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207.50KB ,
资源ID:1283126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831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上午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上午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1、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上午试卷-20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某红黏土地基详勘资料如下:w46%,w p32%,w L58%,该红黏土的状态及复浸水特性类别分别为( )。A软塑,类 B可塑,类 C软塑,类 D可塑,类(分数:2.00)A.B.C.D.2.某砂土试样进行室内三轴剪试验,围压为 150kPa,破坏时的垂直压力为 350kPa,同时测得孔隙水压力为 50kPa,该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为( )。A23.6 B30 C43.6 D48(分数:2.00)A.B.C.D.3.某场地在深度 5.0m 处进行扁铲侧胀试验,地下水位为 2.0m,水位以上土的重度为 1

2、8kN/m3,水位以下土的重度为 19 kN/m3,试验前率定时膨胀至 0.05mm 及 1.10mm 的气压实测值分别为A10kPa,B50kPa,试验时膜片膨胀至 0.05mm、 1.10mm,及回到 0.05mm 的压力分别为A35kPa,B210kPa,C30kPa,调零前压力表初始读数 Zm5kPa,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该试验点的侧胀水平应力指数为( )。A0.05 B0.07 C0.09 D0.10(分数:2.00)A.B.C.D.4.某工程场地进行单孔抽水试验,地层情况及滤水管位置见下图,滤水管上下均设止水装置,抽水参数为:钻孔深 12m,承压水位 1

3、.5m,钻孔直径 0.8m。假定影响半径 100m,第一次降深 2.1m,涌水量 510m3/d;第二次降深 3.0m,涌水量 760m3/d;第三次降深 4.2m,涌水量 1050m3/d。用裘布依公式计算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 K,其结果最接近( )。(分数:2.00)A.B.C.D.5.某水工建筑物围岩单轴抗压强度 Rb60MPa,岩块波速为 5.4 km/s,岩体波速为 4.5km/s,结构面状态评分为 25,地下水评分为-2,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为-5,围岩最大主应力 m为 15MPa,该围岩类别为( )。A类 B类 C类 D类(分数:2.00)A.B.C.D.6.某土样进行室内三轴试验

4、,采用固结不排水测孔隙水压力试验,在 350kPa 的围压下固结,然后使垂直应力 1与围压 3同步增加至 100kPa,测得孔隙水压力为 50kPa;然后待孔隙水压力消散至零后,增加垂直应力至 150kPa,且保持围压不变,这时测得孔隙水压力为 30kPa,则孔隙水压力系数 A、B 分别为( )。A0.5,0.6 B0.6,1 C0.5,1 D1,1(分数:2.00)A.B.C.D.7.某季节性冻土地区,在城市近郊拟建一开发区。地基土主要为黏性土,冻胀性分类为强冻胀。采用方形基础,基底压力为 130kPa,不采暖,若标准冻深为 2.0m,则基础的最小埋深最接近( )。A0.40m B0.60m

5、 C0.97m D1.22m(分数:2.00)A.B.C.D.8.如图所示,某稳定边坡坡角 为 30,坡高 H 为 7.8m。条形基础长度方向与坡顶边缘线平行,基础宽度 6 为 2.4m。若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 为 4.0m,基础埋置深度 d 最浅不能小于( )。(分数:2.00)A.B.C.D.9.如图所示,有一工业塔高 30m,正方形基础,边长 4.2m,埋置深度 2m。在工业塔自身的恒载和可变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均布压力为 200kPa。在离地面高 18m 处有一根与相邻构筑物连接的杆件,连接处为铰接支点。在相邻构筑物施加的水平力作用下,不计基础埋深范围内的水平土压力。为保持

6、基础底面压力分布不出现负值,该水平力最大不能超过( )。(分数:2.00)A.B.C.D.10.某场地作为地基的岩体结构面组数为 2 组,控制性结构面平均间距为 1.5m,室内 9 个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 26.5MPa,变异系数为 0.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上述数据确定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A13.6MPa B12.6MPa C11.6MPa D10.6MPa(分数:2.00)A.B.C.D.11.如图某稳定土坡的坡角为 30,坡高 3.5m,现拟在坡顶部建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拟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

