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65KB ,
资源ID:1285822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858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基础考试公共基础(电气与信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基础考试公共基础(电气与信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1、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基础考试公共基础(电气与信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2005 年) 以点电荷 q 所在点为球心,距点电荷 q 的距离为 r 处的电场强度应为( )。(分数:2.00)A.B.C.D.2.(2006 年)两个电量都是+q 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 a,如果在这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点放上另一个点电荷+q,则点电荷+q受力为( )。(分数:2.00)A.0B.C.D.3.(2007 年)设真空中点电荷+q 1 和点电荷+q 2 相距 2a,且 q 2 =2q 1 ,以+q 1

2、为中心、a 为半径形成封闭球面,则通过该球面的电通量为( )。(分数:2.00)A.3q 1B.2q 1C.q 1D.04.(2009 年)在静电场中,有一个带电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移动,由此所做的功的能量来源是( )。(分数:2.00)A.电场能B.带电体自身的能量C.电场能和带电体自身的能量D.电场外部能量5.(2008 年) 图 82 所示电路中,磁性材料上绕有两个导电线圈,若上方线圈加的是 100V 的直流电压,则( )。 (分数:2.00)A.下方线圈两端不会产生磁感应电动势B.下方线圈两端产生方向为左“-”右“+”的磁感应电动势C.下方线圈两端产生方向为左“+”右“-”的磁感应电动势

3、D.磁性材料内部的磁通取逆时针方向6.(2010 年)在图 83 中,线圈 a 的电阻为 R a ,线圈 b 的电阻为 R b ,两者彼此靠近如图所示,若外加激励 u=U M sint,则( )。 (分数:2.00)A.B.C.D.7.(2005 年) 图 8-4 所示电路,U=12V、U E =10V,R=04k,则电流 I 等于( )A。 (分数:2.00)A.0055B.003C.0025D.00058.(2006 年)观察图 85 所示直流电路,可知,在该电路中( )。 (分数:2.00)A.I s 和 R 1 形成一个电流源模型,U s 和 R 2 形成一个电压源模型B.理想电流源

4、I s 的端电压为 0C.理想电流源 I s 的端电压由 U 1 和 U s 共同决定D.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与 I s 无关9.(2009 年) 图 8-6 所示电路中,电流 I 1 和电流 I 2 分别为( )。 (分数:2.00)A.25A 和 15AB.1A 和 0AC.25A 和 0AD.1A 和 15A10.(2007 年)如果图 87(b)所示电压源与图 8-7(a)所示电路等效,则计算 U S 和 R o 的正确算式为( )。(分数:2.00)A.U s =U s +I s R 1 ,R o =R 1 R 2 +R 3B.U s =U s -I s R 1 ,R o =R 1

5、R 2 +R 3C.U s =U s -I s R 1 ,R o =R 1 +R 3D.U s =U s +I s R 1 ,R o =R 1 +R 311.(2006 年)图 88 所示电路中,电压源 U S2 单独作用时,电流源端电压分量 U 1S 为( )。 (分数:2.00)A.U S2 I S R 2B.U S2C.0D.I S R 212.(2010 年)图 810 所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端电压 U 等于( )V。 (分数:2.00)A.20B.10C.5D.013.(2005 年)叠加原理只适用于分析( )的电压、电流问题。(分数:2.00)A.无源电路B.线性电路C.非线性电路D

6、.不含电感、电容元件的电路14.(2010 年)已知电路如图 811(a)所示,若使用叠加原理求解图中电流源的端电压 U,正确的方法是( )。(分数:2.00)A.U=(R 2 R 3 +R 1 )I s ,U“=0,U=UB.U=(R 1 +R 2 )I S ,U“=0,U=UC.U=(R 2 R 3 +R 1 )I S D.U=(R 2 R 3 +R 1 )I s , 15.(2008 年) 图 812(a)所示电路按戴维南定理等效成图 812(b)所示电压源时,计算 R 0 的正确算式为( )。 (分数:2.00)A.R 0 =R 1 R 2B.R 0 =R 1 +R 2C.R 0 =R

7、 1D.R 0 =R 216.(2007 年) 图 8-13 所示电路中,R=1k,C=1F,U 1 =1V,电容无初始储能,如果开关 S 在 t=0 时刻闭合,则给出输出电压波形的是( )。 (分数:2.00)A.图 814(a)B.图 814(b)C.图 814(C)D.图 814(d)17.(2005 年)图 8-15 所示电路中,换路前 U C(0+) =02U 1 ,U R(0-) =0,电路换路后 U C(0+) 和 U R(0-) 分别为( )。 (分数:2.00)A.U C(0+) =02U 1 ,U R(0+) =0B.U C(0+) =02U 1 ,U R(0+) =02U

