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 1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3862011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规程 2011 - 12 - 28 发布 2012 - 03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386201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工程质量 建设标准 . . 2 5 工程规划 . . 3 6 工程设计 . . 6 7 工程施工 . . 9 8 工程验收 . 13 9 后续工作 . 13 DB51/T 1386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
2、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处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晓军、赵燮京、周孝强、陈琦、蒲波、陈琨等。 DB51/T 13862011 1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内容、规划要求与施工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标准农(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中有关中低产田的土壤改造与培肥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及配套措施的质量、成果审(鉴)定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310 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 NY/T1119 土壤监测规程 TD/T1008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DL5180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DB51/T379 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 DB51/T846 四川省粮田建设等级标准 DB51/T1196 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低产田 medium-low qua lity paddy fie
4、ld 是指土壤中存在一种或多种制约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相对低而不稳的稻田。 3.2 中低产田类型 type of medium-low quality paddy field 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具有限制农业生产发展和稻田单位产量提高的各种障碍因素类型。 3.3 中低产田改造 improvement o f medium-low quality paddy field 是指通过工程、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对中低产稻田的障碍因素进行改造,提高中低产稻田基础地力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过程。 4 工程质量建设标准 DB51/T 13862011 2 4.1 总则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总
5、体目标是:通过改造,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粮)田,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4.2 中低产田整治 4.2.1 一般中低产田整治 通过排三水 (土壤渍水,地下或岩层水,地表水 )与除四害 (冷、烂、毒、串 ),冬水田与下湿田改造后要达到能排能灌,能水能旱,变一熟为两熟或三熟。具体质量要求是: 沟深:内三沟(围边沟、十字沟、厢沟)、外三沟(排水沟、灌溉沟、拦洪沟)配套齐全。田内围沟深度 40 cm 以上,排水沟深度 80cm以上。 田面平整:在作物收获后,分厢揭表土,挖高填低,尽量不要扰乱原来土层。平整底土后
6、,进行表土还原,田面平整度应达到3cm,田块规范成形。 田埂牢固:土料筑埂,要分层碎细夯实,糊好田边,边边坡系数 1:0.40.5,夯实密度1.60g/cm3;土石结合埂,外侧用石料,内侧用土料,土、石砌筑同步施工,填实夯紧,衔接牢固。做到田埂、沟埂坚实牢固,稳水保肥。 土壤肥沃:通过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建设措施,使土壤达到高产田肥力等级。 设施配套:做到农田制口 (排水、灌水闸与放水口)、桥(人行桥)、涵、道路与林木(田埂桑或沟边林) 等设施建设要与改造后的田块配套。 4.2.2 污染中低产田整治 污染中低产田改造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适应的改造措施。对有污染源的中低产田,必须切断与
