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史重点 整理 制度篇 (一) 西周的学校制度 “学在 官府 ” 是 我国 奴隶 社会教 育的 重要 特点 , 在 这种体 制下 , 学 校设 在官 府之中 , 官 师不分 ,官 吏既 是教 育行 政官员 ,也 是学 校的 管理 者,还 是学 校的 教师 。 西周时 国学 的主 持者 称大 司乐 , 大 司乐 负责 宗教 祭祀 和国家 典礼 , 是国 家最 高的 礼乐官 , 兼管国 学教 育事 务。 大司 乐属下 的一 些官 员, 就是 学校的 教师 。 西周地 方最 高行 政长 官是 大司徒 , 也 往往 称为 “教 官” , 说明 其主 要职 责是 教化, 从西 周地方 官学(乡学)
2、的 教育 内容来 看, 与地 方行 政长 官的职 责大 体相 同, 可见 地方教 化是 地方 行政长 官的 主要 任务 。 西周学 校确 有较 完备 的制 度, 大 而言 之, 分两 类、 两 级;一 类是 国学, 一类 是乡 学;国学 又有大 学与 小学 两级 。 “六艺 ”即 礼、 乐、 射、 御、书 、数 。 (二) 私学的兴起 一、原 因 1. 士阶 层的 崛起 2. 封建 土地 私有 制经 济的 形成 3. 学术 下移 4. 官学 失修 5. 诸子 百家 私学 的发 展 二、私 学产 生的 意义 1. 西周 官学 是由 国家 政权 机关主 办的 , 以 “学 在官 府” 为 其主 要
3、特 征, 在管 理上是 “官 师一体 ” 、 “政 教合 一” , 教育是 政治 组织 的一 部分 , 教师 由政 府官 员兼 任, 私学是 由私 家 根据社 会需 要或 个人 需要 设立的 ,以 政教 分设 、官 师分离 为主 要特 征, 有独 立的组 织机构 , 以具有 知识 技能 的贤 士为 师,教 师逐 步成 为社 会中 一种独 立的 职业 。 2. 西周 官学 受到 贵族 身份 的限制 , 少 数贵 族子 弟袭 断了受 教育 的权 利, 私学 以自由 受教 为原则 ,扩 大了 教育 对象 的范围 ,学 校向 平民 下放 ,使文 化知 识得 以下 移到 民间。 3. 西周 官学 限于
4、传统 的 “ 六艺” , 灌 输的 是奴 隶制 政治观 念和 道德 思想 , 偏 重于历 史文 化,私 学则 有思 想自 由, 各家各 派不 必有 统一 的思 想,教 育内 容以 传授 各学 派的政 治观点 、 道德思 想, 以至 新的 知识 、技能 为主 。 4. 西周 官学 有固 定的 教育 场所和 相应 的基 本设 备, 制度上 较为 规范 。 私 学则 不一定 有固 定的教 育场 所, 它以 教师 为中心 ,流 动性 较强 ,设 备也较 简单 ,具 有较 大的 灵活性 。 5. 私学 的产 生促 成了 一大 批教育 思想 家的 产生 , 形 成了古 代教 育思 想的 第一 次高潮 ,
5、对 后代的 教育 思想 及教 学实 践的发 展产 生了 很大 的影 响。 (三) 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产 生原 因 1. 是战 国时 期养 士用 士之 风发展 的结 果。 2. 是齐 国封 建经 济发 展的 结果。 3. 稷下 学宫 的产 生与 齐威 王开明 的文 教政 策有 关。 二、办 学特 点 1. 待遇 优厚 。 2. 不治 而议 论。 3. 学术 自由 。 三、办 学性 质 1. 官家 举办 私家 主持 的特 殊形式 学校 。 2. 集讲 学、 著述 、育 才活 动为一 件并 兼有 咨询 作用 的高等 学府 。 四、历 史意 义 1. 其一 、稷 下学 宫促 成了 诸子百 家的 发展
6、 、融 合和 分化。 2. 其二 、显 示了 古代 知识 分子的 独立 人格 。 3. 其三 、创 造了 一个 出色 的教育 典范 。 4. 其三 、创 造了 一个 出色 的教育 典范 。 (四) 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 制度(三个) 一、察 举制 对教 育的 影响( 汉朝) 1. 使孔 子“ 举贤 才” 和“ 学而优 则仕 ”的 观念 在汉 代开始 获得 了制 度上 的落 实。 2. 选士 制度 给教 育带 来巨 大的利 益驱 动。 3. 汉代 察举 与学 校教 育各 为一途 , 它们 之间 尚未 建立 制度上 的联 系 , 更 谈不 上衔 接关 系 。 4. 由于 察举 的决 定权 在主 管官
