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1 ,大小:395.12KB ,
资源ID:1268818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688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考研方剂学学习笔记.pdf)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考研方剂学学习笔记.pdf

1、中医考研方剂学学习笔记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内经: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 “ 方书之祖 ” 集理 、 法 、 方药于一体的医书,辨证论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开创方论之先河 医学心悟:首先归纳 “ 八法 ” 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 治咳嗽 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 止嗽散(风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咳喘 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2、) 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 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 治泄泻 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 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 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 火不生土 真人养脏汤 (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理中丸 (中焦虚寒,脾胃纳运乏力,升降失常) 补中益气汤 (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呕逆 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气逆) 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 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内阻) 归脾汤(思

3、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脾虚不摄) 四物汤(营血虚滞) 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 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 不足) 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 “ 四逆 ” 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 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当归四逆汤(血虚阳弱,经脉受寒,凝滞不通)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治腹痛 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 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养,营卫俱虚,阴阳失调)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治发热(甘温除热) 补中益中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 当归补血汤(血虚气弱,阳

4、浮于外) 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养,营卫俱虚,阴阳失调) 治胁 痛 贯煎(肝肾阴虚,肝失所养,肝气郁滞) 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 治头痛 川芎茶调散(风邪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治中风 镇肝熄风汤(阴虚阳亢,气血上逆) 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络阻,经脉肌肉失养) 治崩漏 黄土汤(脾阳不足,脾不统血) 归脾汤(脾气虚弱,脾不统血) 固冲汤(脾气虚弱,冲脉不固) 理中丸(中焦虚寒,脾不统血) 治失眠 朱砂安神丸(心火偏亢,阴血受灼,心神失养) 天王补心汤(心肾阴亏,虚热内扰) 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酸枣仁汤(肝血不足,

5、阴虚内热,虚火内扰) 药物在方 剂 中的作用 1、大黄 大承气汤(配芒硝) 荡涤肠胃热结 温脾汤(配附子) 攻下积滞 桃核承气汤(配核仁) 下瘀泄热 大黄牡丹汤(配核仁) 清泻肠中湿热,活血化瘀 八正散 清热泻火 茵陈蒿汤 泻热逐瘀 芍药汤 邪热祛积 2.桂枝 桂枝汤(配白芍)解肌发表,温助卫阳,温通经络 当归四逆汤(配当归) 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炙甘草汤(配炙甘草) 温阳通脉 麻黄汤 解肌发表,温经散寒 小建中汤 温中散寒 桃核承气汤 通行血脉 苓桂术甘汤 温阳化饮,平冲降逆 肾气丸 温阳化气 五苓散 化气解表 3.黄芪 补中益气汤 补气升阳 补阳还五汤 补气活血 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 归脾汤

6、 -益气健脾,益气生血,益气摄血 固中汤 -补气健脾,补气摄血,补气生血 当归补血汤 补气生血 防己黄芪汤 补气利水 4、麻黄 麻黄汤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阳和汤 开泄腠理,发越阳气 麻杏甘石汤 宣肺平喘,辛散透邪 5.半夏 半夏泻心汤 散结除痞,和胃降逆 温经汤 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调经 麦门冬汤 降逆和胃,开通胃气,祛痰除涎 小青龙汤 燥湿化痰 蒿芩清胆汤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小柴胡汤 和胃降逆止呕 6.白术 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止汗 痛泻要方 益气健脾燥湿 完带散 (山药)益气补脾,祛湿止带 五苓散 健脾燥湿利水 7.五味子 小青龙汤 敛肺平喘 生脉散 敛阴止汗 四神散 涩肠止泻 天

7、王补心丹 敛心安神 8.石膏 白虎汤(配知母) 清热生津 玉女煎(配熟地) 清胃火 清燥救肺汤(配桑叶) 清宣燥热,生津止渴 麻杏甘石汤 清泄肺热 9.白芍 芍药汤 -缓急止痛,治下痢腹痛 桂枝汤 -滋阴养阴,敛固外泄之营阴 麻子仁丸 养阴以助润下 小建中汤 和里养阴,缓急止痛 真武汤 -利小便,制约附子之温燥 镇痛熄风汤 滋阴柔肝,潜阳熄风 羚角钩藤汤 养阴增液,缓急舒筋 四物汤 补血 10.黄芩 小柴胡汤(配柴胡) 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蒿芩清胆汤(配青蒿) 清泄少阳湿热 葛根芩连汤(配黄连) 清热燥湿 11.知母 白虎汤 -清热除烦,润燥生津 凊暑益气汤 清热除烦生津 青蒿鳖甲汤 滋阴降火