7、清除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物理、化学与生物措施,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降至允许范围内。有污染的中低产田经改造后,污染物含量应符合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2中的三级指标。 4.3 田间排灌渠系 4.3.1 田间排渠 田间排渠与主要建筑物达到DL5180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中的5级标准。 排水渠系与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a一遇(暴雨强度以100mm/d计,迳流系数取0.40.5时,1km2汇流面积的日排水量约为45万m3,平均流量约为0.5m0.6 m3/s)。排水系统达到布局合理、排水畅通的要求。 4.3.2 田间灌渠 在灌溉保证率P=75的条件下
8、,灌溉水利用系数与渠系水利用系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小型自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70; 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80; 新建和防渗处理后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应 0.75。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禁止用未经过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 4.4 田间道路 4.4.1 机耕道:按 DB51/T379 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机耕道规定标准执行。 DB51/T 13862011 3 4.4.2 生产路:按 DB51/T11962 011 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4.3.2 中的生产路规定标准执行。 4.5 地力建设 4.5.1 培肥措施 新改造的稻田当年1hm2应施用有
9、机肥15t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秸秆还田面积50%;土埂生物护埂率60%。 4.5.2 肥力水平 中低产田改造三年后,土壤物理性状明显改善。土壤肥力指标应符合NY/T 3101996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中5.6的规定。 4.5.3 产量水平 中低产田改造三年后,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应符合NY/T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中4.6.2的南方稻田地力等级的四等或DB51/T8462008 四川省粮田建设等级标准中5.15.3稻田地力等级的三等以上的指标规定。 4.5.4 抗旱能力 在中度干旱情况下,土壤抗旱能力增加5 d 7d。 4.5.5 耕作改制 改造后的
10、中低产田要做到“五良”(良田、良壤、良种、良制、良法)配套,改造区复种指数提高到200%以上,良种推广面积达90%以上。 4.5.6 土地利用 改造后的中低产田要做到当年改造,当年利用。当季利用率要85%。 5 工程规划 5.1 总则 工程规划的主要包括4个内容。一是“田网”建设规划:进行耕地平整、土层增厚和田形调整等建设规划,使地块田形规范,便于机耕;二是“渠网”建设规划:在充分保证水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农田灌排沟渠及附属建筑物、提灌设施、小型集雨蓄水设施等建设规划,形成引、蓄、提、灌、排协调统一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农田排灌与抗灾减灾能力;三是“路网”建设规划:进行农村机耕道、田间生产路及其
11、配套设施建设规划,提高农村运输和农机作业能力,并与通乡、通村道路形成路网;四是地力建设规划:进行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建设规划,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与绿肥种植等地力培肥措施,提高稻田耕地质量。 5.2 准备工作 5.2.1 基本资料收集 改造区农户状况:包括户数、人口、劳动力、经济收入、投工投资能力等。 土地利用现状:农、林、牧、非农用地面积。 DB51/T 13862011 4 基本农田建设状况:包括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以及农田基础设施现状等。 农田质量综合情况: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地下水位、pH值、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等。 图件:地形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改良利用分
