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 Q/CT 2348-2011 中国电信用户引入蝶形光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Bow-type drop cables for access network of China Telecom (暂行) 2011-4发布 2011-4实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 Q /CT 23 48- 20 11 II 目 录 前 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缩略语 2 5 产品型号 2 6 要求 4 7 试验方法 9 8 检验规则 13 9 包装、标志和使用说明书 14 10 贮存和运输 15 附
2、录 A 17 Q /CT 23 48- 20 11 III前 言 本标准按照中国电信技术标准编写指南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中国电信 ODN 技术要求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1)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要求 (2) 中国电信光总配线架技术要求 (3) 中国电信光纤配线架技术要求 (4) 中国电信局内调度光缆技术要求 (5) 中国电信接入网光缆技术要求 (6) 中国电信用户引入蝶形光缆技术要求 (7) 中国电信光缆接头盒技术要求 (8) 中国电信光缆分纤盒技术要求 (9) 中国电信光缆分光分纤盒技术要求 (10) 中国电信光缆交接箱技术要求 (11) 中国电信适配
3、器技术要求 (12) 中国电信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要求 (13) 中国电信单芯光纤机械式接续子技术要求 (14) 中国电信光纤面板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研究院、江苏分公司、湖北分公司、浙江分公司、广东分公司、 甘肃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宏伟、李全涛、林文龙、曾锐峰、郭娇霞、冯晓冬、赵建军 Q /CT 23 48- 20 11 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蝶形引入光缆(以下简称光缆)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包装、标志和使用说明书、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光纤到户(FTTH)网络中用户引入段的蝶形光缆,也适用
4、于其他光纤接入的FTTO和FTTB 等网络的用户引入段的蝶形光缆,其它结构形式的用户引入段光缆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51.1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 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 (IEC 60811-1-1:2001,IDT) GB/T 6995.2-2
5、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T 7424.22008 光缆总规范 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IEC 60794-1-2:2003,MOD) GB/T 88152002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GB/T 9771.1 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 9771.3 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 11327.11999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频通信电缆电线 第1部分:一般试验和测量方法 (neq IEC 60189-1:1986) GB/T 15972.2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20部分
6、: 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 (IEC 60793-1-20:2001,MOD) GB/T 15972.4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 (IEC 60793-1-40:2001,MOD) GB/T 15972.44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截止 波长(IEC 60793-1-44:2001,MOD) GB/T 15972.45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模场 直径(IEC 60793-1-45:2001,MOD) GB/