8、12.柴胡 龙胆泻肝丸 疏肝清热,引经报使 普济消毒饮 疏风散热,郁而发之,并引药上行 小柴胡汤 透少阳半表之邪,舒畅枢机 补中益气汤 升阳举陷 败毒散 解肌发表 四逆散 疏肝升阳,透邪解郁 13.杏仁 三仁汤 -宣肺,使气化湿化 麻子仁丸 润肠通便,宣降肺气 桑杏汤 -宣降肺气,润燥止咳 14.牛膝 镇肝熄风汤 引血下行制阳亢 独活寄生汤 补肝肾,强筋骨 玉女煎 引热下行,兼补肝肾 血府逐瘀散 活血祛瘀,引胸中瘀血下行 15.桑叶配菊花 羚角钩藤汤 清散肝热,助君熄风 桑菊饮 疏散风热 16薄荷 养阴清肺汤 散热利咽 逍遥散 疏肝解郁 银翘散 利咽,疏散风热 川芎茶调散 辛散疏风,清利头目

9、17生地 肾气丸 滋阴补肾 灸甘草汤 滋阴养血 一贯煎 滋阴补肝 百合固金汤 养阴滋肾,凉血止血 导赤散 清心凉血,养阴 18连翘 保和丸 清热散结 银翘散 (金银花)清热解毒,轻散透表 清营汤 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19干姜 小青龙汤 温肺化饮 四逆汤 回阳救逆 理中丸 温阳散寒 特殊的治法 辛甘化阳 : 是指用辛味药与甘药相互配伍以扶助阳气,强壮阳气的治法 .-桂甘汤(桂枝之辛与甘草之甘相互配伍,辛甘合化为阳,从而起到通心脉,和血气,振奋心阳的作用,用治心阳不振的心动悸等证 . 小建中汤(饴糖 +桂枝)苓桂术甘汤桂枝汤 酸甘化阴 :是指营酸味药和甘味药相互配伍以益阴的治法 .化阴,即敛阴,滋

10、阴并进而使阴血日长之意 .临床常用于阴不济阳之风 .-桂枝汤(白芍之酸与甘草之甘相合配伍,酸甘并用,既敛又滋,从而起到化阴滋营的作用,以补充营阴的不足) 小建中汤(白芍 +饴糖) 急下存阴法 :指在热性病过程中,热邪积滞内结,津液日益不耗损,此时急须应用寒下方剂以通导大便,清泻实热, 从而达到保存津液的一种治法,如大承气汤峻下热结,以治疗实热积滞,内结肠胃之阳明腑实证 . 大承气汤(还有通因通用) 釜底抽薪法 :指用寒苦降下,通导大便以泻除实热之邪的方法 .本法好比实抽取锅底下燃烧底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 .泛指寒下法,以其苦寒泄降,清除实热积滞,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 大承气汤

11、调和营卫法:是纠正营卫不和,解除风邪的一种治法 . 桂枝汤(桂枝 +芍药) 滋阴疏肝法 :指以滋阴补肾药与疏畅肝气药相合组方,使肝气和畅,柔达的方法 . 贯煎,治疗肝阴虚,肝气不舒之胸脘胁痛证 . 滋阴潜阳法 :指用滋阴的药物配伍重镇潜阳药,具有滋养肝肾,平肝潜阳的作用,用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病证的一种治法 . 镇肝熄风汤 补气止血法 :治法之一,又称益气摄血 .是指通过益气健脾以统血,摄血,从而治疗气虚脾不统血所致出血日久不止之证的一种治法 . 归脾汤,固冲汤,(补中益气汤) 补气活血法 :是指重用补气之药,以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的一种治法 .用治气虚血瘀, “ 因虚致瘀 ” 的中

12、风证; 补阳还五汤 益气升阳法 :指以补气药配伍升举阳气药组合成方,以治疗中气虚弱,清阳下陷病证的一种法 补中益气汤 透热转气法 :是治疗 温病热入营分的一种治法 .当邪热初入营分之时,证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 .治疗除清营解毒外,可清气透热,导营热向外透发,从外而解的治法 . 青营汤 养阴透热 :温病后期,阴液已伤,而邪热仍稽留阴分导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时,用养阴退热药(鳖甲),配合芳香透热药(青蒿)治疗,使阴复热退,热透邪出的一种治法 青蒿鳖甲汤 化痰熄风法 :是治疗风痰上扰证的一种治法 .风痰上拢证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症,其由脾湿生痰,痰阻清

13、阳,加之肝风内动,风痰上拢清空所致,治疗上应采用化痰熄风药, 以祛除风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 凉肝熄风法 :清肝热平熄肝风 -羚角钩藤汤 逆流挽舟法 :为治疗痢疾初起而有表证(外感夹湿型痢疾)的一种方法 败毒散 通因通用法 :为反治法之一,指应用通下的方药来治疗表现上有通泄的病症的一种治法 .芍药汤,大承气汤 补火生土法 :指温壮,补益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的治法,用以治疗命门火衰,不能上暖脾土,脾失健运之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之证 四神丸 辛开苦降法 :当寒热互结,肠胃不和而见心下痞满,呕吐下利时,用辛味药之辛散以开通心下之痞结,配以苦味药之苦降,苦寒以 清降泄热,降泄胃气以止呕,两者合用,

