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4.00,做题时间:90 分钟)2013 年 11 月,中国人民大学证实,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某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某也被免职协助调查。这一事件与“名校”“招生”等关键词联系起来,引发了公众对高招问题的质疑。而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张教授就发表博文称:“100 万上人大,大家都听说过。” 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改变以往一张考卷定终身的现象,有利于高校发现特殊人才,使得一些有专长的偏才、怪才或一些有培养潜能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门,可以说自主招生是一举多效的办法。但在政策具体执行中,有的异变成为权
2、力和金钱交易的“点招”,成为一小部分特权群体专享的优惠,尤其是艺术及体育特长生领域的自主招生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有门路但成绩不好的考生开辟了入学新通道。人们常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从何处来?诚如一位大学校长所说:“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证招生公平,推行阳光招生,坚持六公开,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唯有如此,100 万上人大之类的怪事才不会出现。” 2三峡大学广电专业大四女生肖某,曾在某媒体的视频部实习。她告诉记者,自己“能扛、能拍、能剪辑“,很想做一名视频记者,但现在很多媒体在招聘
3、时都明确表示“视频记者只招男生“,让她很苦恼。“在 B 省找工作时,一些企业得知我不是 B 省人,都不太愿意接受。”肖某说。 据教育部统计,2013 年全国高校有 699 万名毕业生,创下历史新高,是 2003 年 212万毕业生的近四倍。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就业形势似乎一年难过一年。如今,个别高校为保证就业率不惜替学生签订“伪三方”,“公务员考试”的狂潮只能用“两年工作经验“基层工作经历”等来浇灭,大批硕士毕业生争相应聘城管、保洁员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进一步凸显,就业公平问题也备受公众关注。B 省某政协委员指出,当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常会面临就业歧视,不仅仅是学历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
4、视、工作年限或经验歧视等,更主要的是面对“背景”“关系”“人脉”等排他性歧视。怎么招人用人,企业有自主权,但自主并不意味着不受约束。 有人说,即使在最难就业季,想找份工作也并不难,难的是找份好工作,现在的孩子都太娇贵。可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无论是“体面劳动“还是“活得更有尊严”,都是每个人的正当追求。莘莘学子苦读十余年,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发挥特长、薪水又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绝不是非分之想。 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1 3 年中国有 1 52 万人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在中国高校毕业生连续遭遇“最难就业季”后,公务员考试再次“升温“,最热岗位报录比例达 7192:1,竞争十分激烈。在年轻人
5、一窝蜂想当公务员,想进“体制内”之时,我们的体制也应该有所反思:我们在收入分配、社保待遇等方面的设计是否合理?上学、看病、养老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能否不托人、不“拼爹”?进大企业能保证同工同酬吗?进中小企业能拿到加班费吗? 最近,一个“80后,为何暮气沉沉“的帖子在网上讨论得火热。其实“80 后“只是个标签,代表的是改革转型洪流中面临重重压力的庞大群体。同样,“最难就业季”也不只是应届毕业生们的一声娇嗔,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成才环境。 3我国的收入差距是惊人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不是危言耸听。有关数据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由改革开放初期
6、的45:1,扩大到目前的近 1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 1998 年的 252:1,扩大到 2011 年的313:1。举个例子,同在一个企业,老总拿的是百万年薪,员工每月工资仅为一两千元,合计一年一两万元。老总责任重大,事关企业发展和生死存亡,多拿一点工资无可厚非,但是,两者工资相差 50 倍、100 倍,甚至更多,这个差距未免有点大。 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作为判断贫富差距的指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从 2000 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就越过 04 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收入差距扩大已经成为严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普通群众收入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广大百姓的殷切期盼。 4近段
7、时间以来,李某某案引起轩然大波并持续发酵,舆论自然把目光聚集在“星爸爸”身上。对于审理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判决的公正,公众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李某某案,公众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在李某某的身份是否会造成法院的轻判,以及权势一方是否会动用资源影响司法方面。一时间,李某某案成为了一个充当社会平等公正“试金石“的案件。 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消息,北京市一中院 11 月 27 日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二审裁定驳回上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一审时李某某被判有期徒刑 10 年。就在法院宣判结束后的法庭教育阶段,法官特别对当场听取判决结果的李某某说:“作出这样
