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163KB ,
资源ID:1286309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2863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三)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三)及答案解析.doc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28.00)1.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分数:2.00)A.B.C.D.E.2.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_的叠加影响。 A.最小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D.加权平均值(分数:2.00)A.B.C.D.3.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

2、状背景值的_的叠加影响。 A.最小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D.加权平均值(分数:2.00)A.B.C.D.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_。 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

3、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分数:2.00)A.B.C.D.5.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_。 A.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平均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C.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数:2.00)A.B.C.D.6.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_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小于等于 50km B.大于等于 50km C.小于等于 30km D.大于等于 30km(分数:2.00)A.B

4、.C.D.7.ADMS-ELA版适用于评价范围_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小于等于 50km B.大于等于 50km C.小于等于 30km D.大于等于 30km(分数:2.00)A.B.C.D.8.评价范围大于等于 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可选择_进行预测。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分数:2.00)A.B.C.D.9.大气环境线源预测,可选择_进行预测。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EIA模式(分数:2.00)A.B.C.D.10.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的预测模式

5、是_。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分数:2.00)A.B.C.D.11.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计算出的距离是以_为起点的控制距离。 A.厂界 B.污染源中心点 C.污染源边界 D.厂区中心点(分数:2.00)A.B.C.D.12.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是指以_为起点的控制范围。 A.厂界 B.污染源中心点 C.污染源边界 D.厂区中心点(分数:2.00)A.B.C.D.13.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计算污染源强的排放浓度是取_。 A.实际排放浓度 B.场界排放浓度 C.未经处理的排放浓度 D.削减达标后的排放浓度(分数

6、:2.00)A.B.C.D.14.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 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 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 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_。 A.400m B.500m C.350m D.325m(分数:2.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36,分数:72.00)15.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_确定。 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只 B.等标排放量 C.最远距离 D10% 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分数:2.00)A.B.C.D.16.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 (分数:2.00)A.B.C.D.17

7、.下列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是_。 A.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不含两个)项目 B.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C.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 D.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 E.以城市快速路为主的扩建项目(分数:2.00)A.B.C.D.E.1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_。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 B.一级、二级、三级评价都应选择大气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C.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

8、,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D.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计算其评价等级(分数:2.00)A.B.C.D.19.下列_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第二阶段的工作。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B.污染源的调查与核实 C.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 D.地形数据收集(分数:2.00)A.B.C.D.20.下列哪些工作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第一阶段的工作?_ A.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B.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C.气象特征调查 D.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分数:2.00)A.B.

9、C.D.21.对于新建项目一、二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_。 A.拟建项目的所有污染源 B.拟建项目新污染源 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分数:2.00)A.B.C.D.22.对于改扩建项目一、二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_。 A.新污染源 B.老污染源 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分数:2.00)A.B.C.D.23.在大气环境评价工作中,对于新建项目,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可通过_确定。 A.类比调查 B.物料衡算 C.专家咨

10、询 D.设计资料(分数:2.00)A.B.C.D.24.在大气环境评价工作中,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可通过_确定。 A.利用年度例行监测资料 B.利用前期工程最近 3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 C.进行实测 D.利用前期工程最近 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分数:2.00)A.B.C.D.25.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的内容包括_。 A.在 70%以上工况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B.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三本账” D.对于毒性较大的

11、污染物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E.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分数:2.00)A.B.C.D.E.26.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下列可以不调查的内容是_。 A.体源调查 B.建筑物下洗参数 C.污染源排污概况 D.点源调查 E.面源调查(分数:2.00)A.B.C.D.E.27.大气环境点源调查的内容包括_。 A.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B.排气简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 C.排气筒有效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 D.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 E.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

12、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分数:2.00)A.B.C.D.E.28.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面源调查内容的是_。 A.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m 2),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B.排气筒高度和出口内径(m) C.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 D.面源起始点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 E.面源分类(分数:2.00)A.B.C.D.E.29.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体源调查内容的是_。 A.体源高度(m) B.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 C.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D.体源的边长(m)、宽度(m) E.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

13、,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分数:2.00)A.B.C.D.E.30.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时,对于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内容的调查应包括_。 A.颗粒物粒径分级(最多不超过 20级) B.颗粒物的分级粒径(m) C.各级颗粒物的质量密度(g/cm 3) D.各级颗粒物所占的质量比(分数:2.00)A.B.C.D.31.大气环境线源调查的内容包括_。 A.平均车速(km/h),各时段车流量(辆/h)、车型比例 B.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g/(kms) C.街道街谷高度(m) D.线源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m),道路宽度(m) E.各种车型排气口高度(分数:2.00)A.B.C.D.E.