14、平调寒热,开结降泄以治心下痞证 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 温阳止血法 :指用温补脾阳的药物,来恢复脾统血的功能 .以达制止出血的治法,用治脾阳虚寒所致的出血证 黄土汤理中丸 凉血止血法 :十灰散 凉血散瘀法 :凉血兼散瘀 .主治热入血及热伤血络证,因热与血相持和离经之血易致瘀,治宜凉血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虑,又配散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 . 犀角地黄汤 清肝宁肺止血法 :咳血方 温阳利水法 :真武汤 温阳化饮法 :苓桂术甘汤 增水行舟法 :指以滋阴增液的药物组成方剂,功能滑润肠道,导 下便结津枯,尤偏于阴亏液涸之便秘的一种治法 .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故名之 . 增液汤增液

15、承气汤 滋水涵木法 :即滋肾养肝 .指运用滋肾阴、补肾水以达到润养肝阴的方法 .此法常用治肾阴亏虚肝木偏旺的病症 . 杞菊地黄丸一贯煎 益气固表法 :玉屏风散 补气摄血法 :是指通过益气健脾统血、摄血 .从而治疗气虚脾不统血所致出血日久不止之证的一种治法 归脾汤补中益气汤 疏肝健脾法 :逍遥散 疏肝理脾法 :四逆散 解表清里法 :防风通圣散葛根芩连汤 解郁透气法 :四逆散 益气渗湿 :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汤 益气解表法 :败毒散 培土生金 :即补脾益肺,指用补脾土的方法,使脾气健运,能正常地生化水谷精气,上养于肺,以治疗肺脏亏虚病症的一种治法 . 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麦门冬汤 名词解释 方剂 :是

16、中医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组合,并酌定剂量、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量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 . 方剂学: 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础理论(治法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 治法: 治疗的方法 .指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症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 君药 :指针对主病因或 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主病之谓君) 臣药 : a、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次要作用) b、对兼病因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 a、佐助药 直接治疗次要证候的药物,协助君、臣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 b、佐制药 制君、臣的烈、毒性的

17、药物 . c、反佐药 指在重病邪盛时,根据 “ 甚者从之 ” 的治则 .用于消除或避免产生格拒现象(饮药即吐)而配伍的药物 .(治寒以热而佐以寒,治热以寒而佐以热) 使药 : a、调和药性的药物 b、引经报使药:指能引导方中诸药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经脉、脏腑、病位的药物 . 八法 :出自清代程 钟龄的医学心悟汗、和、下、吐、温、清、消、补 营卫不和 :正常状况下,卫行脉外,固护营阴,为卫阳提供营养,营卫调和 .病理状态下,卫气虚弱,腠理疏松,卫阳不能固守营阴,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见汗出恶风,是为营卫不和 . 桂枝汤 热结旁流 :肠中实热结积较重,机体为排除邪气,逼迫粪水从旁而下,其虽有下痢,

18、但下之乃臭秽粪水,且泻后腕腹的胀满痛不减,是为 “ 热结旁流 ” 也 .-大承气汤 脾约 :胃中燥热(胃强),脾津不足(脾弱),脾被热邪所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因而津液不能输布,肠道失以津液濡润,故大便干结,但术膀胱 ,故小便数 麻子仁丸 祛风剂 :祛风是利用药物疏散风邪的作用,以疏散经络、肌肉、关节间留滞的风邪的一种治法 梅核气 :是一种病名 .每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 .吞咽不下,胸膈满闷等 .每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聚津成痰,痰气交阻,结于咽喉而致 . 半夏厚朴汤 瘛疭( chi4zong4):俗称(抽风),使小儿惊凤的一种证候 .瘛,使紧急挛缩 .疭,使筋缓纵伸 .瘛疭是

19、形容手足时伸时缩,无力地抽动不止的状态 .它是一种因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其抽动缓而无力 . 大定风珠 凉开 :即清热开窍 .指用清热药配 伍开窍药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用治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的一种治法 . 温病 “ 三宝 ”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制性存用 :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他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例如银翘散 荆芥,麦门冬汤 半夏 凉燥 :是因深秋感受风寒燥邪,津液不布而致,属小寒,次寒,临证一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为主,治疗以苦温甘辛法, 杏苏散 甘温除热法 :指应用性味甘温的药物组合成方

