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 5 月 27 日山东省临沂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总分: 21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70,分数: 140.00) 1.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分数: 2.00)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2.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 )。(分数: 2.00)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见风流泪 D.尝梅生津 3.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 )。(分数: 2.00) A.感觉的对比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相互
2、作用 D.感觉的后效 4.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 )。(分数: 2.00)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某寄宿学校校车行驶途中,有学生要求上厕所,停车 5 分钟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开动校车,致使学生王某被落下,王某在追赶过程中不慎跌倒,跌落牙齿 3 颗。这一事件该由谁负责 ?( )(分数: 2.00) A.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B.司机负责 C.某寄宿学校负责 D.司 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6.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 )个组块。(分数: 2.00) A.3 B.4 5 C.7 2 D.9 20 7.“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于耳”属于 ( )。(分数: 2.00)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8.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 )。(分数: 2.00) A.夏朝 B.商 C.周 D.秦 9.“性恶论”最早是由 ( )提出的。(分数: 2.00)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 10.“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 分数: 2.00) A.孔子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维果斯基 11.1903 年, ( )出版了著作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分数: 2.00) A.华生 B.斯金纳 C.桑代克 D.杜威 1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常指的是
4、什么心理现象 ?( )(分数: 2.00) A.学习的迁移 B.高原期 C.元认知 D.记忆 13.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 11 3 7 ?时,还是把 11 与 3 加起来再乘以 7,这是受 ( )影响的表现。(分数 : 2.00) A.定势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水平迁移 14.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 ( )影响的结果。(分数: 2.00) A.同化说 B.痕迹消退说 C.动机说 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 15.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分数: 2.00) A
5、.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6.教师在课堂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是 ( )。(分数: 2.00) A.创造性思维 B.聚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 17.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指 ( )。(分数: 2.00) A.兴趣 B.动机 C.能力 D.性格 18.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 )。(分数: 2.00) 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 B.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C.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 D.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1
6、9.一些人主要利用身体内部的知觉线索来调整身体 的位置,那么他们所具有的认知方式为 ( )。(分数:2.00) A.场依存 B.场独立 C.辐合型认知 D.发散型认知 20.“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分数: 2.00)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1.学生看小说时,头脑用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 )。(分数: 2.00)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2.符号学习属于 ( )。(分数: 2.00) A.机械学习 B.事实性知识性学习 C.态度学习 D.价值学习 23.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这属于 ( )
7、。(分数: 2.00) A.幻想 B.空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 2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过程的 ( )。(分数: 2.00)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25.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 )。(分数: 2.00) A.具体化 B.形象化 C.系统化 D.抽象化 26.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 ( )。(分数: 2.00) A.常规思维 B.创新思维 C.动作思维 D.逻辑思维 27.在创造性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以下不属于“头脑风暴”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百家争鸣 B.自由辩论 C.
8、抢答 D.胡说八道 28.“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 ( )。(分数: 2.00) A.胆汁型 B.多血型 C.黏液型 D.抑郁型 29.“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 ( )。(分数: 2.00)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30.一学生决心改掉经常迟到的坏习惯,但到了冬天,还是经常迟到。针对该学生的教育 应该培养其 ( )。(分数: 2.00)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1.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于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 ( )。(分数: 2.00
9、) A.逆向工作 B.简化计划 C.手段一目的分析 D.算法 32.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 ( )。(分数: 2.00) A.发展性 B.针对性 C.普及性 D.全面性 33.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分数: 2.00)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 34.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依据是 ( )。(分数: 2.00)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教科书 35.根据美国行为主义家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提出的教学法是 ( )。(分数: 2.00) A.强化教学法 B.程序教学法 C.讲授式教
10、学 D.支架式教学 36.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分数: 2.00) A.直线职能型 B.职能型 C.直线型 D.委员会 组织型 3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分数: 2.00) A.班级式授课 B.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小班教学 38.(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财、物力的总和。(分数: 2.00) A.教育投资 B.教育财政 C.教育经费 D.教育成本 39.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当的是 ( )。(分数: 2.00)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其手段要求教育者因
11、材施教 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 处标新立异 D.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4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测验,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 ( )。(分数: 2.00)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配置型评价 D.总结性评价 41.“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 ( )。(分数: 2.00)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42.(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分数: 2.00) A.说服法 B.榜 样法 C.陶冶法 D.评价法 43.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12、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分数: 2.00)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44.关于课程标准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课程标准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 B.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C.课程标准有一定弹性,老师不必严格执行 D.课程标准可作为教师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45.教师资格证的适用地域范围是 ( )。(分数: 2.00)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 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4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 2.00) A.了解研究学生 B.组织培养班集体 C.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D.开展各
