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ICS 62.020.40 DB51B 64 备案号: 28693-2010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11612010硬头黄竹材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fertility Cultivating of timber forest Of Bambusa rigida 2010-08-18 发布 2010-10-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 1161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和术语 1 4 育苗 1 5 造林技术 3 6 成林经营技术 4 7 低产竹林复壮技术 4
2、8 采伐利用 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硬头黄竹材用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6 DB51/T 1161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廷彬 何兴炳 兰 英 易桂林 张 楠 刘春晖 DB51/T 11612010 1 硬头黄竹材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硬头黄竹材用林丰产经营的经济技术指标,育苗、造林、经营利用、病虫害防治、低效竹林改造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所有适生区域的硬头黄竹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
3、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600185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51/T380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DB51/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低产竹林( Low effect bamboo Plantation) 指林分结构不合理或经营管理差,其产量低于正常水平
4、1/2 的竹林。 3.2 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 禾本科竹亚科箣竹属孝顺竹亚属,属合轴丛生亚型,是我国原生特有种。 3.3 笋芽(Bamboo shoot ) 指竹秆基部的芽,可能萌发成笋。又称笋目。 3.4 晒目( Some) 指在竹丛周围自外到内将土扒开,让秆基和竹蔸的笋芽暴见阳光。 4 育苗 硬头黄竹育苗应严格执行GB/T 600185育苗技术规程。 4.1 圃地选择 一般选择厚度60cm以上,壤土或砂壤土,pH值5.07.5,质地中壤土或轻壤土,土壤结构良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平地或坡度在10以内的坡地。 4.2 繁殖材料要求 硬头
5、黄竹育苗的繁殖材料主要是母竹和小母竹。 4.2.1 硬头黄母竹 DB51/T 11612010 2 指从硬头黄成林中挖取的繁殖材料,要求竹龄1年生2年生,直径2cm4cm,保留3个4个竹节,无病虫害、笋芽饱满、无破损。 4.2.2 硬头黄小母竹 用硬头黄无性繁殖的不超过2年生的竹苗作繁殖 材料,要求直径1cm2cm,保留3个4个竹节,竹蔸左右两侧各具2个以上饱满笋芽,根点发育成熟,一般无须根或须根较少,竹蔸、竹秆无破损,无明显失水,无病虫害。 4.3 母竹挖取 从竹丛外围选择母竹,从外围扒开土壤,逐渐深挖,不应损伤笋芽,在靠近竹株的一侧,切断母竹秆柄和竹株的连接点,保护笋芽。母竹掘起后,保留
6、3 个4 个竹节,竹秆不能破损。 4.4 整地作床 苗圃地应于初冬时节进行深翻,去除石块、草、树根等杂物,同时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或饼肥,厩肥、堆肥20 T/ hm230T/ hm2或沤熟的饼肥5 T/ hm28T/ hm2,并可施用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 T/ hm28T/ hm2。结合施基肥撒施一定量的代森锌粉剂(300kg/hm260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次年初春,再翻耕1次,碎土耙平,然后作床。苗床宽(含步道)1.5m,高20 cm30cm,长度随地形而定。在5以上的坡地育苗时,可不作苗床。育苗穴大小为50cm30cm30cm。 4.5 育苗季节 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7、。 4.6 育苗方式方法 4.6.1 分蔸育苗 将母竹竹蔸部分放到挖好的栽植穴中央,竹秆倾斜(竹秆与地面成30角),使竹蔸上的两排笋芽及竹秆节上的侧芽分别处于竹蔸和竹秆两侧。放好母竹或小母竹后,分层覆土填实,将靠近竹蔸的两个节埋入土中,用细土覆盖压实。栽好后立即用水浇灌,使栽植穴中土壤湿透,并用稻草或薄膜覆盖。 4.6.2 埋秆育苗 采用埋秆育苗母竹可保留8个12个竹节。先将母竹各节间 分别锯一深度为秆径1/23/4的切口,再将其平卧于作好的苗床沟内,秆柄向上,秆 芽向两侧,竹蔸覆土10cm15cm,竹秆覆土6cm10cm,用细土覆盖并压实,再覆盖松散细土。 4.7 育苗密度 分蔸育苗以苗床宽
