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2 ,大小:172.50KB ,
资源ID:1272911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729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程类职业资格】(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及答案解析.doc

1、(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1.在植物样方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大小,对于一般草本而言,其样方面积不应小于_。 A.1m2 B.10m2 C.100m2 D.200m2(分数:2.00)A.B.C.D.2.在植物样方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大小,对于灌木林样,其样方面积不应小于_。 A.1m2 B.10m2 C.100m2 D.200m2(分数:2.00)A.B.C.D.3.在用黑白瓶法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量的方法中,总初级生产量的计算公式是_。 A.LBIB B.DBIB C

2、.IBDB D.LBDB(分数:2.00)A.B.C.D.4.某水生生态系统调查时,采用黑白瓶法测定初级生物量。初始瓶 IB=5.0mg/L,黑瓶 DB=3.5mg/L,白瓶LB=9mg/L,则净初级生物量和总初级生物量分别为_。 A.5.5mg/L,4mg/L B.4mg/L,5.5mg/L C.1.5mg/L,4mg/L D.1.5mg/L,5.5mg/L(分数:2.00)A.B.C.D.5.用边长 50cm 的正方形带网铁铗采集某湖泊植物样品,样方平均高等植物鲜重生物量 75g(无滴水时的鲜重),则湖泊中高等植物群落平均鲜重生物量为_。 A.300g/m2 B.150g/m2 C.225

3、g/m2 D.75g/m2(分数:2.00)A.B.C.D.6.水生生物方面主要调查_。 A.大肠杆菌 B.病毒、细菌 C.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水生生物群落结构 D.浮游动植物、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分数:2.00)A.B.C.D.7.在利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时,目前提出的植被指数很多,应用最广泛的是_。 A.MTVI B.RVI C.NDVI D.AVI(分数:2.00)A.B.C.D.8.美国陆地资源卫星 TM 影像,包括_波段,每个波段的信息反映了不同的生态学特点。 A5 个 B7 个 C8 个 D9 个(分数:2.00)A.B.C.D.9.利用

4、GPS 系统进行定位时,需要接收至少_卫星的信号。 A.3 颗 B.4 颗 C.5 颗 D.24 颗(分数:2.00)A.B.C.D.10.GPS 系统的卫星星座子系统,由_卫星组成。 A.10 颗 B.21 颗 C.24 颗 D.36 颗(分数:2.00)A.B.C.D.11.遥感可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提供大量的信息,通过卫星影响不同波段信息组合形成各种类型的植被指数,较好地反映某些地面生态学特征,以下哪种指数常被用于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植被状况研究?_ A.比值植被指数 RVI B.农业植被指数 AVI C.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NDVI D.多时相植被指数 MTVI(分数:2.00)A.B.C.

5、D.12._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 A空间结构分析 B景观模地分析 C景观廊道分析 D功能与稳定性分析(分数:2.00)A.B.C.D.13.下列区域哪个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_ A水杉林 B榕树林 C红树林 D桉树林(分数:2.00)A.B.C.D.14.矩阵法在环境影响识别中是以_的方式说明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A.定性 B.定量 C.半定量 D.定性或半定量(分数:2.00)A.B.C.D.15.采用因果关系分析网络来解释和描述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识别环境影响,此方法称_。 A.清单法 B.影响网

6、络法 C.矩阵法 D.叠图法(分数:2.00)A.B.C.D.16.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参数计算公式 (分数:2.00)A.B.C.D.17.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_。 A.水生生物和底质 B.底质 C.水生生物 D.浮游生物(分数:2.00)A.B.C.D.18.水域底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与建设项目排水水质有关的易_的污染物。 A.积累 B.降解 C.中毒 D.传染(分数:2.00)A.B.C.D.19.某建设项目 COD 的排放浓度为 30mg/L,排放量为 36000m3/h,排入地表水的 COD 执行 20mg/L,地表水上游 COD 的浓度是 18