7、 k)为 300kN/m,基础埋置深度在室外地面以下 1.8m,地基土为粉土,其黏粒含量 c11.5%,重度 20kN/m 3,f ak150kPa,场区无地下水。根据以上条件,为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基础底面外缘线距离坡顶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满足以下( )选项的要求最为合适。 (注:为简化计算,基础结构的重度按地基土的重度取值)(分数:2.00)A.B.C.D.12.某受压灌注桩桩径为 1.2m,桩端入土深度 20m,桩身配筋率 0.6%,桩顶铰接,桩顶竖向压力设计值N5000kN,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0.301m -1,桩身换算截面积 An1.2m 2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o0.2

8、m 2,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c1.5N/mm 2,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值最接近( )。A550kN B600kN C650kN D700kN(分数:2.00)A.B.C.D.13.柱下桩基如图所示,承台混凝土抗压强度 fc19.1MPa,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CJ 9494)计算承台长边抗剪承载力,其值最接近( )。(分数:2.00)A.B.C.D.14.某一柱一桩(二级桩基、摩擦型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 d850mm,桩长 l 22m,如图所示,由于大面积堆载引起负摩阻力,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下拉荷载标准值,其

9、值最接近( )。(已知中性点为 ln/lo0.8,淤泥质土负摩阻力系数 0.2,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n1.0)A 400kN B 480kN C 580kN D (分数:2.00)A.B.C.D.15.某工程单桥静力触探资料见下表,拟采用层粉土做持力层,采用混凝土方桩,桩断面尺寸为400mm400mm,桩长 l13m,承台埋深为 2.0m,桩端进入粉土层 2.0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其值最接近( )。层序 土名 层底深度 /m 探头平均阻力 fsi/kPa探头阻力qc/kPa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 i1 填土 1.52 淤泥质黏土 13 12

10、600 2.563 饱和粉土 20 110 12000 0.61A1220kN B1580kN C1715kN D1900kN(分数:2.00)A.B.C.D.16.某厂房地基为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90kPa。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 140kPa。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处理地基,桩径设定为 0.36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 340kN 计,基础下正方形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 0.80,则桩距应设计为( )。A1.15m B1.55m C1.85m D2.21m(分数:2.00)A.B.C.D.17.某建筑场地

11、为第四纪新近沉积土层,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处理,桩径为 0.36m,桩端进入粉土层 0.5m,桩长 8.25m。根据下表所示场地地质资料,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规定估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其值最接近 ( )。场地基底下地质资料地层桩端土的端阻力特征值qp/kPa桩周土的侧阻力特征值qs/kPa厚度/m层新近沉积粉土 26.0 4.50层新近沉积粉质黏土 18.0 0.95层新近沉积粉土 28.0 1.20层新近沉积粉质黏土 32.0 1.10层粉土 1300 38.0 5.00A320kN B340kN C360kN D380kN(分数:2.00)A.

12、B.C.D.18.某粉土地基进行了振冲法地基处理的施工图设计,采用振冲桩桩径 1.2m,正三角形布置,桩中心距1.80m。经检测,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100kPa,单桩荷载试验结果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 450kPa,现场进行了三次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编号为 Z1、Z 2和 Z3),承压板直径为 1.89m,试验结果见下表。则振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结果沉降 s/mm压力 p/kPa Z1 Z2 Z350 2.0 4.0 5.5100 5.0 7.5 10.5150 8.5 12.2 15.5200 13.0 16.5 21.0250 18.0 21.5 27

13、.8300 25.3 28.0 35.2350 34.8 36.0 45.8400 46.8 44.5 55.8450 60.3 55.0 68.0500 75.8 67.5 84.0A208kPa B260kPa C290kPa D320kPa(分数:2.00)A.B.C.D.19.沿海某软土地基拟建一幢六层住宅楼,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为 70kPa,采用搅拌桩处理地基。根据地层分布情况,设计桩长 10m,桩径 0.5m,正方形布桩;桩距 1.1m。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这种布桩形式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桩周土的平均摩阻力 qs15kPa,桩端天然地基

