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论-196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6,分数:600.00)1.请根据“给定资料 17”概述我国综合减灾工作中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200 字。(分数:100.00)_2.请根据“给定资料 812”提出今后我国综合减灾工作应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 300 字。(分数:100.00)_3.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资料 5”中“回良玉指出,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请你对这个“系统工程”予以
2、评析。 要求:简明、深刻、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 500 字。(分数:100.00)_4.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请以“从综合防灾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 8001 000 字。(分数:100.00)_5.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资料 1112”反映的信息表明,在防灾减灾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专业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请你对防灾减灾中人的因素予以评析。要求 x 见解深刻,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500
3、字。(分数:100.00)_6.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预防与应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2)结构完整,语言生动;(3)总字数 10001 200 字。(分数:100.00)_申论-196 答案解析(总分:6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6,分数:600.00)1.请根据“给定资料 17”概述我国综合减灾工作中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200 字。(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目前,我国的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4、一些地方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缺乏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灾害监测体系还不够健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减灾资源普查、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掌握不清,隐患监管工作基础薄弱;减灾领域科技支撑工作还比较薄弱;各级灾害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较薄弱。 解析 这是一道概述题。从给定资料反映的信息看,当前我国综合减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表述得并不明显,需要考生结合一些正面的宣传探求背面的不足。同时,年年防灾年年灾,这本身就是综合防灾能力的一大不足,因此,回答此题时可以考虑从
5、宏观战略和微观措施两个方面概述,微观方面可从人、财、物、技等方面总结。当然,表述的时候可不受此思路限制,考生可根据本人习惯的思路写出答案。2.请根据“给定资料 812”提出今后我国综合减灾工作应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 300 字。(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新时期的综合减灾工作,要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加强国家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二是将综合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加强减灾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减灾标准体系,四是国家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五是中央级救灾物资
6、储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方面,一是加强减灾专业队伍的培育和发展,二是推进减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四是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五是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六是加强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七是完善巨灾综合应对机制,八是提高城乡社区减灾能力,九是加大减灾科技支撑力度,十是加大减灾科普宣传教育。 解析 这是一道对策题,考生作答时需要兼顾我国当前综合减灾工作中尚待改进的方面和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所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作答,对薄弱环节的改进本身就是工作水平的提高,规划中提出的新内容其实也是进一步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的原则性要求,所以,兼顾了这两个方面,再加上考生本
7、人独立思考,就能圆满回答该题。3.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资料 5”中“回良玉指出,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请你对这个“系统工程”予以评析。 要求:简明、深刻、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 500 字。(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中国减灾实践的共识,所谓综合减灾,是指“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整合各方面资源,全面提高减灾效能。在实际工作中,每一次灾害可能都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能够独立完成减灾救灾的,它需要的是人、财、物、技等资源的有效事例和国家及相
8、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同配合,否则,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灾情的复杂化和覆盖面的扩大化,更能显出这一工作必须建成一个系统工程,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和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没有一个有效的体制与机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要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合力作用,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着力健全符合中国国
9、情的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紧紧围绕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宗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题,事实上,评析综合减灾能力这一“系统工程”并没有太复杂的内容:首先,它是一个正确的命题,考生不需要从反面论证它;其次,所谓系统只是讲综合减灾涉及的面比较大,部门比较多;最后,站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上提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即可完成作答。4.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请以“从综合防灾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
10、畅;(3)总字数 8001 000 字。(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略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从综合防灾说开去”这一题目相对比较具体,写作时立足点应放在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上。写作的角度可以再作限定,如综合防灾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综合防灾工作存在问题及完善思路、综合防灾系统工程建设、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2008 年南方大灾的反思等。写作时一些相关要点可从以下方面中选取: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综合减灾的工作成就不足与新思路、综合减灾要实现的目标、综合减灾应为经济社会建设保驾护航等等。5.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1、 “给定资料 1112”反映的信息表明,在防灾减灾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专业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请你对防灾减灾中人的因素予以评析。要求 x 见解深刻,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500 字。(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综合减灾,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这包括普通民众和专业技术人员。防灾减灾积极性的调动是比较容易的,但相关的防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对于普通民众,要大力组织宣传教育:开发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系列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减灾宣传案例教材;建设减灾宣传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在公共场所设置减灾知识宣传栏,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减灾知
12、识宣传栏目,制作减灾公益广告,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宣传灾害预防避险的实用技能;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在全国建立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对于专业人才,更要重视其能力培养:要加强减灾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培训能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减灾科技教育,提高减灾工作者整体素质;加大经费、装备投入,提高各级减灾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立足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协调,整合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减灾人才队伍和专家队伍的协调发展;构建全民参与减灾的安全文化氛围,培育和发展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积极参与减灾工作;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在减
13、灾救灾中的骨干作用。总之,有了强有力的综合减灾队伍,综合减灾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题。事实上,无论什么工作,人作为其中舶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一问题进行评析重点要把握两个群体,一个是普通公民群体,一个是专业人士群体,对此分开评析,具体的内容就相对比较简单了。6.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预防与应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2)结构完整,语言生动;(3)总字数 10001 200 字。(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略 解析 这是一道给定题目的命题作文。“预防与应对”寓意综合减灾应预防在先、在预防将灾害化解或有效降低灾害度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从而大大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写作时立足点应为和谐社会与人文世界建设的高度,写作的角度可选择余地较大,如预防与应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预防与应对的联动、预防与应对双管齐下的收效等等;写作时一些相关要点可从以下方面中选取:和谐社会建设、人文关怀的理念、灾害减少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综合减灾于作现状不足与改进措施等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