7、mg/L,其上游来水流量 50m3/s,其去水流量 40m3/s,则其 ISE 是_。 A.3 B.1080 C.30 D.3.75(分数:2.00)A.B.C.D.20.估算模式是一种_预测模式。 A.单源 B.多源 C.体源 D.面源(分数:2.00)A.B.C.D.21.两个排气筒高度分别为 24m 及 30m,距离为 50m,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 0.44kg/h 及2.56kg/h,则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是_。 A.4.56 B.4.2 C.2.12 D.3.0(分数:2.00)A.B.C.D.22.两个排气筒高度分别为 24m 及 30m,距离为 50m,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

8、速率分别为 0.44kg/h 及2.56kg/h,则等效排气筒的高度是_。 A.28.7 B.30 C.27.2 D.24(分数:2.00)A.B.C.D.23.若某一网格点的 S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C SO2)和 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C NO2)占标率相等,则_。 A.CSO2=CNO2 B.CSO2C NO2 C.CSO2C NO2 D.CSO2=2CNO2(分数:2.00)A.B.C.D.2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应选择_作为计算点。 A.区域地面上风向轴线浓度点 B.区域地面下风向轴线浓度点 C.所有的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D.所有的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分数:2.0

9、0)A.B.C.D.2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_。 A.不大于 20m B.不大于 30m C.不大于 50m D.不大于 60m(分数:2.00)A.B.C.D.2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直角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_。 A.50100m B.100500m C.100200m D.50200m(分数:2.00)A.B.C.D.2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极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_。 A.50100m B.100500m

10、C.100200m D.50200m(分数:2.00)A.B.C.D.2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极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_。 A.50100m B.100500m C.100200m D.50200m(分数:2.00)A.B.C.D.2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直角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_。 A.50100m B.50400m C.100200m D.100500m(分数:2.00)A.B.C.D.3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临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_的预测受体。 A.不同代表长度上 B.不同代表宽度上

11、C.不同代表高度上 D.不同代表朝向上(分数:2.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46.00)31.污染型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应作为计算点的有_。 A.网格点 B.最大地面浓度点 C.居住区 D.学校(分数:2.00)A.B.C.D.32.在环境敏感点(区)分布图中标注污染源点位有助于选择_。 A.监测因子 B.预测因子 C.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 D.预测计算点(分数:2.00)A.B.C.D.3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景设定计算源项包括_。 A.新增源项 B.削减源项 C.其他已建源项 D.其他在建项目相关源项(分数:2.00)A.B.C.D.34.下列哪种污

12、染类别,只需预测主要预测因子?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数:2.00)A.B.C.D.E.3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设定预测情景时,一般考虑下列哪些内容?_ A.预测因子 B.污染源类别 C.排放方案 D.气象条件 E.计算点(分数:2.00)A.B.C.D.E.36.对于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常规预测内容包括_。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均浓度 D.年均浓度(分数:2.00)A.B.C.D.37.对于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常规预测内容包括_。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均浓度

13、 D.年均浓度(分数:2.00)A.B.C.D.38.对于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需预测的计算点有_。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网格点 C.区域最远地面距离 D.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分数:2.00)A.B.C.D.39.对于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需预测的计算点有_。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C.区域最远地面距离 D.网格点(分数:2.00)A.B.C.D.40.对于削减污染源,常规预测内容包括_。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均浓度 D.年均浓度(分数:2.00)A.B.C.D.41.对于被取代污染源,常规预测内容包括_。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均浓度

14、 D.年均浓度(分数:2.00)A.B.C.D.4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设定预测情景时,排放方案(除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外)一般包括_。 A.正常方案 B.推荐方案 C.现有方案 D.非正常方案(分数:2.00)A.B.C.D.43.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数:2.00)A.B.C.D.E.44.只需预测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

15、数:2.00)A.B.C.D.E.45.只需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计算点的污染源类别有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数:2.00)A.B.C.D.E.4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设定预测情景时,排放方案分为_。 A.工程设计中现有排放方案 B.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现有排放方案 C.评审专家所提出的推荐排放方案 D.环评报告所提出的推荐排放方案(分数:2.00)A.B.C.D.47.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分析下列哪些内容?_ A.是否超标 B.超标范围和程

