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60.30 B 91 备案号: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5622011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 rototill ridging-cum- fertilizer drill 文稿版次选择2011 - 12 - 16 发布 2012 - 01 - 16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562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泗县邓 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泗县邓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衍夫、张召美、韩铁、程启军、周光明、胡家传。 DB34/
2、T 15622011 1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的定义、产品型号、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30.1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
3、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5668-2008 旋耕机 GB/T 9478-2005 谷物条播机 试验方法 GB/T 948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 10395.5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5部分:驱动式耕作机械 GB 10395.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9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T 13306 标牌 JB/T 8401.2-2007 旋耕联合作业机械 旋耕深松灭茬起
4、垄机 JB/T 8574 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JB/T 9832.2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 漆膜 附着性能测定方法 压切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rototill ridging-cu m- fertilizer drill) 一种同时完成旋耕起垄施肥播种的机具。 4 产品型号 4.1 产品型号 DB34/T 15622011 2 应符合 JB/T 8574 的规定。 4.2 产品型号的标记 2 B F G 6 ( 200) 幅参数代号 3(数字) :旋耕作业幅宽 200 cm 幅参数代号 2(数字) :起垄行数, 3 行 幅参数代号 1(数
5、字) :施肥行数, 6 行 主参数代号(数字) :播种行数, 6 行 特征代号(字母) 小类分类代号 4(字母) : G 代表旋耕 小类分类代号 3(字母) :表起垄 小类分类代号 2(字母) : F 代表施肥 小类分类代号 1(字母) : B 代表播种 大类分类代号(数字) : 2 表示播种和施肥机械 示例: 六行播种,六行施肥,三行起垄,工作幅宽:200 cm。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表示为 2BFV6(6)(3)(200)。 5 技术要求 5.1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在正常工作速度及规定排量的条件下,小麦的播种量为 90
6、kg/hm2280 kg/hm2;玉米的播种量为 30 kg/hm240 kg/hm2;大豆的播种量为 60 kg/hm2105 kg/hm2;化肥的施肥量为 150 kg/hm2600 kg/hm2,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超过 12。 5.3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的作业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作业性能和可靠性指标 序号 项目 小麦 大豆 玉米 谷子 正常耕作时 8 1 耕深,cm 保护性耕作时(带状旋耕) 起垄作业12 2 耕深稳定性, 85 3 植被覆盖率, 55 4 碎土系数, 55 5 垄高合格率, 75 6 垄顶宽合格率, 70 7 垄间距合格率, 75 8 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
7、系数, 3.9 6.5 6.5 5.2 9 各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1.3 3.9 5.2 2.6 10 种子破损率, 0.5 1.0 1.2 11 (田间)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 45 45 12 播深合格率, 75 13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13 14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7.8 DB34/T 15622011 3 表1 (续) 序号 项目 小麦 大豆 玉米 谷子 15 功率消耗,kW 85配套功率 16 有效度(a) , 90 17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 ,h 40 注1: 以当地农艺要求的播深为 h,当 h3 cm 时,h1 cm 为合格;当 h3 cm 时,h