8、的判决,跟你是谁的儿子没有关系。” 李某某闹剧终于结束了。一个道德有污、触犯刑法的青年屡上头条,可以想象,招致的不是批判就是谩骂,李某某案件占用了太多公共媒体资源和太多公共司法资源,而为这些公共资源埋单的是纳税人的钱,这些公共资源本可以发掘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本可以还更多无辜者以公道,可李某某案件在消耗了太多公共资源之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反而留下了一地鸡毛。 作为旁观者,我们如果希望社会更公平,法制更公正,就应该更克制。毕竟,如果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得到回应,那首先自己的声音应该够分量,而简单的谩骂和无证据的质疑,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5所谓公平正义,在现代汉语大词典(1999 年版)中的意思是公正
9、而不偏袒,没有偏私,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可能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人这样形容中国近 13 个世纪的改革历程:前 30 年,解决了做大蛋糕和“先富”的问题;今后,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要解决好分蛋糕和“共富”
10、的问题。虽然是一种比喻,却耐人寻味。 当今时代,“公平焦虑”已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知识不是力量、户籍才有分量”的慨叹,折射出教育公平的现实处境;一个具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岗位,引不少大学生“竞折腰”,折射出体制内外待遇保障的差别毋庸赘言,从教育、医疗到住房、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多与公平正义有关。 2012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大表大会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公平”一词出现 20 多次,表明了党将以更大决心和努力,让公平理念更深入人心。 2013 年,新一任政府接过历史的重担,承诺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
11、针对本届政府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点:第一,还是持续发展经济;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 知之者不易,行之者尤难。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从教育公平到机会公平,从制度公平到分配公平,从权利平等到人格平等,公平正义的概念已经拓展到各种领域,成为改革进程中的“刚需“。无论围绕如何改革有多少分歧争议,公平正义无疑是社会最大的公约数,也是改革的最大共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平等的坚冰;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消体制内外无形的“双轨制”;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人人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唯有以制度和规则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才能让公平正义照进现实,才能为中国
12、梦想筑牢坚实基座。 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本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攻坚期,公平正义的诉求更加强烈。用改革的勇气和担当坚守公平正义,反过来,公平正义所激发的力量,也定能推动转型中国涉过险滩、穿越激流,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作答要求(分数:4.00)(1).“给定资料 2”中提到了就业歧视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述。 要求:逻辑清晰,内容全面。不超过 200 字。(分数:2.00)_(2).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
13、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分数:2.00)_内蒙古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4.00,做题时间:90 分钟)2013 年 11 月,中国人民大学证实,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某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某也被免职协助调查。这一事件与“名校”“招生”等关键词联系起来,引发了公众对高招问题的质疑。而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张教授就发表博文称:“100 万上人大,大家都听说过。” 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改变以往一张考卷定终身的现象,有利于高校发现特殊人才,使得一些有专长的偏才、怪
14、才或一些有培养潜能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门,可以说自主招生是一举多效的办法。但在政策具体执行中,有的异变成为权力和金钱交易的“点招”,成为一小部分特权群体专享的优惠,尤其是艺术及体育特长生领域的自主招生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有门路但成绩不好的考生开辟了入学新通道。人们常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从何处来?诚如一位大学校长所说:“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证招生公平,推行阳光招生,坚持六公开,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唯有如此,100 万上人大之类的怪事才不会出现。” 2三峡大学广电专业大四女生
15、肖某,曾在某媒体的视频部实习。她告诉记者,自己“能扛、能拍、能剪辑“,很想做一名视频记者,但现在很多媒体在招聘时都明确表示“视频记者只招男生“,让她很苦恼。“在 B 省找工作时,一些企业得知我不是 B 省人,都不太愿意接受。”肖某说。 据教育部统计,2013 年全国高校有 699 万名毕业生,创下历史新高,是 2003 年 212万毕业生的近四倍。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就业形势似乎一年难过一年。如今,个别高校为保证就业率不惜替学生签订“伪三方”,“公务员考试”的狂潮只能用“两年工作经验“基层工作经历”等来浇灭,大批硕士毕业生争相应聘城管、保洁员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进一步凸显,就业公平问题