20、,以治疗因虚而发热的一种治法 小建中汤治疗阳虚发热 温阳止血 :用温补脾阳的 药物,来恢复脾统血的功能,达到止血的目的,用于脾阳虚寒之出血证 . 理中丸 协热下利 :表邪未解 .热邪内陷阳明而出现的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的湿热泄泻证 葛根黄连黄芩汤 滋水涵木 :滋肾养肝,指用滋肾阴,补肾水以达到养肝阴的方法 .常用于治肾阴亏虚,肝木偏旺的病证 .菊杞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之眼睛昏花,干涩等证 喑痱 :中风症候之一, “ 暗 ” 指语言不利或不能说话 ;“ 痱 ” ,指四肢萎废,不能运动,临床上又有虚实之分,实证是由于风痰阻塞;虚是肾虚精气不能上承 .地黄饮子治疗下元虚衰,痰阻

21、窍道所致暗痱 证(虚) 轻宣润燥 :轻宣辛散药 +润燥 =治疗外感燥邪(凉或温)桑杏汤杏苏散 简答题 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生姜配大枣的作用? 桂枝:散寒解机发表,温助卫阳 .白芍:滋养营阴,收敛阴液 .桂配芍 。 1.解肌发表,且散中有收,使祛邪而不伤正,养阴而不留邪; 2 调和营卫(调机表之营卫) 生姜:辛散风寒,助君药以解表调卫,温中止呕 .大枣:补益脾胃,助白芍和营血,姜,枣相配,益脾胃,调脾胃之营卫,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力 . 2.银翘散是辛凉解表剂,方中为何用辛温解表的荆芥、豆豉? 取其辛散透邪之功效 .荆芥(豆豉)药性虽辛温,但在大 队寒凉药中,温性被制,而存其发表散邪之用,以增强本

22、方解表透邪之力,故属于 “ 制性存用 ” 之药 麻杏甘石汤:麻黄与石膏相配,以寒制温,清泄肺热,宣肺平喘 . 温脾汤:附子与大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积滞以除冷积 . 3.清营汤中配银花、连翘、竹叶、黄连的意义 ?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竹叶、黄连:清心除烦 .四者相配,既清心解毒以除烦,又透热外出,使营热透出气分而解 . 4.龙胆泻肝汤中配柴胡 ,生地 ,当归的意义 ? 柴胡 :疏肝清热 ,使气疏而热郁解 ,引药归入肝胆 .生地 ,当归 :补血养阴 ,防肝热伤阴血 ,泻中兼补又防苦燥渗利伤阴 . 5.归脾汤中用补气药的意义 ? 归脾汤中用黄芪 ,人参 ,白术等补气药的意义有

23、3点 :(1)益气补中健脾 ,以治脾虚之证 .(2)益气生血 ,以治心血不足之证 .(3)益气摄血 ,以治脾虚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 6.分析补益剂 ,祛湿剂 ,理血剂 ,祛痰剂 ,消食剂中配伍理气药的意义 . (1)使补而不滞 (2)气化则湿亦化 . (3)有气行则血行的功效 . (4)气顺则痰消 (5)使气利而积消 . 7.简述血府逐瘀汤中配伍柴胡 ,枳壳 ,桔梗的意义 . 枳壳行气宽胸 ;桔梗宣达肺气 ,载药入胸中 ;柴胡疏肝理气 .三药一升一降 ,开胸行气、调畅气机、使气行则血亦行 . 8.简述黄土汤中配干地黄 ,阿胶 ,黄芩的意义 . 生地 ,阿胶 :滋阴养血 ,止血 .生地 ,阿胶得

24、白术 ,附子可避免滋腻呆滞碍脾之弊 ;白术 ,附子配生地 ,阿胶可免温燥伤血之虑 .黄芩 :苦寒清热止血坚阴 ,制术 ,附之温性 ,使温阳而无动血之弊 .刚柔相济,标本兼顾 9.镇肝熄风汤中配茵陈 ,川楝子 ,麦芽的意义 ? 在大队镇肝熄风 ,滋阴潜阳药的基础上 ,配茵陈 ,川楝子 ,麦芽以清泻肝热 ,条达肝气 ,从而有利于肝阳的平降镇潜 ,防止了因重镇太猛 ,而使肝阳上亢愈甚的不利局面 . 10.小柴胡汤 ,肾气丸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承气汤 ,理中丸 ,归脾汤 ,麦门冬汤的主治证有哪些 小柴胡汤 :1,伤寒少阳病 2,妇人伤寒 ,热入血室证 3,疟疾 ,黄疸及内伤杂病见少阳证 肾气

25、丸 :1,肾阳不足证 2,阳痿早泄 ,痰饮 ,水肿 ,消渴 ,脚气 ,转胞等 补中益气汤 :1,脾胃气虚证 2,气虚下陷证 3,气虚发热证 4、脾不升清证 五苓散 :1,伤寒太阳膀胱蓄水证 2,水湿内停之水肿 ,泻泄 ,小便不利 3,痰饮 大承气汤 :1,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证 3,发狂证 4,热厥 5,痉病 理中丸 :1,脾胃虚寒 2,阳虚失血 3,小儿慢惊 4,病后喜唾涎沫 5,胸痹 6霍乱 归脾丸 :1,心脾气血两虚证 2,脾不统血证 麦门冬汤 :1,肺胃阴伤气逆之肺萎 2,胃阴不足证 组方原则(曾经考过者) 麻黄汤 :君:麻黄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臣:桂枝 a.散寒解肌发表; b.

