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642.61KB ,
资源ID:13650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65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1、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 1.(2分 )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科学家们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以下关于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不正确的是 ( ) A.奥斯特:通过实验揭示了磁与电之间的联系 B.帕斯卡:研究总结出密闭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 C.欧姆:研究并总结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D.阿伏加德罗:研究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 最早发现这一规律的是奥斯特,他也是第一个发现电和磁联系的科学家 。 故 A正确; B、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 这一规律最早是帕

2、斯卡发现的,被后人命名为帕斯卡定律 。 故 B正确; C、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这一规律最早是欧姆发现的,被后人命名为欧姆定律 。 故 C正确; D、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组成 。 最早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汤姆生 。 故 D错误 。 答案: D 2.(2分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 s t图像 如图所示 。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 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 2s内和后 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

3、速度为 2.5m/s 解析: A、由 s t图像 可知,当 t=6s时,路程 s=15m,即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故 A正确; B、由 s t图像 可知,在 2 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 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 2s内静止,故 B正确; C、物体在前 2s内运动的路程为 5m,后 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 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 根据 v= 可知,则物体在前 2s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 C不正确; D、物体在 6s内的平均速度: v= = =2.5m/s,故 D正确 。 答案: C 3.(2分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

4、,吸热的是 ( ) A.秋天房顶上结霜 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C.冰棒冒出 “ 白气 ”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解析: A、秋天房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需要放热 。 故 A不符合题意; B、铁水浇筑成工件,由液态凝固成为固态,此过程需要放热 。 故 B不符合题意; C、冰棍冒出的 “ 白气 ”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需要放热 。 故 C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故 D符合题意 。 答案: D 4.(2分 )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匀速转弯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只受重

5、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向上运动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解析: A、匀速转弯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 A正确;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但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向上运动,例如向上扔出的篮球,只受重力作用,但由于惯性仍然向上运动,故 B错误;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一定是相反的,所以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故 C错误;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故 D错误 。 答案: A 5.(2分 )下列 光学实验研究出的物理规律不能解释所对应的光学现象的是 ( ) A. 手影 B. 透镜成像 C. 筷

6、子变 “ 弯 ” D. 彩虹 解析: A、实验探究的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正确; B、实验探究的是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错误; C、实验探究的是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变 “ 弯 ” 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正确; D、实验探究的是光通过三棱镜时的色散现象,彩虹属于光的色散,故 D正确 。 答案: B 6.(2分 )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 O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 。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 ( ) A.l1 B.l2 C.l3 D.l4 解析: 由图

7、可知,动力为拉动杠杆的力,动力作用在滑轮与杠杆之间的拉绳上,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故 l2为动力臂 。 答案: B 7.(2分 )小可对生活中的几种物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 A.投入水中的石块下沉,说明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 B.离平面镜越近,看到的像越大,说明像的大小与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有关 C.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说明焦耳定律不适用于导线 D.放在条形磁体周围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不再指南北方向,说明条形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解析: 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故 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

8、距离镜面的远近无关,故 B错误; C、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根据焦耳定律 Q=I2Rt,是由于导线的电阻小的缘故,故 C错误; D、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可以通过其周围的小磁针指向的变化体现出来,因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小磁针原来能指南北也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 故 D 正确 。 答案: D 8.(2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灯泡串联 B.开关只能控制灯 L1 C.电流表测的是灯泡 L1的电流 D.电流方向从电流表到开关 解析: A、由图可知,两灯泡并列连接,因此两个灯泡并联,故 A错误; BD、电流从电源

9、正极流出,再到开关,然后分为两条路径,一条从电流表到灯 L1,另一条经过灯 L2;汇合后回到负极,则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故 BD错误; C、电流表 A串联在 L1支路上,测通过灯泡 L1的电流,故 C正确 。 答案: C 9.(2分 )家庭用电吹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选择开关,实现吹冷风或吹热风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 如图中的四种电吹风电路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由电路图可知,当触点接触 2、 3时,电路为电动机的简单电路,电吹风吹冷风;当触点接触 1、 2时,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电吹风吹热风,故 A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当触点接