8、0.5 cm 为合格 注2: 植被覆盖率:带状旋耕时,植被覆盖率测定区域为旋耕带。 6 安全要求 6.1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的结构应合理,保证操作人员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和保养时没有危险,其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 GB 10395.1、GB 10395.5、GB 10395.9 和 GB 10396 的规定。 6.2 外露回转部件和传动装置应有牢固、可靠的防护罩。防护罩应便于机器的维护、保养和观察,防护罩的涂漆颜色应使用警示色, 并区别于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的整机涂色。 其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 JB/T 8401.2-2007 的规定。 6.3 工作时需要有人在上面操作的播种机应装有宽度不小于 300 m
9、m 的防滑脚踏板,其前端有高度不小于 75 mm 的安全挡板。脚踏板距地面的高度不大于 300 mm。扶手应装在种子箱上,脚踏板和扶手的长度应与种子箱相适应。 6.4 种肥箱的装载高度不应大于 1000 mm 6.5 种肥箱盖开启时应有固定装置,作业时不应由于振动颠簸或风吹而自行打开。 6.6 在有危险的运动部位,如播种机升降、划行器升降和齿轮,链轮、链条等啮合部位,种肥箱内有运动部件(搅拌器、搅刀)等部件,应在其附近固定安全警示标志。 6.7 非作业状态应能可靠切断动力传动。 6.8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单独停放时,应有可靠支撑,保持安全。 6.9 每台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应在驾驶员可视的明显位
10、置标上“注意”及“作业时不可倒退”的标志。 6.10 使用说明书应按 GB/T 9480 的规定编制,应规定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的措施和方法。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与准备 7.1.1 试验样机应符合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技术状态良好。 7.1.2 试验样机主要技术特征逐项记录。 7.2 试验地条件 7.2.1 试验地应符合样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无障碍物,土壤坚实度和含水率应符合当地农艺要求。 7.2.2 试验地测区长度应在 30 m 以上,两端预备区应不小于 5 m,宽度应符合试验要求。 7.2.3 试验地应调查前茬作物情况和土壤类型。 7.2.4 试验
11、地土壤绝对含水率:用土壤水分测仪测定或按 GB/T 5668 -2008 进行。 7.2.5 土壤坚实度: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测点与土壤绝对含水率的测点相对应,求出分层和全耕层平均值。 DB34/T 15622011 4 7.2.6 耕前垄作地垄高,垄顶宽,垄间距:与试验时每行程测点对应,每一个行程测定五点,每点测定一个耕幅,计算平均值。 7.2.7 测试前必须对测试用的仪器进行校正,检查计量器具应在规定的有效检定周期内。 7.3 试验用拖拉机 根据样机使用说明书规定选择试验用配套拖拉机,其技术状态应良好,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应熟练。 7.4 性能试验 7.4.1 一般根据试验要求,制定试验计划,
12、对于待测参数(如动力输出轴转速,刀辊转速,起垄速度)每次至少一个变化,即为一个工况。一般每个工况至少做三个行程试验,性能试验工况按使用说明书选取。 7.4.2 排种和排肥能力、总排种(肥)量稳定性、各行排种(肥)量一致性、种子破损率试验按 GB/T 9478-2005 中 5.4.9、5.4.7 .1、5.4.7.2、5.4.10 的规定进行。 7.4.3 排种、排肥部件由动力强制驱动的,按机具正常工作(理论)进行 50 m, 计算排种、排肥时间。 7.5 田间性能试验 7.5.1 田间播种均匀性:按 GB/T 9478-20 05 中 B.2.4 的规定进行。 7.5.2 播深合格率:按 G
13、B/T 9478-2005 中的 B.2.5 规定进行。 7.5.3 耕深稳定性:按 GB/T 5668-2008 中 7.1.3.2 规定进行。 7.5.4 植被覆盖率:按 GB/T 5668-2008 中 7.1.3.4 规定进行。 7.5.5 垄高合格率:每个行程测定五点,每个测量一个工作幅宽,以当地农艺要求的垄高 A3 cm 为合格;合格垄高数占总测定垄数的百分数为垄高合格率。 7.5.6 垄顶宽合格率:每个行程测定五点,每个测量一个工作幅宽,以当地农艺要求的垄顶宽 A3 cm为合格;合格垄顶数占总测定垄数的百分数为垄顶宽合格率。 7.5.7 垄间距合格率:每个行程测定五点,每个测量一
14、个工作幅宽,以当地农艺要求的垄顶宽 A3 cm为合格;合格垄间距数占总测定垄数的百分数为垄间距合格率。 7.5.8 碎土系数:按 GB/T 5668-2008 中 7.1.3.3 规定进行。 7.5.9 功率消耗:按 GB/T 5668-2008 中 7.1.4.1 规定进行。 7.6 可靠性 7.6.1 在实际作业状况下考核,考核总工作时间 120 h。考核样机两台(套)。生产试验时间的分类考核按照 GB/T 5668-2008 中 7.2 规定进行。 7.6.2 有效度: 100)/( += TzTgTzA (1) 式中: A 有效度; Tz 生产考核期间班次作业时间,单位为h; Tg 生
15、产考核期间机具每班次故障排除时间,单位h。 7.6.3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RcTzMTBF /= . (2) 式中: MTBF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单位为h; DB34/T 15622011 5 Rc 生产考核期间机具的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总数,轻微故障不计。 7.6.4 凡在生产考核期间,考核的机具有重大故障或致命故障(指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因质量原因造成机具不能正常工作、经济损失重大的故障)发生,有效度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均不合格。 7.6.5 Rc0 表示在生产考核期间考核的机具没有发生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超过120 h。 7.7 安全要求 按本文中第 6 条的安全要求对检测样