7、员 的手 里, 察举 标准 又不是 很具 体, 主观 随意 性较强 。 5. 产生 了诸 多弊 端: 其 一 , 贵戚 高官横 加干 扰取 士 。 其二, 贿选 成风。 其三 , 主管官 员 察举不 力。 其四 ,沽 名钓 誉成风 。 二、九 品中 正制(魏 晋南 北 朝) (1)积 极作 用 1. 是选 士制 度的 革新 , 是 察举制 的发 展。 负责 选士 的官职 , 不 再由 地方 长官 兼任, 而由 中正专 任, 这有 利于 选士 工作正 常、 有效 地进 行, 而且可 以加 强中 央对 选士 权的控 制。 2. 其创 立、 实 施, 使 选士 制度向 “综核 名实” 前进 了一大
8、步。 中 正品 第士 人 , 不仅看 门 第, 而 且视 品德 才能 , 尤 其是曹 魏初 期, 重状 轻品 , 有利 于激 励士 子积 极进 取。 而 且也 确曾 选拔了 不少 优秀 之士 。 可 以说 , 九 品中 正制为 纠正 察举名 实不 符的 弊端 , 进 行了一 次可 贵 的 探索。 (2)消 极影 响 1. 影响 了知 识分 子学 习的 积极性 。 九品 中正制 使上 品无寒 门 , 下 品无势 族 , 士族子 弟往 往不屑 读书 , 因 而形 成了 奔走造 请之 风, 大大 影响 学习积 极性 , 公 卿不 学无 术, 学 校废 弛无 常。 2. 魏末 晋初 后, 中正 官逐
9、渐为士 族垄 断。 三、科 举制 度 科举制 度始 于炀 帝大 业三 年(607 年) , 创 设进 士科, 以考试 策问 为主 , 标 志着 科举制 度 正式开 始。 (1)科 举产 生原 因 1. 政治 原因 。 一 是为 了打 击士族 地主 势力 , 加 强中 央集权 。 二 是为 了补 充官 吏队伍 , 满 足庶族 地主 参与 政权 的愿 望。三 是有 利于 笼络 知识 分子。 2. 经济 原因 。社 会经 济发 展到了 一定 阶段 ,有 一定 的经济 基础 。同 时纸 笔的 大量生产 , 印刷术 与造 纸术 的普 及, 也为科 举的 产生 提供 了有 利的物 质条 件。 3. 教育
10、导向 。 九品中 正制 影响了 知识 分子 学习 的积 极性 , 造 成公 卿不学 无术 , 学 校废 弛 无常的 状况 。而 科举 取士 的特点 是录 取标 准专 凭试 卷,专 重资 才, 而不 是由 地方察 举 (2)作 用与 影响 就整个 社会 状况 来说 , 唐 科举是 一个 比较 进步 、 合 理的考 试制 度 , 就教 育方 面来说 , 影 响更为 深刻 ,有 正面 的, 也有反 面的 。从 正面 的影 响看, 有以 下几 点: A 、积 极作 用 1. 科举 把选 才与 育才 统一 了起来 , 把 选拔 人才 的权 力集中 于中 央, 满足 了庶 族地主 参与 政权的 欲望 ,为
11、 知识 分子 打开了 进入 统治 集团 的门 径,扩 大了 统治 阶级 的社 会基础 。 2. 科举 力图 改变 选拔 官吏 只重品 行 、 门 第, 而忽 视知 识才能 之弊 端 , 具 有一 定的 客观性 , 故而也 确实 选拔 了一 批有 才之士 。 3. 促进 了学 校教 育的 发展 :1)士 子们 有了 读书 的目 标,动 机更 加强 烈了;2) 科 举以儒 经 为内容 ,统 一了 教学 内容 ,也统 一了 全国 人的 主导 思想。3)科 目众 多, 尤其 是明法 、明算 、 武举等 ,冲 击了 社会 上重 文轻武 、重 经轻 算等 陈规 。 4. 养成 了读 书的 社会 风气 。
12、“五尺 童子 ,耻 不言 文墨 。 ” 5. 科举 的影 响还 波及 国外 ,对朝 鲜、 越南 、日 本及 欧洲均 有影 响 B 、消 极作 用 1. 由于 唐代 科举 制度 的逐 渐完备 , 学 校逐 渐成 为科 举的附 庸, 学校 教育 受到 了科举 的限 制,科 举的 内容 同时 成了 学校的 教学 内容 ,科 举成 了学校 教育 的指 挥捧 。 2. 科举 使士 子们 醉心 于 “ 朝为田 舍郎 , 暮 登天 子堂 ” 的美 梦之 中, 大批 读书 人把毕 生的 精力消 磨于 科场 之中 ,追 求这一 不易 得到 的钓 饵。 3. 科举 本身 又存 在着 不少 弊端, 如前 面所 说的