14、土承载力标准值 qp 60kPa,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 0.5,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取 0.85,水泥搅拌桩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取 1.2MPa,强度折减系数, 取 0.4)A105kPa B128kPa C146kPa D150kPa(分数:2.00)A.B.C.D.20.路堤剖面如图所示,用直线滑动面法验算边坡的稳定性。已知条件:边坡坡高 H10m,边坡坡率1:1,路堤填料重度 =20kN/m 3,黏聚力 c=10kPa,内摩擦角甲 25。则直线滑动面的倾角 等于( )时,稳定系数 K 值最小。(分数:2.00)A.B.C.D.21.基坑锚杆承载力拉拔试验时,已知锚杆

15、水平拉力 T400kN,锚杆倾角 a15,锚固体直径D150mm,锚杆总长度为 18m,自由段长度为 6m,在其他因素都已考虑的情况下,锚杆锚固体与土层的平均摩阻力最接近( )。A49kPa B73kPa C82kPa D90kPa(分数:2.00)A.B.C.D.22.某山区水库为碾压式土石坝,坝的级别为级,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为 1.8m,最大风壅水面高度为 0.5m,该坝顶应高于水库静水位( )。A1.8m B2.3m C2.8m D3.3m(分数:2.00)A.B.C.D.23.某土质边坡采用锚杆挡土墙支护,墙高 10m,墙背主动土压力合力的水平分力标准值为 180kN/m,锚杆间距

16、为 2.0m,排距为 2.5m,倾角为 15。则单根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宜取( )kN。(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计算)A107 B112 C125 D139(分数:2.00)A.B.C.D.24.西南地区某泥石流流体中固体物质含量为 50%,沟谷过水断面面积为 300m2,湿周长 95m,泥石流水面纵坡为 5%,粗糙率为 0.45,该泥石流流速为( )m/s。A1.2 B2.5 C3.6 D4.8(分数:2.00)A.B.C.D.25.某膨胀土场地湿度系数为 08,拟修建单层库房,基础埋深为 0.5m,场地地下 1.0m 处土层含水量为最小值,试验资料如下:取样深度/

17、m 1.5 2.5 3.5膨胀率(p=50kPa)% 1.3 1.1 1.0该场地的胀缩等级为( )A B C D(分数:2.00)A.B.C.D.26.某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为 10m,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 20m50m,基础埋深 5.0m,采用土挤密桩法消除全部湿陷性,土桩直径为 400mm,间距为1.0m,正三角形布桩。则处理该场地需要的桩孔数量为( )个。(注: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A1155 B1498 C1876 D2080(分数:2.00)A.B.C.D.27.某季节性冻土层厚度为 1.8m,地表冻胀量为

18、 140mm,该土层的平均冻胀率为 ( )。A6.5% B7.8% C8.4% D10.3%(分数:2.00)A.B.C.D.28.已知某黏性土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80kPa,19 kN/m 3,e0.80, I L0.82。条形基础埋深为 2.0m,基础宽度为 1.5m,地下水位为 5.0m,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为F360kN/m,M40kNm/m。则该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验算结果为( )。A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293kPa B不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293kPaC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392kPa D不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392kPa(分数:2.00)A.B.C.D.29

19、.某砂土场地建筑物拟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 2.0m,地层资料如下:05m,黏土,可塑状态;5m 以下为中砂土,中密状态。地下水位为 4.0m,地震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标准贯入试验记录如下:测试点深度/m 9 11 13 15 17 18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 12 10 15 16 20 30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对场地的砂土液化性进行复判,该场地的 6 个测试点中液化的有( )个点。A5 B4 C3 D2(分数:2.00)A.B.C.D.30.某场地为类建筑场地,位于 8 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40g,设