16、度 C.小时浓度超标概率 D.小时浓度超标最大持续发生时间 E.超标位置(分数:2.00)A.B.C.D.E.48.在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分析下列哪些内容?_ A.小时浓度超标概率 B.超标位置 C.是否超标 D.小时浓度超标最大持续发生时间 E.超标程度(分数:2.00)A.B.C.D.E.49.在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时,应分析下列哪些内容?_ A.是否超标 B.年均浓度超标概率 C.超标范围和程度 D.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E.超标位置(分数:2.00)A.B.C.D.E.50.AERM

17、OD 模式系统处理的点源参数包括_。 A.点源排放率(g/s) B.烟气温度(K) C.烟囱高度(m) D.烟囱出口烟气排放速度(m/s) E.烟囱出口内径(m)(分数:2.00)A.B.C.D.E.51.运行 AERMOD 模型系统所需的最少测量或衍生的气象数据包括_。 A.常规气象数据 B.风向与季节变化的地表特征数据 C.所在地经纬度、时区 D.所在地时区 E.风速仪的阈值、高度(分数:2.00)A.B.C.D.E.52.运行 ADMS 模式系统输入的气象数据包括_。 A.风速(m/s)、风角() B.地表温度() C.云盖度(oktas) D.边界层高度(m) E.横向扩散()(分数:

18、2.00)A.B.C.D.E.53.报告书中的大气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包括_。 A.项目污染源和评价范围内其他污染源分布图 B.评价范围底图 C.评价范围图 D.主要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E.地面气象台站、探空气象台站分布图(分数:2.00)A.B.C.D.E.(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 答案解析(总分:10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1.在植物样方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大小,对于一般草本而言,其样方面积不应小于_。 A.1m2 B.10m2 C.100m2 D.200m2(分数:2.00)A. B.C.D.解析:解

19、析 样地调查时,一般草本的样方面积在 1m2以上,灌木林样方在 10m2以上,乔木林样方在100m2以上。2.在植物样方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大小,对于灌木林样,其样方面积不应小于_。 A.1m2 B.10m2 C.100m2 D.200m2(分数:2.00)A.B. C.D.解析:3.在用黑白瓶法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量的方法中,总初级生产量的计算公式是_。 A.LBIB B.DBIB C.IBDB D.LBDB(分数:2.00)A.B.C.D. 解析:4.某水生生态系统调查时,采用黑白瓶法测定初级生物量。初始瓶 IB=5.0mg/L,黑瓶 DB=3.5mg/L,白瓶LB=9mg/L,则净

20、初级生物量和总初级生物量分别为_。 A.5.5mg/L,4mg/L B.4mg/L,5.5mg/L C.1.5mg/L,4mg/L D.1.5mg/L,5.5mg/L(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净初级生物量=9-5=4(mg/L), 总初级生物量=9-3.5=5.5(mg/L)。5.用边长 50cm 的正方形带网铁铗采集某湖泊植物样品,样方平均高等植物鲜重生物量 75g(无滴水时的鲜重),则湖泊中高等植物群落平均鲜重生物量为_。 A.300g/m2 B.150g/m2 C.225g/m2 D.75g/m2(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样方 50cm 的面积

21、为 0.25m2,则 1m2的生物量为 300g。6.水生生物方面主要调查_。 A.大肠杆菌 B.病毒、细菌 C.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水生生物群落结构 D.浮游动植物、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分数:2.00)A.B.C. D.解析:7.在利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时,目前提出的植被指数很多,应用最广泛的是_。 A.MTVI B.RVI C.NDVI D.AVI(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NDVI 指的是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常用于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植被状况研究。8.美国陆地资源卫星 TM 影像,包括_波段,每个波段的信息反映了不同的生态学特点。

22、 A5 个 B7 个 C8 个 D9 个(分数:2.00)A.B. C.D.解析:9.利用 GPS 系统进行定位时,需要接收至少_卫星的信号。 A.3 颗 B.4 颗 C.5 颗 D.24 颗(分数:2.00)A.B. C.D.解析:10.GPS 系统的卫星星座子系统,由_卫星组成。 A.10 颗 B.21 颗 C.24 颗 D.36 颗(分数:2.00)A.B.C. D.解析:11.遥感可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提供大量的信息,通过卫星影响不同波段信息组合形成各种类型的植被指数,较好地反映某些地面生态学特征,以下哪种指数常被用于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植被状况研究?_ A.比值植被指数 RVI B.农业植