12、区图等资料。 技术资料:相关标准,单项工程单位投工、投资、工程定额及当地物价等资料。 5.2.2 规划仪器与材料准备 测绘仪器:卷尺、测坡仪、 GPS仪、全站仪(或经纬仪、水平仪)、塔尺、对讲机等。 采样工具:土钻、铝盒、环刀、钢卷尺、取样刀、铁锹等。 其它:影像设备、记载本、统计表格与其它相关资料等。 5.2.3 规划方法 中低产田改造规划实行领导、群众和技术人员三结合,采取由内向外、内外结合,自上而下、由下而上与室内资料分析、 野外勘测与内业工作相结合方法, 充分应用当地土壤普查和农业种植业区划成果。 5.2.4 室内资料分析 利用收集的资料和图件,在室内对改造区地形、地貌、水系,水利工程
13、及灌溉渠系分布、道路分布、耕地利用模式等现状进行分析,初步确定改造区工程范围、土地利用方式、改造措施布局和分区、田间灌排渠系布局等,并在图上做好标记。 5.2.5 野外勘测 先在室内对资料进行分析,获得规划的初步结果,再到实地进行勘测与座谈访问,广泛征求意见,对规划的初步结果进行核实、补充和完善。野外勘测与实地调绘按 TD/T1008 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4.4 4.6 中有关要求执行。 5.2.6 内业工作 在室内对野外勘测成果资料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制定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的初步方案。 5.3 规划方案确定 经科学论证与修改后,确定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的最优方案。 5.4 中低产田整治措施
14、规划 应以原有田块为基础,因地制宜,进行中低产田的整治规划,为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打下基础:平原区要集中成片,重点进行格田化规划;丘陵区要集中成线,重点进行梯格化规划;山区要串点连线,重点进行梯田化规划。 5.4.1 旱地改水田 对水源条件相对较好、地面坡度 5、土层深厚的旱地,宜改成水旱轮作田。旱地改水田要一次改平,并种植几季旱粮,待地埂牢固、底土沉淀紧实后,再改成水田种植水稻。 5.4.2 冬水田、下湿田改造 有灌溉水源保证的冬水田、下湿田应改成两熟或三熟田,提高复种指数。 5.4.3 污染田改造 DB51/T 13862011 5 对污染稻田,要切断与清除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物理、化学与
15、生物措施,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降至允许范围内。 5.4.4 其它中低产田改造 对支离破碎的田块,重点进行田形调整,做到田形规范,田埂牢固整齐。 对高低不平的田块,重点进行田面平整,切高垫低,砌筑地埂,使其面积大小适当、田形规范。 对土壤过粘或过沙的田块,宜采用深翻底土、客土掺沙或掺泥等方法改良土壤质地,并增施有机肥料以培肥地力。 5.5 田间水利措施规划 建设完善田间排灌渠系,调节控制土壤水分,消除串灌串排,做到能灌能排。要本着控制面积大,工程量小,占地少,投资省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布局如下: 水源条件不足的改造区,要重点进行集雨蓄水设施的规划布局。 田间排灌渠系要根据地形、地势
16、、溪河、水源设施等情况,结合田形调整进行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原有与沟渠,进行截弯取直,减少与公路以及其它建筑物的交叉。 结合田间排灌渠系布局,合理布置附属建筑物。 对不能通过渠系进行灌溉的旱片死角,应进行配套提灌设施的规划布局。 5.6 田间道路措施规划 田间 道路建设的重点是机耕道与生产路。改善改造区耕作机具作业与农资运输条件,方便群众出行与生活,促进流通与经济发展。要本着投资省、占地少、利用率高、路线最合理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布局如下: 已形成道路网络的改造区,重点对原有土路或机耕道的整治进行规划。 缺少道路的改造区,在现有耕作道路与田埂基础上,重点进行新建机耕道与生产路规划。 5.7
17、地力建设规划 5.7.1 培肥措施规划 充分利用土壤测试数据,对改造后的中低产田进行地力建设规划。重点采用科学的配方施肥与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的化学性质。缺磷、钾土壤重施磷、钾肥;缺乏中、微量元素的土壤要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酸性土壤应增施草木灰或施用石灰,碱性土壤宜选择施用石膏或酸性化肥。 5.7.2 生物措施规划 利用一切闲散土地发展林草,利用作物茬口间隙种植绿肥,以涵蓄水源,固埂防蚀,改善生态环境。生物措施规划布局重点: 稻田田埂桑树规划与布局。 稻田镶边果树规划与布局。 沟边、路边生态植物规划与布局。 稻田红萍与其它经济水生植物规划与布局。 5.7.3 土壤质量监测规划 土壤质量监