14、32.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原则,现状调查资料来源途径正确的是_。 A.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B.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C.收集近五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D.进行现场监测(分数:2.00)A.B.C.D.33.下列污染物应筛选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的是_。 A.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 B.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 C.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 TJ 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 D.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可以不选用 E.对于没

15、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用(分数:2.00)A.B.C.D.E.34.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_。 A.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B.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 C.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 D.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5天有效数据 E.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 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 8个小时浓度值(分数:2.00)A.B.C.D.E.35.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有_。 A.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16、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 D.城市道路项目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位可以不按照不少于 6个点设置 E.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有近 2年的监测资料,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 个监测点(分数:2.00)A.B.C.D.E.36.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说法正确的有_。 A.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B.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 C.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

17、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 D.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 E.给出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分数:2.00)A.B.C.D.E.37.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_。 A.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典型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D.典型日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分数:2.00)A.B.C.D.38.下列因素与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有关的是_。 A.项目的评价等级 B.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 C.项目的行业 D.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 E.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分数:2.00)A.B.C.D.E.39.下列内容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

18、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_。 A.风向 B.时间 C.露点温度 D.风速 E.干球温度(分数:2.00)A.B.C.D.E.40.下列内容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_。 A.低云量 B.总云量 C.风向 D.风速 E.气压(分数:2.00)A.B.C.D.E.41.下列内容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可选择调查的观测资料内容的是_。 A.相对湿度 B.总云量 C.水平能见度 D.时间 E.降水量(分数:2.00)A.B.C.D.E.42.下列内容属于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_。 A.探空数据层数 B.每层的高度 C.每层的气压 D.时间 E.每层的气温(分数:2.00)

19、A.B.C.D.E.43.下列内容属于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_。 A.每层的降水量 B.每层的风速、风向 C.云底高度 D.每层的气压 E.中云量(分数:2.00)A.B.C.D.E.44.下列内容属于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的是_。 A.温度 B.云量 C.风向 D.风频 E.风速(分数:2.00)A.B.C.D.E.45.下列内容属于常规气象资料风频分析内容的是_。 A.温廓线 B.主导风向 C.风廓线 D.风向玫瑰图 E.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分数:2.00)A.B.C.D.E.46.下列步骤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的是_

20、。 A.确定预测因子 B.确定评价等级 C.设定预测情景 D.确定气象条件 E.确定地形数据(分数:2.00)A.B.C.D.E.47.下列步骤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的是_。 A.确定预测范围 B.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C.确定计算点 D.选择预测模式 E.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分数:2.00)A.B.C.D.E.48.大气环境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_等进行适当调整。 A.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 B.污染源的排放高度 C.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 D.污染源的排放量(分数:2.00)A.B.C.D.49.下列属于点源参数调查清单的内容的是_。 A.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 B.排气筒高

21、度 C.排气筒内径 D.年排放小时数 E.烟气出口速度(分数:2.00)A.B.C.D.E.50.下列属于点源参数调查清单的内容的是_。 A.X坐标、Y 坐标 B.烟气出口温度 C.排放工况 D.评价因子源强 E.毒性较大物质的属性(分数:2.00)A.B.C.D.E.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三)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28.00)1.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_。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

22、源(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大气导则中的“表 8常规预测情景组合”需记住,形成影像,不管如何出题,就能回答正确。2.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_的叠加影响。 A.最小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D.加权平均值(分数:2.00)A.B.C. D.解析:3.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_的叠加影响。 A.最小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D.加权平均值(分数:2.00)A.B. C.D.解析: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_