7、T 15972.47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7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宏弯 损耗(IEC 60793-1-47:2001,MOD) GB/T 17650.2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材料燃烧时释放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 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idt IEC 60754-2:1991) GB/T 17651.2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1998,idt IEC 61034-2:1997) GB/T 18380.12-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 延试验
8、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IEC 60332-1-2:2004,IDT) GB/T 18380.35-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 垂直蔓延试验 C 类(IEC 60332-3-24:2000,IDT) YD/T 629.1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 传输功率监测法 YD/T 629.2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 后向散射监测法 Q /CT 23 48- 20 11 2 YD/T 837-1996 (所有部分)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YD/T 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YD/T 979 光纤带技术要
9、求和检验方法 YD/T 1113 光缆护套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特性 YD/T 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 第4部分:多芯光缆 YD/T 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YD/T 1954-2009 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 JB/T 10696.7-2007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 化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抗撕试验 YD/1997-2009 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 3 术语和定义 3.1 光纤到户 Fibre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是指仅利用光纤媒质连接通信局端和家庭住宅的接入方式,引入光纤由单个家庭住宅独享。 3.2 用户引入段 User access sect
10、ion 在FTTH 网络中从用户接入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光缆线路及其无源连接件,称为用户引入段。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FTTH Fibre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 FTTB Fibre to The Building 光纤到楼宇 FTTO Fibre to The Office 光纤到办公室 5 产品型号 5.1 型号划分 光缆按YD/T 908-2000的规定分类和划分型式、规格和编制型号。其中,分类代号中增加了符号: GJX蝶形引入光缆; GJYX室外(内)蝶形引入光缆。 与护套材料有关的代号应符合YD/T 1258.42005的规定,其中H代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11、护套。 5.2 型式 光缆的常用结构型式代号及其名称如表所示1。 表1 蝶形引入光缆产品编号表 Q /CT 23 48- 20 11 35.3 规格 规格由光缆中光纤芯数和光纤类别组成。常用的光纤类别有: B1.1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B1.3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B6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 5.4 产品型号和标记 5.4.1 型号 光缆型号由光缆的型式和规格代号组成。 5.4.2 标记 结构型式 名称 适用范围 GJXV 金属加强件、聚氯乙稀护套、蝶形引入光缆 GJXDV 金属加强件、聚氯乙稀护套、蝶形引入光纤带光缆 GJXFV 非金属加强件、聚氯乙稀护套、蝶形引入光缆 GJXF
