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公告 2012年 第 18号 2012-03-07实施) 一、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合理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促进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技术进步,制定本技 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管理、设计、建设、生产、科研等工 作中参照采用;本技术政策适用于陆域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 (三)到 2015 年末,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工业废水回 用率达到 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100%。要遏制重大、杜 绝特别重大环境污染和
2、生态破坏事故的发生。 要逐步实现对行业排放的石油类污染物进行总 量控制。 (四)石油天然气开采要坚持油气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油气田整体开发与优化布局相 结合,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末端治理,注重 环境风险防范,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恢复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五)在环境敏感区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的,要在开发前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 充分论证,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积极采取缓解生态、环境破坏的措施。 二、清洁生产 (一)油气田建设应总体规划,优化布局,整体开发,减少占地和油气损失,实现油气 和废物的集中收集、处理处置。 (二)油气田开发不得使用含有
3、国际公约禁用化学物质的油气田化学剂,逐步淘汰微毒 及以上油气田化学剂,鼓励使用无毒油气田化学剂。 (三)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应防止产生落地原油。其中井下作业过程中应配备泄油器、 刮油器等。落地原油应及时回收,落地原油回收率应达到 100%。 (四)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宜使用环保型炸药和可控震源,应采取防渗等措施预防燃料 泄漏对环境的污染。 (五)在钻井过程中,鼓励采用环境友好的钻井液体系;配备完善的固控设备,钻井液循环率达到 95%以上;钻井过程产生的废水应回用。 (六)在井下作业过程中,酸化液和压裂液宜集中配制,酸化残液、压裂残液和返排液 应回收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置,压裂放喷返排入罐率应达到 1
4、00%。 酸化、压裂作业和试油(气)过程应采取防喷、地面管线防刺、防漏、防溢等措施。 (七)在开发过程中,适宜注水开采的油气田,应将采出水处理满足标准后回注;对于 稠油注汽开采,鼓励采出水处理后回用于注汽锅炉。 (八)在油气集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流程,减少烃类气体排放。新建 3000m3 及以上 原油储罐应采用浮顶型式,新、改、扩建油气储罐应安装泄漏报警系统。 新、改、扩建油气田油气集输损耗率不高于 0.5%,2010 年 12月 31 日前建设的油气田 油气集输损耗率不高于 0.8%。 (九)在天然气净化过程中,应采用两级及以上克劳斯或其他实用高效的硫回收技术, 在回收硫资源的同时,控制二氧
5、化硫排放。 三、生态保护 (一)油气田建设宜布置丛式井组,采用多分支井、水平井、小孔钻井、空气钻井等钻 井技术,以减少废物产生和占地。 (二)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应根据工区测线布设,合理规划行车线路和爆炸点,避让环 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时间。对爆点地表应立即进行恢复。 (三)在测井过程中,鼓励应用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减少生态破坏;运输测井放射源车 辆应加装定位系统。 (四)在开发过程中,伴生气应回收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的, 应充分燃烧,伴生气回收利用率应达到 80%以上;站场放空天然气应充分燃烧。燃烧放空 设施应避开鸟类迁徙通道。 (五)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轻生态影响
6、并及时用适地植物进行植被恢复。 井场周围应设置围堤或井界沟。 应设立地下水水质监测井, 加强对油气田地下水水质的监控, 防止回注过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六)位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鸟类迁徙通道上的油田、油井,若有较大的生态影响,应 将电线、采油管线地下敷设。在油田作业区,应采取措施,保护零散自然湿地。 (七)油气田退役前应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油气田企业应按照后评价要求进行生态恢 复。 四、污染治理 (一)在钻井和井下作业过程中,鼓励污油、污水进入生产流程循环利用,未进入生产 流程的污油、污水应采用固液分离、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等处理后达标外排。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未回注的油气田采出水宜采用混凝气浮
7、和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二)在天然气净化过程中,鼓励采用二氧化硫尾气处理技术,提高去除效率。 (三)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理处置设施应按照标准要求采取防渗措施。 试油(气)后应立即封闭废弃钻井液贮池。 (四)应回收落地原油,以及原油处理、废水处理产生的油泥(砂)等中的油类物质,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 90%以上,残余固体废物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 险废物鉴别标准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置。 (五)对受到油污染的土壤宜采取生物或物化方法进行修复。 五、鼓励研发的新技术 鼓励研究、开发、推广以下技术: (一)环境友好的油田化学剂、酸化液、压裂液、钻井液,酸化、压裂替代技
8、术,钻井 废物的随钻处理技术,提高天然气净化厂硫回收率技术。 (二)二氧化碳驱采油技术,低渗透地层的注水处理技术。 (三)废弃钻井液、井下作业废液及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石油污染 物的快速降解技术,受污染土壤、地下水的修复技术。 六、运行管理与风险防范 (一)油气田企业应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并运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二)加强油气田建设、勘探开发过程的环境监督管理。油气田建设过程应开展工程环 境监理。 (三)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应加强油气井套管的检测和维护,防止油气泄漏污染地下水。 (四)油气田企业应建立环境保护人员培训制度,环境监测人员、统计人员、污染治理 设施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五)油气田企业应对勘探开发过程进行环境风险因素识别,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应开展特征污染物监测工作,采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止发生 由突发性油气泄漏产生的环境事故。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