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9 ,大小:343.14KB ,
资源ID:1247137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471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Y T 296-2015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peater《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pdf)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Y T 296-2015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peater《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pdf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Y/T 2962015 2015 - 08 - 25发布 2015 - 08 - 25实施 GY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发布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peater GY/T 2962015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 1 4 系统描述 . 2 5 技术要求 . 3 6

2、测量方法 . 5 参考文献 . 15 GY/T 296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吉兆 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凯腾四方数字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苏州全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星辰先创通信 系统(厦门)有限公司、上海东洲罗顿通信股

3、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骏、代明、冯景锋、刘长占、曹志、李国松、李锦文、黄智恒、黄基刚、梁 永忠、张军、李宁春、叶进、姚权、郑鑫、宋伯炜、张书高、曾惠忠、杨亮。 GY/T 2962015 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 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VHF、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设计、生产、验收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4、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5465.22008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 144331993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3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peater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是用于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中

5、,按照频率规划要求,将接收到的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射频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发射到目标覆盖区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不改 变原有基带信号,发射功率不大于50W。 3.1.2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 channel analog process repeater 通过滤波或变频后,直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实现信号增强的一种数字电视广播中继发射设 备。 3.1.3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 channel digital process repeater 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模/数、数/模转换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后放大,实现信号增强的一 种数字电视广播中继发射设备。 3.1.4 接收天线 rec

6、eiving antenna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中,接收无线覆盖区内空间信号的天线。 3.1.5 发射天线 transmitting antenna GY/T 2962015 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中实现信号增强的天线。 3.1.6 耦合 couple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通过相互作用, 从输出端口向输入端口传输能 量的现象。 3.1.7 干扰消除系统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通过数字处理技术消除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输入端口中来自输出端口的耦合信号的系统。 3.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AMAX 带内信号最大

7、幅度AMIN 带内信号最小幅度 AR 参考幅度 fC 信号中心频率 P 信号功率 PDA 下邻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o 带外发射最大功率 PSH 二次谐波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TH 三次谐波频道带内信号功率 PUA 上邻频道带内信号功率3.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C 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 DC 直流电(Direct Current) MER 调制误差率(Modulate Error Rate) RBW 分辨率带宽(Resolution Bandwidth) TS 传送流(Transport Stream) VBW 显示带宽(Video Bandwidth

8、) ICS 干扰消除系统(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4 系统描述 4.1 概述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是一种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中起到信号增强作用的中继发射设 备,可分为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和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信号输入可为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的地面数字 电视信号。 4.2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可选)、滤波器、上变频器(可选)和功放等元 器件和模块组成。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GY/T 2962015 3 号进入直放站后,首先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将有用信号进行放

9、大,同时抑制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号的信 噪比;然后下变频至中频信号(可选),通过滤波器滤波后,再上变频至射频(可选),最后经功率放 大器放大后,由发射天线发射到目标覆盖区。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结构示意图 应用场景为小范围简单环境时,可使用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 4.3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模数转换、数字处理、数模转换、上变频器和功 放等元器件或模块组成。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的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信号进入直放站后,首先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将有用信号进行放大,同时抑制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

10、 号的信噪比;然后下变频至中频信号,经模数转换、数字处理、数模转换,再上变频至射频,最后经功 率放大器放大后,由发射天线发射到目标覆盖区。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结构示意图见图2。 图2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结构示意图 应用场景为大范围复杂环境时,可使用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当无线同频转发时,信道数字处理直 放站应具备ICS功能。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纹、毛刺、变形等现象; 表面镀涂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和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开关、按键、旋GY/T 2962015 4 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整机机械结构及零

11、部件应紧固无松动。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标志应完 整、正确、清晰、牢固,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5465.22008的规定。 5.2 环境适应性要求 温度-25+55;相对湿度95%,应具备防雨功能。 5.3 电源适应性要求 电源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之一: a) 单相交流:幅度 220(110%)V AC,频率 50Hz1Hz; b) 三相交流:幅度 380(110%)V AC,频率 50Hz1Hz; c) 直流:-48(110%)V DC。 5.4 接口要求 接口要求如下: a) 接收天线接口:N 型或SMA 型,阴型,输入阻抗 50 ; b) 发射天线接口:L27 型或 N 型,阴型,

12、输出阻抗 50 ; c) 监测输出接口:BNC 型或 SMA 型,阴型,输出阻抗 50 ; d) 监控接口:DB9 阴型或者RJ45。 5.5 安全要求 5.5.1 接地 应有接地端子,并有标志。 5.5.2 开关 应有电源开关,开关通、断位置标示清晰,且有指示灯。 5.5.3 绝缘与耐压 电源开关处于关位置,电源端子对地之间加1500V AC(被测直放站220V AC供电), 1分钟应无飞弧产 生,其绝缘电阻7M ,漏电流3.5mA/rms。 5.6 监控信息要求 直放站应提供工作温度、工作状态、保护及故障报警等监控信息。 5.7 性能要求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地面