12、DV 非金属加强件、聚氯乙稀护套、蝶形引入光纤带光缆 GJXH 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蝶形引入光缆 GJXDH 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蝶形引入光纤带光缆 GJXFH 非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蝶形引入光缆 GJXDFH 非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蝶形引入光纤带光 缆 室内布线 GJYXCH 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护套、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 GJYXDCH 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护套、自承式蝶形引入带状光 缆 GJYXFCH 非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自承式蝶形引入光 缆 GJYXFDCH 非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自承式蝶形引入带 状光缆
13、室(内)外架空引入 GJYXH03 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PE 外护套、管道式蝶 形引入光缆 GJYXDH03 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PE 外护套、管道式蝶 形引入带状光缆 GJYXFH03 非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PE 外护套、管道式 蝶形引入光缆 GJYXDFH03 非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PE 外护套、管道式 蝶形引入带状光缆 GJYXH53 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皱纹钢带、PE外护套、 管道式蝶形引入光缆 GJYXDH53 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皱纹钢、PE 外护套、 管道式蝶形引入带状光缆 GJYXFH63 非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非金属加强
14、带、PE 外护套、管道式蝶形引入光缆 GJYXDFH63 非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内护套、非金属加强带、PE 外护套、管道式蝶形引入带状光缆 室(内)外管道引入 蝶形引入光缆(俗称皮线光缆)按 YD/T 908 的规定划分型式、规格和编制型号。其中,分类代号中 增加了符号: GJX蝶形引入光缆; GJYX室外(内)蝶形引入光缆。 Q /CT 23 48- 20 11 4 加工订货时应标明光缆产品标记, 它由光缆的型号和本标准编号组成。 例如:金属加强件、聚烯氢护套、 蝶形引入光缆,包含 2根 B6 类光纤,则产品的标记为: GJXH 2B6。 6 要求 6.1 结构 6.1.1 概述 光缆材料和
15、结构的选用应适合预期用途及安装条件,应特别注意符合阻燃性能的任何特定要求。本标 准推荐采用干式结构,但只要能满足本标准各部分规定的机械、环境和传输性能要求,其它结构经用户同 意后也可采用。典型的光缆结构图见附录A所示。 6.1.2 涂覆光纤 光缆中所用的单模光纤应是符合YD/T 19542009规定的B6类(或ITU-T G.657类)光纤或GB/T 9771.3 和 GB/T 9771.1的规定的B1.3类和B1.1类,也可以是用户要求的其它单模光纤。宜选用ITU-T G.657A2光 纤。光缆中的光纤数宜为1、2或4芯,也可以是用户要求的其它芯数。 光缆中光纤的识别用全色谱颜色识别,其颜色
16、应符合GB/T 6995.2-2008规定,在没有特殊要求下,光 纤的颜色应按表2中的颜色顺序依次选用。单纤的为蓝色。 表2 光纤颜色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颜色 蓝 桔 绿 棕 灰 白 红 黑 黄 紫 粉红 青绿 6.1.3 光纤带 光纤带的结构和尺寸应符合YD/T 979的相关规定。 6.1.4 加强构件 光缆中应对称放置两根相同的加强构件。加强构件可以为光缆中的加强构件可为高强度不锈钢钢丝或 磷化钢丝的金属加强构件,也可以为非金属材料的,非金属材料如使用纤维增强塑料时,宜选用K-FRP, F-FRP,不得使用G-FRP。加强构件应嵌入在护套内,不得外
17、露。在光缆制造长度内,加强构件不允许有接 头。 管道蝶形引入光缆有防鼠要求时,宜选用非金属纤维增强进行防护。 光缆的加强构件应为2根,平行对称于光缆中。 6.1.5 增强构件 对于自承式蝶形引入及管道式蝶形引入的光缆,光缆中除了应放置加强构件外,一般还应放置增强构 件。光缆的增强构件宜为吊线,用以架空敷设时承载大部分的张力。对于管道吊线一般为单根钢丝或由多 根金属线绞合而成,也可用纤维增强塑料(简称FRP)圆杆。在光缆制造长度内,增强构件不允许有接头。 6.1.6 护套 6.1.6.1 缆芯(和吊线)外应挤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护套,护套材料可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或 聚氯乙烯材料。对于低烟
18、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护套材料宜符合 YD/T 1113 规定。对于聚氯乙烯护套,护 套材料宜符合 GB/T 8815-2002 中 “90护套级软聚氯乙烯塑料”的规定;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采用其它材料, 但其性能应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6.1.6.2 护套的表面应平整光滑,其断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裂纹、气泡和砂眼等缺陷。 6.1.6.3 护套应连续地挤包在光纤、加强构件上。 6.1.6.4 加强构件外和增强构件外的护套最小厚度均应不小于0.4mm。管道蝶形引入光缆外护套厚度不小于 Q /CT 23 48- 20 11 5 1.0mm。 6.1.6.5 用于室内的光缆,护套颜色宜使用白色或用户要求的颜