20、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振周期为 1.6s。则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0.04 B0.05 C0.06 D0.07(分数:2.00)A.B.C.D.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上午试卷-20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某红黏土地基详勘资料如下:w46%,w p32%,w L58%,该红黏土的状态及复浸水特性类别分别为( )。A软塑,类 B可塑,类 C软塑,类 D可塑,类(分数:2.00)A.B. C.D.解析:含水比aww/w L46%/58%0.79该红黏土为可塑状态。液性指数IL(46%-32%)/(58%-32%)0.54该红黏土为可塑

21、状态。复浸水特性类别液塑比Irw L/wp58%/32%1.81界限液塑比Ir1.4+0.66w L1.4+0.6658%1.78IR1.81I R1.78,液塑比大于界限液塑比,复浸水特性类别为类。2.某砂土试样进行室内三轴剪试验,围压为 150kPa,破坏时的垂直压力为 350kPa,同时测得孔隙水压力为 50kPa,该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为( )。A23.6 B30 C43.6 D48(分数:2.00)A.B. C.D.解析:根据莫尔应力圆理论及题意计算砂土内聚力为 0,则有3.某场地在深度 5.0m 处进行扁铲侧胀试验,地下水位为 2.0m,水位以上土的重度为 18kN/m3,水位以下土

22、的重度为 19 kN/m3,试验前率定时膨胀至 0.05mm 及 1.10mm 的气压实测值分别为A10kPa,B50kPa,试验时膜片膨胀至 0.05mm、 1.10mm,及回到 0.05mm 的压力分别为A35kPa,B210kPa,C30kPa,调零前压力表初始读数 Zm5kPa,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该试验点的侧胀水平应力指数为( )。A0.05 B0.07 C0.09 D0.10(分数:2.00)A.B. C.D.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 10.8 节计算试验深度处的静水压力u031030kPa试验深度处土的有效上覆压力 v0

23、 ihi218+3(19-10)-63kPa膜片向土中膨胀之前的接触压力p01.05(A-Z m+A)-0.05(B-Z m-B)1.05(35-5+10)-0.05(210-5-50)34.25kPa侧胀水平应力指数KD(p 0-u0)/ v0(34.25-30)/630.0670.074.某工程场地进行单孔抽水试验,地层情况及滤水管位置见下图,滤水管上下均设止水装置,抽水参数为:钻孔深 12m,承压水位 1.5m,钻孔直径 0.8m。假定影响半径 100m,第一次降深 2.1m,涌水量 510m3/d;第二次降深 3.0m,涌水量 760m3/d;第三次降深 4.2m,涌水量 1050m3

24、/d。用裘布依公式计算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 K,其结果最接近( )。(分数:2.00)A.B.C.D. 解析:承压水完整井单孔抽水公式(查岩土工程手册第七章表 7-2-8)其中 M10-73m,R100m,rd/20.4m则5.某水工建筑物围岩单轴抗压强度 Rb60MPa,岩块波速为 5.4 km/s,岩体波速为 4.5km/s,结构面状态评分为 25,地下水评分为-2,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为-5,围岩最大主应力 m为 15MPa,该围岩类别为( )。A类 B类 C类 D类(分数:2.00)A.B.C. D.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附录 P 计算由 Rb60MP

25、a,得 A20Kv6.某土样进行室内三轴试验,采用固结不排水测孔隙水压力试验,在 350kPa 的围压下固结,然后使垂直应力 1与围压 3同步增加至 100kPa,测得孔隙水压力为 50kPa;然后待孔隙水压力消散至零后,增加垂直应力至 150kPa,且保持围压不变,这时测得孔隙水压力为 30kPa,则孔隙水压力系数 A、B 分别为( )。A0.5,0.6 B0.6,1 C0.5,1 D1,1(分数:2.00)A.B. C.D.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P190 页计算UB 1- 3第一次加压时: 1- 350kPa所以uBB50/501第二次加压时150kPa, 30所以UBAA30/(

26、150)0.67.某季节性冻土地区,在城市近郊拟建一开发区。地基土主要为黏性土,冻胀性分类为强冻胀。采用方形基础,基底压力为 130kPa,不采暖,若标准冻深为 2.0m,则基础的最小埋深最接近( )。A0.40m B0.60m C0.97m D1.22m(分数:2.00)A.B.C.D. 解析: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 G.0.2 查得:基底下允许残留冻土层的最大厚度为 0.4m。z dz 0 zs zw zcz02.0m, zs1.00, zw0.85, zc0.95zd2.01.000.850.951.615md minz d-hmax1.615-0.41.