18、测是地力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立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站点,对改造后的土壤肥力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土壤质量监测规划按照NY/T1119 土壤监测规程执行。 DB51/T 13862011 6 6 工程设计 6.1 总则 工程设计是实现项目规划与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设计的重点是田网、渠网、路网与地力建设。 6.2 中低产田整治工程设计 6.2.1 田面平整 田面平整要结合田间沟渠和田间道路布设,并充分考虑方便田间管理、机械耕作要求以及平整土方量最小等因素进行设计。设计内容: 平整田块长度以 60120m 为宜,宽度以 2030m 为宜;对于山丘区高差较大的田块,为
19、减少平整土方量,长边与短边的长度应根据地形及坡度确定取值范围。 平整后田块内所有各点高程都应低于农渠(或者毛渠)的引水口水位,以满足灌水要求。 田面平整度要求均匀一致,同田内的平整精度应达到3cm。 田面平整时要按工作量最小,要求遵循“挖高填低、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分段求平”的原则,做到就近挖填平衡、运距最短、工效最高。 田面平整时要注意对耕作层的保护,平整后耕作层厚度必须20cm。 平整后的耕地,平原区应能适应机械化耕作;山丘区则应为小型耕作机械提供作业平台。 6.2.2 田形调整 对破碎、零星分散的田块,应对地块进行田形调整。田形调整应因地制宜,先按等高线确定台位,再根据地形条件而划分大小
20、不同的格田,使地块平整规则,便于田间作业。调整后的田形应尽量接近矩形,形成格田。 6.2.3 田埂砌筑 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确定多类工程建筑材料与砌筑工艺。 土质埂:在土壤质地较粘重的条件下,应以夯筑土埂为主,土埂断面形状为梯 形,下宽上窄,边坡系数为 1:0.31:0.5,埂顶宽 40cm。土质埂砌筑要因 地制宜采取生物护埂配套措施。 石质埂:在土壤质地较轻,且石料、卵石资源丰富的地方,应尽量采用块石、条石、卵石作为浆砌或干砌石质埂的材料;无石料、卵石的地方,宜采用砖块、砼预制块、砼预制六棱块或砼现浇等方式固埂。根据采用石质材料,石质埂断面形状一般为梯形或矩形,采用梯形时,边坡系数
21、应控制在 1:0.3 左右,埂顶宽30cm。 土石结合埂:个别地段石方量较大时,宜采取土石结合埂。采用土石结合埂时,一般埂下层采用石质材料,埂上层筑土埂,土石结合埂顶面宽 40cm,土质埂坡面与石质埂坡面的边坡系数分别同 6.1.2.1 与 6.1.2.3。 6.3 田间水利工程设计 中低产田改造的田间水利工程主要是指以排、 灌、 拦蓄等为主体的水利设施建设。 沟渠设计要与塘、库、池结合,形成蓄、引、灌、排为一体的水网体系。 6.3.1 田间排灌沟渠设计 DB51/T 13862011 7 6.3.1.1 平坝区排灌渠系设计 田间排灌渠系一般应与灌渠、溪河垂直布置,排渠、灌渠间隔平行排列,形成
22、“非”字形排水模式。距溪河较远时,主排水渠应布于低漕处。 6.3.1.2 丘陵沟谷区排灌渠系设计 田间排灌渠系随山势、沟谷布置,大湾随弯、小湾取直或分段取直。主排水沟应布于积雨面积大的一侧。沟渠尽可能傍山而建,以少占或不占好田、好地,并节省工程材料。 田间农、毛灌渠道的渠顶位置要尽可能高,以增大自流灌溉面积;渠底必须低于田面,以利排水,才能达到灌排两用。 6.3.1.3 排水渠密度设计 根据地势、地形、地下水,以及土壤导水率确定排水沟密度,以利于速排地表水、调控土壤水、截住岩层水、降低地下水,以消除渍害、湿害和冷浸水危害。排水沟一般密度是: 平坝区:砂壤质土区的排水沟间距应控制在 80100m
23、;粘质土区的排水沟间距应控制在 6080m。 丘陵沟谷区:谷宽 5080m,两沟抬一田。沿两侧山脚各开一条沟,一条以排水为主,一条排灌两用,形成“二”或“工”字形格局;谷宽 80m 以上时,沟谷中部加开一条沟,形成“卅”或“用”字形格局;谷宽 50m 以下的短沟浅谷区,在来水面小的岔沟支湾开一条排灌兼渠,形成“ 一 ”字形格局;谷宽 50m 以下的长沟深谷区,在沿来水面积大的沟漕一侧开一条主渠,每隔一定距离增开横沟,形“梳子”形格局。 宽谷带坝区:排水渠密度按平坝区要求布置。依山带坝地形,只需沿田边四周开深沟,上下田逢中开中沟,做到沟对沟、缺对缺,形成排灌相间的“梳子”形或“丰”字形格局。 6
24、.3.2 田间排灌渠设计 田间排灌渠设计要根据自然地形、土壤质地状况和建筑材料,进行合理渠底比降、经济过水断面和实用的渠堤护面设计。比降要与过水断面匹配,确保田田达到排水指标 (排水渠底离田坭表面 80100cm)。一般采取分段设比降,地形变化大的,要分田设比降。 6.3.2.1 排灌渠类型设计 排灌渠一般采用明渠或明、暗渠结合的形式。整治维修方便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应以明渠为主。在以下情况则宜采用暗渠: 以排除下水、土壤水为主的田块;挖方量过大,会造成土地浪费的地段。 对田块整体会造成严重切割破坏的情况。 跨越居民点或其它重要建筑物的地段。 采用暗渠排放地表水时,要注意适当加大渠道坡降,并在
