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暖通空调专业知识-空气洁净技术及答案解析(总分:6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67,分数:67.00)1.一般情况下,粗效、中效过滤器的联合使用不能满足( )的净化要求。(分数:1.00)A.一般空调房间B.使用中效空气净化系统的洁净室C.求较高的空调房间D.使用高效空气净化系统的洁净室2.洁净室的送风量是( )。(分数:1.00)A.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的送风量B.根据热、湿负荷计算确定的送风量C.为保证洁净室压力控制供给的新鲜空气量D.取前三项中的最大值3.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措施中,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设置容器或其他设施,用以回
2、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B.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C.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D.粉状或散装物料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抑制粉尘飞扬的设施4.可吸入颗粒物指( )。(分数:1.00)A.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0.5m 的颗粒物B.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m 的颗粒物C.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5m 的颗粒物D.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m 的颗粒物5.生物洁净室净化空调机组应采用( )加湿。(分数:1.00)A.离心喷雾B.干蒸汽C
3、.水膜D.喷淋6.净化空调系统将中效空气过滤器集中设置在( )段,是因为考虑到( )。(分数:1.00)A.负压,保护盘管不受污染B.正压,保持洁净室正压需要C.负压,使滤速更为均匀D.压,防止没有过滤的污染空气渗入系统7.空气洁净度等级所处状态不包括( )。(分数:1.00)A.常态B.空态C.静态D.动态8.在风速不大的情况下,高效过滤器的阻力和风量近似成( )关系。(分数:1.00)A.对数B.指数C.幂函数D.直线9.净化空调系统通常将粗效过滤器设置在( ),将中效过滤器设置在( ),将高效过滤器设置在( )。(分数:1.00)A.新风口,系统的正压段,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B.系统
4、的正压段,新风口,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C.新风口,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系统的正压段D.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新风口,系统的正压段10.清洁环境中空气所含的各种粒径的粒子在双对数坐标上按粒径分布为( ),而且具有( )。(分数:1.00)A.接近平行的直线,大体相同的斜率B.对数状态分布曲线,大体相同的形状C.左倾偏态分布曲线,大体相同的斜率D.右倾偏态分布曲线,大体相同的形状11.洁净室压差控制原则之一是送风、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启闭应连锁。正压洁净室的连锁程序为( )。(分数:1.00)A.先启动回风机,再启动送风机和排风机B.先启动送风机,再启动回风机和排风机C.先启动排风机,再
5、启动送风机和回风机D.先启动回风机和排风机,再启动送风机12.下列说法中不完整的是( )。(分数:1.00)A.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必须设计成密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B.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需向外排放的,应设置除尘、吸收等净化设施C.各种锅炉、炉窑、冶炼等装置排放的烟气,必须设有除尘、净化设施D.含有易挥发物质的液体原料、成品、中间产品等贮存设施,应有防止挥发物质逸出的措施13.我国洁净室室内发尘量是以( )计算的。(分数:1.00)A.每平方米发尘量地板面积B.每人每分钟发尘量C.单位容积发尘量D.各尘源发尘量之
6、和14.洁净室的排风系统设计中防室外空气倒灌措施不宜采用( )。(分数:1.00)A.调节阀B.止回阀C.密闭阀D.中效过滤器15.高效过滤器安装前需进行外观检查和仪器检漏,应在( ),在现场拆开包装并进行安装。(分数:1.00)A.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安装后B.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清扫前C.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全面清扫和系统连续试车 2h 以上D.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全面清扫和系统连续试车 12h 以上16.净化空调常采用( )系统,是为了( )。(分数:1.00)A.单风机,使系统简化B.双风机,避免系统阻力太大C.双风机,便于系统调节D.单风机,避免压力控制失效17.洁净室(区)
