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J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0110 QJ 31832003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 Guideline of quality problem close loop for aerospace product 20030925发布 20031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 31832003 I前言 本标准是在关于航天产品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一系列行政文件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单位的实施经验,形成航天行业标准,以进一步规范航天产品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工作。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
2、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居福、徐丽艳、冯力、尚超、樊灵芳、张淑华、朱学高、卿寿松。 QJ 31832003 1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产品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实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从初样阶段开始各阶段的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
3、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Z 9000A2001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QJ 1090 研究试验文件使用与归档管理规定 QJ 1167.6 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 研究试验文件的签署规定 QJ 1302.12001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 第1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JB/Z 9000A20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质量问题归零术语 3.1.1 质量问题归零 quality problem close loop 对在设计、生产、试验、服务中出现的
4、质量问题,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产生的原因、机理,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避免问题重复发生的活动。 GJB/Z 9000A2001的3.6.17 注 在本标准中,“质量问题”是指故障、事故、缺陷和不合格等。 3.2 技术归零术语 3.2.1 技术归零 technology close loop 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技术归零报告或技术文件的活动。 3.2.2 定位准确 exact location 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准确部位。 3.2.3 机理清楚 clear mechanism 通过理论分析或试验等手段,
5、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QJ 31832003 23.2.4 问题复现 problem repetition 通过试验或其它验证方法,再现或确认质量问题发生的现象,验证定位的准确性和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3.2.5 措施有效 effective action 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经过验证,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3.2.6 举一反三 learn by analogy 把质量问题信息反馈给本型号、本单位并通报其它型号、其它单位,检查有无可能发生类似模式或机理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3.3 管理归零术语 3.3.1 管理归零 management close loop 针对发生
6、的质量问题,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和相关文件的活动。 3.3.2 过程清楚 clear process 查明质量问题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从中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 3.3.3 责任明确 distinct responsibility 根据职责分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分清责任的主次和大小。 3.3.4 措施落实 action fulfillment 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制定并落实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3.5 严肃处理 deal with seriously 对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质量
7、问题应严肃对待,从中吸取教训,达到教育人员和改进管理工作的目的。对重复性质量问题和人为责任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根据情节和后果,按规定给予处罚。 3.3.6 完善规章 consummate rules 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从规章制度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3.3.7 重复性质量问题 repeated quality problem 本型号、本单位已发生过的质量问题或上级已正式发文通报过的其它型号、其它单位发生的质量问题,在本型号、本单位再次发生。 QJ 31832003 33.3.8 人为责任质量问题 quality problem by pers
8、onal 由于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4 归零工作的原则 4.1 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应按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后果、产品级别、管理层次分级进行。 4.2 单位行政正职对本单位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全面负责。型号指挥系统负责组织、检查本型号的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型号试验队队长负责组织靶场(含发射场)或外场的质量问题归零工作。 4.3 技术归零工作应满足“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五条要求,管理归零工作应满足“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五条要求。 4.4 对于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又有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既要进行技术归零,又要进行管理归