23、被指数 AVI C.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NDVI D.多时相植被指数 MTVI(分数:2.00)A.B.C. D.解析:12._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 A空间结构分析 B景观模地分析 C景观廊道分析 D功能与稳定性分析(分数:2.00)A. B.C.D.解析:13.下列区域哪个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_ A水杉林 B榕树林 C红树林 D桉树林(分数:2.00)A.B.C. D.解析:14.矩阵法在环境影响识别中是以_的方式说明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A.定性 B.定量 C.半定量 D.定性或半定量(分数:2.00)A.B.C.D.

24、 解析:15.采用因果关系分析网络来解释和描述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识别环境影响,此方法称_。 A.清单法 B.影响网络法 C.矩阵法 D.叠图法(分数:2.00)A.B. C.D.解析:16.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参数计算公式 (分数:2.00)A.B.C.D. 解析:17.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_。 A.水生生物和底质 B.底质 C.水生生物 D.浮游生物(分数:2.00)A. B.C.D.解析:18.水域底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与建设项目排水水质有关的易_的污染物。 A.积累 B.降解 C.中毒 D.传染(分数:2.00)A. B.C

25、.D.解析:19.某建设项目 COD 的排放浓度为 30mg/L,排放量为 36000m3/h,排入地表水的 COD 执行 20mg/L,地表水上游 COD 的浓度是 18mg/L,其上游来水流量 50m3/s,其去水流量 40m3/s,则其 ISE 是_。 A.3 B.1080 C.30 D.3.75(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COD 排放量为 36000m3/h 转为以“m 3/s”为单位时,应为 10m3/s;其去水流量 40m3/s 与问题没关系。20.估算模式是一种_预测模式。 A.单源 B.多源 C.体源 D.面源(分数:2.00)A. B.C.D.解析:21.

26、两个排气筒高度分别为 24m 及 30m,距离为 50m,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 0.44kg/h 及2.56kg/h,则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是_。 A.4.56 B.4.2 C.2.12 D.3.0(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等效排气筒虽然在新的大气导则中没有此方面的要求,但笔者认为仍属技术方法的内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若有三根以上的近距离排气筒,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依次与第三根、第四根排

27、气筒取等效值,等效排气筒的有关参数按下式公式计算: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计算公式:Q=Q1+Q2式中:Q等效排气筒某污染物排放速率,kg/h;Q1,Q 2等效排气筒 1 和排气筒 2 的某污染物的排放速率,kg/h。等效排气筒高度计算公式:*式中:h等效排气筒高度,m;h1,h 2排气筒 1 和排气筒 2 的高度,m。22.两个排气筒高度分别为 24m 及 30m,距离为 50m,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 0.44kg/h 及2.56kg/h,则等效排气筒的高度是_。 A.28.7 B.30 C.27.2 D.24(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23.若某一网格点的 S

28、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C SO2)和 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C NO2)占标率相等,则_。 A.CSO2=CNO2 B.CSO2C NO2 C.CSO2C NO2 D.CSO2=2CNO2(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要判断本题的答案,首先要知道 SO2、NO 2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值(0.5mg/m 3和 0.24mg/m3),其次要知道占标率的计算公式。2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应选择_作为计算点。 A.区域地面上风向轴线浓度点 B.区域地面下风向轴线浓度点 C.所有的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D.所有的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分数:2.00)A.B.C.D. 解

29、析:2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_。 A.不大于 20m B.不大于 30m C.不大于 50m D.不大于 60m(分数:2.00)A.B.C. D.解析:2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直角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_。 A.50100m B.100500m C.100200m D.50200m(分数:2.00)A. B.C.D.解析:2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极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_。 A.50100m B.100500m

30、C.100200m D.50200m(分数:2.00)A. B.C.D.解析:2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极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_。 A.50100m B.100500m C.100200m D.50200m(分数:2.00)A.B. C.D.解析:2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直角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_。 A.50100m B.50400m C.100200m D.100500m(分数:2.00)A.B.C.D. 解析:3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临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_的预测受体。 A.不同代表长度