13、种活动 47.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其他一些外表之外的特征往往也被肯定,这是 ( )。(分数: 2.00)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48.所谓 ( )是指先前加工活动对随后加工活动所起的作用。(分数: 2.00) A.气氛效应 B.启动效应 C.典型性效应 D.首因效应 49.某一测验多次实验后所得分数 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 )。(分数: 2.00)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 50.心理学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 ( )。(分数: 2.00)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因效应 51.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14、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分数: 2.00) A.连续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差异性 52.韩愈在师说中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角色是 ( )。(分数: 2.00) 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榜样 D.教育教学研究者 5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一种 ( )。(分数: 2.00)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54.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并针对学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课程是( )
15、。(分数: 2.00) A.正式课程 B.综合课程 C.校本课程 D.地方课程 55.下列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 )。(分数: 2.00) A.爱国主义教育 B.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生命教育 56.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符合的教育原则是 ( )。(分数: 2.00)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N 论联系实际原则 D.启发性原则 57.“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 )。(分数: 2.00) A.教育属性 B.教育目的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应 58.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
16、心理问题是 ( )。(分数: 2.00) A.学习困难综合征 B.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症行为 59.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和 ( )。(分数: 2.00) A.心理咨询 B.心理障碍调试 C.学生考试焦虑 D.心理卫生辅导 60.为防止考试焦虑症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分数: 2.00)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61.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 )。(分数: 2.00)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17、 62.某区辖初级中学是当地一所薄弱学校,为了尽快改善局面,年底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调整,新班子也着手制定实施了多项举措。可是,半年后领导评估显示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结果受到了批评。上级部门的做法显然没有考虑到学校管理效益的 ( )特点。(分数: 2.00) A.长效性 B.模糊性 C.间接性 D.延迟性 63.老赵自从当上班主任之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班级面貌的改变,可是儿子的叛逆以及高考的落榜让他很内疚,自己 虽然是个合格的教师,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在老赵身上出现了 ( )。(分数: 2.00) A.角色期望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识 D.角色失败 64.2010
18、 年 2 月 28 日,国务院公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这里的“纲要”是指 ( )。(分数:2.00) A.中小学德育纲要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 6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为 ( )。(分数: 2.00) A.专门学校 B.职业学校 C.特殊学校 D.普通学校 6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
19、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批准申请的单位是 ( )。(分数: 2.00) A.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部门 C.当地学校、村委会或者居委会 D.当地乡镇人民政府 6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反映出古代教育的典型特点是( )。(分数: 2.00)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目标明确 C.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D.鲜明的阶级性 68.我国教师申诉的法律依据是 ( )。(分数: 2.00)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C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69.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表述中不适当的是 ( )。(分数: 2.00)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70.下列哪项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 )(分数: 2.00) A.学生应该什么都学,而且什么都要学好 B.为减轻负担,不给学生留作业 C.不要学生考试,尤其是百分制考试 D.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1、 20.00) 71.苏霍姆林斯基认 为:没有一条教育规律、没有一条真理是可以对一切儿童绝对适用的。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特点。(分数: 2.00) A.示范性 B.系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72.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关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动机越低效率越低 B.动机越高效率越高 C.动机过高效率反而会降低 D.动机适中效率中等 73.关于班主任协调与其他科任教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 )。(分 数: 2.00) A.班主任必须与科任教师团结协作 B
22、.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老师沟通本班学生的情况 C.班主任应经常听取科任老师的意见 D.班主任应邀请科任教师参加指导班级活动 74.学校中教师的权利包括 ( )。(分数: 2.00) A.教育教学为主 B.获取报酬 C.爱护学生 D.参与教育管理 7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分数: 2.00) A.学生学的心理活动 B.教师教的心理活动 C.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D.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 76.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 列观点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知觉过程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 B.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C.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
23、间接性质 D.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 77.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 )。(分数: 2.00) A.家庭 B.学校 C.社区 D.同伴群体 78.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的阶段包括 ( )。(分数: 2.00) A.松散期 B.同化期 C.凝聚期 D.形成期 79.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 )(分数: 2.00)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80.教师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形,由所在地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 )(分数: 2.00) A.因不可抗力给教育教学造成损失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
24、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0,分数: 40.00) 81.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不能决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8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在学习上存在问题障碍的学生,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83.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8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教育除外。
25、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85.凡年满 6 周岁的儿童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到 7 周岁。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86.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批准。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87.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88.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构成的集合体。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89.相对
26、于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更能反映教育起源的本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90.在文艺创作和科学发明中出现的“灵感”属于思维类型中的直觉思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91.“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完全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9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党化教育不属于教育之列,因为其目的和性质都是反动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93.学校行政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教导处、 总务处、教研组、
27、教代会等。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94.教育政策与教育类法律的制定主体是不同的,前者由政府制定,后者则由立法机关制定。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9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教师心理及健康教育等。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96.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中学每天学习时间 (包括自习 )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97.少数民族学生 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 )(分数: 2.00) A.