7、外窗设计应符合的要求是( )。(分数:1.00)A.当洁净室(区)和人员净化用室设置外窗时,可采用单层玻璃固定窗,并有良好的气密性B.当洁净室(区)和人员净化用室设置外窗时,可采用双层玻璃固定窗,并有良好的气密性C.靠洁净室内一侧窗可设窗台D.以上说法都正确18.下列说法中不完整的为( )。(分数:1.00)A.为了防止大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向人员活动区散发,防止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必须从总体规划、工艺、建筑和通风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和治理措施B.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并应采取密闭、隔离和负压操作措施C.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放散的有害物质,在排放前,必须采
8、取通风净化措施D.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放散的有害物质,向大气排放时,应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19.下列关于空气净化系统中过滤器的作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初效过滤器主要截留大微粒,对 1m 以上的微粒有效B.中效过滤器主要截留 1m 以下的微粒C.高效过滤器是洁净室末端过滤器,以实现 0.5m 的各洁净级别为目的D.亚高效过滤器不能作为洁净室末端过滤器使用,需达到一定的空气洁净度级别20.洁净厂房最大频率风向上侧有烟囱时,洁净厂房与烟囱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烟囱高度的( )。(分数:1.00)A.10 倍B.12 倍C.1.2 倍D.1.5 倍21.送、回风总管穿越通
9、风空调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应设( )。(分数:1.00)A.排烟阀B.调节阀C.防火阀D.防火排烟阀22.由于净化空调系统( ),其风机宜采取变频措施。(分数:1.00)A.是变风量系统B.是变新风系统C.风压高漏风大D.阻力变化大23.空气洁净处理的对象为( )。(分数:1.00)A.大气尘B.对室内环境控制产生影响的污染物质C.工业尘D.沉降尘24.洁净度等级 5 级应采用的气流流型为( )。(分数:1.00)A.垂直单向流B.垂直或水平单向流C.非单向流D.任意25.中国标准对于高效过滤器按耐火程度分级,如果过滤器全部材料都是不燃性的,不燃性材料应符合 GB 8624 中的 A 级,则过滤
10、器防火等级为( )。(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6.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机理主要是( )。(分数:1.00)A.筛滤B.静电C.分子吸引D.扩散、惯性和拦截综合效应27.整个净化空调系统通常采用( )级空气过滤。(分数:1.00)A.1B.2C.3D.428.净化空调系统应在新风口设置( )过滤,应在系统的正压段设置( )过滤,应在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设置( )过滤。(分数:1.00)A.粗效、中效、高效B.高效、中效、粗效C.中效、粗效、高效D.粗效、高效、中效29.确定洁净室的洁净度级别不应考虑( )。(分数:1.00)A.控制粒径B.挥发处的状态C.室外大气尘浓度
11、D.控制的最大浓度限值30.洁净度不低于 l000 级系统的空调箱体在保持 1000Pa 的静压下,漏风率不应大于( )。(分数:1.00)A.0.5B.1C.2D.331.末级高效过滤器在安装前( )检漏。(分数:1.00)A.不需要B.在试验室进行C.进行抽样D.应在现场逐台进行32.将尘粒从大气气溶胶中分离出来的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装置是( )。(分数:1.00)A.静电除尘器B.袋式除尘器C.空气过滤器D.淋水除尘器33.过滤器顶送风口的具体布置形式不包括( )。(分数:1.00)A.出口仅设置高效过滤器的顶送风口B.在高效过滤器的下方设有铝板网的顶送风口C.在高效过滤器的下方设有
12、尼龙阻尼层的顶送风口D.在高效过滤器的下方带有扩散板的顶送风口34.设施已建成,所有动力设施已经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此时的室内环境状态称为( )。(分数:1.00)A.空态B.静态C.动态D.非运行态35.洁净室内各种设施的布置,应考虑对气流流型和空气洁净度的影响,下列选项不符合此要求的是( )。(分数:1.00)A.单向流洁净室内不宜布置洁净工作台B.需排风的工艺设备宜布置在洁净室下风侧C.送风口的风速不宜过小D.余压阀宜布置在洁净气流的下风侧36.较长时间操作的工作地点,当其热环境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设置( )。(分数:1.00)A.局部送风B.局部排风C.全面通风D.全面排风