13、 托关 系、通 关节 等, 以及 书 上P126 页所 举之例 ,这 一切 均败 坏了 教育和 社会 的风 气。 (3)废 除科 举制 的过 程 1. 改革 内容,废 除八 股取 士 。 公 车上 书时 , 要求 停止 八股试 帖 , 推 行经 济六 科 。1898 年 6 月 23 日 ,光 绪帝 谕令 , 自下科 开始 ,乡 、会 试及 童岁科 各试 ,向 用“ 四书 ”文者 ,一 律 改试策 论。 这是 八股 文第 一次被 逐出 科举 制。 2. 递减 科举 取士 名额 。义 和团运 动之 后, 清政 府的 一些封 疆大 吏渐 萌停 废科 举的思想 , 较早的 是张 之洞 、刘 坤一 。
14、他们 在 1901 年5 月奏 上 的变 通政 治人 才 为 先折 中提 议递 减 名额, 以学 堂生 员补 充, 到 1903 年 ,清 政府 虽颁 布 了壬寅 学制 ,但 各地 士人 对科举 仍趋 之 若鹜, 新式 学堂 却冷 冷清 清。于 是袁 世凯 、张 之洞 又奏请 递减 科举 ,同 年 11 月,张 百熙 、 荣庆、 张之 洞联 合上 奏请 递减科 举注 重学 堂折 , 建 议从下 科起 , 每 年递 减中 额三分 之一 , 俟末一 科中 额减 尽以 后 , 即停止 乡会 试 。 得 到朝 廷 首肯 , 并 准照 此执 行 。 据 此方法 , 科 举3 届减尽 ,10 年 消亡 。
15、 3. 停科 举。 准 备 10 年寿 终 的科举 制随 着社 会形 势的 变化加 快了 其消 亡的 步伐 。 (五)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 完善 一、唐 代学 制系 统 唐代学 校 教 育制 度 , 是 在隋 代的基 础上 发展 起来 的 , 隋 建国之 初 , 便 在中 央设 立国 子寺, 置祭酒 , 专 门管 理学 校教 育事务 , 这 是我 国历 史上 设立专 门教 育行 政部 门和 专门教 育行 政长 官之始 , 隋 炀帝 大业 三年(607 年)时 改为 国子 监, 一 直延续 到清 代。 隋代 国子 监下设 有国 子 学、 太 学、 四门 学、 书 学、 算学凡 五种 学校(相 当
16、于 现 在委属 院校), 另有 一些 专 门学校 是与 行政业 务机 构结 合在 一起 的,如 大理 寺下 设有 律博 士,太 常寺 下设 有医 博士 等(相 当于 现在 各部委 所属 院校), 可见 隋 代学校 有两 条线 :一 是儒 学学校 ,一 是专 业学 校, 唐代学 校教 育 基本上 沿袭 这套 制度 ,只 不过更 加完 备了 。 中央直 系: 六学 二馆(这 是 一个重 要名 词) , 属 国子 监 , 长官 是祭 酒, 如孔 颖达 。 其中 国 子学、 太学 、四 门学 是儒 学,书 、算 、律 为专 门专 门学校 :书 学除 研究 书法 外,每 日习字 , 并学 国 语 、 说
17、 文( 二年) 、 字 林( 一年) 等; 算 学习 孙 子 、 五 曹 、 九 章 、 周 髀 等,律 学习 律令 ,兼 学格 式法例 。 旁 系: 崇玄 馆、 医学 二、科 举制 度在 宋代 的发 展 (1)程序 考生来 源与 唐代 相同 ,只 是宋代 更重 乡贡 ,三 次兴 学中重 生徒 。 考试程 序: 无吏 部复 试, 代之以 殿试 。确 立殿 试制 度也是 提高 科举 地位 的重 要措施 。 (2)科 目与 方法 宋代科 举科 目很 多, 有文 举、武 举之 分, 文举 中以 进士科 地位 最高 ,其 余称 “诸科 ” (3)扩 大了 科举 取士 的名 额 (4)提 高考 生的 地
18、位 和待 遇 (5)考 场制 度日 益严 格。 如实行 糊名 、 誊录 制度 , 考官用 朱笔 批阅 , 或 “通 ” 或 “ 不” , 卷 末签 署姓 名 , 若作弊 , 则处分 考官 。 (六) 北宋的三次兴学 一、 庆 历兴 学, 时间 是宋 仁宗庆 历年 间, 主持 人是 范仲淹 , 可 惜执 政时 间不 久, 即 被排 挤出中 央政 府, 庆历 兴学 也宣告 失败 。 这次兴 学的 重点 有 : 一 是 改革太 学 。 范 仲淹 重用 了 “ 宋初三 先生 ”( 孙复 、 石 介 、 胡 瑗), 其中尤 其是 推广 了胡 瑗所 创的苏 湖教 法 , 其法 是设 立经义 斋 、 治 事