8、 1C.U C(0-) =02U 1 ,U R(0+) =08U 1D.U C(0+) =02U 1 ,U R(0+) =U 118.(2008 年)图 8-16 所示电路中,电容的初始能量为 0,设开关 S 在 t=0 时刻闭合,此后电路将发生过渡过程,那么,决定该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即( )。 (分数:2.00)A.=(R 1 +R 2 )CB.=(R 1 R 2 )CC.=R 2 CD.与电路的外加激励 U i 有关19.(2009 年)图 8 一 17 所示电路中,U 0 =10V,i=1mA,则( )。 (分数:2.00)A.因为 i 2 =0,使电流 i 1 =1mAB.因为参数

9、C 未知,无法求出电流 iC.虽然电流 i 2 未知,但是 ii 1 成立D.电容存储的能量为 020.(2009 年) 图 818(a)所示电路的激励电压如图 818(b)所示,那么,从 t=0 时刻开始,电路出现暂态过程的次数和在换路时刻发生突变的量分别是( )。 (分数:2.00)A.3 次,电感电压B.4 次,电感电压和电容电流C.3 次,电容电流D.4 次,电阻电压和电感电压21.(2006 年)图 8-19(a)所示电路中,R 1 =500,R 2 =500,L=1H,电路激励 u 1 如图 819(b)所示,如果用三要素法求解电压 u 0 ,t0,则( )。 (分数:2.00)A

10、.u0(1+)=u0(1-)B.u0(1+)=05VC.u0(10)=0VD.u0(1+)=iL(1-)R222.(2006 年) 图 820 中给出了某正弦电压的波形图,由图可知,该正弦量的( )。 (分数:2.00)A.有效值为 10VB.角频率为 314radsC.初相位为 60D.周期为(205)ms23.(2009 年) 正弦交流电压的波形图如图 821 所示,该电压的时域解析表达式为( )。 (分数:2.00)A.u(t)=15556sin(t-5)VB.C.D.u(t)=1556 sin(314t-60)V24.(2007 年) RLC 串联电路如图 822 所示,其中,R=1K

11、,L=1mH,C=1F。如果用一个 100V 的直流电压加在该电路的 A-B 端口,则电路电流 I 为( )A。 (分数:2.00)A.0B.01C.-01D.10025.(2007 年) 当 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一定有( )。(分数:2.00)A.L=CB.L=CC.D.U L +U C =026.(2006 年)当图 823 所示电路的激励电压 时,电感元件上的响应电压 u L 的有效值 U L 为( )。(分数:2.00)A.B.C.D.27.(2005 年)图 825 所示电路,正弦电流 i 2 的有效值 I 2 =1A,电流 i 3 的有效值 I 3 =2A,因此电流i 1

12、的有效值 I 1 等于( )A。 (分数:2.00)A.B.1+2=3C.21=1D.不能确定28.(2007 年)当图 8-28 所示电路的激励电压 时,电感元件上的响应电压 u 1 的初相位为( )。 (分数:2.00)A.B.C.D.29.(2008 年)图 829 所示电路中,I S1 、I S2 、U S 均为已知的恒定直流量,设流过电阻上的电流 I R 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按照基尔霍夫定律可求得 I R =I S1 +I S2B.I R =I S1 -I S2C.因为电感元件的直流电路模型是短接线,所以D.因为电感元件的直流电路模型是断路,所

13、以 I R =I S230.(2010 年)在图 831 所示电路中,A1、A2、V1、V2 均为交流表,用于测量电流或电压的有效值 I 1 、I 2 、U 1 、U 2 ,若 I 1 =4A,I 2 =2A,U 1 =10V,则电压表 V2 的读数应为( )V。 (分数:2.00)A.40B.1414C.3162D.2031.(2009 年) 图 8-34 所示电路中,若 u=U M sin(t+ u ),则下列表达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分数:2.00)A.式 1 和式 3B.式 2 和式 4C.式 1,式 3 和式 4D.式 2 和式 332.(2008 年)某 cos 为 04 的