26、温通经络 佐:杏仁 降利肺气,平喘止咳 使:炙甘草 和中 ,调药 *麻 .桂相须为用 ,发汗散寒解表力強 *麻 .杏相配 ,宣降肺气 ,增强平喘之力 小青龙汤 :君 :麻黄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桂枝 散寒解肌发表 ,助阳化气以行水化饮 臣 :干姜、细辛 温肺散寒化饮 佐 :五味子 温敛肺气以止喘咳 半夏 燥湿化痰 ,蠲 (juan)饮降浊 白芍药 -养阴和营 ,且防麻 .桂发汗伤阴 使 :炙甘草 -调和药性 *麻、桂相须为用 ,发汗散寒力強 *姜、辛 .味相配 :散中有收 ,散肺寒 ,化寒饮而不伤正 ,敛肺气 ,止喘咳而不留邪 ;而且具散寒化饮 ,止咳平喘之功 . 大乘气汤 :君 :大黄 (

27、后下 )-苦寒泄热 ,清泻肠胃积滞 , 臣 :芒硝 咸寒泻热 ,软坚润燥通便 佐 :枳实 破气散结 ,消积除痞 厚朴 宽肠下气 ,消胀除滿 *黃、硝相须为用 ,攻柔相济 ,清泻热结力強 ,燥 .实并治 *枳、朴相配 ,助黃 .硝以推荡积滞 ,攻下热结 . 清营汤 :君 :犀角 清营解毒 ,凉血散瘀 臣 :生地黄 清营解毒 ,助君清解营份热毒 ,养阴生津以治营热津伤 玄参 滋阴清热解毒 麦冬 清热养阴生津 佐 :银花 .连翘 清热解毒 ,轻宣透邪 竹叶、黄连 清心除烦 丹参 清心除烦 ,活血化瘀 ,防热与血结 ,引药入心 小柴胡汤 :君 :柴胡 a.重用之以透少阳 (半表 )之邪 ;b.疏畅少阳

28、气机 臣 :黄芩 清泄少阳 (半里 )之热 佐 :半夏、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 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 ; 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 使 :(兼 )炙甘草 :调和诸药 *柴 .芩相配 :透表泄热 ,调畅气机 ,和解少阳 四君子汤 :君 :人参 甘温补气 ,健脾养胃 臣 :白术 补气益中 ,健脾燥湿 *参、术相须为用 ,增强了补齐健脾益胃之效 佐 :茯苓 健脾渗湿 *术、苓相配 ,健脾助运 ,相辅相成 使 :炙甘草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补中益气汤 :君:黄芪 益气补中,升阳固表 臣:人参、白术、炙甘草 益气健脾 *参、术、芪、草相须为用 佐:陈皮 理气和中,使全方补而不滞 当归 养血补虚 使(

29、兼):升麻、柴胡 升阳举陷,引药上行 一贯煎: 君:生地黄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臣:枸杞子 滋肾益精,养血补肝 当归 养血补虚,和血调肝二药合用、滋阴血,补肝肾,滋水涵木 北沙参、麦冬 养阴补肺,既资水上之源 佐:川楝子 疏肝理气,清泄郁热 . 桃核承气汤: 君:桃仁 破瘀活血 大黄 下瘀泄热 臣:桂枝 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瘀 芒硝 泻热软坚通便,助大黄攻逐瘀热 *桃仁、大黄相配,逐瘀泄热,瘀热并治 *桂枝得大黄则不走表,大黄得桂枝则不直下,共奏活血祛瘀之功 佐使:炙甘草 护胃气,以防寒凉药伤胃 调和诸药 补阳还五汤 :君:黄芪 大补元气,使气旺而促进血行 臣:当归尾 活血祛瘀,养血通络,使

30、祛瘀 而不伤正 佐:地龙 通经活络 川芎 .赤芍,桃仁 .红花 活血化瘀,助归尾之力 生化汤 :君:当归 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臣:川芎 活血行气 桃仁 活血化瘀 佐:炮姜 温经止痛 黄酒 温通血脉而活血 童便 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使:炙甘草 调和诸药 黄土汤 :君:灶心黄土 温中阳,收敛止血臣:白术 健脾益气炮附子 温壮脾阳佐:生地、阿胶 滋阴养血、止血黄芩 止血而治诸失血;苦寒坚阴,制术、附之温性,使温阳而不动血 .使:甘草 调和诸药 *生地、阿胶得白术、炮附子可避免滋腻呆滞碍脾之弊;白术、炮附子配生地、阿胶可避免温燥伤血之虑 . 平胃散 :君:苍术 燥湿运脾 臣:厚朴 行气化湿,消胀除满