19、色。用于室外的光缆,其护套颜色宜为黑 色,以抗紫外线。护套表面应光滑、颜色均匀,没有裂痕、气泡和污渍。 6.1.7 阻水层 为保证管道引入光缆有良好的抗渗水能力,光缆护套以内的所有间隙应有有效的阻水措施,在铝带和 普通蝶形引入光缆之间设有阻水层。阻水层材料可以是吸水膨胀带或阻水纱,也可以是热熔胶,或间隔设 置阻水环。吸水膨胀带和阻水纱性能应分别符合YD/T 1115.1和YD/T 1115.2规定。 普通蝶形引入光缆和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无此要求。 6.2 结构尺寸 光缆的典型结构尺寸应满足表3的规定。 表3 光缆的典型结构尺寸 单位:mm 外形尺寸标称值(HL) 容差 光缆类别 1 芯和2 芯
20、 4 芯带 1 芯和2 芯 4 芯带 蝶形引入光缆 2.03.0 2.04.0 0.1 0.15 注1:H 表示光缆的短轴长,L表示光缆的长轴长。 注2:对于自承式的光缆,除开吊线部分的尺寸应满足该表的规定。 注3: 对于管道式的光缆,剥除护套及外加强件后的尺寸应满足该表的规定。 每条光缆中的光纤应为同批次的光纤,且应平行位于光缆的正中心。 6.3 标准制造长度 光缆成卷交货长度为 2000m、1000m或 500m(负偏差为 0),也可根据供需双方的商定来制定交货长度。 光缆交货长度宜为标准制造长度,光缆在交货长度上不应有光纤接头: 表4 光缆标准制造长度系列 标称值(m) 容差(%) 50
21、0 1000 2000 05 6.4 性能要求 6.4.1 光缆中的光纤性能 6.4.1.1 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尺寸参数、 模场直径、 截止波长、 宏弯损耗等参数应符合YD/T 19542009 、 GB/T 9771.1 或 GB/T 9771.3 的规定。弯曲不敏感光纤(B6)还应符合ITU-T G.657A2的规定及表5要求: 表5 小弯曲半径光纤光学特性 光 纤 属 性 属性 详情 值 波长 1310 nm 标称值范围 8.6-9.5 m 模场直径 容差 0.4 m 包层直径 标称值 125.0 m Q /CT 23 48- 20 11 6 容差 0.7 m 纤心同心度误差 最大值
22、0.5 m 包层不圆度 最大值 1.0% 光缆截止波长 最大值 1260 nm 半径 15 10 7.5 缠绕圈数 10 1 1 最大值(dB) ,在1550 nm 0.03 0.1 0.5 宏弯损耗 最大值(dB) ,在1625 nm 0.1 0.2 1.0 筛选应力 最小值 0.69 GPa 成缆后 最大值,在1310 nm 0.36 dB/km 最大值,在1550 nm 0.24 dB/km 最大值,在1625 nm 0.25 dB/km 衰减系数 最大值,1383 nm 3 nm 0.36 dB/km PMD 0.20 ps/ km 最小0色散波长 1300 nm 最大0色散波长 13
23、24 nm 零色散波长 0色散斜率 0.092 ps/nm 2 km 在13lOnm和1550nm波长上,对一光纤连续长度不应有超过O.ldB 的不连续点。 光纤的N值不小于22。 6.4.1.2 光纤带 光纤带的各项性能应符合YD/T 979的相关规定。 6.4.1.3 成缆后光纤的衰减特性 成缆后光纤的最大衰减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成缆后光纤的最大衰减值 光纤类型 使用波长(nm) 最大衰减值(dB/km) B1.1和B1.3 1550 0.30 1310 0.40 B6 1550 0.28 6.4.2 护套性能 光缆护套的机械物理特性应符合表7、表8的规定,若有性能更优的其他材料,
24、经同意后也可采用。 表7 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指 标 序号 项 目 单位 聚氯乙烯 阻燃聚烯烃 1 抗拉强度 热老化处理前 (最小值) MPa 12.5 10.0 热老化处理后变化率TS (最大值) % 20 热老化处理温度 C 1002 热老化处理时间 h 2410 2 断裂伸长率 热老化处理前 (最小值) % 150 125 热老化处理后 (最小值) % 125 100 Q /CT 23 48- 20 11 7热老化前后变化率EB (最大值) % 20 热老化处理温度 C 1002 热老化处理时间 h 2410 3 耐热冲击 表面无裂纹 热处理温度 C 1502 热处理时间 h 1 4 耐
25、环境应力开裂(50C,96h) 个 0/10 表8 外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指 标 序号 项 目 单位 LLDPE MDPE HDPE ZRPO 抗拉强度 热老化处理前 (最小值) Mpa 10.0 12.0 16.0 10.0 热老化前后变化率TS (最大值) % 20 20 25 20 热老化处理温度 1002 1 热老化处理时间 h 2410 断裂伸率 热老化处理前 (最小值) % 350 125 热老化处理后 (最小值) % 300 100 热老化前后变化率ES (最大值) % 20 20 热老化处理温度 1002 2 热老化处理时间 h 2410 热收缩率 (最大值) % 5 热处理温