14、感性负载,外加 100V 的直流电压时,消耗功率 100W,则该感性负载的感抗为( )。(分数:2.00)A.100B.229C.073D.32933.(2005 年) 图 836 所示电路中,u=141sin(314t 一 30)V,i=141sin(314t-60)A,这个电路的有功功率 P 等于( )W。 (分数:2.00)A.500B.866C.1000D.198834.(2008 年)有三个 100 线性电阻接成三相对称负载,然后挂接在电压为 220V 的三相对称电源,这时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应为( )A。(分数:2.00)A.66B.38C.22D.1335.(2010 年) 三相五线

15、供电机制下,单项负载 A 的外壳引出线应( )。(分数:2.00)A.保护接地B.保护接中C.悬空D.保护接 PE 线36.(2005 年)图 838 所示变压器,一次额定电压 U 1N =220V,一次额定电流 I 1N =11A,二次额定电压 U 2N =600V。该变压器二次电流额定值 I 2N 约为( )A。 (分数:2.00)A.1B.4C.7D.1137.(2006 年)图 839 所示电路中, 变压器视为理想的, R 2 =R 1 ,则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之比 为( )。 (分数:2.00)A.B.1C.4D.38.(2007 年) 如果把图 8-40 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视

16、为理想器件,则当 sintV 时,有( )。(分数:2.00)A.B.C.D.以上均不成立39.(2008 年)实际变压器工作时( )。(分数:2.00)A.存在铁损,不存在铜损B.存在铜损,不存在铁损C.铁损铜损均存在D.铁损铜损均不存在40.(2009 年)在信号源(u s 、R s )和电阻 R L 之间插入一个理想变压器,如图 8-41 所示,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100V 和 2A,则信号源供出电流的有效值为( )A。 (分数:2.00)A.04B.10C.028D.70741.(2005 年)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可带负载启动,也可空载启动。比较两种情况下,电动机的启动电流

17、I S1 的大小( )。(分数:2.00)A.有载空载B.有载空载C.两种情况下启动电流值相同D.不好确定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基础考试公共基础(电气与信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总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2005 年) 以点电荷 q 所在点为球心,距点电荷 q 的距离为 r 处的电场强度应为(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电场强度公式 取绝对值得2.(2006 年)两个电量都是+q 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 a,如果在这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点放上另一个点电荷+q,则点电荷+q受力为( )。(分数

18、:2.00)A.0 B.C.D.解析:解析:根据静电场的叠加定理可见,两个正电荷+q 对于+q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见图 81)。可见+q所受的合力为 0。3.(2007 年)设真空中点电荷+q 1 和点电荷+q 2 相距 2a,且 q 2 =2q 1 ,以+q 1 为中心、a 为半径形成封闭球面,则通过该球面的电通量为( )。(分数:2.00)A.3q 1B.2q 1C.q 1 D.0解析:解析:真空中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通量所包围的电荷的代数和。4.(2009 年)在静电场中,有一个带电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移动,由此所做的功的能量来源是( )。(分数:2.00)A.电场能B.带电体自身

19、的能量C.电场能和带电体自身的能量 D.电场外部能量解析:解析:由题意,该带电体是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移动,可以判断该带电体的动能来自电场能和自身能量。5.(2008 年) 图 82 所示电路中,磁性材料上绕有两个导电线圈,若上方线圈加的是 100V 的直流电压,则( )。 (分数:2.00)A.下方线圈两端不会产生磁感应电动势 B.下方线圈两端产生方向为左“-”右“+”的磁感应电动势C.下方线圈两端产生方向为左“+”右“-”的磁感应电动势D.磁性材料内部的磁通取逆时针方向解析:解析:根据电磁感应定律 当外加电压 U 为直流量时,6.(2010 年)在图 83 中,线圈 a 的电阻为 R a ,线

20、圈 b 的电阻为 R b ,两者彼此靠近如图所示,若外加激励 u=U M sint,则( )。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线圈 a 的作用电源 u 是变化量,则电流 i a 就会产生变化的磁通,该磁通同时与线圈 a、b交链,由此在线圈 b 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电流 i b 。7.(2005 年) 图 8-4 所示电路,U=12V、U E =10V,R=04k,则电流 I 等于( )A。 (分数:2.00)A.0055B.003C.0025D.0005 解析:解析:设参考点为 b 点,如图 84 所示8.(2006 年)观察图 85 所示直流电路,可知,在该电路中( )。