19、斋 , 根 据 学生专 长和 爱好 分斋而 教, 入经 义斋 的学 生主要 学儒 经, 入治 事斋 的学生 主要 学习 军事 、 民 政、 水 利、 算数 等,其 教学 方法 也与 传统 的死记 硬背 不同 ,而 是以 明体达 用、 培养 有实 际才 干的人 为目标 ,这种经 义与 实践 并重 的方 法改变 了当 时重 辞赋 的形 式主义 的空 疏学 风 , 大 大提 高了教 学质 量 , 胡瑗的 教学 曾在 苏州 、 湖 州 一带实 行, 很有 成效, 对后 世教育 亦有 很大 影响 。 二 是 改革科 举。 其一, 参加 科举 考试 者必 须先接 受一 定时 日的 学校 教育, 一般 考生
20、 需在 学校 学习 300 天 以上 才能应 试, 曾经 应过 试的, 亦需学 习100 天;其 二, 改 革科举 方法 , 提 出罢 帖经 、 墨义 , 先 考 策,次 考论 ,再 考诗 赋。 三是令 州县 立学 ,但 效果 不佳。 二、熙 宁- 元 丰兴 学, 时 间是神 宗熙 宁- 元丰 年间 ,领导 人是 著名 的改 革家 王安石 。 这次兴 学的 内容 仍然 是三 个方面 , 一 是改 革太 学, 创 立 “三 舍法” 。 即 将太 学分 为外舍 、 内舍、 上舍三 个等 级, 初 入太学 , 为外 舍生, 每年 举行一 次升 舍考 试, 成 绩 在前二 等者, 参 考其平 时行 艺
21、, 升入 内舍 学习, 成为 内舍 生, 内舍 每两年 举行 一次 升舍 考试 , 成绩 在前 两等 者,参 考平 时行 艺, 升入 上舍, 成为 上舍 生, 上舍 每两年 举行 一次 考试 ,方 法与科 举相同 , 成绩分 为三 等: 上等 免殿 试,直 接授 官, 中等 免礼 部省试 ,直 接参 加殿 试。 “ 三舍法 ”是 在 太学内 部建 立起 来的 , 对 学生的 考察 和选 拔力 求做 到将平 时行 艺与 考试 相结 合, 这 有利 于调 动学生 的积 极性 , 提 高太 学的教 学质 量 , 同时 又将 上舍考 试与 科举 结合 起来 , 融 育才 与选 才 于太学 , 学校 不
22、仅担 任养 士的任 务 , 而 且具有 取士 的职能 。 这是 中国古 代太 学管理 制度 上 的 一项创 新。 二是 整顿 地方 官学。 熙宁 四年(1071 年) ,下令 京东 、京 西、 河东 、河北 、陕 西 五路设 立学 校, 每所 学校 给田 40 顷 以充 学粮 ,元 丰 元年(1078 年) ,设 置州 府 学官 53 员, 使地方 官学 有了 显著 发展 。 三是 改革 科举 制度 。 在 考试方 法上 , 下 令废 除帖 经、 墨 义、 诗赋 的形式 , 仅试 以经 义、 策 、 论;在 考试 内容 上, 王 安 石及其 子编 撰 三 经新 义 , 对儒家 经典 诗、 书
23、、 周 礼重 新训 释, 并颁发 给太 学与 地方 官学 , 作为 统一 教材 , 并 作为 科举考 试经 义科 的主要 内容 。 三、 崇宁 兴学 , 时 间是 宋徽 宗绍圣 、 崇宁 年间 , 主 持人 是蔡京 , 虽为 著名 奸臣 , 北 宋 “ 六 贼” 之 一, 但对 文教 事业 是有贡 献的 , 他 希望 继承 王安石 未竞 的事 业, 来挽 回北宋 危机 , 于 是恢复 和发 展了 “熙 宁- 元丰兴 学” 。 崇宁兴 学的 内容 主要 有: 一是重 新推 行三 舍法 ,并 建辟雍 ,作 为太 学的 “外 学”; 二是 在全国 范围 内普 遍设 立地 方官学 , 并 建立 县学
24、、 州 学、 太 学三 级相 互联 系的 学制系 统, 至崇 宁四年 ,诸 路兴 学已 基本 完成, 规模 也进 一步 扩大 ,一般 州县 学学 生数 在 50 人左右 ,百 人 以上者 占1/3 , 有 的县 学, 如建州 浦城 县学 学生 达到 一千多 人 , 此 外 , 蔡 京还 下令设 立诸 路 提举学 事司 , 这是地 方官 学史上 的一 件大 事, 因为 在宋代 以前 , 只有中 央专 门的教 育行 政 机 构及长 官 , 而 地方则 无 , 宋代设 立提 举学 事司 , 在 中国古 代学 校教 育管 理史 上具有 深刻 的意 义, 自此 以后 , 从 中央 到 地方都 建立 了专
25、 门的 教育 行政机 构 。 这 就把地 方官 学的发 展推 进到了一个 新阶 段。 三是 提 出 罢科举 , 改 由学 校取 士, 这是对 取士 制度 的重 大改 革。 这 一次 兴学 因北宋 的灭 亡而 告终 。 四、经 验教 训: 宋代三 次兴 学运 动, 起起 伏伏, 延续 了七 八十 年之 久,留 下了 值得 总结 的经 验和教训 。 (1)经 验主 要有 : 1. 北宋 三次 兴学 ,虽 前两 次均未 取得 预期 的效 果, 崇宁兴 学实 行未 久, 北宋 便灭亡了 , 但是都 不同 程度 地将 北宋 学校教 育事 业向 前推 进了 一大步 。可 以说 ,宋 代学 校教育 制度(包