27、215m1.22m8.如图所示,某稳定边坡坡角 为 30,坡高 H 为 7.8m。条形基础长度方向与坡顶边缘线平行,基础宽度 6 为 2.4m。若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 为 4.0m,基础埋置深度 d 最浅不能小于( )。(分数:2.00)A. B.C.D.解析:9.如图所示,有一工业塔高 30m,正方形基础,边长 4.2m,埋置深度 2m。在工业塔自身的恒载和可变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均布压力为 200kPa。在离地面高 18m 处有一根与相邻构筑物连接的杆件,连接处为铰接支点。在相邻构筑物施加的水平力作用下,不计基础埋深范围内的水平土压力。为保持基础底面压力分布不出现负值,该水平力

28、最大不能超过( )。(分数:2.00)A.B.C. D.解析:当偏心距与基础宽度之比等于 1/6 且基底平均压力为 200kPa 时,基底最大边缘应力比基底平均压力大 200kPa,则由偏心所产生的力矩为力矩也可由下式求得:M(p max-p)W(400-200)12.3482469.6kNm此力矩与水平力对基底的力矩平衡,则水平力10.某场地作为地基的岩体结构面组数为 2 组,控制性结构面平均间距为 1.5m,室内 9 个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 26.5MPa,变异系数为 0.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上述数据确定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A13.

29、6MPa B12.6MPa C11.6MPa D10.6MPa(分数:2.00)A.B.C. D.解析: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 5.2.6 条、表 A.0.2、附录 J 计算岩体完整程度为完整,0.511.如图某稳定土坡的坡角为 30,坡高 3.5m,现拟在坡顶部建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拟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 k)为 300kN/m,基础埋置深度在室外地面以下 1.8m,地基土为粉土,其黏粒含量 c11.5%,重度 20kN/m 3,f ak150kPa,场区无地下水。根据以上条件,为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基础底面外缘线距离坡

30、顶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满足以下( )选项的要求最为合适。 (注:为简化计算,基础结构的重度按地基土的重度取值)(分数:2.00)A.B. C.D.解析: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 5.2.2 条、第 5.2.4 条、第 5.4.2 条及相关内容计算假设 63m,取 b0.3, d1.5faf ak+ b(6-3)+ d m(d-0.5)150+0+1.520(1.8-0.5)189kPa取 b2.0m,满足 b3m,可按第 5.4.5 条计算 a12.某受压灌注桩桩径为 1.2m,桩端入土深度 20m,桩身配筋率 0.6%,桩顶铰接,桩顶竖向压力设计值N5000kN,桩

31、的水平变形系数 0.301m -1,桩身换算截面积 An1.2m 2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o0.2m 2,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c1.5N/mm 2,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值最接近( )。A550kN B600kN C650kN D700kN(分数:2.00)A. B.C.D.解析: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第 5.4.2.4 条计算取 m2,ah0.301206.024取 vm0.768, N0.513.柱下桩基如图所示,承台混凝土抗压强度 fc19.1MPa,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CJ 9494)计算承台长边抗

32、剪承载力,其值最接近( )。(分数:2.00)A.B.C.D. 解析: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第 5.6.8 条计算(长边方向)剪跨 ax0.6m14.某一柱一桩(二级桩基、摩擦型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 d850mm,桩长 l 22m,如图所示,由于大面积堆载引起负摩阻力,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下拉荷载标准值,其值最接近( )。(已知中性点为 ln/lo0.8,淤泥质土负摩阻力系数 0.2,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n1.0)A 400kN B 480kN C 580kN D (分数:2.00)A.B. C.D.解析: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05 9494)第 5.