13、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频率范围 符合GB/T 144331993有关规定 2 整机功耗 标称功耗10% 3 带宽 8MHz 4 输入功率范围(8MHz带宽) -65dBm-30dBm 5 输出功率 标称值0.5dB GY/T 2962015 5 表1(续)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6 增益调节范围 10dB 7 相对频率误差 在1Hz以内 8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1.5 9 带内平坦度(fc3.591MHz) 在0.5dB以内 5s(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 10 传输时延 15s(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 11 射频可调时延范围 100ms(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 12

14、 噪声系数 5dB(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 13 邻频道内的无用发射功率 邻频道内的发射功率与带内发射功率的比-45dB,并 满足邻频道内的发射功率13mW 14 邻频道外的无用发射功率 邻频道外的发射功率与带内发射功率的比-60dB,并 满足邻频道外的发射功率13mW 15 信号带肩(fc4.2MHz处) -36dB 16 调制误差率 32dB 17 频谱模板 符合GB 206002006中4.10.2规定 18 收发隔离抑制比 a6dB(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 输出功率变化 在3dB以内 19 耐低温性能(-25) 相对频率误差 在1Hz以内 输出功率变化 在3dB以内 相对频率误差 在1Hz

15、以内 20 耐高温性能(+55) 信号带肩变化 在3dB以内 输出功率变化 在3dB以内 相对频率误差 在1Hz以内 21 耐湿热性能(402, 相对湿度95%) 信号带肩变化 在3dB以内 输出功率变化 在3dB以内 相对频率误差 在1Hz以内 22 防水能力 信号带肩变化 在3dB以内 输出功率变化 在3dB以内 相对频率误差 在1Hz以内 23 电源变化 信号带肩变化 在3dB以内 a 当无线同频转发时,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应符合此项性能要求。 6 测量方法 6.1 外观要求 用目测法和(或)手感法进行检验。 6.2 耐低温性能 GY/T 2962015 6 将不加电、正常配置的被测直放站

16、放置在温度试验箱里,以每分钟1速度降温,直至-25。在温 度稳定后保持2小时加电,测试输出功率变化和频率误差。 6.3 耐高温性能 将加电、正常配置的被测直放站放置在温度试验箱里,以每分钟1速度升温,直至+55,在温度 稳定后保持2小时,测试输出功率变化、频率误差和信号带肩变化。 6.4 耐湿热性能 将不加电、正常配置的被测直放站放置在湿热试验箱里,以每分钟1速度升温,直至402, 相对湿度加至95%,在温度稳定后保持2小时,然后在室温下稳定2小时后加电,测试输出功率变化、频 率误差和信号带肩变化。 6.5 防水检验 将不加电、正常配置的被测直放站放置在淋雨试验箱里,水温为常温;淋雨试验箱的雨

17、滴尺寸设为 直径3mm,风速18米每秒;在淋雨保持2小时后加电,测试输出功率变化、频率误差和信号带肩变化。 6.6 电源检验 在电源电压为220(110%)V AC或380(110%)V AC或-48(110%)V DC变化时,测试输出功 率变化、频率误差和信号带肩变化。 6.7 输出功率 6.7.1 测量说明 输出功率是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在线性工作区内所能输出的实际功率。 6.7.2 测量框图 输出功率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测量框图见图 3。 图3 输出功率、增益调节范围、相对频率误差、带内平坦度、邻频道内的无用发射功率、 邻频道外的无用发射

18、功率、信号带肩和频谱模板测量框图 6.7.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 c) 被测直放站增益设置为最大增益的标称值,被测直放站正常工作; d)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65dBm; e) 用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测量被测直放站的输出功率。 6.8 增益调节范围 GY/T 2962015 7 6.8.1 测量说明 增益调节范围是指当被测直放站增益可调时,其最大增益和最小增益的差值。 6.8.2 测量框图 增益调节范围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

19、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测量框图 见图3。 6.8.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被测直放站设置于最大增益工作状态,测量被测直放站最大增益; c) 保持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输出功率不变,设置被测直放站增益为最小增益标称值; d) 用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测量被测直放站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功率, 最小增益即为被测直放站输 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 e) 增益调节范围为最大增益和最小增益的差值。 6.9 相对频率误差 6.9.1 测量说明 相对频率误差是指被测直放站在工作频带内实际输出频率与信号源输出频率的偏差。 6.9.2 测量框图 相对频率误差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