26、度 1002 1152 852 3 热处理时间 h 4 4 4 4 耐环境应力开裂(50,96h) 个 失效数/试样数:0/10 注:LLDPE、MDPE、HDPE和ZRPO分别为线性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聚乙烯和阻燃聚烯烃的简称。 6.4.3 光缆机械性能 6.4.3.1 一般要求 机械性能包括可分离性、拉伸、压扁、冲击、反复弯曲、扭转和弯折等项目,并应通过7.5规定的试验 方法和试验条件来检验。对于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管道式蝶形引入光缆,除了拉伸力和压扁力应满足本 标准要求外,其它机械性能应满足YD/T 1770-2008的要求。 6.4.3.2 可分离性 a) 该条款只对蝶形引入光缆部分
27、进行检验,而对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应将吊线部分剥除后进行,对于管 道式蝶形引入光缆应将外护套及增强件部分剥除后进行; b) 应能从光缆分离口处较容易地将光缆分离200mm,其撕裂力的最小值应不低于3N,最大值应不大于 10N; c) 分离后,光纤应能完全裸露出来,且着色层无明显剥落,分离出来的光纤应不能从剩余的光缆中用 手抽动出来;加强构件处的护套应保持完整,无裂纹。 6.4.3.3 拉伸性能 光缆的允许拉伸力应符合表9规定。 在长期允许拉力下光纤应变应不大于0.2%, 光纤应无明显附加衰减; 在短暂拉力下光纤应变应不大于0.4%,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开裂。 表 9 蝶形引入
28、光缆机械特性指标 名称 光缆类型 受力类型 拉伸力 (N) 压扁力 (N/100mm) 短期 200 2200 蝶形引入光缆 GJXV、GJXH、GJXDV、GJXDH 长期 100 1000 Q /CT 23 48- 20 11 8 短期 80 1000 蝶形引入光缆 (非金属) GJXFV、 GJXFH、GJXFDV、GJXFDH 长期 40 500 短期 600 2200 自承式蝶形引入 光缆 GJYXCH 、GJYXDCH 、GJYXFCH 、GJYXFDCH 长期 300 1000 短期 600 1000 管道式蝶形入引 光缆I GJYXH03、GJYXDH03、GJYXFH03、G
29、JYXFDH03 长期 300 500 短期 1500 1000 管道式蝶形入引 光缆 GJYXH53、GJYXDH53、GJYXFH63、GJYXDFH63 长期 600 500 6.4.3.4 压扁性能 光缆的允许压扁力应符合表9规定。 6.4.3.5 光缆弯曲半径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应满足表10的要求,弯曲应在光缆的扁平方向上进行。 表9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 单位为毫米 光纤类别 静态(工作时) 动态(安装时) B1.1 和B1.3 30 60 B6 10 25 6.4.4 环境性能 6.4.4.1 通则 光缆的环境性能包括衰减温度特性、阻燃特性、低温下卷绕性能等项目,并应通过8.7 节规定
30、的相应试 验方法和试验条件来检验。但对于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及管道式蝶形引入光缆,除了满足本标准要求外, 其他环境性能还应满足YD/T 1770-2008 的要求。 6.4.4.2 适用温度范围及其衰减温度特性 光缆的适用温度范围及其光纤对于20C 时的允许温度附加衰减的分级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0 光缆的使用温度范围和允许温度附加衰减 分级代号 适用温度范围(摄氏度) 允许光纤附加衰耗(dB/km) 级别 底限 高限 1310nm 1550nm 室内 A -10 +50 0.1 0.1 室外 B -20 +60 0.2 0.2 室外 C -40 +70 0.3 0.3 注:光缆温度附加衰减为
31、适用温度下相对于 20C 的光纤衰减差。青海、西藏及黄河以北地区-6070 下 1310nm 及 1550nm 附加衰耗不大于0.3dB。 Q /CT 23 48- 20 11 9 6.4.4.3 阻燃性能 阻燃蝶形引入光缆的燃烧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阻燃性:应能通过单根垂直燃烧试验。用户要求时,垂直布放于竖井的光缆阻燃性应通过 C 类成束燃 烧试验; 烟密度:透光率不小于50; 腐蚀性:光缆燃烧时产生气体的PH 值应不小于4.3, 电导率应不大于10Smm。 6.4.4.4 低温下卷绕性能 光缆应具有耐15C低温下卷绕的能力。试验完成后,光纤应不断裂,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开裂。 6.4.4.5
32、 渗水性能 在常温下,将3m长一段管道式蝶形光缆1m水头加在光缆一端的全部截面上,保持24小时,试验的另一 端(未密封端),应检测不到水。 7 试验方法 7.1 总则 光缆的各项性能应按表1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表11 光缆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抽样比例 序号 项 目 本标准条文号 试 验 方 法 出厂 型式 1 光缆结构完整性及外观 6.1 本标准7.2 100% 光缆结构尺寸 6.2.1 GB/T 2951.11-2008 10% 2 护套最小厚度 6.1.6.2 GB/T 2951.11-2008 10% 3 光缆长度 6.3 本标准7.4 100% 4 光缆中的光纤性能 6.4.1