16、也备受公众关注。B 省某政协委员指出,当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常会面临就业歧视,不仅仅是学历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工作年限或经验歧视等,更主要的是面对“背景”“关系”“人脉”等排他性歧视。怎么招人用人,企业有自主权,但自主并不意味着不受约束。 有人说,即使在最难就业季,想找份工作也并不难,难的是找份好工作,现在的孩子都太娇贵。可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无论是“体面劳动“还是“活得更有尊严”,都是每个人的正当追求。莘莘学子苦读十余年,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发挥特长、薪水又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绝不是非分之想。 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1 3 年中国有 1 52 万人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在中国高校毕
17、业生连续遭遇“最难就业季”后,公务员考试再次“升温“,最热岗位报录比例达 7192:1,竞争十分激烈。在年轻人一窝蜂想当公务员,想进“体制内”之时,我们的体制也应该有所反思:我们在收入分配、社保待遇等方面的设计是否合理?上学、看病、养老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能否不托人、不“拼爹”?进大企业能保证同工同酬吗?进中小企业能拿到加班费吗? 最近,一个“80后,为何暮气沉沉“的帖子在网上讨论得火热。其实“80 后“只是个标签,代表的是改革转型洪流中面临重重压力的庞大群体。同样,“最难就业季”也不只是应届毕业生们的一声娇嗔,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成才环境。 3我国的收入差距是惊人的。
18、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不是危言耸听。有关数据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目前的近 1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 1998 年的 252:1,扩大到 2011 年的313:1。举个例子,同在一个企业,老总拿的是百万年薪,员工每月工资仅为一两千元,合计一年一两万元。老总责任重大,事关企业发展和生死存亡,多拿一点工资无可厚非,但是,两者工资相差 50 倍、100 倍,甚至更多,这个差距未免有点大。 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作为判断贫富差距的指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从 2000 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就越过 04 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收入差距扩大已
19、经成为严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普通群众收入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广大百姓的殷切期盼。 4近段时间以来,李某某案引起轩然大波并持续发酵,舆论自然把目光聚集在“星爸爸”身上。对于审理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判决的公正,公众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李某某案,公众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在李某某的身份是否会造成法院的轻判,以及权势一方是否会动用资源影响司法方面。一时间,李某某案成为了一个充当社会平等公正“试金石“的案件。 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消息,北京市一中院 11 月 27 日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二审裁定驳回上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一审时李
20、某某被判有期徒刑 10 年。就在法院宣判结束后的法庭教育阶段,法官特别对当场听取判决结果的李某某说:“作出这样的判决,跟你是谁的儿子没有关系。” 李某某闹剧终于结束了。一个道德有污、触犯刑法的青年屡上头条,可以想象,招致的不是批判就是谩骂,李某某案件占用了太多公共媒体资源和太多公共司法资源,而为这些公共资源埋单的是纳税人的钱,这些公共资源本可以发掘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本可以还更多无辜者以公道,可李某某案件在消耗了太多公共资源之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反而留下了一地鸡毛。 作为旁观者,我们如果希望社会更公平,法制更公正,就应该更克制。毕竟,如果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得到回应,那首先自己的声音应该够分量,而
21、简单的谩骂和无证据的质疑,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5所谓公平正义,在现代汉语大词典(1999 年版)中的意思是公正而不偏袒,没有偏私,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可能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人这样形容中国近 13 个世纪
22、的改革历程:前 30 年,解决了做大蛋糕和“先富”的问题;今后,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要解决好分蛋糕和“共富”的问题。虽然是一种比喻,却耐人寻味。 当今时代,“公平焦虑”已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知识不是力量、户籍才有分量”的慨叹,折射出教育公平的现实处境;一个具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岗位,引不少大学生“竞折腰”,折射出体制内外待遇保障的差别毋庸赘言,从教育、医疗到住房、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多与公平正义有关。 2012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大表大会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公平”一词出现 20 多次,表明了党将以更大决心和努力,让公平理念更深入人心