13、37.净化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 )上。(分数:1.00)A.正压段B.负压段C.无要求D.无压段38.设置在同一洁净区的高效空气过滤器的( )宜相近。(分数:1.00)A.容尘量B.送风量C.面风速D.阻力与效率39.为了避免污染空气漏入系统,中效过滤器应设置在系统的( )。(分数:1.00)A.负压段B.正压段C.系统的末端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0.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设计( )。(分数:1.00)A.不应大于每小时 1 次换气B.不应小于每小时
14、1 次换气C.不应大于每小时 2 次换气D.不应小于每小时 2 次换气41.在设计吸收法净化有害气体时,下列不是强化吸收途径的是( )。(分数:1.00)A.增加气液吸收面积B.增加气液相对运动速度C.采用相平衡系数小的吸收剂D.减少供液量42.超高效过滤器的设置位置为( )。(分数:1.00)A.必须设置在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B.可设置在送风管段上C.在净化机组上D.是房间回风口43.空气洁净技术常用( )将大气中微粒分离出去。(分数:1.00)A.旋风除尘器B.静电除尘器C.喷雾洗涤除尘器D.空气过滤器44.净化空调使用的粗效过滤器严禁采用( )过滤器。(分数:1.00)A.玻璃纤维B.无纺
15、布C.浸油D.泡沫塑料45.空气洁净度等级认证的测试时间要求为当空气洁净度等级小于等于 5 时,最长时间间隔为( )。(分数:1.00)A.5 月B.6 月C.8 月D.12 月46.如需要洁净工作台时,其宜布置在( )。(分数:1.00)A.非单向流洁净室远离回风口处B.非单向流洁净室靠近回风口处C.垂直单向流洁净室内D.水平单向流洁净室内47.净化空调系统的特点是系统风量( ),阻力( ),且变化( )。(分数:1.00)A.大,高,大B.小,高,大C.大,高,小D.大,低,大48.洁净室排风系统设置阀门的要求是( )。(分数:1.00)A.设置调节阀、止回阀或电动密闭阀B.排风系统吸风管
16、段上设置电动密闭阀C.排风系统排风管段上设置调节阀D.排风系统排风管段上设置止回阀和调节阀49.下列不属于单相流洁净室送风形式的是( )。(分数:1.00)A.顶棚满布过滤器送风B.全孔板送风C.过滤器送风D.对送式送风50.洁净室与周围的空间必须维持一定的压差,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 )。(分数:1.00)A.10PaB.8PaC.6PaD.5Pa51.空气洁净度要求为 14 级时,应采用( )。(分数:1.00)A.乱流B.水平单向流C.垂直单向流D.置换流52.在( )洁净室不宜布置洁净工作台。(分数:1.00)A.幅流B.乱流C.单向流D.任何级别53.洁净度等级 69
17、级应采用( )气流流型。(分数:1.00)A.垂直单向流B.垂直或水平单向流C.非单向流D.任意54.同时放散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时,全面通风量( )。(分数:1.00)A.应按其中所需最大的空气量计算B.应按消除有害物质所需的空气量计算C.应按分别消除有害物质、余热或余湿所需的空气量之和计算D.应按分别消除有害物质、余热、余湿所需的空气量之和计算55.用于过滤大颗粒粒子及各种异物的过滤器为( )。(分数:1.00)A.初级过滤器B.中级过滤器C.高效过滤器D.亚高效过滤器56.非连续运行的洁净室,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值班送风,并应( )。(分数:1.00)A.进行净化处理B.进行净化空调处
18、理C.进行空调处理D.将室外空气直接送人57.通风管道穿越不燃烧体楼板处应设( )。(分数:1.00)A.防火阀B.调节阀C.排烟阀D.防火排烟阀58.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与容尘量成( )比,与过滤器风量成( )比,与过滤器前空气的含尘浓度成( )比。(分数:1.00)A.正,反,反B.正,正,反C.反,正,正D.反,反,正59.若要降低某洁净室室内含尘浓度,下列处理方法综合效果最好的是( )。(分数:1.00)A.提高出风口上过滤器的效率B.提高回风口上过滤器的效率C.减低室内建筑壁面的发尘量D.提高新风过滤器的效率60.较大型的洁净厂房的新风宜采用( )处理系统,以( )。(分数:1.0
19、0)A.分散,便于不同级别洁净室的调节B.分散,利于洁净室控制C.集中,避免室外状态变化对室内的干扰D.集中,节约空调能耗61.非单向流洁净室室内应采用( )气流组织。(分数:1.00)A.侧送侧回B.下送上回C.上送下回D.中送两端回62.选择过滤器时,空气过滤器的处理风量应( )其额定风量。(分数:1.00)A.大于B.小于或等于C.大于或等于D.等于63.单向流洁净室截面平均风速是指( )且在( )中必须保持的风速。(分数:1.00)A.出风面,运行B.工作面高度,测定C.工作面高度,运行D.出风面,测定64.洁净室新风量的确定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分数:1.00)A.作业人员健康
