项正确。7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3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解析:选 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维护统治

7、秩序,故 A 项正确。宋明理学融合释、道、儒观念,是思想融合的体现,而不是三教一统,故 B 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潮强调经世致用,但没有致力于政治改革,故 C 项错误。理学的世俗化,有利于借儒学思想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觉醒庶民大众,故 D 项错误。8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 ,是“吾人秉赋之自然” 。这说明( )A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解析:选 A “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 ”“吾人秉赋之

8、自然”是在肯定对财富追求是人的天性使然,这种追求世俗价值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市民阶层的需求,故选 A 项;材料体现了明末儒家学者肯定个人的生命、情感等世俗价值,不能得出世俗化是明末儒学的主流,故排除 B 项;当时经济领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经济并没有在明末发生转型,故 C 项不符合史实;D 项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9 “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抉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这反映出思想家李贽( )A宣扬男女平等 B批判愚昧迷信C挑战封建礼教 D反对封建专制解析:选 C 根据题意,李贽批判的是身处封建礼教束缚的小人物因遵循僵化的礼教

9、而错失良缘,题目中并未提到男女平等,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小人” “小耻” “大计”可以看出材料批判的是礼教,并非迷信,故 B 项错误;李贽只是反对封建礼教,反对以孔子的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并未上升到反对封建专制的高度,故 D 项错误。10(2019济宁模拟)明代文人徐渭说:“乾之健也,天之命也,人心之惶然而觉,油然而生,而不能自己者也。非有思虑以启之,非有作为以助之,则亦莫非自然也今夫4目之能视,自然也,视而至于察秋毫之末,亦自然也。 ”由此可见徐渭( )A反叛儒家伦理道德 B恪守陆王心学的主张C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D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权解析:选 C 从材料中的“今夫目之能视,自然也

10、,视而至于察秋毫之末,亦自然也”来看,徐渭是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的本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刻意追求,也不能刻意压抑,故答案为 C 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态度,排除 A 项;陆王心学主张理在心中,与材料探讨的人的自然本性不同,排除 B 项;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1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 的虚伪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 思想解析:选 D 顾炎武认为“亡国

11、 ”就是改朝换代, “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这就否定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因此选 D 项。A 、B、C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12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阳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 。这实际上是( )A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C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D西学东渐的必然结果解析:选 A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是对既存的

12、封建秩序的抵制和打击,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而不是民众追求民主政治,故 B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 C 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与西学东渐没有必然联系,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9南通模拟)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第 12 条 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 86 条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 128 条

13、 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 。 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 。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 ,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 。阳明镇守南赣三年, “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材料三 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不忍伤也。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

14、行者,如课农桑须中心诚恳,欲开民衣食之源,使民兴起。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1)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7 分)(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10 分)(3)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大儒高攀龙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8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

15、以忝家法” “彼以其奢,我以吾俭”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家族的凝聚力方面来分析。第(2) 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和尔邻6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 “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 ,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 ”中分析可得: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该乡约体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主张。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中分析即可

16、。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是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家国情怀。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3)建议:以法律约束官员,层层监督;明确官员职责,逐级考核。当代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家国情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书院发展简表唐代产生:民间是主要源头,民间书院是士人的私人治学组织,传道授业,服务

17、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官府书院是学术文化机构,主要职责是“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 。唐中朝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两宋发展: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一体化,书院制度形成并完全确立。朝廷振兴官学,建立官府控制的教育学术系统。书院数量猛增,分布多在南方明朝繁荣:官方力量超过民间力量。书院涉足地方文化建设,用儒学教化百姓,移风易俗,有了平民化特色;民间书院的士人品评人物、讽议朝政,社团化、政治性的倾向加强。明朝后期朝廷屡次禁毁书院清朝普及和流变:官方强力进入书院建设,官办书院成为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致力于普及乡村文化教育。道光以降,将西学、新学引入其中,形成了新式书院,又出现了教

18、会学院、华侨书院。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7邓洪渡中国书院史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 分)解析: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围绕专制主义的发展对书院发展的影响或书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重大贡献等方面展开。作答时要结合不同时期书院的发展历程与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关系进行论述。答案:示例:论题:专制主义的发展对书院发展的影响。阐述:唐宋以来,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政府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两宋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理学的统治地位确立;政府由原来的鼓励民间书院到振兴官学,强化对书院的控制。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政府屡次焚毁民间书院,大力干预书院建设。官办书院成为教育中心。8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