23、。 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5.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

24、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_。 A.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平均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C.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数:2.00)A.B.C.D. 解析:6.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_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小于等于 50km B.大于等于 50km C.小于等于 30km D.大于等于 30km(分数:2.00)A. B.C.D.解析:7.ADMS-ELA版适用于评价范围_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小于等于

25、50km B.大于等于 50km C.小于等于 30km D.大于等于 30km(分数:2.00)A. B.C.D.解析:8.评价范围大于等于 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可选择_进行预测。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分数:2.00)A.B.C.D. 解析:9.大气环境线源预测,可选择_进行预测。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EIA模式(分数:2.00)A.B.C. D.解析:10.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的预测模式是_。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26、D.CALPUFF模式(分数:2.00)A.B.C.D. 解析:11.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计算出的距离是以_为起点的控制距离。 A.厂界 B.污染源中心点 C.污染源边界 D.厂区中心点(分数:2.00)A.B. C.D.解析:12.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是指以_为起点的控制范围。 A.厂界 B.污染源中心点 C.污染源边界 D.厂区中心点(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27、。13.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计算污染源强的排放浓度是取_。 A.实际排放浓度 B.场界排放浓度 C.未经处理的排放浓度 D.削减达标后的排放浓度(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有场界排放浓度标准的,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排放标准。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后的源强。14.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 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 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 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_。 A.400m B.500m

28、C.350m D.325m(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如果有多个污染物,对每一个污染物要输入其排放率和标准,进行计算,得到每一个污染物的结果,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取最大值。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36,分数:72.00)15.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_确定。 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只 B.等标排放量 C.最远距离 D10% 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分数:2.00)A. B.C. D.解析:16.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 (分数:2.00)A. B.C.D. 解析:17.下列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是_。 A.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不含两

29、个)项目 B.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C.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 D.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 E.以城市快速路为主的扩建项目(分数:2.00)A.B. C. D. E. 解析:解析 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1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_。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 B.一级、二级、三级评价都应选择大气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C.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

30、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D.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计算其评价等级(分数:2.00)A. B.C. D.解析:解析 选项 B的正确说法是:一、二级评价应选择本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选项 D的正确说法是: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19.下列_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第二阶段的工

31、作。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B.污染源的调查与核实 C.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 D.地形数据收集(分数:2.00)A.B. C. D. 解析:20.下列哪些工作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第一阶段的工作?_ A.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B.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C.气象特征调查 D.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分数:2.00)A.B. C. D.解析:解析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气象特征调查、地形特征调查属第一阶段的工作。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地形数据收集属第二阶段的工作。21.对于新建项目一、二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_。 A.拟建项目的所有污染

32、源 B.拟建项目新污染源 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分数:2.00)A. B.C. D. 解析:22.对于改扩建项目一、二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_。 A.新污染源 B.老污染源 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分数:2.00)A. B. C. D. 解析:23.在大气环境评价工作中,对于新建项目,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可通过_确定。 A.类比调查 B.物料衡算 C.专家咨询 D.设计资料(分数:2.00)A. B. C.D. 解析:24.在大气环

33、境评价工作中,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可通过_确定。 A.利用年度例行监测资料 B.利用前期工程最近 3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 C.进行实测 D.利用前期工程最近 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分数:2.00)A. B.C. D. 解析:25.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的内容包括_。 A.在 70%以上工况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B.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三本账” D.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E.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

34、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分数:2.00)A.B. C. D. E. 解析:26.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下列可以不调查的内容是_。 A.体源调查 B.建筑物下洗参数 C.污染源排污概况 D.点源调查 E.面源调查(分数:2.00)A. B. C.D. E. 解析:解析 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概况,并对估算模式中的污染源参数进行核实。27.大气环境点源调查的内容包括_。 A.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B.排气简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 C.排气筒有效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 D.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