20、所需新鲜空气量B.维持静压差所需补充风量C.补充各排风系统的排风所需新风量D.洁净室的送风量及气流组织65.( )作为新风量取值标准是不严格的。(分数:1.00)A.补偿室室内排风量B.层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 2%4%C.保持室内正压值D.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 40m366.空气洁净度所要控制的对象是( )。(分数:1.00)A.空气中最大控制微粒直径B.空气中的微粒数量C.空气中最小控制微粒直径和微粒数量D.空气中最小控制微粒直径67.室外大气尘的设计参数是根据( )来确定的。(分数:1.00)A.各地状态B.不同季节C.地理条件D.浓度量级暖通空调专业知识-空气洁净技术答案解析(
21、总分:6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67,分数:67.00)1.一般情况下,粗效、中效过滤器的联合使用不能满足( )的净化要求。(分数:1.00)A.一般空调房间B.使用中效空气净化系统的洁净室C.求较高的空调房间D.使用高效空气净化系统的洁净室 解析:2.洁净室的送风量是( )。(分数:1.00)A.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的送风量B.根据热、湿负荷计算确定的送风量C.为保证洁净室压力控制供给的新鲜空气量D.取前三项中的最大值 解析:3.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措施中,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设置容器或其他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
22、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 B.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C.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D.粉状或散装物料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抑制粉尘飞扬的设施解析:4.可吸入颗粒物指( )。(分数:1.00)A.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0.5m 的颗粒物B.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m 的颗粒物C.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5m 的颗粒物D.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m 的颗粒物 解析:5.生物洁净室净化空调机组应采用( )加湿。(分数:1.00)A.离心喷雾B.干蒸汽 C.水膜D
23、.喷淋解析:6.净化空调系统将中效空气过滤器集中设置在( )段,是因为考虑到( )。(分数:1.00)A.负压,保护盘管不受污染B.正压,保持洁净室正压需要C.负压,使滤速更为均匀D.压,防止没有过滤的污染空气渗入系统 解析:7.空气洁净度等级所处状态不包括( )。(分数:1.00)A.常态 B.空态C.静态D.动态解析:8.在风速不大的情况下,高效过滤器的阻力和风量近似成( )关系。(分数:1.00)A.对数B.指数C.幂函数D.直线 解析:9.净化空调系统通常将粗效过滤器设置在( ),将中效过滤器设置在( ),将高效过滤器设置在( )。(分数:1.00)A.新风口,系统的正压段,系统的末端
24、或尽量靠近末端 B.系统的正压段,新风口,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C.新风口,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系统的正压段D.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新风口,系统的正压段解析:10.清洁环境中空气所含的各种粒径的粒子在双对数坐标上按粒径分布为( ),而且具有( )。(分数:1.00)A.接近平行的直线,大体相同的斜率 B.对数状态分布曲线,大体相同的形状C.左倾偏态分布曲线,大体相同的斜率D.右倾偏态分布曲线,大体相同的形状解析:11.洁净室压差控制原则之一是送风、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启闭应连锁。正压洁净室的连锁程序为( )。(分数:1.00)A.先启动回风机,再启动送风机和排风机B.先启动送风机,再
25、启动回风机和排风机 C.先启动排风机,再启动送风机和回风机D.先启动回风机和排风机,再启动送风机解析:12.下列说法中不完整的是( )。(分数:1.00)A.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必须设计成密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B.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需向外排放的,应设置除尘、吸收等净化设施C.各种锅炉、炉窑、冶炼等装置排放的烟气,必须设有除尘、净化设施D.含有易挥发物质的液体原料、成品、中间产品等贮存设施,应有防止挥发物质逸出的措施解析:13.我国洁净室室内发尘量是以( )计算的。(分数:1.00)A.每平方米发尘量地板面积B