31、上 B.不同代表宽度上 C.不同代表高度上 D.不同代表朝向上(分数:2.00)A.B.C. D.解析: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46.00)31.污染型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应作为计算点的有_。 A.网格点 B.最大地面浓度点 C.居住区 D.学校(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计算点可分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32.在环境敏感点(区)分布图中标注污染源点位有助于选择_。 A.监测因子 B.预测因子 C.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 D.预测计算点(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标注污染源点的性质(如

32、化工厂、水泥厂)有利于选择监测因子。3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景设定计算源项包括_。 A.新增源项 B.削减源项 C.其他已建源项 D.其他在建项目相关源项(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其他已建源项”在现状监测中已体现。除了题目三项目外,还有“被取代污染源、其他拟建相关源项目”也属计算源项。34.下列哪种污染类别,只需预测主要预测因子?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数:2.00)A.B. C. D. E. 解析:3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设定预测情景时,一般考虑下列哪些内容?_

33、A.预测因子 B.污染源类别 C.排放方案 D.气象条件 E.计算点(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36.对于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常规预测内容包括_。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均浓度 D.年均浓度(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下表中常规预测情景组合需记住。 B常规预测情景组合/B序号污染源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计算点常规预测内容1新 现 所 环 小增污染源(正常排放)有方案/推荐方案有预测因子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时浓度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2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现有方案/推荐方案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区域最大地面浓度

34、点小时浓度3削减污染源(若有)现有方案/推荐方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浓度年均浓案 度4被取代污染源(若有)现有方案/推荐方案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5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若有)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37.对于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常规预测内容包括_。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均浓度 D.年均浓度(分数:2.00)A. B.C.D.解析:38.对于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需预测的计算点有_。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网格点 C.区域最远地面距离 D.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分数:2.00)A. B. C.D. 解析:39.

35、对于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需预测的计算点有_。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C.区域最远地面距离 D.网格点(分数:2.00)A. B. C.D.解析:40.对于削减污染源,常规预测内容包括_。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均浓度 D.年均浓度(分数:2.00)A.B. C.D. 解析:41.对于被取代污染源,常规预测内容包括_。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季均浓度 D.年均浓度(分数:2.00)A.B. C.D. 解析:4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设定预测情景时,排放方案(除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外)一般包括_。 A.正常方案 B.推荐方案 C.现有方案 D

36、.非正常方案(分数:2.00)A.B. C. D.解析:43.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数:2.00)A. B. C.D.E.解析:44.只需预测日平均浓度、年均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数:2.00)A.B.C. D. E. 解析:45.只需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计算点的污染源类别有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

37、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数:2.00)A.B.C. D. E. 解析:4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设定预测情景时,排放方案分为_。 A.工程设计中现有排放方案 B.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现有排放方案 C.评审专家所提出的推荐排放方案 D.环评报告所提出的推荐排放方案(分数:2.00)A. B. C.D. 解析:47.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分析下列哪些内容?_ A.是否超标 B.超标范围和程度 C.小时浓度超标概率 D.小时浓度超标最大持续发生时间 E.超标位置(分数:2.00)A. B.C. D. E. 解析:解析 超

38、标范围是长期气象条件下应分析的内容。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和典型日气象条件下的分析内容基本相同。48.在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分析下列哪些内容?_ A.小时浓度超标概率 B.超标位置 C.是否超标 D.小时浓度超标最大持续发生时间 E.超标程度(分数:2.00)A.B. C. D.E. 解析:49.在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时,应分析下列哪些内容?_ A.是否超标 B.年均浓度超标概率 C.超标范围和程度 D.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E.超标位置(分数:2.00)A. B.C. D. E. 解析:解析 “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是分析典型小时、典型日气象条件下应分析的内容。50.AERMOD 模式系统处理的点源参数包括_。 A.点源排放率(g/s) B.烟气温度(K) C.烟囱高度(m) D.烟囱出口烟气排放速度(m/s) E.烟囱出口内径(m)(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AERMOD、ADMS 模式气象参数收集的要求见下表: 气象数据AERMODADMS地面数据必须地面逐次气象数必须地面逐次气象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