35、处烟气温度(K) E.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分数:2.00)A. B. C.D. E. 解析:解析 排气筒有效高度不在调查范围之内,排气筒几何高度是调查内容。28.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面源调查内容的是_。 A.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m 2),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B.排气筒高度和出口内径(m) C.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 D.面源起始点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 E.面源分类(分数:2.00)A. B.C. D. E.解析:29.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体源调查内容的是_。 A.体源高度(m) B.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

36、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 C.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D.体源的边长(m)、宽度(m) E.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解析 体源的宽度(m)不在调查范围之内。30.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时,对于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内容的调查应包括_。 A.颗粒物粒径分级(最多不超过 20级) B.颗粒物的分级粒径(m) C.各级颗粒物的质量密度(g/cm 3) D.各级颗粒物所占的质量比(分数:2.00)A. B. C. D. 解析:31.大气环境线源调查的内容包括_。 A.平均车速(km/h),各时段车流量(辆/h

37、)、车型比例 B.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g/(kms) C.街道街谷高度(m) D.线源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m),道路宽度(m) E.各种车型排气口高度(分数:2.00)A. B. C. D. E.解析:32.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原则,现状调查资料来源途径正确的是_。 A.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B.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C.收集近五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D.进行现场监测(分数:2.00)A. B. C.D. 解析:33.下列污染物应筛选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的是_。 A.凡项目排放的

38、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 B.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 C.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 TJ 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 D.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可以不选用 E.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用(分数:2.00)A. B. C. D.E. 解析:34.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_。 A.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B.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 C.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 D.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

39、代表性的 5天有效数据 E.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 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 8个小时浓度值(分数:2.00)A.B.C.D. E. 解析:35.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有_。 A.一级、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 D.城市道路项目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位可以不按照不少于 6个点设置 E.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有近 2年的监测资料,可

40、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 个监测点(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选项 E的正确说法是: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大气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 24 个监测点。36.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说法正确的有_。 A.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B.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 C.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 D.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 E.给出各取值时间最

41、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37.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_。 A.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典型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D.典型日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分数:2.00)A. B.C. D.解析:38.下列因素与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有关的是_。 A.项目的评价等级 B.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 C.项目的行业 D.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 E.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分数:2.00)A. B. C.D. E. 解析:39.下列内容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_。 A.风向 B.时间 C.露点温度 D.风速

42、 E.干球温度(分数:2.00)A. B. C.D. E. 解析:40.下列内容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_。 A.低云量 B.总云量 C.风向 D.风速 E.气压(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有 6项: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 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41.下列内容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可选择调查的观测资料内容的是_。 A.相对湿度 B.总云量 C.水平能见度 D.时间 E.降水量(分数:2.00)A. B.C. D.E. 解析:解析 根据不同评价等级预测精度要求及预测因子特征,可选择

43、调查的观测资料的内容: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海平面气压、观测站地面气压、云底高度、水平能见度等。42.下列内容属于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_。 A.探空数据层数 B.每层的高度 C.每层的气压 D.时间 E.每层的气温(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43.下列内容属于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_。 A.每层的降水量 B.每层的风速、风向 C.云底高度 D.每层的气压 E.中云量(分数:2.00)A.B. C.D. E.解析:解析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调查项目有 7项:时间(年、月、日、时),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

44、、高度、气温、风速、风向(以角度或按 16个方位表示)。44.下列内容属于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的是_。 A.温度 B.云量 C.风向 D.风频 E.风速(分数:2.00)A. B.C. D. E. 解析:45.下列内容属于常规气象资料风频分析内容的是_。 A.温廓线 B.主导风向 C.风廓线 D.风向玫瑰图 E.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分数:2.00)A.B. C.D. E. 解析:解析 风廓线属“风速”分析的内容。46.下列步骤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的是_。 A.确定预测因子 B.确定评价等级 C.设定预测情景 D.确定气象条件 E.确定地形数据(分数:2.00)A. B.C. D. E. 解析:47.下列步骤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的是_。 A.确定预测范围 B.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C.确定计算点 D.选择预测模式 E.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48.大气环境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_等进行适当调整。 A.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 B.污染源的排放高度 C.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 D.污染源的排放量(分数:2.00)A. B. C. D.解析:49.下列属于点源参数调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