8、度为行距,株距1m;埋秆育苗以苗床宽度为行距,株距随竹节间距而定。 4.8 苗期管理 4.8.1 保湿和除草 整个育苗期间保持圃地土壤湿润,防止积水。苗床宜经常除草,除草时不能伤及幼苗、蘖苗、嫩笋或松动根部。 4.8.2 施肥 苗圃施肥宜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7月9月上旬施肥2次3次,每次用量为尿素25 g/丛50g/丛,复合肥100 g/丛300g/丛;9月下旬起应停止施用速效肥,可施用适量钾肥。 4.8.3 病虫害防治 4.8.3.1 防治对象 硬头黄竹主要虫害有长足大象虫、竹织叶野螟、蚜虫、黄脊竹蝗;主要病害有竹秆锈病、竹煤污病等。 4.8.3.2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与措施应严格遵守D
9、B51/T380造林经营环境保护 规程、DB51/338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具体防治方法与措施详见附录A。 4.9 苗木出圃 DB51/T 11612010 3 4.9.1 起苗 同4.3母竹挖取。 4.9.2 苗木规格 要求直径 1cm2cm ,保 留 3 个 4 个竹节,竹蔸左右两侧各具 2 个以上饱满笋芽,根点发育成熟,一般无须根或须根较少,竹蔸、竹秆无破损,无明显失水,无病虫害。 5 造林技术 5.1 立地级划分 5.1.1 立地级 光照充足、水源良好的平坝、坡脚、沟槽、河流两岸、四旁地,丘陵、低山一、二级台地,土壤疏松、湿润、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厚度50cm以上。
10、5.1.2 立地级 光照较好、水源有保障的丘陵及低山缓坡地带,土壤较疏松、有机质含量较低,肥力中等,土层厚度30cm50cm。 5.2 造林地选择 5.2.1 适生区域选择 硬头黄竹适宜在年平均气温 14以上,一月均温 4以上,极端温度4 以上,全年10的活动积温 5000以上,无霜期 280 天以上,年降雨量 800mm 以上,海拔 800m 以下的地区生长 。 5.2.2 造林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厚度 30cm 以上,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pH 值 5.07.5 的砂壤土和壤质土,干旱瘠薄、石砾太多或过于粘重的土壤不宜选作造林地。 5.3 造林规划设计 硬头黄竹材用林造林规划及作业设计
11、应严格按照GB/T15776 、LY/T1607执行。 5.4 整地 采用穴状整地,整地宜在冬季进行,但对土壤疏松、肥沃和冬干春旱严重的地方,亦可随挖随栽 。立地级造林栽植穴规格为60cm60cm40cm;立地级造林栽植穴规格为50cm50cm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应分置于穴的两侧。 5.5 造林时间 选择在 1 月4 月进行造林。 5.6 造林方式 采用母竹植苗造林。 5.7 造林密度 立地级造林密度为 615 株/hm2840 株/hm2,立地级造林密度为 840 株/hm21111 株/hm2。 5.8 栽植方法 栽植前穴底先填表土,然后把母竹斜放穴内,斜放角度为 3045,笋芽在穴
12、的两侧,分层覆土压实。覆土后保留 1 个2 个竹节露出地面。栽植后浇足定根水,用稻草或薄膜覆盖。 5.9 幼林抚育 新造林后连续抚育 3 年。 5.9.1 灌溉排涝 对新造硬头黄竹林,应加强水分管理。如遇久旱不雨,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及时灌溉;当久雨不晴,林地积水时,应及时挖沟排涝。 5.9.2 除草松土 幼林期每年松土除草 2 次,时间分别为 6 月和 10 月左右,松土深度 15cm20cm。除草松土时不能损伤竹蔸和笋笌。 DB51/T 11612010 4 5.9.3 施肥 幼林期每年施肥l次2 次,在 4 月9 月进行。一般年施肥量为尿素 0.1kg/丛0.5kg/丛,复合肥0.2kg/
13、丛1kg/丛, 饼肥 0.6k g/丛1kg/丛或厩肥、农家肥 15T/hm230T/hm2。宜采用环状沟施,并对竹丛进行培土,厚 5cm10cm。 5.9.4 留笋护竹 新造硬头黄竹林应以留养竹株为主,增加林地立竹量,同时也应及时疏去弱笋、小笋、退笋及病虫笋。 5.9.5 竹林管护 幼林期间管护应加强。尤其在发笋期,应防止人、畜践踏。 5.9.6 补植 造林当年年底,进行造林成效调查。次年就近选择健壮竹丛分株补植,栽植方法同 5.8。 6 成林经营技术 6.1 成林抚育 每年进行一次刀抚,砍去竹林中的杂草、藤蔓及灌木,结合晒目和施肥,挖除老竹蔸、杂灌根蔸。 6.2 留养母竹 选取中期出土的竹