26、 括学制 系统 、管 理体 制) 基 本上是 在三 次兴 学的 过程 中逐步 建立 起来 的。 因此 ,北宋 的三 次 兴学运 动, 在中 国教 育发 展史上 具有 比较 重要 的历 史地位 。 2. 三次 兴学 运动 都比 较重 视地方 学校 的建 设, 重视 庶族子 弟的 出路 , 重 视真 才实学 者的 任用, 这不 仅是 对抗 贵族 的腐败 , 也 是扩 充教 育、 发展教 育, 企图 以教 育的 改革, 来为 政治 改革服 务的 。可 见, 任何 教育改 革都 不会 是单 纯的 ,它承 负着 政治 的使 命。 3. 三次 兴学 运动 的主 要价 值, 体 现在 缓和 育才 与选 才的
27、矛 盾上 。 确 证了 兴学 育才的 地位 高于科 举考 试( 当时 考试 弊 端丛生 也是 原因)。 科 举仅 仅是取 才形 式( “ 指挥 棒”), 兴 学育 才 是实在 的内 容, 形式 可以 变换, 但实 在的 内容 必须 坚持, 既不 是道 理上 、 精 神上的 务虚 , 也 不是形 式上 的变 化调 整, 而是真 正的 建校 开学 , 是 建立造 就人 才的 措施 , 更 是建功 立业 的 根 本战略 。 (2)教 训有 : 1. 三次 兴学 运动 之所 以能 够发动 , 在 于发 动者 的权 势和地 位, 范仲 淹、 王安 石、 蔡 京均 为执政 的 “相 ” 。 在 中国 自秦
28、以 来, 建 立大 一统 集 权制, 可 以很 有效 地发 布 指令, 可 以在 短 期内掀 动起 轰轰 烈烈 的热 潮, 以贯 彻某 种思想 和政 策, 达到 变革 社会的 目的 。 但 它同 时也 很 脆弱 , 成 功和 希望的 可能 完全取 决于 发动 者的 权位 是否稳 固 , 既 没有法 的依 据, 也没 有法 的 保障, 所以 ,范 仲淹 、王 安石兴 学的 悲剧 也是 必然 的。 2. 北宋 三次 兴学 在一 定程 度上解 决了 科举 与学 校之 间的矛 盾。 但由 于封 建社 会的政治 、 经济条 件, 这种 矛盾 是无 法在根 本上 得到 解决 的, 更由于 北宋 的兴 学运
29、 动一 直伴随 着党 派之 争,这 就注 定了 其失 败的 命运。 (七) 书院制度 一、书 院学 规及 其现 实意 义 朱子亲 自订 立了 白 鹿洞 书院揭 示 , 成 为书 院的 标准学 规和 书院 的办 学纲 领, 朱 子认 为书院 教育 的方 针是 实施 五教: 父子有 亲、 君 臣有 义、 夫 妇有别 、 长幼 有序 、 朋友有 信。 为 了实现 这一 方针 ,朱 子还 提出了 为学 、修 身、 处事 、接物 的重 要原 则: 为学: 博学 之、 审问 之、 慎思之 、明 辩之 、笃 行之 。 修身: 言忠 信、 行笃 敬、 惩忿窒 欲、 迁善 改过 。 处事: 正 其 谊不 谋其
30、利、 明其道 不计 其功 。 接物: 己所 不欲 、勿 施于 人,行 有不 得、 反求 诸己 。 白鹿 洞书 院揭 示 概 括了 儒家道 德修 养的 基本 原则 , 体现了 封建 社会 教育 的主 要精神 , 它不仅 是南 宋时 书院 的教 规,而 且对 元明 清三 代的 书院都 有指 导作 用, 并为 一般官 所采用 。 二、书 院的 教学 特点 (1)教 学和 学术 相结 合 历史上 许多 著名 的书 院, 既是教 学活 动的 中心 ,又 是学术 研究 的场 所。 (2)自 由讲 学和 自由 听讲 讲会是 书院 讲学 的一 种组 织形式 , 允 许不 同学 派进 行会讲 , 展 开辩 论,
31、 所以 说, 讲 会是 书院区 别于 一般 学校 的重 要标志 。 书院 讲学制 度 , 产生于 南宋 , 吕祖谦 曾在 江西信 州主 持著 名的讲 会- 鹅湖 之会 , 会 上朱子 与陆 九渊 两个 学派 就学术 问题 展开 了激 烈的 辩论。 后来 朱子 特地邀 请陆 子到 白鹿 洞书 院讲学 , 并把 其讲义 刻于 石上 , 立 于院 内, 这就 为 两个学 派共 同讲 学、 相互 讨论 树立 了样 板, 开书院 讲会 之先 河 , 此 后各 派学者 纷纷 参加 各地 书院 组织的 讲会 , 宣讲自 己的 学术 观点 。 书 院也因 此形 成了 讲会 制度 , 这 种制 度一 直到明 清