31、 佐:陈皮 理气和胃,芳香醒脾 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以促运化 使:炒甘草 和中,调药 *君臣相配,燥湿运脾,行气化湿,湿化气行则脾得健运 *臣、佐相配,理气和胃,使气行湿化 藿香正气散 :君:藿香 外散风寒,内化湿滞 臣:白芷,紫苏 辛散风寒,助君以解表,并芳化湿浊,和中止呕 半夏曲,厚朴 燥湿和胃止呕,行气除满,助君以燥湿理气 和中 佐:陈皮 理气化湿,和中止呕 大腹皮 行气除满,利湿 桔梗 宣肺宽胸利膈,既益于解表,又助于化湿 白术,茯苓 健脾去湿,和中止泻 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 使:炙甘草 调和药性 五苓散 :君:泽泻 渗湿利水 臣:猪苓,茯苓 利水渗湿,以助君药 *君,臣相须为用,利水

32、渗湿之力强 佐:白术 健脾以运化水湿,合茯苓相使为用,以助健脾利湿 桂枝 (温阳化气,外散风寒)化气解表 二陈汤 :君: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臣:橘红 行气和胃,使气顺痰消咳止 *君臣相配为 “ 二陈 ” ,旨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佐:茯苓 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无以生 生姜 合半夏 化痰; 降逆和胃 乌梅 敛肺止咳,与半夏相配散收并用,祛痰而不伤正 使:炙甘草 调和药性 半夏白术天麻汤 :君: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天麻 平肝熄风而止眩晕 *二药相配,化痰熄风以止眩晕 臣:白术 健脾燥湿 茯苓 健脾渗湿 *二药合健脾去湿以治痰之本 橘红 理气化痰,和胃止呕 佐使:甘草,生姜,大枣 和中,调

33、药 阳和汤 :君:熟地 重用以补阴血,填精髓 鹿角胶 填精髓,助阳气 *二药合用养血助阳,填精益髓 臣:肉桂,姜炭 温里散寒,通利血脉 *君,臣相配以温阳补血,散寒通脉,使补不碍胃,补不留邪 佐:麻黄 开泄腠理;发越阳气,宣通卫气以散肌表腠理之寒凝 白芥子 豁寒痰,通经脉,利气机,尤善祛皮里膜外之痰以散结消肿 佐使:生甘草 合温里散寒药以解阴毒,兼以调药为使 类方比较(曾考过者) 1.小青龙汤 -定喘汤 -苏子降气汤 均能降逆平喘,祛痰止咳 .用治痰失宣降所致之喘咳证 a.小青龙汤所致之喘咳证,乃因寒痰水饮壅肺,外感风寒,外寒饮动内 饮,水寒射肺,肺失宣降而致,属外寒内饮之证 .故以解表散寒,

34、温肺化饮立法,临证以发热恶寒而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胸闷,苔白滑等证为特征 b.定喘汤所治之喘咳证,乃因素有痰浊蕴肺,郁而化热,复感风寒,肺失宣降所致,故以宣肺降气,祛痰定喘兼清肺热,散风寒立法,临证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腻而黄,脉滑等证为特征 c.苏子降气汤所治之喘咳证,乃因寒痰壅肺,肺失宣降(上实)为主,且有肾虚不纳气(下虚)而致,属上实下虚之喘咳证,故以降气祛痰,温肾纳气立法,临证以喘咳痰涎壅盛,痰多清稀,胸闷,呼多吸少,腰酸脚 软,苔白滑,尺脉偏弱等证为特征 2.小青龙汤 -杏苏散 两方均有外散风寒,内化痰湿(或痰饮)的功效,用治外感风寒,痰湿内阻之咳嗽证 a.小青龙汤

35、发汗散寒中尤擅于温肺化饮而平喘止咳 .多用治外感内饮,尤以寒饮内停肺的喘咳证,属温化法 .亦是治疗肺寒痰喘咳的良方 .临证以喘咳痰多清稀,胸闷,舌苔白滑或兼有表证为特征 b.杏苏散轻散风寒(轻宣凉燥)中长于宣肺气,化痰湿(偏于宣散化痰),为治外感凉燥证的代表方,亦治外感风寒较轻,兼肺气不宣痰湿内阻之咳嗽,属宣化法 .临证以恶寒头痛,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脉弦等见证为特征 3.逍遥散 -一贯煎 两方均具有疏肝理气而止痛之功 .用治疗肝郁不舒所致之胁痛证 a.逍遥散长于疏肝解郁,并能养血健脾,属调和肝脾之剂,临证多用治肝气郁结为主,兼有血虚脾弱之胁痛证,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证 .表现以两胁作痛