33、2.9 条和第 5.2.16 条计算黏性土中大直径桩侧阻力修正系数取 1,中性点深度为 lnln/l00.8,1 n0.81512.0m平均竖向有效应力 ip+ izi50+(17-10)12/292kPa单位负摩阻力标准值 n i0.29218.4kPaqsk15kPa取 15kPa下拉荷载标准值15.某工程单桥静力触探资料见下表,拟采用层粉土做持力层,采用混凝土方桩,桩断面尺寸为400mm400mm,桩长 l13m,承台埋深为 2.0m,桩端进入粉土层 2.0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其值最接近( )。层序 土名层底深度/m探头平均阻力fsi/

34、kPa探头阻力qc/kPa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 i1 填土 1.52淤泥质黏土13 12 6002.563 饱和粉土 20 11012000 0.61A1220kN B1580kN C1715kN D1900kN(分数:2.00)A.B.C. D.解析: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第 527 条计算4d40.41.6m0.3p km66.12kPa不能取户 hm 作为承载力特征值。从 p-s 曲线上可看出,尾部陡降段起点分别为 450kPa、500kPa 和 450kPa,分别取其前一级荷载为极限承载力,即Pul400kPa,p u2450kPa,p u3400kPapum (400

35、+450+400)416.7kPa取 450-40050kPa0.3p um0.3416.7125kPa取 pum19.沿海某软土地基拟建一幢六层住宅楼,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为 70kPa,采用搅拌桩处理地基。根据地层分布情况,设计桩长 10m,桩径 0.5m,正方形布桩;桩距 1.1m。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这种布桩形式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桩周土的平均摩阻力 qs15kPa,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 qp 60kPa,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 0.5,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取 0.85,水泥搅拌桩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取 1.2MPa

36、,强度折减系数, 取 0.4)A105kPa B128kPa C146kPa D150kPa(分数:2.00)A.B. C.D.解析: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 11.2.4 条计算面积置换率md 2/ 0.5 2/(1.131.1)20.162按 qs、q p计算q susl+aApqp153.140.510+0.5 0.5260241.39kN按 fcuk 计算f cukAp0.41200 0.5294.08kN取两者中的小值计算承载力标准值fspkm +(1-m)f sk20.路堤剖面如图所示,用直线滑动面法验算边坡的稳定性。已知条件:边坡坡高 H10m,边坡坡率1

37、:1,路堤填料重度 =20kN/m 3,黏聚力 c=10kPa,内摩擦角甲 25。则直线滑动面的倾角 等于( )时,稳定系数 K 值最小。(分数:2.00)A.B.C. D.解析: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 524 条计算取宽度为 1m 计算当 24时当 28时当 32时当 36时21.基坑锚杆承载力拉拔试验时,已知锚杆水平拉力 T400kN,锚杆倾角 a15,锚固体直径D150mm,锚杆总长度为 18m,自由段长度为 6m,在其他因素都已考虑的情况下,锚杆锚固体与土层的平均摩阻力最接近( )。A49kPa B73kPa C82kPa D90kPa(分数:2.00)A

38、.B. C.D.解析: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第 626 条计算NT/cosa400/cos15414.1kN22.某山区水库为碾压式土石坝,坝的级别为级,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为 1.8m,最大风壅水面高度为 0.5m,该坝顶应高于水库静水位( )。A1.8m B2.3m C2.8m D3.3m(分数:2.00)A.B.C.D. 解析: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第 531 条计算安全加高A1.0m坝顶超高YR+e+A1.8+0.5+1.03.3m该坝顶应高于水库静水位 3.3m。23.某土质边坡采用锚杆挡土墙支护,墙高 10m,墙背主动土压力