28、正确 B.错误 98.当人意识到自己被关注的时候,他有意或无意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霍桑效应。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99.通过奖励一些行为使之越来越接近期望的目标,这种促使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即行为塑造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00.孟母择邻的故事表明环境因素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变化。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 误 四、简答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101.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分数: 2.00) _ 102.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分
29、数: 2.00) _ 五、论述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103.该漫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请简要进行分析。 (分数: 2.00) _ 六、案例分析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104.【案例简介】 老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 学生: (都面露喜色,大声喊 )到我家 !到我家 ! 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愿意请我。但我只能去一家,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得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怎么样 ? 学生: (面露难色,沉默 ) 老师:这个条件让大家为难了。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 如果大家努力,一定能学会炒菜,能请到
30、我。 学生: (兴高采烈 )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作文课上 老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 学生: (争先喊道 )学会了 !老师到我家吃饭吧 ! 老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么你们都学会了做什么菜了呢 ? 学生: (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自己学做菜的情况 ) 老师:我很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学做菜的,但是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详细地介绍自己做菜的情况。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做菜的过程呢 ? 学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都写出来就知道了 ! 老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 ,老师不仅能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还能比较一下,谁做的菜最好,我就到他家去做客,好吗 ? 学生:好 ! 老
31、师:那好,那就快写吧 1 上面是一则作文教学课实例。请你试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视角对此进行分析。(分数: 2.00) _ 105.【案例简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上初中时,接受、理解数学知识比较慢,以致数学考试常常不及格。老师认为 他已经无可救药,一次在班上公然宣称,假如你们当中将来会有一个同学没出息,那么这个人必定是华罗庚。结果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勤奋自学、刻苦钻研、奋力拼搏,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诗人臧克家, 1930 年参加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时,数学得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独具异彩的生活“杂感”,短
32、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再三拍案叫绝。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吃了“零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最终,成了一名杰出诗人、著 名作家。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分数: 2.00) _ 2012 年 5 月 27 日山东省临沂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总分: 21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70,分数: 140.00) 1.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分数: 2.00)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解析:解析:智力分布近似正态分布,
33、有些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有些人的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2.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 )。(分数: 2.00)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见风流泪 D.尝梅生津 解析:解析: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一信号系统。 A、 C、 D 都是第一信号系统。 3.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就不 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 )。(分数: 2.00) A.感觉的对比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后效 解析:解析: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
34、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题干描述的是气温持续作用于人的肤觉器官引起感受性变化,属于感觉的适应。 4.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 )。(分数: 2.00)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解析: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 觉的选择性。用红笔画出重点,有利于在重新阅读时帮助学生优先选择阅读内容。属于知觉选择性的体现。 5.某寄宿学校校车行驶途中,有学生要求上厕所,停车 5 分钟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开动校车,致使学生王某被落下,王某在追赶过程中不慎跌倒,跌落牙齿 3 颗。这一事件该由谁负责 ?( )
35、(分数: 2.00) A.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B.司机负责 C.某寄宿学校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解析:解析: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由学校承担责任。学校予以赔偿后,可 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6.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 )个组块。(分数: 2.00) A.3 B.4 5 C.7 2 D.9 20 解析: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1 分钟,记忆容量有限,约为 7 2 个组块。 7.“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分数: 2.00)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36、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解析:解析: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就是对感知过的声音形象的记忆。 8.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 )。(分数: 2.00) A.夏朝 B.商 C.周 D.秦 解析:解析: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 4000 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9.“性恶论”最早是由 ( )提出的。(分数: 2.00)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 解析:解析:“性恶论”最早是由荀子提出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需要外在力量加以调教。 10.“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分数: 2.00) A.孔子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37、D.维果斯基 解析:解析:维果 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1.1903 年, ( )出版了著作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分数: 2.00) A.华生 B.斯金纳 C.桑代克 D.杜威 解析: 1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常指的是什么心理现象 ?