36、,或少腹疼痛,乳房作胀,头痛目眩,口燥咽干,食少体倦,舌淡,脉弦而虚等证为特征 b.一贯煎重在滋养肝肾,兼能疏达肝气,为滋阴疏肝法的代表方,多用治肝肾阴虚,兼有肝气不疏之胸脘胁 痛证,临证伴有吞酸吐苦,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弦等征候者 4.归脾汤 -固冲汤 均重用补气药,意在补气健脾,以复统摄之权,用治脾气虚,气不摄血之崩漏或月经过多,舌淡脉细弱等证 a.固冲汤在补气健脾摄血之外,更配以固冲养血收敛止血,去瘀止血,补气固冲以治其本,收涩化淤以治其标,以奏固崩止血之功 .用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执血崩月经过多证,伴见量多色淡质清稀,心悸,眩晕,舌淡脉细弱等证者 b.归脾汤重在补气健脾摄血之外,更

37、配以养血安神之品,以达心脾同治,气血并补 .但重用补气,意在生血,以复其生血统血之职 .用治心 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证 5.四物汤 -逍遥散 两方均有补血和血之功,用治肝血不足而头目眩晕,月经不调,舌淡,脉细之证 . a.四物汤重在养血补虚,并能行血调经,为临证补血,调血的基本方剂 .多用治冲任虚损,营血虚滞所致之血虚证,以及妇女月经不调和胎前,产后血虚兼气滞者 . b.逍遥散重在疏肝解郁,并能养血健脾,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剂 .多用治肝气郁滞,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或胁痛证 .临证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食少体倦,舌淡,脉弦而虚等证 . 6、归

38、脾汤 天王补心丹 均有补心血安心神之功,皆可用于心血不足的心神不安证,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 a.天王补心丹:、重在滋养心肾之阴血兼清虚热,用于心肾阴血虚少、心肾不交的心神不安证,症见失眠多梦、健忘心慌、伴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 b.归脾汤:重在益气健脾兼以养心,用于心脾气血两虚之心神不安证,症见食失眠多梦神疲食少、体倦乏力、面色萎黄;亦用于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 7、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 均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之功 .用治脾胃气虚而见面色萎白、少气体倦、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者 . a.四君子汤:重在益气补中,并能健运脾胃,为补气的基础名方 .是治

39、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 . b.补中益气汤:功善益气升阳, “ 甘温除热 ” ,临证尤多用治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证、久泄痢证、崩漏证,以及气虚发热证 . c.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中培土生金,功善渗湿止泻,为 “ 益气渗湿 ” 代表方,临证多用治泄泻或咳嗽咯痰色白,气虚夹湿泄泻或咳喘 . 8、理中丸 四君子汤 均具有益气健脾之功,均可治脾胃气虚之证 .临证均可见气短体倦、食减便溏或泄泻、舌淡苔白、脉虚之证、 a.理中丸:以干姜为君,侧重于温中祛寒,兼以益气健脾,为治中焦 脾胃虚寒证的代表方 .亦主治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睡涎沫、胸痹等病症属中焦虚寒者 .临证以脘腹冷痛、畏寒肢冷、不欲饮食、便溏泄泻

40、、脉沉细等为特征 . b.四君子汤:以人参为君,重在补脾益气,为补气的基础方剂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乏力证 .临证以面色恍白、气短体倦、食少便溏、舌淡脉虚等为特征 . 9、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 三方都可以用来治疗四肢厥逆之证,但三方用药主治皆不同 . a.四逆散证乃热邪内传少阳,阳气被遏,不能外达所致,属热厥轻证,功效着重于通解热邪,还可以治肝脾郁滞证,有疏肝理脾之功效 . b.四逆汤证是由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属寒厥证,功效着重回阳救逆 . c.当归四逆汤证则属血虚受寒、寒凝经脉所致,功效着重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 10、半夏泻心汤 枳实消痞丸: 均以消补兼施、寒热并用、辛开苦降

41、立法,用治心下痞满、舌苔腻微黄之证 a.半夏泻心汤:重在调和寒热,和胃降逆止呕 .用治脾胃虚弱、寒热互结、肠胃不和升降失司之心下痞满不痛、呕吐肠鸣利、舌苔腻微黄、脉滑数之证 . b.枳实消痞丸:行气消痞之力大,且有健脾去湿、和胃消食之功,临症以心下痞满证,伴有食少、体倦乏力、大便不调等证为特征 . 11、凉开 三宝的比较 凉开三宝是指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 三方均能清热解毒、涤痰开窍,用治温病热邪内陷心包或痰热蒙蔽心窍所致发热、烦躁、神昏谵语、舌降苔黄数等热闭证 . a.安宫牛黄丸寒凉性最大,清热解毒之力最强,清热与开窍并重,故适用于热闭证而热毒炽盛或痰热内盛、蒙蔽心窍之高热、烦躁、神昏、谵