33、4.1 尺寸参数、 6.4.1.1 GB/T 15972.202008 4.2 _模 场直径 GB/T 15972.452008 4.3 _截 止波长 GB/T 15972.442008 5%, 最少抽测 数每批次4个 4.5 光纤带性能 6.4.1.2 YD/T 979 10% 4.6 衰减特性 6.4.1.3 GB/T 15972.40-2008 100% 5 护套性能 6.4.2 5.1 热老化前后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表6序号1和序号2 YD/T 837.3-1996中4.10和 4.11 5.2 耐热冲击 表6序号3 GB/T 11327.1-1999中6.5.2 5.3 耐环境应
34、力开裂 表6序号4 YD/T 837.3-1996中4.1 6 光缆机械特性 6.4.3 本标准7.5 7 光缆环境性能 6.4.4 7.1 衰减温度特性 6.4.4.2 本标准7.6 阻燃光缆的燃烧性能 7.2 a) 阻燃性 6.4.4.3 GB/T 18380.11-2008或 GB/T 18380.35-2008 本 标 准 8.4 Q /CT 23 48- 20 11 10 b) 烟密度 GB/T 17651.2 c) 腐蚀性 GB/T 17650.2 7.3 低温下卷绕性能 6.4.4.4 本标准7.6.4 8 光缆标志 9.5 8.1 标志的完整性和可识别性 目力检查 8.2 标志
35、的牢固性 本标准7.3.1 8.3 计米标志误差 本标准7.3.2 5% 9 包装 9 目力检查 100% 注1: 出厂检验栏目中的百分数是按单位产品数抽检的最小百分比。 注2:光缆端的光纤尺寸参数、模场直径、截止波长允 许用光纤成缆前可追溯的同端头的实测值作为出厂检验值。 注3:对护套性能进行试验时,若取样困难可采取挤空管提供制 样或提供粒料进行试验,或者进行材料验证试验。 7.2 光缆结构检查 应在距光缆端至少100mm处目视检查光缆完整性和端面结构。 7.3 光缆标志检查 7.3.1 标志擦拭 a) 试验方法:GB/T 7424.2中方法E2B标志磨损的方法2; b) 负载:5N; c)
36、 循环次数:不少于5次; d) 合格判据:目视仍可辨认外护套上的标志。 7.3.2 计米标志误差 长度计米误差应是在适当长度上用钢皮尺沿光缆量得长度减去用计米数字确定的长度对前者的相对 值。 7.4 光缆长度检查 光缆长度应从光缆两端的计米标志的数字差来确定,也可采用光学方法(如OTDR仪器)来测量。 7.5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7.5.1 总则 下列规定的各试验方法及其试验条件用于验证光缆的机械性能,其试验结果符合6.4.3的要求时判为合 格。 机械性能试验中光纤衰减变化的监测宜采用YD/T 629.1规定的传输功率监测法,在试验期间,监测系统 的稳定性引起的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应优于0.03d
37、B。试验中光纤衰减变化量的绝对值不超过0.03dB时,可判 为衰减无明显变化。允许衰减有数值变化时,应理解为该数值已包括不确定度在内。 光纤拉伸应变宜采用GB/T 15972规定的相移法进行监测,其系统的不确定度应优于0.01%,试验中监测 到的光纤应变不大于0.01%时,可判为无明显变化。光缆拉伸应变应采用机械方法或传感器方法进行监测, 其系统的不确定度应优于0.05%,试验中监测到的光缆应变不大于0.05%时,可判为无明显应变。 7.5.2 可分离性 a) 试验方法:按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JB/T 10696.7-2007规定的试验设备和方法进行; b) 样品数量:直接从成品光缆
38、上取样,取至少5个试样; c) 试样长度:500mm; d) 试验步骤:先用手或刀片将样品从光缆分离口处撕开50mm左右,然后将撕开的部分分别夹持到 拉力机的两个夹具上,以500mm/min的拉伸速率进行撕裂试验; Q /CT 23 48- 20 11 11 e) 撕裂长度:200mm; f) 合格判据:记录每个试样的最大拉伸力和最小拉伸力,取全部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 试结果。测试结果满足6.4.3.2的要求时判为合格。 7.5.3 拉伸 a) 试验方法:GB/T 7424.2中方法E1,其中对自承式光缆进行试验时,盘绕在卡盘上的部分应 将吊线与缆芯分离后缠绕在卡盘上进行试验,但在有效
39、试验段(即两个卡盘之间的部分)光 缆应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b) 卡盘直径:约250mm; c) 保持时间:1min; d) 拉伸速率:100mm/min; e) 拉伸负载:见表7的规定; f) 受试长度:不小于50米; g) 验收要求:在长期允许拉力下光纤应变不大于0.2%,光纤应无明显附加衰减;在短暂拉力下 光纤应变不大于0.4%,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开裂。 7.5.4 压扁 a) 试验方法:GB/T 7424.2中方法E3; b) 压扁负载:见表7的规定; c) 受力面:光缆扁平面; d) 持续时间:在长期和短期压力下各持续1min; e) 点间隔:500mm; f)
40、试验次数:3次; g) 验收要求:在允许的长期压扁力下光纤应无明显附加衰减;在允许的短暂压扁力下光纤的附加衰减 在1550nm 处应不大于0.4dB;护套应不开裂。 7.5.5 冲击 a) 试验方法:GB/T 7424.2中方法E4; b) 冲击面半径:12.5mm; c) 冲锤重量:1N; d) 冲锤落高:1m; e) 受力面:光缆扁平方向(应避开增强构件); f) 冲击次数:至少3次,每次冲击点间的间距至少500mm; g) 验收要求: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任何损伤和开裂;试验后,任一根光纤的残余附加衰减在 1550nm 处应不大于0.4dB。 7.5.6 反复弯曲 a) 试验方法:GB/T