32、时 期仍然 流行 。 从 讲会制 度的 组织 、 仪 式、 规模来 看, 讲会 制度 已超 出了书 院教 学的 范围 , 成 为一个 地区 性的 学术讨 论会 及学 术交 流会 ,这样 ,既 扩大 了书 院的 影响, 又提 高了 书院 的社 会地位 。 (3)学 生以 自学 为主 ,教 师 重在启 发诱 导 书院的 教学 强调 学生 以个 人自学 为主 , 教师 则着 重用 自己的 治学 经验 来指 导学 生的学 习 , 书院提 供充 分的 书籍 条件 ,让学 生自 学, 提出 问题 ,教师 对此 进行 解答 。 (4)尊 师爱 生 书院中 的师 生关 系十 分融 洽, 在长 期的 教学活 动
33、中 , 双 方建 立了 深厚的 感情 , 这 个优 秀 传统, 在当 时的 官学 中是 很少见 的。 (八) 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 学堂 一、京 师同 文馆 鸦片战 争以 来, 清政 府在 外事活 动中 , 由 于语 言文 字的隔 阂, 所受 外交 损失 极大, 为了 应付外 交的 迫切 需要 ,培 养本国 外交 人员 和翻 译人 员。奕 欣 1862 年上 奏开 设 外国语 学校 , 其他洋 务派 也有 类似 要求 ,同年 清政 府在 北京 开办 京师同 文馆 ,这 是第 一所 洋务学 堂 。 同文馆 的历 史影 响: (1)对 外交 的影 响, 同文 馆 的历史 是与 中国 近代 的外 交活
34、动 相联 系的 ,同 文馆 学生中 的 一些人 在当 时的 外交 活动 中, 常 常充 当译 员, 参与 外事活 动, 后来 , 肄 业于 同文馆 的学 生许 多担任 了外 交使 节。 (2)对 教育 的影 响, 其一 , 同文馆 是中 国近 代最 早按 照西方 教育 建 立 起来 的新 式学校 , 打破了 中国 两千 多年 来封 建教育 模式 。 其二 , 改 变 了以文 为主 的传 统教 育内 容, 把近 代科 技 知识列 为正 式课 程。 (3)对 学术 思想 的影 响, 按 同文馆 的教 学计 划, 外国 语的学 习与 翻译 西方 书籍 外交文 件 结合起 来 , 学 习八 年 , 第
35、 五 年起 , 练 习译 书是 必修 科 目。 同文 馆译 书范 围很 广 , 且规定 教习 , 学生译 书有 成就 的, 均有 奖励, 西方 近代 科技 书籍 的翻译 和传 播, 冲击 着陈 腐的传 统观念 , 使人们 开始 重新 考虑 传统 文化的 地位 。 二、京 师大 学堂 京师大 学堂 之设 ,首 倡 于1896 年李 瑞芬 请 推广 学 校折 ,他 提出 在京 师设 大学堂 的 建议,1898 年 康在 请 开 学校折 中 又重 申此 议, 光绪在 明 定国 是诏 书 中,宣 布设 立 京师大 学堂 , 总理各 国事 务衙门 委托 梁草 拟京 师大 学堂章 程上 报 , 令孙 家鼐
36、 为管学 大臣 , 聘 请丁韪 良为 总教 习。 (1)京 师大 学堂 的职 能有 二 。 一 是实 行教 育之 机关 , 同 时也为 全国 最高 之教 育行 政机关 , 各省大 学堂 均属 大学 堂管 辖。 (2)京 师大 学堂 与洋 务派 办 的京师 同文 馆不 同, 同文 馆以外 国语 教学 为主 ,与 其他洋 务 学堂也 不同 , 洋 务学 堂皆 囿于一 材一 艺, 而京 师同 文馆的 课程 可分 两大 类: 一是普 通学 , 一 是专门 学 (3)京 师大 学堂 的创 办实 为 中国近 代新 学制 的摹 本,1902 年 钦 定学 堂章 章程 的制定 就是在 此基 础上 扩充 而成
37、, 虽为仿 效外 国 , 但 于我 国近 代终究 有了 自立 办学 宗旨 、 课程制 度、 学生入 学等 一系 列较 为系 统的规 定 , 有 了新学 制的 萌芽 。 京 师大 学堂创 办 , 又于社 会风 气有 一定的 影响 , 戊 戌政 变后 , 维新 派所 创的 文教 事业 受到摧 残, 然而 , 京 师大 学堂却 幸存 了下 来。 (九) 我国近代史上的几个 重要学制 一、“ 癸卯 ”学 制系 统 癸卯学 制是 中国 近代 教育 史上第 一个 比较 完整 的 、 并 经法令 正式 公布 在全 国实 行的学 校 体系。 癸卯 学制 是 1862 年 京师同 文馆 创办 以来 新式 学堂发