25、主要入水口安置沉沙、拦污设施。必要时,应分段(其距离视有利耕种、排水而定)修建竖井。 6.3.2.2 排灌渠断面设计 排灌渠断面设计,应以排湿为主,并兼顾排洪和灌溉。排灌渠要从上到下,分段按来水汇流面积,计算断面尺寸。 防渗排灌渠断面设计:过水断面一般应采用矩形或“U”形断面,以节省工程量和占 地面积。若采用梯形断面时,视土壤质地留足边坡系数,一般取值为 0.30.5。纵断面比降宜适当放DB51/T 13862011 8 陡,以加大流量。 土石结合排灌渠断面设计:过水断面一般应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田面以下采用石料衬砌,田面以上采用土筑渠埂。土埂的渠墙内面要向内收缩 5cm,边坡系数取 0.5,
26、埂顶宽 40cm,高出田面 40cm,夯筑平整。 6.3.2.3 排灌渠附属建筑物设计 按照排灌渠的配套要求设计闸、桥、涵、放水口、便民池等排灌渠附属建筑物。 闸:一般采用条石或现浇砼在渠道取水口下方建闸口,闸口断面多为矩形(梯形断面渠道的闸口改成矩形时,要保持其过水断面不变)。通常设计为一闸灌多田,地形变化大的地段宜采取分段设闸。丘陵区应利用梯田自然落差在上台田渠道跌水处设闸门灌下台田,改深水闸为浅水闸。沿田边筑临时性土埂 (埂内仍然种水稻)与进水口衔接,使水进田后逐田灌溉,消除串灌串排。闸门一般采用木板或预制砼板。 农耕便桥:农耕便桥长度根据排灌渠上口宽度确定,一般大于渠道上口宽度 0.5
27、m。桥不宜过多, 满足群众出行与农耕即可。 农耕便桥宜用水泥预制板或石板修建, 也可采用桥闸共建方式,如需负荷行驶车辆时则要另行设计。 涵:用砼预制涵管或条石安砌,过水断面与排水渠过水断面一致或略大。一根砼预制涵管不能满足流量要求时,应采用多根涵管并列或加大涵管规格,以确保排水畅通。 放水口:放水口在排灌渠闸口的上方修建,底部与田面齐平,口宽 20430cm。宜用石料、预制件或砖进行安砌。敞式或暗式均可,若为敞式,断面采用矩形或梯形。 便民池:便民池对经过居民点附近的某段渠道进行加深、扩大而成,容积 2030m3,,并修建下池阶梯。丘陵地区应利用田埂自由落差,结合建浅水闸,修建迂迥蓄水池,保持
28、池水清洁卫生。 6.3.3 其它相关设计 其他设计内容有: 有塘堰、水库等蓄水工程的地段,应于堤坝外坡脚外 2050m(视蓄水深度和库容大小而定)加开一条平行于塘坝的横沟,以对蓄水工程的渗透水进行截流。 有泉眼的地方,应开沟引出泉水或箍井进行控制。 在以渠水作生活用水的地方应凿建水井, 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并避免堵塞渠道, 影响输水效率。 6.4 田间道路设计 6.4.1 机耕道 需要新建、 整治机耕道的改造区, 应结合渠网与田网布局, 对原有的土路或机耕道进行加固和加宽。并与其它道路配套形成交通路网。 机耕干道的路基宽一般不低于 4m,行车路面净宽要求不低于 3.5m;机耕支道的路基宽一般不
29、低于3m,行车路面净宽要求不低于 2.5m。路面纵比降按 69%,个别地段不超过 11%。大约每隔 200300m加一错车道,干道错车道宽 6.5m,支道错车道宽 5m,有效长度 20m。 机耕道面层一般采用泥结石、砼或者沥青铺设。机耕道为泥结石路面时,垫层(承重层)采用2025cm 坚石,保护层(磨耗层)采用10cm 泥结石,振实压紧后路面呈瓦背形。 泥结石机耕道压实 23 年后,可改建为砼路面机耕道。铺筑砼路面时,应先对原有路面进行平整压实,然后进行砼现浇。砼现浇厚度18cm,标号应不低于 C25,每隔 15m20m应留一条3cm 宽的伸缩缝,路面横坡 1%2%。 DB51/T 13862
30、011 9 当平曲半径小于规定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置弯道超高与加宽段。机耕道平曲线弯道超高与加宽参考值按照 DB51/T3792003 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 4.1.5 节规定执行。 道路两边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排水渠及涵洞,分段排除地表迳流,避免因冲刷破坏道路。 6.4.2 生产路 生产路应结合改造区现有道路基础情况布设,要求与居民点和其它公路、机耕道相连配套。生产路的路面净宽0.8m2.0m,路面高出田面0.30m,路基夯填土厚0.20m。路面材料采用现浇砼路面时,标号不应低于C15,厚度不应低于0.1m。有沟渠的地 段,要求采用路带沟方式。在丘体的上、下台位间坡度大于15时,应分段设置梯步。