26、.每人每分钟发尘量C.单位容积发尘量 D.各尘源发尘量之和解析:14.洁净室的排风系统设计中防室外空气倒灌措施不宜采用( )。(分数:1.00)A.调节阀 B.止回阀C.密闭阀D.中效过滤器解析:15.高效过滤器安装前需进行外观检查和仪器检漏,应在( ),在现场拆开包装并进行安装。(分数:1.00)A.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安装后B.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清扫前C.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全面清扫和系统连续试车 2h 以上D.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全面清扫和系统连续试车 12h 以上 解析:16.净化空调常采用( )系统,是为了( )。(分数:1.00)A.单风机,使系统简化B.双风机,避免系统
27、阻力太大C.双风机,便于系统调节D.单风机,避免压力控制失效 解析:17.洁净室(区)外窗设计应符合的要求是( )。(分数:1.00)A.当洁净室(区)和人员净化用室设置外窗时,可采用单层玻璃固定窗,并有良好的气密性B.当洁净室(区)和人员净化用室设置外窗时,可采用双层玻璃固定窗,并有良好的气密性 C.靠洁净室内一侧窗可设窗台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18.下列说法中不完整的为( )。(分数:1.00)A.为了防止大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向人员活动区散发,防止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必须从总体规划、工艺、建筑和通风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和治理措施B.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宜采用机械化、自动
28、化,并应采取密闭、隔离和负压操作措施C.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放散的有害物质,在排放前,必须采取通风净化措施D.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放散的有害物质,向大气排放时,应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解析:19.下列关于空气净化系统中过滤器的作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初效过滤器主要截留大微粒,对 1m 以上的微粒有效B.中效过滤器主要截留 1m 以下的微粒C.高效过滤器是洁净室末端过滤器,以实现 0.5m 的各洁净级别为目的 D.亚高效过滤器不能作为洁净室末端过滤器使用,需达到一定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解析:20.洁净厂房最大频率风向上侧有烟囱时,洁净厂房与烟囱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烟
29、囱高度的( )。(分数:1.00)A.10 倍B.12 倍 C.1.2 倍D.1.5 倍解析:21.送、回风总管穿越通风空调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应设( )。(分数:1.00)A.排烟阀B.调节阀C.防火阀 D.防火排烟阀解析:22.由于净化空调系统( ),其风机宜采取变频措施。(分数:1.00)A.是变风量系统B.是变新风系统C.风压高漏风大D.阻力变化大 解析:23.空气洁净处理的对象为( )。(分数:1.00)A.大气尘B.对室内环境控制产生影响的污染物质 C.工业尘D.沉降尘解析:24.洁净度等级 5 级应采用的气流流型为( )。(分数:1.00)A.垂直单向流B.垂直或水平单向流 C.非
30、单向流D.任意解析:25.中国标准对于高效过滤器按耐火程度分级,如果过滤器全部材料都是不燃性的,不燃性材料应符合 GB 8624 中的 A 级,则过滤器防火等级为( )。(分数:1.00)A.一级 B.二级C.三级D.四级解析:26.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机理主要是( )。(分数:1.00)A.筛滤B.静电C.分子吸引D.扩散、惯性和拦截综合效应 解析:27.整个净化空调系统通常采用( )级空气过滤。(分数:1.00)A.1B.2C.3 D.4解析:28.净化空调系统应在新风口设置( )过滤,应在系统的正压段设置( )过滤,应在系统的末端或尽量靠近末端设置( )过滤。(分数:1.00)A.粗效、中效
31、、高效 B.高效、中效、粗效C.中效、粗效、高效D.粗效、高效、中效解析:29.确定洁净室的洁净度级别不应考虑( )。(分数:1.00)A.控制粒径B.挥发处的状态C.室外大气尘浓度 D.控制的最大浓度限值解析:30.洁净度不低于 l000 级系统的空调箱体在保持 1000Pa 的静压下,漏风率不应大于( )。(分数:1.00)A.0.5B.1 C.2D.3解析:31.末级高效过滤器在安装前( )检漏。(分数:1.00)A.不需要B.在试验室进行C.进行抽样D.应在现场逐台进行 解析:32.将尘粒从大气气溶胶中分离出来的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装置是( )。(分数:1.00)A.静电除尘器B.