16、机、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对照检查。 7.8 主要零部件和装配要求 7.8.1 密封性:在工作转速下,对样机进行 1h 的空转磨合,待停机 30min 后,检查各动、静结合面有无渗漏油。 7.8.2 空转扭矩:采用电测发。在动力输入轴处测量维持旋耕机空转所需的扭矩。在无条件时,允许使用扭力扳手测量。 7.8.3 主要紧固件的紧固程度:用扭力扳手测量主要结构件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累计超差只数。主要紧固件指连接主梁、箱体、侧板、轴承座等主要结构件的连接紧固件。 7.8.4 旋耕刀硬度:按 GB/T 230.1 的规定分别测量刀柄和刀身硬度。 7.8.5 涂漆外观质量和漆膜附着能力:按 JB/T 9
17、832.2 的规定进行,检测影响外观的主要部件,如机罩、拖扳。 7.8.6 运输间隙:将机具调整到运输位置,测量其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 8 检验规则 8.1 抽样方法 8.1.1 抽样程序按照 GB/T 2828.1 规定的进行。 8.1.2 采用随机抽样,在工厂抽样时,应在企业近一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产品库存量应不少于 20 台(套)。在用户和经销部门抽样不受此限。 8.1.3 样本大小为两台(套)。 8.2 评定方法 8.2.1 按被检项目对产品的影响程度,确定其不合格分类。 8.2.2 不合格项目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 A、B、C 三类。A 类为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项
18、目。B 类为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的项目,C 类为对产品质量影响一般的项目,见表 2。 表2 项目分类 类 项 项目 1 安全要求 2 垄高合格率 3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4 (田间)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 A 5 种子破损率 DB34/T 15622011 6 表2 (续) 8.2.3 抽样判定见表 3,AQL 为可接收质量限,c 为接收数,Rc 为拒收数 8.2.4 采用逐项考核,按类判定,以不合格分类中达到的最低要求判定产品质量。 表3 抽样方案及合格判定 项目分类 A B C 样本项目数 25 213 214 检查水平 S-1 抽样方法 样本字码 A AQL 6.5 40 65 合
19、格判定 Ac Rc 0 1 2 3 3 4 类 项 项目 1 功率消耗 2 耕深 3 耕深稳定性 4 植被覆盖率 5 碎土系数 6 垄高合格率 7 垄顶宽合格率 8 垄间距合格率 9 播深合格率 10 有效度(a) 11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12 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B 13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1 密封性 2 第一轴空转扭矩 3 主要坚固性的坚固程度 4 涂漆外观质量 5 涂膜附着能力 6 涂层厚度 7 旋耕刀硬度 8 排种轴空载转动力矩 9 排肥轴空载转动力矩 10 播量调节手柄的调节力 11 运输间隙 12 开沟器位置 13 双圆盘开沟器质量 C 14 外槽轮播种器质量 注
20、: 性能检测时不测。 DB34/T 15622011 7 9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9.1 标志 9.1.1 每台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应在明显位置固定标牌,标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并标明以下内容; a) 产品商标; b) 产品名称、型号; c) 主要技术参数; d) 出厂编号; e) 制造日期; f) 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g)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9.2 包装 9.2.1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技术文件应用防水袋装好,文件包括: a) 装箱清单; b) 质量合格证; c) 使用说明书。 9.2.2 旋耕起垄施肥播种机可以总装或部件包装出厂装运。部件包装应牢固、可靠,必须保证各部件在不经修整的情况下即能进行总装。装运出厂包装应符合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应保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不损坏部件。 9.2.3 包装出厂时,包装箱表面标识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9.3 贮存与运输 9.3.1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场所。特殊情况需露天存放时、应采取防晒防雨、防雪等措施。 9.3.2 运输应符合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