20、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3。 6.9.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设置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为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 频率,被测设备正常工作; c)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d)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回退10dB; e) 在频谱仪上测出直放站输出信号的频率准确度, 相对频率误差即为实测直放站频率准确度与地 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载波频率准确度的差值。 6.10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6.10.1 测量框图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的测量设备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衰减器和匹配负

21、载,测量框图见图4和图5。 GY/T 2962015 8 图4 输入电压驻波比测量框图 图5 输出电压驻波比测量框图 6.10.2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设置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相应参数, 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开路”、 “短路”、 “负载”校准; b) 如图4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c) 被测直放站的输出端口接衰减器、匹配负载,直放站加电,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输入端口的 电压驻波比,记录工作频段内电压驻波比的最大值作为输入电压驻波比; d) 如图5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e) 被测直放站的输入端口接匹配负载,直放站不加电,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输出端口的电压驻 波比,记录工作频段内电压驻波比的最

22、大值作为输出电压驻波比。 6.11 带内平坦度 6.11.1 测量说明 带内平坦度是指被测直放站在工作频带范围内最大和最小功率的差值。 6.11.2 测量框图 带内平坦度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3。 6.11.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被测直放站正常工作,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 GY/T 2962015 9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源工作中

23、心频率,RBW设置为100kHz,VBW 设置为3kHz,测量平均次数不少于100次,测量中心频率fC+1MHz处平均幅度记为AC; e) 测量带内最大和最小平均幅度值分别记为AMAX和AMIN,带内平坦度为AMIN与AC的差到AMAX与AC的差。 6.12 传输时延 6.12.1 测量说明 传输时延是指被测直放站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时间延迟。 6.12.2 测量框图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传输时延的测量设备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耦合器和匹配负载,测量框图见图 6。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传输时延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功分器、衰减器、合成器和地 面数字电视测试接收机,测量框图见图7。 矢量网

24、络分析仪 AB 被测直放站 匹配负载 耦合器图6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传输时延测量框图 图7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传输时延测量框图 6.12.3 测量步骤 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测量步骤: a) 如图6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中心频率设置为直放站中心频率,扫频宽度设置为直放站工作带宽; c) 矢量网络分析仪A端口接至耦合器输入口,矢量网络分析B端口接至耦合器输出口,对系统进行 传输校准; d) 设置被测直放站的增益为最小增益; e) 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被测直放站的传输时延,记录工作频段内传输时延的最大值。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测量步骤: a) 如图7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

25、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 GY/T 2962015 10 d) 调节衰减器,确保合路器输入的两个信号功率相同; e) 地面数字电视测试接收机测量信道冲击响应中两主径信号的时延差,记为传输时延。 6.13 射频可调时延范围(适用于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 6.13.1 测量说明 射频可调时延范围是指被测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对输出信号进行附加时延调整的范围。 6.13.2 测量框图 射频可调时延范围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合成器和地面数字电视测试接

26、收 机,测量框图见图8。 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信号源1 被测直放站 衰减器 地面数字电视广 播测试接收机 地面数字电视 广播信号源2图8 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射频可调时延范围测量框图 6.13.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8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1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 中心频率,信号源1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2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 中心频率,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2与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1输出信号同步且时延差为0,设置地 面数字电视信号源2的输出信号时延值

27、为直放站标称最大射频可调时延值; d)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 e) 调节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2的输出信号功率,确保合路器输入的两个信号功率相同; f)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最大射频可调时延值状态,调节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2的射频延时,在 频谱仪上进行频谱观测,直到两个信号时延差小于2 s,此时使用地面数字电视测试接收机测 量此时信道冲击响应中两主径信号的时延差,最大传输时延即为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2的射频 延时与信道冲击响应中的时延差的和; g) 最大传输时延与6.14测得直放站传输时延的差值记为射频可调时延范围。 6.14 噪声系数(适用于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 6.14.1 测量说明

28、 噪声系数是指被测信道模拟处理直放站在工作频带范围内正常工作时输出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之 比,用分贝(dB)表示。 6.14.2 测量框图 噪声系数的测量设备包括噪声源、衰减器和噪声系数测试仪,测量框图见图9。 GY/T 2962015 11 图9 噪声系数测量框图 6.14.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将噪声源直接连接至噪声系数测试仪两端,对噪声系数测试仪进行校准; b) 如图9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c) 被测直放站增益设置为标称增益最大值; d) 用噪声系数测试仪测量被测直放站的噪声系数。 6.15 邻频道内的无用发射功率 6.15.1 测量说明 邻频道内的无用发射功率是邻频道内发射功