32、袋式除尘器C.空气过滤器 D.淋水除尘器解析:33.过滤器顶送风口的具体布置形式不包括( )。(分数:1.00)A.出口仅设置高效过滤器的顶送风口B.在高效过滤器的下方设有铝板网的顶送风口C.在高效过滤器的下方设有尼龙阻尼层的顶送风口D.在高效过滤器的下方带有扩散板的顶送风口 解析:34.设施已建成,所有动力设施已经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此时的室内环境状态称为( )。(分数:1.00)A.空态 B.静态C.动态D.非运行态解析:35.洁净室内各种设施的布置,应考虑对气流流型和空气洁净度的影响,下列选项不符合此要求的是( )。(分数:1.00)A.单向流洁净室内不宜布置洁净工作台B.需
33、排风的工艺设备宜布置在洁净室下风侧C.送风口的风速不宜过小 D.余压阀宜布置在洁净气流的下风侧解析:36.较长时间操作的工作地点,当其热环境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设置( )。(分数:1.00)A.局部送风 B.局部排风C.全面通风D.全面排风解析:37.净化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 )上。(分数:1.00)A.正压段B.负压段 C.无要求D.无压段解析:38.设置在同一洁净区的高效空气过滤器的( )宜相近。(分数:1.00)A.容尘量B.送风量C.面风速D.阻力与效率 解析:39.为了避免污染空气漏入系统,中效过滤器应设置在系统的( )。(分数:1.00)A.负压段
34、B.正压段 C.系统的末端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40.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设计( )。(分数:1.00)A.不应大于每小时 1 次换气B.不应小于每小时 1 次换气 C.不应大于每小时 2 次换气D.不应小于每小时 2 次换气解析:41.在设计吸收法净化有害气体时,下列不是强化吸收途径的是( )。(分数:1.00)A.增加气液吸收面积B.增加气液相对运动速度C.采用相平衡系数小的吸收剂D.减少供液量 解析:42.超高效过滤器的设置位置为( )。(分数:1.00)A.必须设置在净化
35、空调系统的末端 B.可设置在送风管段上C.在净化机组上D.是房间回风口解析:43.空气洁净技术常用( )将大气中微粒分离出去。(分数:1.00)A.旋风除尘器B.静电除尘器C.喷雾洗涤除尘器D.空气过滤器 解析:44.净化空调使用的粗效过滤器严禁采用( )过滤器。(分数:1.00)A.玻璃纤维B.无纺布C.浸油 D.泡沫塑料解析:45.空气洁净度等级认证的测试时间要求为当空气洁净度等级小于等于 5 时,最长时间间隔为( )。(分数:1.00)A.5 月B.6 月 C.8 月D.12 月解析:46.如需要洁净工作台时,其宜布置在( )。(分数:1.00)A.非单向流洁净室远离回风口处B.非单向流
36、洁净室靠近回风口处 C.垂直单向流洁净室内D.水平单向流洁净室内解析:47.净化空调系统的特点是系统风量( ),阻力( ),且变化( )。(分数:1.00)A.大,高,大 B.小,高,大C.大,高,小D.大,低,大解析:48.洁净室排风系统设置阀门的要求是( )。(分数:1.00)A.设置调节阀、止回阀或电动密闭阀 B.排风系统吸风管段上设置电动密闭阀C.排风系统排风管段上设置调节阀D.排风系统排风管段上设置止回阀和调节阀解析:49.下列不属于单相流洁净室送风形式的是( )。(分数:1.00)A.顶棚满布过滤器送风B.全孔板送风C.过滤器送风 D.对送式送风解析:50.洁净室与周围的空间必须维