31、 6.5 地力建设工程设计 6.5.1 地力培肥措施 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增施有机肥技术设计。实施秸秆过腹、堆沤、沼渣、沼液还田等有机肥施用技术与秸秆覆盖为主的覆盖技术。中低产田改造后的当年,1hm2应施用有机肥15t以上;根据中低产田改造后的耕地土壤肥力水平与作物布局,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作到有机与无机肥料相结合;氮、磷、钾元素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结合。 6.5.2 生物措施 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进行生物护埂与绿肥作物设计。有条件的新改耕地要轮作绿肥、豆科作物;土埂宜种植经济价值高、对大田作物生长影响小的草本、藤本或小灌木植物作为植物篱护埂,根据所选草种
32、、树种的植物生理特性,确定植物篱的种植方式(株距、位置)以及经营管理要求。 6.5.3 土壤质量监测 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进行改造效益与土壤质量定位监测点设计。选择不同类型区,设立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站点,对改造后的土壤墒情、理化性状及效益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土壤质量监测按照NY/T1119 土壤监测规程中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6.6 “三图、一书、一表”设计 在上述设计工作的基础上,应在在室内完成 “三图、一书、一表”设计。 “三图”:即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位置示意图:、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规划图、中低产田改造单体工程设计图;“一书”:即设计任务书;“一表”:即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概算表。 位置示意
33、图比例尺应根据改造区所在县(市、区)幅员面积大小确定;改造面积3 000亩时,工程规划图与工程设计图比例尺要求为1:2 000;改造面积3 000亩时,工程规划图与工程设计图比例尺要求为1:5 000.。 7 工程施工 7.1 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应建立施工指挥机构,建立各项施工责任制度,培训技术人员,动员组织群众,要求施工单位备足各类建筑材料、施工运输工具。切实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质量标准、按期完成任务。 7.2 施工时间安排 DB51/T 13862011 10 根据设计任务书安排施工时间,抓紧做好组织动员、资金筹集、物资准备和技术培训工作,切实将工程任务落实到乡、村、社和农户。抓住秋、冬、
34、春有利时机,做好具体部署,按时完成计划任务。 7.3 施工基本要求 主要包括: 挖填方结合。新建农田排灌渠,挖填方宜结合调整田形,平整田面或修筑田埂同步进行。 爆炸石方工程,要多开设临空面,以小量炸药,获得最大爆破效果。 提倡使用先进施工工具,要尽量采用适宜工程施工机械及运输工具,以减轻劳动强度并提高工效。 7.4 安全施工 主要包括: 制定土方挖填与石方开、清、抬运与安砌的安全操作规则。 施工用物资与材料,应堆放在保管室与专用场地,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与防火、防盗设备。 爆破器材必须必须具备爆炸物品准运证与贮藏证。爆破时要设隐蔽场所和安全警戒线,专人站岗防守。要由具有爆破资质的熟练人员实施爆破
35、,杜绝伤亡事故。 加强安全施工教育,建立安全制度并确定专人负责,切实做到资金、物资、技术的落实,保证安全施工。 7.5 施工方法 7.5.1 中低产田整治施工 7.5.1.1 表土剥离 收获水稻后,及时排水。将需要平整的稻田的表土采用机械方法进行剥离,剥离厚度20cm30cm。将剥离后的表土搬运到固定场地堆存,堆存地点最好选用平整区域内的平均高度田块,待底土平整工程完成后用于表土回覆。 7.5.1.2 底土平整 对剥离表土后的稻田用机械方法挖高填低,进行平整,平整后的精度应控制在3cm以内。 7.5.1.3 回覆表土 底土表面拉平后,应将剥离的表土均匀地回覆于底土表面 。底土有填方的地方,厚度
36、应加大10%以上,以使沉陷后能保持原设计厚度。 7.5.1.4 调整田形 调整田形前应定田埂位置和全田开挖线(即挖方和填方分界线),使田形方正。挖填方均应剥离表土后进行挖填,并有效利用排灌渠等施工弃土,减少挖填方量。 7.5.1.5 田埂砌筑 田埂砌筑按照DB51/T11962011 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8.1.2.3章节有关要求执行。 7.5.2 田间水利设施施工 7.5.2.1 排灌渠衬砌 DB51/T 13862011 11 7.5.2.1.1 定点放线 按规划设计渠道布局,田形安排,打桩定点,并用石灰粉放出挖填方轮廓线。兴建排灌渠做到三次放线,即开挖土方放线,衬砌石渠放线,修石、拣底
37、放线,保证渠道伸直度和过水面光滑。 7.5.2.1.2 软基础处理 兴建排灌渠及其附属建筑物,其基础均应坚实牢固。填方和固岸护面工程,要清除基础的淤泥或软质土,待基础稳定后,再进行衬砌。遇有泉眼地方,采用箍井或暗管引入排水渠。 7.5.2.1.3 条石衬砌 主要包括: 将基础垫牢拣平后,先安砌底板石,底板石厚薄要均匀,厚度10cm、宽度要略大于沟渠宽度加两边衬砌条石的宽度。底板石安砌好后,再安砌条石,衬砌条石时,条石石料规格要一致,每层灰缝应成一直线,不能高低相错或倾斜,相邻两层竖缝必须错开。 条石规格一般为 1.0m0.3m0.3m (长 1.0m,高、宽各 0.3m),如遇衬砌段上方是高埂