29、率与带内发射功率的比值。 6.15.2 测量框图 邻频道内的无用发射功率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 图3。 6.15.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 d) 将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设置为直放站工作频率,测量带宽为8MHz,测量信号功率记为P; e)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直放站工作频率的上、下邻频道中心,测量带宽为8MHz,分别测量 上、下邻频功率PUA

30、和PDA,带内无用发射功率为PUA和PDA两者较大值与P的差。 6.16 邻频道外的无用发射功率 6.16.1 测量说明 邻频道外的无用发射功率是指邻频道外发射功率与带内发射功率的比值。 6.16.2 测量框图 邻频道外的无用发射功率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 图3。 GY/T 2962015 12 6.16.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 d) 设置

31、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直放站工作频率,测量带宽为8MHz,测量信号功率记为P; e) 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分别设置为二、三次谐波频道中心频率,测量带宽为8MHz,分别测量上述 信号功率,记为PSH、PTH; f) 分别设置频谱分析仪的中心频率为直放站工作频率16MHz、 24MHz、 32MHz, 设置带宽8MHz, 测量上述各频道内的功率值,上述各频道所测得功率最大值记为Po; g) 邻频道带外无用发射功率为PSH、PTH、Po三者最大值与P的差值。 6.17 信号带肩 6.17.1 测量说明 信号带肩是指偏离中心频率fC4.2MHz处与中心频率fC+1MHz处的信号幅度差。 6.17.2 测量

32、框图 信号带肩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3。 6.17.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直放站工作频率,RBW设置为3kHz,VBW设置为3kHz; d) 测量信号中心频率fC+1MHz处信号幅度记为AR; e) 分别测量fC4.2MHz处信号幅度,信号带肩为fC4.2MHz处信号幅度与AR的差值。 6.18 调制误差率 6.18.1 测量说明 调制误差率是理想

33、符号矢量幅度的平方和除以符号误差矢量幅度的平方和,用分贝(dB)表示。 6.18.2 测量框图 调制误差率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调制误差率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10。 图10 调制误差率测量框图 6.18.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GY/T 2962015 13 a) 如图10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 d) 设置调制误差率分析仪中心频率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解调模式设置成信号源工作模式,平 均100次,

34、读取调制误差率。 6.19 频谱模板 6.19.1 测量说明 频谱模板是指直放站输出频谱与GB 206002006中4.10.2规定的符合程度。 6.19.2 测量框图 频谱模板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和频谱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3。 6.19.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3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 d)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fC,频谱分析带宽为24MHz,RBW=4kHz,VBW=100Hz;

35、 e) 测量并记录fC3.9MHz、fC+4.25MHz、fC-4.94MHz、fC+5.25MHz、fC-5.75MHz、fC+6.25MHz、 fC-9.75MHz、fC+10.25MHz、fC-10.75MHz和fC12MHz处信号的频谱,判断输出信号是否满足GB 206002006中4.10.2规定的射频频谱特性的要求; 6.20 收发隔离抑制比(适用于无线同频转发的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 6.20.1 测量说明 收发隔离抑制比是指无线同频转发的信道数字处理直放站,当输出信号的MER劣化到32dB时,直放 站输出信号耦合到输入端口的功率与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进入到直放站输入端口功率的比值,

36、用分贝 (dB)表示。 6.20.2 测量框图 收发隔离抑制比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可变衰减器、频谱分析仪和调制误 差率分析仪,测量框图见图11。 图11 收发隔离抑制比测量框图 6.20.3 测量步骤 GY/T 2962015 14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1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设置被测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 d) 打开ICS功能模块,减小可变衰减器衰减量,直到调制误差率分析仪测试MER值到32dB为止,记 录此时直放站输出

37、信号耦合到输入端口的功率与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进入到直放站输入端口 的功率,计算出收发隔离抑制比。 6.21 整机功耗 6.21.1 测量说明 整机功耗是指当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工作在标称输出功率时整机的耗电量。 6.21.2 测量框图 整机功耗的测量设备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衰减器、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和电功率计,测 量框图见图12。 图12 整机功耗测量框图 6.21.3 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如图12所示连接测量系统; b)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源设置为多载波工作模式, 工作频率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 心频率,信号源输出功率设置为-30dBm; c) 被测直放站工作

38、设置在标称输出功率; d) 读取此时电功率计功耗。 GY/T 2962015 15 参 考 文 献 1 GB/T 28435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 GD/J 02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直放站放大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3 YD/T 15962011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模拟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4 YD/T 22362011 SCDMA宽带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5 YD/T 23552011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数字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2962015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出版发行 责任编辑:王佳梅 查询网址: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二号 联系电话: (010)86093424 86092923 邮政编码:100866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42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