37、持一定的压差,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 )。(分数:1.00)A.10PaB.8PaC.6PaD.5Pa 解析:51.空气洁净度要求为 14 级时,应采用( )。(分数:1.00)A.乱流B.水平单向流C.垂直单向流 D.置换流解析:52.在( )洁净室不宜布置洁净工作台。(分数:1.00)A.幅流B.乱流C.单向流 D.任何级别解析:53.洁净度等级 69 级应采用( )气流流型。(分数:1.00)A.垂直单向流B.垂直或水平单向流C.非单向流 D.任意解析:54.同时放散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时,全面通风量( )。(分数:1.00)A.应按其中所需最大的空气量计算 B.应按消除有
38、害物质所需的空气量计算C.应按分别消除有害物质、余热或余湿所需的空气量之和计算D.应按分别消除有害物质、余热、余湿所需的空气量之和计算解析:55.用于过滤大颗粒粒子及各种异物的过滤器为( )。(分数:1.00)A.初级过滤器 B.中级过滤器C.高效过滤器D.亚高效过滤器解析:56.非连续运行的洁净室,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值班送风,并应( )。(分数:1.00)A.进行净化处理B.进行净化空调处理 C.进行空调处理D.将室外空气直接送人解析:57.通风管道穿越不燃烧体楼板处应设( )。(分数:1.00)A.防火阀 B.调节阀C.排烟阀D.防火排烟阀解析:58.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与容尘量成(
39、 )比,与过滤器风量成( )比,与过滤器前空气的含尘浓度成( )比。(分数:1.00)A.正,反,反 B.正,正,反C.反,正,正D.反,反,正解析:59.若要降低某洁净室室内含尘浓度,下列处理方法综合效果最好的是( )。(分数:1.00)A.提高出风口上过滤器的效率B.提高回风口上过滤器的效率C.减低室内建筑壁面的发尘量D.提高新风过滤器的效率 解析:60.较大型的洁净厂房的新风宜采用( )处理系统,以( )。(分数:1.00)A.分散,便于不同级别洁净室的调节B.分散,利于洁净室控制C.集中,避免室外状态变化对室内的干扰 D.集中,节约空调能耗解析:61.非单向流洁净室室内应采用( )气流
40、组织。(分数:1.00)A.侧送侧回B.下送上回C.上送下回 D.中送两端回解析:62.选择过滤器时,空气过滤器的处理风量应( )其额定风量。(分数:1.00)A.大于B.小于或等于 C.大于或等于D.等于解析:63.单向流洁净室截面平均风速是指( )且在( )中必须保持的风速。(分数:1.00)A.出风面,运行B.工作面高度,测定C.工作面高度,运行 D.出风面,测定解析:64.洁净室新风量的确定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分数:1.00)A.作业人员健康所需新鲜空气量B.维持静压差所需补充风量C.补充各排风系统的排风所需新风量 D.洁净室的送风量及气流组织解析:65.( )作为新风量取值标准是不严格的。(分数:1.00)A.补偿室室内排风量B.层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 2%4% C.保持室内正压值D.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 40m3解析:66.空气洁净度所要控制的对象是( )。(分数:1.00)A.空气中最大控制微粒直径B.空气中的微粒数量 C.空气中最小控制微粒直径和微粒数量D.空气中最小控制微粒直径解析:67.室外大气尘的设计参数是根据( )来确定的。(分数:1.00)A.各地状态B.不同季节C.地理条件D.浓度量级 解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