38、高坎时,下面两层条石规格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 衬砌条石时,在适当距离、转弯处以及与桥、闸、涵建筑物交接处必须加钉挂石,以增加联结力,钉挂石长 0.5m 以上。 将底层条石与底板石交接内面与竖缝凿成 2cm宽、1cm 深的槽子,清水洗净后,用 M10 水泥沙浆钩缝。 待灰浆干固后,即用锄细的土料,进行衬砌渠道背面的土方回填。回填时,必须用木棒分层捣实。 排灌渠回填后的弃土,除留少量修筑田埂外,其余应用于田形调整与田面平整。 易垮塌地段或大挖方需衬砌方量大时,宜采用埋设暗管方式。埋设暗管时,应注意前后两端与明渠平顺衔接。 7.5.2.1.4 板材衬砌 板材主要包括砼预制板、石板等材料。 按设计
39、断面尺寸,挖好衬砌排灌渠边坡, 用木料或竹料制成标准断面样架,检验控制断面,再用铁铲将衬砌面修成一致,表面平整。 用砼现浇铺底(底包墙),待渠底干固后,将板材用 M7 水泥沙浆座于其上,并与排灌渠边坡靠紧吻合,板材之间留 2cm 宽的竖缝。 用条石、砖或长形卵石压顶,厚度 1015cm,做到灰浆饱满坐实。 板材相接竖缝上部 2/3用 M10 水泥沙浆钩缝,下部留 1/3不钩缝,以利排水。 7.5.2.1.5 卵石或块石安砌 卵石或块石安砌施工方法除与安砌板材有相同之处外,还应注意以下要点: 应进行石料分选,大、小兼配,逐次向上安砌。 衬砌体靠上部的 3/4 或4/5 高度边砌边浆砌,靠下部的
40、1/4 或1/5 高度不浆砌,留缝以排田间土壤水。 缝隙过多、过大时,应嵌入小石子或小石片作骨料,减少灰浆胶结物。 7.5.2.1.6 土石结合渠 DB51/T 13862011 12 修建土石结合渠(上土下石渠)时,一般田面高度以下用坚硬材料进行衬砌护坡固底,田面高度以上用土夯实作埂。 田间道路施工 7.5.3 田间道路主要形式为机耕道与生产路。 7.5.3.1 机耕道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路床验槽路床碾压沙砾石基层铺筑泥结碎石路面铺筑 (或砼路面铺筑)交工验收。 7.5.3.2 土方开挖施工 根据开挖深度与开挖工程量,确定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与装运。在接近基底 20
41、c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辅助开挖修坡、修底。 7.5.3.3 原土夯实 采用轮胎式振动压路机碾压 4 6遍,具体碾压参数届时由现场确定。在构筑物边角碾压机械不易压实以及靠近构筑物 1m范围内不宜采用压路机压实的部位,可辅以小型打夯机夯实。 7.5.3.4 砂砾石基层施工: 垫层的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料,铺设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碾压的应按要求进行碾压;对于沙砾石基层应进行摊铺,要留有足够的缝隙以便灌砂,灌砂时应洒水以保证密实,砂灌满后还应进行碾压。 7.5.3.5 混凝土路面施工 基层的检查和整修:对基层应进行弯沉、平整度、高程、横坡、宽度等项检测。 配合比检测:进行原材料检验和混凝土配合
42、比检测,并确定水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模板安装:安装的模板受力后应变形小,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的厚度相同,模板的顶面应与路面设计高程一致,以确保混凝土的厚度。 原材料允许误差: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要求所允许的误差为:水与水泥为 1.0,集料为 3.0。 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时,混合料从出料口的下落高度不应超过 1.5m,否则应采用溜槽;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卸料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夏天时应对运输的混凝土进行遮盖,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 混凝土的摊铺:卸料时应根据需要将混凝土卸成几小堆,以便于摊铺。摊铺时应预留一定的松铺厚度,一般为设计厚度的 1.11.5 倍。 混凝土的振捣:先采用