21、 (分数:2.00)A.I s 和 R 1 形成一个电流源模型,U s 和 R 2 形成一个电压源模型B.理想电流源 I s 的端电压为 0C.理想电流源 I s 的端电压由 U 1 和 U s 共同决定 D.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与 I s 无关解析:解析:实际的电压源模型内阻与电压源串联,实际的电流源模型中内阻与电流源并联,且电流源的端电压由外电路 U 1 和 U 2 决定,即 U IS =U 1 +U S 。9.(2009 年) 图 8-6 所示电路中,电流 I 1 和电流 I 2 分别为( )。 (分数:2.00)A.25A 和 15AB.1A 和 0AC.25A 和 0A D.1A 和

22、 15A解析:解析:根据节点电流关系,在节点 a 有 I 1 =1-(-2)-05=25A 在节点 b 可以写出 I 2 =1 一 I 1 +15=125+15=0A10.(2007 年)如果图 87(b)所示电压源与图 8-7(a)所示电路等效,则计算 U S 和 R o 的正确算式为( )。(分数:2.00)A.U s =U s +I s R 1 ,R o =R 1 R 2 +R 3B.U s =U s -I s R 1 ,R o =R 1 R 2 +R 3C.U s =U s -I s R 1 ,R o =R 1 +R 3 D.U s =U s +I s R 1 ,R o =R 1 +R

23、 3解析:解析:根据戴维南定理,图 87(b)中的电压源 U s 为图 8-7(a)的开路电压,电阻 R o 的数值为图 87(a)的除源电阻。 U S =U S +R 1 (-I S ) R o =R 1 +R 311.(2006 年)图 88 所示电路中,电压源 U S2 单独作用时,电流源端电压分量 U 1S 为( )。 (分数:2.00)A.U S2 I S R 2B.U S2 C.0D.I S R 2解析:解析:当电压源 U S2 单独作用时需将 U S1 短路,电流源 I s 断路处理。图 88 的电路应等效为图 89 所示电路。 12.(2010 年)图 810 所示电路中,电流

24、源的端电压 U 等于( )V。 (分数:2.00)A.20 B.10C.5D.0解析:解析:电流源的端电压 U,由外接电阻和电压源决定。 U=5+01(100+50)=20V13.(2005 年)叠加原理只适用于分析( )的电压、电流问题。(分数:2.00)A.无源电路B.线性电路 C.非线性电路D.不含电感、电容元件的电路解析:解析:叠加原理只适用于分析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问题(线性电路是指由独立电源和线性元件构成的电路)。14.(2010 年)已知电路如图 811(a)所示,若使用叠加原理求解图中电流源的端电压 U,正确的方法是( )。(分数:2.00)A.U=(R 2 R 3 +R 1

25、)I s ,U“=0,U=UB.U=(R 1 +R 2 )I S ,U“=0,U=UC.U=(R 2 R 3 +R 1 )I S D.U=(R 2 R 3 +R 1 )I s , 解析:解析:将原图等效为图 810(b)、(c)所示电路,用叠加原理计算图 810(b)和图 810(c)所示电路的 U和 U“ U=I s (R 1 +R 2 R 2 ) U=U+U“ 15.(2008 年) 图 812(a)所示电路按戴维南定理等效成图 812(b)所示电压源时,计算 R 0 的正确算式为( )。 (分数:2.00)A.R 0 =R 1 R 2B.R 0 =R 1 +R 2C.R 0 =R 1D.

26、R 0 =R 2 解析:解析:图 812(b)中的 R 0 等效于图 812(a)的端口 AB 间除源电阻(除源指的是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即 R 0 =R 2 。16.(2007 年) 图 8-13 所示电路中,R=1k,C=1F,U 1 =1V,电容无初始储能,如果开关 S 在 t=0 时刻闭合,则给出输出电压波形的是( )。 (分数:2.00)A.图 814(a)B.图 814(b)C.图 814(C) D.图 814(d)解析:解析:电容无初始储能,即 U a(0-) =0。由换路定则可知 U C(0+) =U C(0-) =0V 电路重新进入稳态,电容开路 17.(2005 年

27、)图 8-15 所示电路中,换路前 U C(0+) =02U 1 ,U R(0-) =0,电路换路后 U C(0+) 和 U R(0-) 分别为( )。 (分数:2.00)A.U C(0+) =02U 1 ,U R(0+) =0B.U C(0+) =02U 1 ,U R(0+) =02U 1C.U C(0-) =02U 1 ,U R(0+) =08U 1 D.U C(0+) =02U 1 ,U R(0+) =U 1解析:解析:根据换路定则 U C(0+) =U C(0-) =02U i U R(0+) =U i 一 U C(0+) =08U i18.(2008 年)图 8-16 所示电路中,电