38、 展的 必然 结果 ,是 中国近 代新 教 育发展 演变 的总 结, 是学 习日本 教育 , 借鉴资 本主 义教育 制度 的成 果, 也是 以后新 教育 发 展 的总纲 。 它 的颁 布实 施, 加速了 科举 制的 灭亡 , 奠 定了中 国近 代教 育发 展的 框架和 方向 , 是 中国教 育走 上近 代化 轨道 的里程 碑, 具有 划时 代的 意义。 1. 借鉴 国外 先进 教育 制度 , 中国 教育 开始 融入 世界 教育发 展的 潮流 。 最 突出 的表现 是癸 卯学制 确立 了近 代国 民教 育与人 才教 育的 基调 , 教 育开始 与社 会生 产、 国计 民生相 联系 。 在 教育内
39、 容上 , 具有 面向 世界 的国际 意识 。 癸卯 学制 在总 体设计 与各 级各 类学 堂的 课程设 置上 , 表露出 明显 的国 际参 与意 识。 这种 意识 表现在 师范 教育上 , 便是 要求各 地 积 极筹资 , 选送 教 员出洋 进修 。 表现在 实业 教育上 , 则是 要求初 等商 船学堂 和各 科中 等实 业学 堂, 加设 外语 课 及相关 的国 际贸 易知 识和 商务来 往知 识, 有意 识地 进行世 界市 场专 业人 才的 培养。 高等 实业 学堂更 明文 规定 , 以 培养 参与世 界贸 易人 才为 宗旨 。 这些 内容 都程 度不 同地 体现出 学制 制订 者对国 际
40、市 场的 参与 意识 ,与原 来的 封闭 保守 相比 ,显然 是较 大的 进步 。 2. 制订 迅速 , 体 系完 备。 从初等 教育 到高 等教 育, 从普通 教育 到实 业教 育, 从师范 教育 到留学 教育 , 从 学制 体系 到教育 行政 、 学 校管 理, 制订了 一系 列法 规, 尽管 有相当 一部 分是 无法实 现的 , 甚 至成 为一 纸空 文 , 但 它毕 竟形 成了 中国近 代教 育史 上较 为完 备的教 育法 规体 系。 3. 明确 了新 教育 发展 方向 。 中国 近代 新式 学堂 产生 在洋务 运动 中, 但真 正迅 速发展 是在 甲午战 争之 后 , 特别 是戊 戌
41、变法 期间 , 随着维 新派 的宣传 提倡 , 以京师 大学 堂为代 表的 各 类 新式学 堂相 继出 现。 各种 学校章 程及 区域 性的 学制 章程也 开始 探讨 、 制 订。 湖北、 直隶 、 山 东在这 方面 走在 全国 的前 列。 新学 堂发 展中 , 存 在的 问题日 益明 显 。 如 全国 没有 统一的 学制 , 各学堂 课程 不一 , 年限 不 一, 程度 不一 , 衔接 困难 , 制约了 新学 堂的 发展 。 癸 卯学制 的施 行, 使业已 存在 的新 式学 堂有 章可循 ,明 确了 发展 方向 ,极大 地促 进了 全国 新式 学堂的 发展 。 4. 改变 了清 末办 学模
42、式。 学制实 施后 , 普 通教 育及 其相关 的师 范教 育成 为新 教育发 展的 重点 。 新 教育 与旧教 育的 区别是 显而 易见 的, 但同 是新教 育 , 在 癸卯学 制实 施前后 也有 明 显 不同。 学制 实施 前, 洋务 派开办 的新 式学 堂以 培养 洋务人 才为 目的 , 重 视专 业技术 教育 。 学 制颁行 后, 对普 通教 育及 其相关 的师 范教 育特 别重 视。 ( 优点) “壬 子 癸丑 学制 ”与清 末“ 癸卯 学制 ”相 比,有 明显 进步 ,其 特点 主要有 : 第一、 它缩 短了 学制 期限 , 较之 “ 癸卯 学制” , 共 缩短 3-4 年 。 学
43、 制的 缩短 , 特别 是初 等教育 年限 的缩 短和 分级 ,一方 面反 映了 资本 主义 需要有 一定 文化 的劳 动者; 另一方 面也 在 客观上 增加 了劳 动人 民享 受教育 的权 利和 机会 。 第二、 取消 了毕 业生 奖励 出身的 制度 ,消 除了 科举 制度的 阴魂;同 时取 消了 专 门为贵 族 设立的 贵胄 学校 ,废 除了 封建特 权和 等级 限制 ,具 有鲜明 的反 封建 特色 。 第三、 女子 教育 取得 了一 定 的地位 , “癸 卯学 制” 中 没 有女子 教育 的地 位, 而在 “ 壬子 癸 丑学制 ” 中, 普通中 学、 甲级实 业学 校、 师 范学 校 、
44、 高等师 范学 校都 规定 设 立女校, 初等 小 学还可 以男 女同 学, 反映 了资产 阶级 男女 平等 的思 想。 第四、 以教 授农 工商 等实 用知识 技能 为目 的的 实业 教育得 到加 强。 新制 将清 末高等 实业 学堂部 分改 为专 门学 校, 将中 、 初 两等 实业学 堂改 称甲种 和乙 种实 业学 校, 甲种实 业学 校 实 施全面 的普 通实 业教 育, 乙种实 业学 校实 施简 易的 普通实 业教 育, 实业 学校 较实业 学堂 的专 业范围 扩大 了 , 各学 校都 设立了 众多 的实 用学 科和 课程 , 更 强调 传授技 艺 , 职业性 和针 对性 增强, 教