23、。 2013 年,新一任政府接过历史的重担,承诺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针对本届政府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点:第一,还是持续发展经济;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 知之者不易,行之者尤难。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从教育公平到机会公平,从制度公平到分配公平,从权利平等到人格平等,公平正义的概念已经拓展到各种领域,成为改革进程中的“刚需“。无论围绕如何改革有多少分歧争议,公平正义无疑是社会最大的公约数,也是改革的最大共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平等的坚冰;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消体制内外无形的“双轨制”;进一步推进收
24、入分配制度改革,让人人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唯有以制度和规则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才能让公平正义照进现实,才能为中国梦想筑牢坚实基座。 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本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攻坚期,公平正义的诉求更加强烈。用改革的勇气和担当坚守公平正义,反过来,公平正义所激发的力量,也定能推动转型中国涉过险滩、穿越激流,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作答要求(分数:4.00)(1).“给定资料 2”中提到了就业歧视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述。 要求:逻辑清晰,内容全面。不超过 200 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就业歧视现象直接导致了大
25、批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进而加剧了“就业难“问题; 2个别高校为保证就业率,使用作假手段,影响了社会信息的真实性及自身的形象; 3由于无法顺利就业,大批毕业生投入到公务员考试的行列,使公务员考试竞争愈发激烈; 4一些高学历毕业生选择了相对低层、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形成高能低就的情况,造成人才浪费; 5个别企业存在排他性歧视,同工不同酬,对企业员工的权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解析:(2).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
26、)总字数 10001200 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天下为公“之感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古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社会,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追求。 今天,当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所成就,当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了以后,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人们愈发迫切的渴求,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了,怎么分?发展的成果能否惠及全体人民,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关注的焦点。 虽然,早在 2004 年,我们就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但是依然有劳动者在辛勤劳作的同时还受到旁人的
27、轻视;我们尝到了取消农业税的甜头,却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枷锁;我们实行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但是广大留守儿童依然要忍受缺少父母关爱的孤独;我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又要面临养老账户亏空和公积金“济富不济贫”的窘境。而更有甚者,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正引导一些人从“勤劳致富“走向“拼爹”在这个富丽堂皇的大时代,我们的小日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无奈和窘迫所挟持。 现在,是改革的时刻了。“我们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为我们的社会深化改革标注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
28、 “公平正义“不仅是推进改革的目标,更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如果改革的红利不能惠及广大群众,改革如何获得持续的内生动力?须知,群众的所求并不多,每个人的一生,从升学到工作,从赚钱到买房,从育儿到养老看似平凡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公平正义的保驾护航。而要实现公平正义,政府首先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树立社会公平正义之风,坚决惩办以权谋私者,使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其次,尽快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创业发展、追求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同等机会;最后,建立平等的法律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让每一位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平等地承担责任和受到保护。如此,才能使近十三亿群众过上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的生活。 天下为公,这样一个朴素而亘古不衰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也许古代先贤所预见的那种“大同”社会过于遥远,我们无法看到。但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只要我们在不断改革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共同为“天下为公”的理想不懈努力,发挥每个部门、每个群体乃至每个人应有的作用,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事业就必然会不断前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指日可待。到那时,方“是谓大同“也。)解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