28、容的初始能量为 0,设开关 S 在 t=0 时刻闭合,此后电路将发生过渡过程,那么,决定该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即( )。 (分数:2.00)A.=(R 1 +R 2 )CB.=(R 1 R 2 )C C.=R 2 CD.与电路的外加激励 U i 有关解析:解析:R 一 C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RC R=R 1 R 2 所以 =(R 1 R 2 )C19.(2009 年)图 8 一 17 所示电路中,U 0 =10V,i=1mA,则( )。 (分数:2.00)A.因为 i 2 =0,使电流 i 1 =1mA B.因为参数 C 未知,无法求出电流 iC.虽然电流 i 2 未知,但是 ii 1

29、成立D.电容存储的能量为 0解析:解析: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断路,则 i 2 =0,因此有 i=i 1 =1mA20.(2009 年) 图 818(a)所示电路的激励电压如图 818(b)所示,那么,从 t=0 时刻开始,电路出现暂态过程的次数和在换路时刻发生突变的量分别是( )。 (分数:2.00)A.3 次,电感电压 B.4 次,电感电压和电容电流C.3 次,电容电流D.4 次,电阻电压和电感电压解析:解析:在暂态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跃变和电感电流不跃变的特征很重要,当外加电压 u(t)发生变化时,电容电压和电阻电压不跃变,只能是电感电压随电源 u(t)的变化而变化。21.(2006 年)

30、图 8-19(a)所示电路中,R 1 =500,R 2 =500,L=1H,电路激励 u 1 如图 819(b)所示,如果用三要素法求解电压 u 0 ,t0,则( )。 (分数:2.00)A.u0(1+)=u0(1-) B.u0(1+)=05VC.u0(10)=0VD.u0(1+)=iL(1-)R2解析:解析:根据一阶暂态电路的三要素公式,电感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i L(t) =I L() + -I L() e -t/ 当 0t1ms 时 所以(B)、(C)、(D)答案错误。 22.(2006 年) 图 820 中给出了某正弦电压的波形图,由图可知,该正弦量的( )。 (分数:2.00)A.有效

31、值为 10VB.角频率为 314rads C.初相位为 60D.周期为(205)ms解析:解析:由图 820 观察交流电的三要素。最大值:U m =10V,有效值 初相位: 角频率: 23.(2009 年) 正弦交流电压的波形图如图 821 所示,该电压的时域解析表达式为( )。 (分数:2.00)A.u(t)=15556sin(t-5)VB. C.D.u(t)=1556 sin(314t-60)V解析:解析:交流电压的时域表达式为 u(t)=U m sin(t+ u ) U m =15556V 24.(2007 年) RLC 串联电路如图 822 所示,其中,R=1K,L=1mH,C=1F。

32、如果用一个 100V 的直流电压加在该电路的 A-B 端口,则电路电流 I 为( )A。 (分数:2.00)A.0 B.01C.-01D.100解析:解析:直流电源的频率为 0,则感抗 X L =0,容抗 X C (电容开路),因此电路电流 I=0A。25.(2007 年) 当 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一定有( )。(分数:2.00)A.L=CB.L=CC. D.U L +U C =0解析:解析:根据 RLC 串联电路谐振条件 X L =X C ,且 26.(2006 年)当图 823 所示电路的激励电压 时,电感元件上的响应电压 u L 的有效值 U L 为( )。(分数:2.00)A.

33、B.C. D.解析:解析:该题可以用复数符号法分析,画出电路的复电路模型如图 824 所示,计算如下27.(2005 年)图 825 所示电路,正弦电流 i 2 的有效值 I 2 =1A,电流 i 3 的有效值 I 3 =2A,因此电流i 1 的有效值 I 1 等于( )A。 (分数:2.00)A.B.1+2=3C.21=1D.不能确定 解析:解析:首先画出该电路的复电路图,如图 826 所示,然后画相量图分析(见图 8-27),可见,由于电路参数未定,各相量之间的关系不定。28.(2007 年)当图 8-28 所示电路的激励电压 时,电感元件上的响应电压 u 1 的初相位为( )。 (分数:

34、2.00)A.B. C.D.解析:解析:用复数符号法分析29.(2008 年)图 829 所示电路中,I S1 、I S2 、U S 均为已知的恒定直流量,设流过电阻上的电流 I R 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按照基尔霍夫定律可求得 I R =I S1 +I S2 B.I R =I S1 -I S2C.因为电感元件的直流电路模型是短接线,所以D.因为电感元件的直流电路模型是断路,所以 I R =I S2解析:解析:因为此题中的电源均为直流量,则电感线圈可用作短路线处理,原电路图等效为图 8-30,但该电路仍旧符合节点电流关系。因此在电路的节点 a 有 I S1

35、 +I S2 =I R 30.(2010 年)在图 831 所示电路中,A1、A2、V1、V2 均为交流表,用于测量电流或电压的有效值 I 1 、I 2 、U 1 、U 2 ,若 I 1 =4A,I 2 =2A,U 1 =10V,则电压表 V2 的读数应为( )V。 (分数:2.00)A.40B.1414 C.3162D.20解析:解析:根据给定条件,可以用相量图法分析。先画复数相量模型(见图 8-32),然后画相量图(见图8-33),得31.(2009 年) 图 8-34 所示电路中,若 u=U M sin(t+ u ),则下列表达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分数:2.00)A.式 1 和式

36、 3 B.式 2 和式 4C.式 1,式 3 和式 4D.式 2 和式 3解析:解析:相量图分析如图 835 所示,则 U x =U x =U L U C 32.(2008 年)某 cos 为 04 的感性负载,外加 100V 的直流电压时,消耗功率 100W,则该感性负载的感抗为( )。(分数:2.00)A.100B.229 C.073D.329解析:解析:该电路等效为 RL 串联电路,外加直流电源时感抗为 0,可以计算电阻 R 值如下 由cos=04,得 =arccos04=6642则 33.(2005 年) 图 836 所示电路中,u=141sin(314t 一 30)V,i=141si

37、n(314t-60)A,这个电路的有功功率 P 等于( )W。 (分数:2.00)A.500B.866 C.1000D.1988解析:解析:根据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34.(2008 年)有三个 100 线性电阻接成三相对称负载,然后挂接在电压为 220V 的三相对称电源,这时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应为( )A。(分数:2.00)A.66B.38 C.22D.13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可画出三相电路图(见图 837),是个三角形接法的对称电路,各线电流 I A 、I B 、I c 相同,即 35.(2010 年) 三相五线供电机制下,单项负载 A 的外壳引出线应( )。(分数:2.00)A.保护

38、接地B.保护接中C.悬空D.保护接 PE 线 解析:解析: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中,单相负载的外壳引出线应该与“PE 线”(保护接零线)连接。36.(2005 年)图 838 所示变压器,一次额定电压 U 1N =220V,一次额定电流 I 1N =11A,二次额定电压 U 2N =600V。该变压器二次电流额定值 I 2N 约为( )A。 (分数:2.00)A.1B.4 C.7D.11解析:解析:该题可以按理想变压器分析(即变压器内部的损耗为 0),则37.(2006 年)图 839 所示电路中, 变压器视为理想的, R 2 =R 1 ,则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之比 为( )。 (分数:2.

39、00)A. B.1C.4D.解析:解析:根据变压器的变比关系,得38.(2007 年) 如果把图 8-40 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视为理想器件,则当 sintV 时,有( )。(分数:2.00)A.B. C.D.以上均不成立解析:解析:根据变压器基本关系式,得 可以写出39.(2008 年)实际变压器工作时( )。(分数:2.00)A.存在铁损,不存在铜损B.存在铜损,不存在铁损C.铁损铜损均存在 D.铁损铜损均不存在解析:解析:变压器铁损(P Fe )与铁芯磁路中磁通量的大小有关,而铜损(P Cu )的大小与变压器工作状态(I 1 、I 2 )的情况有关,变压器实际工作中(有载工作)两种损耗都存

40、在。40.(2009 年)在信号源(u s 、R s )和电阻 R L 之间插入一个理想变压器,如图 8-41 所示,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100V 和 2A,则信号源供出电流的有效值为( )A。 (分数:2.00)A.04 B.10C.028D.707解析:解析:根据变压器功率关系式 P 1 =U 1 I 1 ,P 2 =U 2 I 2 ,信号源供出电流为 I 1 ,计算如下 U 2 =I 2 R L =102=20V 41.(2005 年)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可带负载启动,也可空载启动。比较两种情况下,电动机的启动电流 I S1 的大小( )。(分数:2.00)A.有载空载B.有载空载C.两种情况下启动电流值相同 D.不好确定解析:解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与定子电压和转子的电阻和电抗有关,与负载大小无关。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