45、育 目标 更倾 向于 使受教 育者 各得 一技 之长 。 第五、 从课 程改 革与 教学 方法看 , 取 消了 忠君 、 尊 孔的课 程, 增加 了自 然科 学课程 和生 产技能 的训 练, 这主 要体 现在以 研究 和传 授高 深学 术为宗 旨的 大学 教育 中。 第六、 改进 了教 学方 法, 反 对体罚 , 要 求教 育联 系儿 童 实际, 适合 儿童 身心 发展 的 特点。 ( 缺点) 但总 的看 来, 这一 学 制在形 式上 与 “ 癸卯 学制” 尚无重 大区 别, 改革 的力 度 有限。 第一、 从形 式上 看, 其创 新性不 大, 基本 上沿 袭了 清末以 来的 日本 模式 ,其
46、 突出表现 , 是初等 学校 以上 取多 轨形 式,使 普通 教育 、师 范教 育和实 业教 育3 系并 立, 各自成 一系统 。 虽然拟 订之 初, 人们 希望 遍采欧 美各 国模 式并 结合 中国特 点制 定一 个比 较有 效的学 制体系 , 但一方 面 , 该 学制 是在 仓促 之间完 成的 , 另一 方面 , 当 时从欧 美学 成回 国专 习教 育的人 很少 , 难以领 会欧 美学 制的 立法 精神, 再加 上我 国办 新教 育 的经 验有 限, 只能 暂时 因袭旧 的模式 。 第二 、 中 学校 的修业 年限 太短 , 上 不足 以为高 等教 育提供 合格 生源 , 下 不足 以为学
47、 生 就 业提供 必要 的条 件, 从而 使大学 不得 不普 遍地 设立 预科以 补救 之。 第三 、 预 科的 设立分 散了 大学的 力量 , 且虽然 条文 规定预 科不 得独 立于 大学 之外 , 但 本 科与预 科的 关系 并没 有完 全理顺 ,事 实上 存在 着预 科与大 学争 胜的 问题 。 第四 、 这 个学 制最大 的缺 点是缺 乏弹 性 , 整齐 划一 , 限 制了 各级 各类教 育依 据地方 情 形 灵活发 展。 二、1922 学制 1922 年9 月, 北洋 政府 召 开全国 学制 会议 ,对 全国 教育联 合会 的提 案稍 作修 改后, 提 交全国 教育 联合 会第 八届
48、 年会征 求意 见。 最后, 教育 部以全 国教 育联 合会 和全 国学制 会议 的 两决议 案为 基础 ,颁 布了 学制改 革案 ,并 于同 年 11 月1 日 以大 总统 的名 义颁 布实行 ,这 就 是1922 年 “新 学制 ”, 或 称“壬 戌学 制” 。由 于采 用的是 美国 式的 “六 三三 ”分段 标准 , 故又称 “六 三三 学制 ”。 这一学 制有 三方 面的 内容 : 第一、 是作 为指 导原 则的 “七项 标准 ” , 即 : 发 挥平 民教育 精神;注 意个 性之 发 展;力图 教育普 及; 注重 生活 教育; 多留伸 缩余 地 , 以 适应 地方 情形与 需要;顾
49、及国 民经 济 力;兼 顾旧 制, 使改革 易于 着手 。 第二、 是“ 六三 三” 分段 的学校 系统 ,即 初级 小学 四年( 从 6 岁开 始), 高级 小学二年 , 初级中 学三 年、 高级 中学 三年。 与中 学校 平等 的有 师范学 校和 职业 学校;大 学 四至六 年。 第三、 是四 项附 则, 即: 为使青 年个 性易 于发 展, 得采选 科制;为 适应 特殊 之 智能, 对 于天才 者之 教育 应特 别注 重,其 修业 年限 得变 通之; 对于精 神上 或身 体上 有缺 陷者, 应施 以 特殊教 育; 对于 年长 失学 者 ,应施 相当 之补 习教 育。 ( 优点) 这一 学制 的颁 布, 结束了 辛亥 革命 以后 教育 上的混 乱状 态, 反映 了 “ 五四” 以来 教育改 革的 基本 要求 , 堪 称这一 时期 教育 改革 的综 合成果 。 较 之壬 子 癸丑 学制, 这一 学制 具有以 下进 步性 : 第一、 它缩 短了 小学 年限 ,改 7 年为 6 年 ,有 利于 初等教 育的 普及; 第二、 延长 了中 学年 限, 有利于 提高 中等 教育 的水 平, 同 时将 中学 分为 两段 , 设立 三年 制综合 高中 ,既 增加 了办 学的灵 活性 ,又 有利 于中 学的普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