9、零(即双归零),不应以技术归零代替管理归零,也不应以管理归零代替技术归零。 4.5 质量问题归零的具体工作由责任单位负责。一时难以分清责任单位的质量问题,应按下列原则开展归零工作: a) 难以分清设计和生产责任时,由项目负责人或型号总指挥确定归零单位; b) 难以分清系统(分系统)间责任时,由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确定归零单位; c) 难以分清单机间责任时,由系统(分系统)技术负责人确定归零单位; d) 难以分清总体和系统(分系统)责任时,由总体设计单位归零; e) 难以分清系统(分系统)和单机责任时,由系统(分系统)单位归零; f) 外购、外协产品的质量问题,订货和任务书提出单位负责监督外协
10、单位按规定归零。 上述问题在开展归零工作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 注 “总体”是指弹、箭、星(船)及武器系统。 5 归零工作的具体要求 5.1 凡属质量问题都应归零。一般问题可采用技术文件的方式处理(如:技术通知单、更改单等),符合附录A规定范围内的质量问题,都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开展归零工作,完成归零报告。 5.2 各单位应将质量问题归零工作纳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活动。 5.3 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应有具体的实施计划,给予足够的资源保障,并将实施计划纳入科研生产计划中进行管理。 5.4 在下列型号研制的关键节点,质量管理部门应对质量问题进行阶段统计、分类,并组织全面的检查和必要的评审: a)
11、 研制过程转阶段前; b) 单机、系统(分系统)验收前; c) 弹、箭、星(船)出厂前; d) 靶场(含发射场)转场前; e) 发射前; f) 卫星、飞船在轨交付前或返回地面后。 每一项归零工作结束后,各单位和型号指挥系统可根据质量问题的技术复杂性或严重程度确定是否进行评审。 QJ 31832003 45.5 各单位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应由有独立监督职能的质量监督人员(如质量监督代表或上级指派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并在归零报告上签署意见。 5.6 各单位应按规定做好归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并上报质量问题归零信息。 5.7 对于质量问题归零报告及有关的归零工作文件,各单位应按QJ 1090的
12、要求归档。 6 归零工作程序 6.1 技术归零工作程序 6.1.1 进行定位和机理分析 定位和机理分析的程序是: a) 质量问题发生后,在不影响设备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保护好现场,并做好现场记录; b) 组织有关方面的技术人员确认质量问题的现象和部位,必要时应由认定机构提供鉴定结果作为旁证,分析、判断问题发生的原因; c) 对重大质量问题拟定解决方案并制定后续工作计划,必要时应对解决方案组织评审确认。 6.1.2 进行复现试验 为确保定位准确和机理清楚,原则上都应进行复现试验。确实无法或无需进行复现试验时,在归零报告中应加以说明。 复现试验的一般工作程序: a) 编写试验程序文件; b) 按
13、程序文件要求进行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 c) 编写试验结果分析报告。 6.1.3 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 制定纠正措施一般包括: a) 纠正措施应包括实施方案和验证方法; b) 应进行验证和试验,必要时组织评审确认措施的有效性; c) 经认可的纠正措施应落实到设计、工艺或试验文件中。 6.1.4 开展举一反三工作 举一反三工作一般包括: a) 根据问题的性质,应在本单位的本型号范围内开展举一反三工作,工作内容应纳入归零报告中。 b) 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应将归零信息报上一级质量管理部门。上一级质量管理部门应明确举一反三要求,并以通报形式反馈给相关单位和相关型号。 c) 各单位行政正职应根据上级质量管理
14、部门提出的举一反三要求和(或)本单位发生质量问题的性质,组织本单位的举一反三工作。 6.1.5 完成技术归零报告 完成技术归零报告的要求是: a) 技术归零报告由责任单位编写,编写内容见附录B。 b) 技术归零报告应按QJ 1167.6的要求签署,质量监督人员签署意见后上报。试(正)样产品交付后或弹、箭、星(船)系统试验中的技术归零报告应报上一级设计师会签,外购、外协产品的技术归零报告应经订货和任务书提出单位会签。各集团公司组织评审和要求上报的技术归零报告应经总设计师和型号总指挥审签。 QJ 31832003 5c) 无法完全归零的问题,可按照附录B编写质量问题分析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说明理由,
15、并按6.1.5b)的规定签署,评审后上报。 6.2 管理归零工作程序 6.2.1 查明质量问题的发生过程和责任 查明过程的要求是: a) 责任单位行政正职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查明问题产生的过程,分析原因,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并确定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b) 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产品,管理归零工作由提供最终产品的单位负责组织,并分解到有关单位共同做好归零工作。 6.2.2 采取措施和完善规章 制定措施的要求是: a) 针对造成质量问题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应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b) 凡属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制定或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6.2.3 对问题的处理 问题处理时的要求是
16、: a) 对造成质量问题管理上的原因应严肃对待,从中吸取教训,特别应加强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制度的宣贯与培训; b) 对确属重复性质量问题和人为责任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有关责任人,应按照责任和影响的大小,按规定给予行政和(或)经济处罚。 6.2.4 完成管理归零报告 完成管理归零报告的要求是: a) 管理归零报告由责任单位组织编写,编写内容见附录B。 b) 管理归零报告应经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会签、本单位行政正职批准、质量监督人员签署意见后上报。各集团公司组织评审和要求上报的管理归零报告应经院长或主管副院长审签。 c) 对于同一类管理问题,可编写一份管理归零报告,
17、但在报告中应说明是发生在哪些产品上。 6.3 靶场或外场归零工作程序 靶场或外场的归零工作原则上按6.1和6.2的规定进行,鉴于靶场和外场工作的特殊性,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要求或细则,内容一般包括: a) 靶场或外场归零工作的职责分工; b) 现场归零工作程序; c) 现场以外(如返回单位或返回外协单位)归零工作程序; d) 不能完全归零时的工作要求; e) 试验任务完成后的归零后续工作要求。 7 归零评审要求 7.1 技术归零评审要求 7.1.1 评审的组织与管理 技术归零评审应分级进行,评审的组织与管理按照QJ 1302.12001的规定(靶场和外场参照执行)。评审组应有质量