42、语、舌红绛、苔黄、脉数等证及小儿痰热惊厥 . b.紫雪寒凉性次之,清热止痉力最强,化痰开窍力逊于至宝丹 .故适用于热闭证而热陷心包及热盛动风之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烦躁四肢抽搐等证者 . c.至宝丹寒凉性最小,清热解毒力弱,而辟秽化 浊、豁痰开窍力优,适用于痰热偏重、内闭心包之神昏谵语、痰多气粗、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热闭证 . 12.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 均具有平肝熄风的功效 .用于治肝风内动的头晕目眩,烦躁,脉弦有力者 . a.羚角钩藤汤长于凉肝镇风,清热止痉,并能柔润舒筋 .多用于肝热盛,引动肝风而见高热烦躁,四肢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等证者 . b.镇肝熄风汤善于重镇降逆,潜肝熄

43、风,并能滋阴液,舒肝气 .多用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而动风,气血逆上之类中风证 .临证以头目眩晕,脑部胀痛,面色如醉,脉弦长而有力等为特征 .而且不论中风之前,中风举发或中风之后,凡其病机相符者,均可应用 . 13五苓散 猪苓汤 均有利水渗湿之功 .有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证 . a.猪苓汤利水渗湿之中尚有清热养阴之功 .主治水热互结,邪气伤阴致小便不利,口渴欲饮,身日心烦等证 . b.五苓散利水渗湿之中尚有健脾运湿,化气解表之功 .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见头痛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苔白 . 14.真武汤 实脾散 均能温补脾肾、助阳行水,同治脾肾阳虚、阳不化气、水气内停

44、之小便不利、水肿、苔白脉沉等阴水证 . a.真武汤偏于温肾利水 ,主治肾阳虚之水肿 .症见小便不利、浮肿、腹痛、兼阴随阳伤之身目闰动者 . b.实脾散偏于温补脾阳兼行气导滞之功,主治脾阳虚水停气滞之水肿 .症见胸腹胀满、食减便溏、舌苔白腻 . 15.平胃散 藿香正气丸 均具有芳香化湿运脾、辟秽祛浊、行气和中之攻,都可用治湿滞脾胃之脘腹痞满、吐泻食少、舌苔白腻等证 . a.平胃散功专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专治湿困脾胃、气机受阻之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口淡纳呆、苔白腻等证,为燥湿和胃的代表方 . b.藿香正气散兼外散风寒,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寒热头痛、腹痛吐泻等证,为解表化湿并用之剂 . 16.理

45、中丸 -黄土汤 均能温脾阳,益脾气,以统血摄血,用治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脾不统血的出血证,症见出血,血色暗淡,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者 a.理中丸重在温阳健脾治本,用治中焦虚寒证,临症以脘腹冷痛、食少泄泻舌淡苔白、脉沉迟为主 b.黄土汤重在标本兼治,既温阳健脾治本又养血止血治标,临症以失血,血色淡黯、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为主 . 有代表性的古句子 1、肾气丸 “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 “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而生化无穷 ” 2、六味地黄丸 “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3、清营汤 “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 4、犀角地黄汤 “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46、” 5、苓桂术甘汤 “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6、芍药汤 “ 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 参考复习指导 1、 六味地黄丸的附方 -知柏地黄汤、杞菊地黄汤、都气丸、麦味地黄丸、耳聋左慈丸 四君子汤的附方 -归脾汤,枳实消痞丸,健脾丸,八珍汤,参苓白术散,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2、 下列药的主治症: 小柴胡汤 -1)伤寒少阳证;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3)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肾气丸 -1)肾阳不足; 2)阳痿早泻、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补中益气汤 -1)脾胃气虚证; 2)气虚下陷证; 3)气虚发热证 五苓散 -1)伤寒太阳膀胱蓄水证; 2)水

47、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3、 痰饮 大承气汤 -1)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证;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等 理中丸 -脾胃虚寒或阳虚失血、小儿慢惊风、病后喜唾涎沫、胸痹、霍乱等 归脾汤 -1)心脾气血两虚证; 2)脾不统血证 麦门冬汤 -1)肺胃阴伤气逆之肺痿; 2)胃阴不足证 方中药对的作用 麻黄汤中麻黄配杏仁的作用是 :宣 肺平喘 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的作用是 :调和营卫 小青龙汤中细辛 干姜 五味子相配的作用是 :温肺化饮 ,敛肺平喘止咳 桑菊饮中桔梗配杏仁的作用是 :宣肺止咳 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的作用是 :峻下热结 小柴胡汤中柴胡配黄芩的作用是 :和解少阳 四逆散中柴胡配枳实的作用是 :疏肝理脾 逍遥散中柴胡配当归 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