41、7424.2中方法E6; b) 弯曲半径: 30H; c) 循环次数:300次; d) 负载:20N; e) 验收要求: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任何损伤和开裂;试验后,光纤的残余附加衰减在1550nm 处 应不大于0.4dB。 7.5.7 扭转 Q /CT 23 48- 20 11 12 a) 试验方法:GB/T 7424.2中方法E7; b) 受扭长度:1m; c) 扭转次数:20次; d) 扭转角度:180; e) 张力负载:20N; f) 验收要求: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任何损伤和开裂;试验后,光纤的残余附加衰减在1550nm 处 应不大于0.4dB。 7.5.8 弯折 a) 试验方法:GB/T
42、7424.2中方法E10; b) 最小环直径:光缆静态弯曲半径的两倍; c) 施力方向:光缆扁平方向; d) 验收要求:光缆应不发生弯折。 7.6 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7.6.1 总则 下列规定的各试验方法及其试验条件用于验证光缆的环境性能,其试验结果符合规定的合格判据时, 判为合格。 7.6.2 温度循环试验 a)试验方法:GB/T 7424.2中方法F1; b)试样长度:应足以获得衰减测量所需的精度,宜不小于1km; c)温度范围:试验温度范围的低限TA 和高限TB 应符合表9 规定; d)保温时间:宜不小于8h; e)循环次数:2次; f)衰减监测:宜按YD/T 629.2 规定。在试验期
43、间,监测仪表的重复性引起的监测结果的不确定 度应优于0.02dB/km。试验中光纤衰减变化量的绝对值不超过0.02dB/km 时,可判为衰减无明 显变化。允许衰减有某数值的变化时,应理解为该数值已包括不确定度在内。单模光纤的衰减 变化监测应在1550nm 波长上进行; g)验收要求:光纤的温度附加衰减值应满足表9的要求。 7.6.3 阻燃性能 a) 阻燃性:按GB/T 18380.11-2008 和(或)GB/T 18380.35-2008 的规定进行试验; b) 烟密度:按GB/T 17651.2规定进行试验; c) 腐蚀性:按GB/T 17650.21998 规定进行试验。 7.6.4 低
44、温下卷绕试验 a)试验方法:参见GB/T 7424.2方法E11A和 GB/T 2951.142008; b)样品长度:几米短段; c)芯轴直径:光缆静态允许弯曲半径的2 倍; d)试验温度:15(黄河以北及青海、西藏地区自承式、管道形蝶形光缆要求试验温度-30); e)保持时间:不少于4h; f)卷绕圈数:4圈; g)循环次数:1次; Q /CT 23 48- 20 11 13 h)验收要求:试验完毕后,光纤应不断裂,护套应无目视可见的开裂。 7.7 环保性能 光缆组成材料应根据SJ/T 11363-2006中的规定进行分类。光缆用均一材料(EIP-A类)中禁用的有 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1
45、3规定。其它分类材料中禁用物质的限量应符合SJ/T 11363-2006中的相关规 定。 表12 光缆材料中禁用物质的含量限值 种类 物 质 含量限值(ppm) 铅及其化合物 800 镉及其化合物 70 汞及其化合物 100 重金属 6价镉的化合物 800 多溴联笨(PBB) 800 有机溴化物 多溴二笨醚(PBDE) 800 8 检验规则 8.1 总则 制造厂应建立品质保证体系,以确保光缆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光缆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 门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并附有制造厂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者方可出厂。厂方应向买方提供产品出厂检验的 测试记录。如买方有其它要求,厂方还应提供光缆的相应试验数据
46、。 光缆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章和表12规定。除非在订货合同 中另行规定,检验规则应遵照本章规定。 8.2 术语限定 8.2.1 单位产品 一个单位产品应是一盘制造长度的光缆。 8.2.2 检验批 检验批应由同时提交检验的若干相同型号的单位产品组成, 这些单位产品应是在同一生产周期内(例如 1天或1周)、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造出来的产品。 8.2.3 样本单位 一个样本单位是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的一个单位产品。 8.2.4 试样 一个试样应是样本单位的全段光缆或者是从其上取的一小段光缆,该小段光缆可在试验前截取成独立 段,也可试验后再从全段上截除。每一试样的长度应符合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 8.3 出厂检验 8.3.1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是光缆产品交货时应进行的各项试验,其检验内容包括表12中的项目和交货长度,如买方有 其它要求,厂方应提供光缆的相应试验数据。 8.3.2 抽样方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