( )(分数: 2.00) A.学习的迁移 B.高原期 C.元认知 D.记忆 解析: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 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8、,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3.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 11 3 7 ?时,还是把 11 与 3 加起来再乘以 7,这是受 ( )影响的表现。(分数: 2.00) A.定势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水平迁移 解析: 14.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 ( )影响的结果。(分数: 2.00) A.同化说 B.痕迹消退说 C.动机说 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遗忘的原因。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39、中间内容容易遗忘是因为受前后两端的双重影响。 15.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分数: 2.00)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解析: 16.教师在课堂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是 ( )。(分数: 2.00) A.创造性思维 B.聚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
40、法。“一题多解”是一种典型的发散思维。 17.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指 ( )。(分数: 2.00) A.兴趣 B.动机 C.能力 D.性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 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8.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 )。(分数: 2.00) 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 B.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C.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 D.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解析:解析: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努力属于不稳定可控制的内部因素。 19.一些人
41、主要利用身体内部的知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那么他们所具有的认知方式为 ( )。(分数:2.00) A.场依存 B.场独立 C.辐合型 认知 D.发散型认知 解析: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在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20.“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分数: 2.00)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评价的分类。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将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 (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 ),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
42、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如果群体的 平均水平较低,就是题干中所说的“矮子里找高个”,如果群体水平普遍提高,评价基准也相对提升,就是题干中所说的“水涨船高”。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 (通常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 ),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其优劣。如果教学目标是不变的,绝对评价标准也是不变的。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是从评价方法的角度来说的,不符合题干要求。 21.学生看小说时,头脑用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 )。(分数: 2.00)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解析:解析:再
43、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看小说就是依据词语描述。产生了有关小说人物的新形象。故属于再造想象。 22.符号学习属于 ( )。(分数: 2.00) A.机械学习 B.事实性知识性学习 C.态度学习 D.价值学习 解析:解析: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是一种事实性、知识性学习。 23.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这属于 ( )。(分数: 2.00) A.幻想 B.空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 解析: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小学生通过读课文想象出雷锋叔
44、叔的模样属于再造想象。 2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过程的 ( )。(分数: 2.00)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解析:解析:灵活性又叫变通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25.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 )。(分数: 2.00) A.具体化 B.形象化 C.系统化 D.抽象化 解析:解析:系统化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把整数、分数、小数概括为有理数的过程就是思维系统化的过程。 26.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 ( )。(分数: 2
45、.00) A.常规思维 B.创新思维 C.动作思维 D.逻辑思维 解析: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7.在创造性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以下不属于“头脑风暴”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百家争鸣 B.自由辩论 C.抢答 D.胡说八道 解析:解析:头脑风暴法又称为集体讨论法,是由奥斯本于 1939 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产生大量主意。百家争鸣、自由辩论和抢答均属于“头脑风暴”。 28.“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 ( )。(分数: 2.00) A.胆汁型 B.
46、多血型 C.黏液型 D.抑郁型 解析:解析:胆汁质的气质类型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29.“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 ( )。(分数: 2.00)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故选 C。 30.一学生决心改掉经常迟到的坏习惯,但到了冬天,还是经常迟到。针对该学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 )。(分数: 2.00)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47、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解析:解析:道德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31.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于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 ( )。(分数: 2.00) A.逆向工作 B.简化计划 C.手段一目的分析 D.算法 解析: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是指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32.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 ( )。(分数: 2.00) A.发展性 B.针对性 C.普及性 D.全面性 解析:解
48、析: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33.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分数: 2.00)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 解析:解析: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34.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依据是 ( )。(分 数: 2.00)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教科书 解析:解析: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它是学校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35.根据美国行为主义家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提出的教学法是 (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