14、笋留养为母竹,每丛保留6根10根壮笋,在竹丛向光面及边缘位置选留。多余的笋全部采掉,采笋时保护好竹蔸的大型芽。 6.3 晒目 每年 3 月上旬进行,晒目 2 周后覆土。晒目时,其笋芽外露,应加强保护。 6.4 施肥 每年施肥2次3次,第一次结合晒目进行,以人粪尿、猪栏肥、牛粪、饼肥、垃圾肥等有机肥为主。一般施15 kg/丛20kg/丛,第二、三次分别在6月、9月进行,以腐熟的人粪尿或速效肥为主,人粪尿25 kg/丛35kg/丛或尿素0.5 kg/丛l kg/丛。宜采用环状沟施,在距竹丛30cm50cm处环状开沟,当坡度大于5时,在竹丛上方30cm50cm处半环状开沟,沟深20cm,沟宽20cm
15、。施肥后随即盖土,不能让肥料直接接触竹蔸、笋芽以及嫩竹。 7 低产竹林复壮技术 7.1 复壮对象 不同立地级硬头黄竹材用林培育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达不到表1相关标准的竹林为复壮对象。 表1 硬头黄竹材用林培育经济技术指标 指标类型 鲜竹产量 立竹密度 立竹平均径级 量化指标 15T22.5T/hm2 825 丛/hm2 或 每丛 10 株15 株 4cm6cm 7.2 复壮措施 7.2.1 深挖垦复 深挖垦复之前,先对林内杂草、藤蔓、灌木进行铲除。深挖垦复的时间在新竹上林之后的十月上旬进行。深挖垦复的深度为30cm40cm,应挖除老竹蔸、杂灌根蔸,同时应避免伤到幼嫩竹蔸。 7.2.2 调整结构
16、 采伐4年生(含4年)以上的全部竹株,除去病竹、弱竹、风倒竹。根据表1的技术经济指标,逐步调整竹林结构,以达到最佳的年龄结构、立竹密度和平均胸径。 7.2.3 施肥 7.2.3.1 施肥时间及数量 DB51/T 11612010 5 每年施肥2次,第1次施笋前肥在4月,第2次施长竹肥在9月。每次施混合肥(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及复合肥混合施用)1kg/丛。 7.2.3.2 施肥结构要求 笋前肥的尿素、氯化钾比例要大,长竹肥过磷酸钙比例要大,全年氮、磷、钾比例为1.511。 7.2.3.3 施肥方法 宜采用环状沟施,竹丛过大的可采取环状沟施配合中间施肥。 7.2.4 培土 对竹丛进行培土,不宜将
17、竹蔸暴露在土层之上,培土结合深挖垦复进行。 8 采伐利用 8.1 采伐原则 遵循砍弱留强、砍密留稀、砍老留幼、砍内留外的原则,全面采伐成熟竹株,并清理病虫竹、风倒竹等。 8.2 采伐量 采伐3年生及3年生以上的竹株,保留1年、2年生竹和部分3年生竹,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采伐后竹丛的龄级组成为1年生、2年生、3年生,各龄级竹株比例接近于111。 8.3 采伐季节 避开竹林出笋时间,其它季节可进行竹材砍伐,以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为最佳采伐季节。 DB51/T 11612010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硬头黄竹材用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干 1、保护天敌,蚜虫天
18、敌很多,主要有瓢虫 2、用 0.1-0.2%的敌百虫水溶液喷雾,或 50%硫磷乳油 3000 倍防治 3、用 25%的甲胺磷乳油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 叶 1、保护天敌:竹螟天敌种类很多,有鸟类、蟾蜍、蜘蛛、螳螂、赤眼蜂等2、灯光诱蛾:利用竹螟成虫趋光性强的特点,选择较高的开阔地点装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一般 5 月下旬装灯,每晚 20 时开灯,24 时关灯 3、密源地灭蛾:6 月初对竹林附近的板栗林、栎林等进行检查,发现成虫密集,可以放敌敌畏插管烟剂或用喷烟机喷烟雾剂,或喷 50%敌敌畏乳油 1000倍液,用药两次 4、药剂防治:虫口密度大时,可能 50%甲胺磷乳油进行竹腔注射,每株注射1-1.5ml。 竹织叶野螟 叶、干 1、适当清除病株病枝、防止病害蔓延 2、喷 0.5-1 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硫酸,每隔 7 天喷 1 次,连续噴3次 3、在 6 月-10 月间于竹林内喷 1 度(波美)石硫合剂;或 25%三坐酮 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竹秆锈病 叶、干 1、适当砍伐病株,防止病害蔓延 2、用 25%三坐酮 600-800 倍液喷雾防治 竹煤污病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