18、监督人员参加。 QJ 31832003 67.1.2 评审内容 技术归零评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 质量问题的现象叙述是否清楚; b) 质量问题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具有唯一性; c) 产生问题的机理是否明确,是否含有不确定因素; d) 问题是否复现,复现试验的条件与发生问题时是否一致; e) 纠正措施是否经过有效验证,是否已落实到产品设计、工艺或试验文件中,具体落实到哪些文件中; f) 在本单位的本型号范围内的举一反三结果,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g) 归零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7.2 管理归零评审要求 7.2.1 评审的组织与管理 管理归零评审由责任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归
19、口组织和管理,有关部门参加。评审组长一般由责任单位行政正职担任,评委应包括有关部门领导和质量监督人员。双归零的问题,管理归零评审可与技术归零评审结合进行。 7.2.2 评审内容 管理归零评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 质量问题的发生过程是否清楚。 b) 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和问题性质是否明确。 c) 主要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是否明确,相关单位是否认可应承担的责任并采取了改进措施。 d) 是否结合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人员进行了教育,教育形式是否与应承担的责任相适应。需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的是否进行了处罚,处罚是否妥当,是否有文字记录或通报。 e) 属无章可循或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是否已完善规章。 f
20、) 归零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QJ 31832003 7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按本标准归零的质量问题范围 A.1 技术归零范围 按本标准进行技术归零的范围: a) 影响研制进度、造成与其它单位的接口设计修改、造成性能指标下降、造成生产返工的设计质量问题; b)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设计和生产质量问题; c) 因技术原因,造成批次性和重复性的生产质量问题; d) 因技术原因,造成批次性电子元器件、原材料质量问题; e) 造成试验失败或损坏产品的试验技术问题; f) 单机、系统(分系统)交付后出现的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g) 产品在靶场或外场出现的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21、h) 因技术原因造成的武器装备交付后影响使用的质量问题; i) 卫星、飞船在轨运行和回收中的故障或影响任务完成的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j) 上级部门、型号指挥系统和设计师系统确定需技术归零的质量问题。 A.2 管理归零范围 按本标准进行管理归零的范围: a) 重复性质量问题; b) 人为责任质量问题; c) 无章可循,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质量问题; d) 技术状态管理问题; e) 行政领导和型号指挥系统确定需管理归零的质量问题。 QJ 31832003 8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质量问题归零报告内容 B.1 技术归零报告内容 B.1.1 问题概述 质量发生问题的时间、地点,发生问题产
22、品的描述(如所属型号名称、批次,产品名称、批次及编号、研制阶段),在何种工作状态下发生的问题,该产品的设计单位、生产单位,及问题现象描述等。 B.1.2 问题定位 定位过程,即如何层层分析、分解到质量问题发生的准确部位,定位的依据和定位结果(如某一单机、部件、零件、元器件、原材料或软件的某一运行状态,某一特定接口等出了问题)。 B.1.3 机理分析 机理分析工作的过程和方法,分析结果(理论分析结果、试验结果),根据机理分析和(或)试验过程,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和故障模式。如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则都应说明,但应尽可能说明主要原因,原因一般归纳为:设计、工艺、操作、管理、器材、软件、设备、环境等原因。
23、 B.1.4 问题复现 所进行的复现试验情况,复现试验结果,是否验证了定位的准确性和机理分析的正确性,无法或无需进行复现试验时,应说明原因。 B.1.5 措施及验证情况 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确认和实施情况,进行验证试验的结果及有效性,纠正措施在文件上的落实情况(技术文件名称和编号)等。 B.1.6 举一反三情况 在本单位、本型号范围内的举一反三工作内容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等。 B.1.7 结论 是否归零,还有什么遗留问题或建议以及结论意见。 B.1.8 技术归零的证明资料清单 证明资料一般应包括: a) 质量问题信息单编号; b) 试验报告名称和编号(包括测试数据); c) 验证旁证材料名称和编号
24、; d) 落实性文件(技术通知单、更改单、质疑单、技术问题处理单等)名称和编号; e) 其它证明资料名称和编号。 B.2 管理归零报告内容 B.2.1 过程概述 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产品的技术状态、问题现象及发展的全过程。 B.2.2 原因分析 按管理环节和职责,分析管理上的原因;明确有关人员和部门的责任。 QJ 31832003 9B.2.3 措施及落实情况 采取的纠正措施及措施落实情况。 B.2.4 处理情况 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及文字依据。 B.2.5 完善规章情况 涉及到本单位哪些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或建立,是否落实,未落实的应有明确要求。 B.2.6 结论 是否归零的结
25、论意见。 B.2.7 管理归零的证明资料清单 证明资料一般应包括: a) 质量问题信息单编号; b) 双归零问题的技术归零报告名称和编号; c) 进行技术归零评审问题的评审结论报告名称和编号; d) 落实性文件(技术通知单、更改单、质疑单、技术问题处理单等)名称和编号; e) 修订的规章制度名称和编号; f) 奖惩文件名称和编号; g) 其它证明资料名称和编号。 QJ 318320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航天产品质量问题 归零实施指南 QJ 31832003 *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出版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830 北京航标印务中心印刷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发行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 2003年11月出版 定价:12.00元 QJ 3183200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