43、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不宜少于 20s,直到拌和料停止下落,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止。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过后,接着用平板振捣器在混凝土表面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 1020cm,以表面不再下沉并泛出水泥浆为止。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带有振动器且底面平直的振动梁做进一步拖拉振实和初步平整。最后用直径为 130150mm 的平直无缝钢管进一步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和整平。 接缝处理:横向缩缝一般采用锯缝,锯缝深度一般为板厚的 1/3。每隔 20m 设置一道膨胀缝。 路面灌缝:混凝土路面灌缝前必须保持缝内干燥、清洁,灌缝深度一般为 34cm,其下部要填入多孔柔性衬底材料。 DB5
44、1/T 13862011 13 混凝土路面养护: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对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 7d。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行车或踩踏。 8 工程验收 8.1 资料要求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竣工后,业主单位应按要求准备以下验收资料: 竣工图。 竣工报告。 竣工工程量统计表与竣工资金结算表。 财务审计报告。 档案资料:包括立项计划、相关批复、实施技术方案、图件、声像资料、监理资料及简报资料等。 8.2 工程验收 工程竣工后,业主
45、单位应及时编写竣工报告,在规定时限内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工程验收申请。项目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业务部门组成验收组,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验收。省、市(州)验收组采取随机抽样检查验收。 8.2.1 室内验收:室内验收内容为竣工报告、竣工工程量统计表、竣工图、竣工资金结算表、财务审计报告与档案资料的审查。 8.2.2 室外验收:依据竣工报告、竣工工程量统计表与竣工图,对工程区逐项进行工程质量与数量的现场验收。 8.2.3 验收合格后,要形成验收意见,颁发合格证,登记造册,并建立档案备查。 9 后续工作 9.1 分等定级 中低产田经改造后, 要由当地县级农业部门组织专家按照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
46、地地力等级划分或DB51/T846 四川省粮田建设等级标准进行分等定级。 9.2 加强保护 中低产田经改造后要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切实加强保护,由县级政府编号颁布基本农田保护区公告,不得占用为非农业建设用地,更不允许抛荒弃耕。 9.3 工程管护 改造项目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将工程移交给使用单位(村、社、农户等),并由村、社成立管理养护机构,组建管理养护队伍,制定管理养护制度和管理养护投工集资办法。改造后的田块要落实管护责DB51/T 13862011 14 任,实行谁承包,谁管护。建立地力补偿和投资补偿制度,切实搞好工程日常维护和岁修。要用地养地结合,不断培肥地力与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发挥改造后耕
47、地的工程效益。 9.4 改造后的利用 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后的科技投入。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的试验示范。 推行“一改带五改”: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带动作物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革、栽培技术改进、种植结构改变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实现高产稳产。 制定先进合理的耕作制度和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要用地、 养地措施相结合, 合理进行布局作物。实行因土种植,耗地作物、自养作物、养地作物搭配,因地制宜增、间、套作绿肥;积极推广少免耕、秸秆还田、秸秆覆盖和稻麦(油、豆)免耕连作技术;大力推行稻稻(再生稻)、稻菜(薯、豆)、稻麦(油、豆)等新三熟耕作制;推行配方施肥技术,保证有机肥施用数量。发挥改后土壤增产优势,确保改造后的耕地持续增产。 9.5 建立改造效益及土壤肥力动态观测点 建立改造效益及土壤肥力动态观测点, 对不同土壤类型的中低产田的改造后效益, 以及土壤水、 肥、气、热动态进行监测,为进一步改良土壤与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_ DB51/T 13862011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