39、合力的水平分力标准值为 180kN/m,锚杆间距为 2.0m,排距为 2.5m,倾角为 15。则单根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宜取( )kN。(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计算)A107 B112 C125 D139(分数:2.00)A.B.C.D. 解析: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 721 条、第 825 条、第 921 条计算ehkE hk/(0.875H)180/(0.87510)20.6kPaHtke hksxjsyj20.622.5103kNNakH tk/cosa103/cos15106.6kNNaQN ak1.3106.6138.6kN2

40、4.西南地区某泥石流流体中固体物质含量为 50%,沟谷过水断面面积为 300m2,湿周长 95m,泥石流水面纵坡为 5%,粗糙率为 0.45,该泥石流流速为( )m/s。A1.2 B2.5 C3.6 D4.8(分数:2.00)A. B.C.D.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式 6-3-10 计算RmA/x300/953.16m m25.某膨胀土场地湿度系数为 08,拟修建单层库房,基础埋深为 0.5m,场地地下 1.0m 处土层含水量为最小值,试验资料如下:取样深度/m 1.5 2.5 3.5膨胀率(p=50kPa)% 1.3 1.1 1.0该场地的胀缩等级为( )A B C D(分数:2.00

41、)A. B.C.D.解析:由膨胀场地湿度系数 0.8,可取计算深度为 3.5m。由于场地下 1.0m 处土层含水量为最小值,该场地应计算膨胀变形量 se取膨胀变形量经验系数 e0.6se e epihi0.6(1.310 -21103+1.110-21103+ 1.010-21103)20.4mm可判断该场地胀缩等级为级。26.某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为 10m,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 20m50m,基础埋深 5.0m,采用土挤密桩法消除全部湿陷性,土桩直径为 400mm,间距为1.0m,正三角形布桩。则处理该场地需要的桩孔数量为( )个。(注:据建筑

42、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A1155 B1498 C1876 D2080(分数:2.00)A.B.C.D.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 1421 条、第 1425 条计算de1.05s1.051.01.05mAe 27.某季节性冻土层厚度为 1.8m,地表冻胀量为 140mm,该土层的平均冻胀率为 ( )。A6.5% B7.8% C8.4% D10.3%(分数:2.00)A.B.C. D.解析:设计冻深zdh- z1800-1401660mm平均冻胀率 z/zd140/16600.0848.4%28.已知某黏性土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8

43、0kPa,19 kN/m 3,e0.80, I L0.82。条形基础埋深为 2.0m,基础宽度为 1.5m,地下水位为 5.0m,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为F360kN/m,M40kNm/m。则该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验算结果为( )。A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293kPa B不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293kPaC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392kPa D不满足,竖向承载力为 392kPa(分数:2.00)A. B.C.D.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 423 条、第 424 条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 524 条计算 b0.3, d1.6fa

44、f ak+ b(6-3)+ d m(d-0.5)180+0+1.619(2-0.5)225.6kPafaE afa1.3225.6293.3kPa1.2faE351.96kPapF/b360/1.5240kPapmaxF/b+6M/b 2240+640/1.5 2346.7kPapf aE,P max1.2f aE竖向承载力验算满足。29.某砂土场地建筑物拟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 2.0m,地层资料如下:05m,黏土,可塑状态;5m 以下为中砂土,中密状态。地下水位为 4.0m,地震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标准贯入试验记录如下:测试点深度/m9

45、11 13 15 17 18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12 10 15 16 20 30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对场地的砂土液化性进行复判,该场地的 6 个测试点中液化的有( )个点。A5 B4 C3 D2(分数:2.00)A.B. C.D.解析:浅基础埋深为 2.0m,判别深度为 15m,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为 N012。计算标准贯人锤击数临界值 Ncrds9m 时Ncr120.9+0.1(9-4) 16.8ds11m 时Ncr120.9+0.1(11-4) 19.2ds13m 时Ncr120.9+0.1(13-4) 21.6ds15m 时Ncr120.9+0.1(15-4)30.某场地为类建筑场地,位于 8 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振周期为 1.6s。则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0.04 B0.05 C0.06 D0.07(分数:2.00)A.B.C.D. 解析:T g0.40sTgT5Tg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为曲线下降段,a max0.2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