10、触 1、 2时,电路为电热丝的简单电路,电动机不工作,不能吹出热风,故 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当触点接触 1、 2或 2、 3时,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电吹风吹热风,当电路无法实现电动机单独工作,即无法吹冷风,故 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当触点接触 1、 2时,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电吹风吹热风;当触点接触 2、 3时,电路为电热丝的简单电路,电动机不工作,不能吹出热风,故 D不符合题意 。 答案: A 10.(2分 )小可对如图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了梳理,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热机 。 根据燃料所装

11、位置,热机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其中内燃机根据燃烧的燃料种类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 故 A正确; B、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 故 B错误; C、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能量多少会发生变化,内能的改变属于能量转化的一种,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 故 C正确; D、核能作为新能源,是能源利用的一个方面,目前人类利用核能有两种方式:核裂变和核聚变 。 故 D正确 。 答案: B 二、 填空题 11.(2分 )同学们对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 “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 ” ,评

12、论: 。 “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评论: 。 解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此种说法错误;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故此种说法错误 。 答案: 错误;错误 。 12.(2分 )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 。界面上方为 (选填 “ 空气 ” 或 “ 透明物质 ” );反射角 = 。 解析: 由图可知,上面的两条线在同一种介质内,故应该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是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故入射角为

13、 90 50=40 ;下面的那条线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折射角为 90 70=20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下方为透明物质,上方为空气 。 答案: 空气; 40 。 13.(2分 )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 mL。 测量步骤 测整盒酸奶的质量 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 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 测量数据 238.7g 151.3g 227.3g 解析: 由步骤 可得,喝掉酸奶的质量: m=m1 m2=238.7g 151.3g=87.4g; 由步骤 可得,所

14、加水的质量: m 水 =m3 m2=227.3g 151.3g=76g, 由 = 可得,喝掉酸奶的体积: V=V 水 = = =76cm3, 酸奶的密度: = = =1.15g/cm3=1.15 103kg/m3; 由盒上标注的净含量可知,盒中酸奶的总质量 m 总 =230g, 则酸奶的总体积: V 总 = = =200cm3=200mL。 答案: 1.15 103; 200。 14.(2分 )如图中描述的是生活中有关安全的两个情景,请分别写出它们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 甲: ; 乙: 。 解析: 甲: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必须要接地,这样做的目的是当用电器漏电时,电荷会被导入大地,不会使人触

15、电; 乙: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靠近列车的位置的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容易把人压向列车,发生事故 。 答案: 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必须要接地;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 15.(2分 )小可在 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 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 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 A端的拉力为 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 解析: (1)因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吊着物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拉力 F= G= 200N=100N; (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实际测量 A端的拉力为 110N时,根据 F= (G+G 动 )得 G 动 =2F G=2 1

16、10N 200N=20N。 答案: 100; 20。 16.(2分 )两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正常工作 。 如果其中一只灯泡发生了断路,另一只灯泡也不能工作 。 用一根导线或电压表与其中一只小灯泡并联,就能检测出发生断路的小灯泡 。 你认为用 (选填 “ 导线 ” 或 “ 电压表 ” )检测更好些,理由是 。 解析: 要检验灯泡故障,需要将所选器材与其中的一只灯泡并联 。 如果选择导线,可能会造成另一灯泡两端电压过高,从而烧坏灯泡 。 所以不能选择导线,用电压表更好 。 答案: 电压表;如果选择导线,可能会造成另一灯泡两端电压过高,从而烧坏灯泡 。 三、 实验与作图题 17.(4分

17、 )如图中描述的是迷糊教授用仪器做实验的情景,请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 (每项只指出一处错误即可 ) ; ; ; 。 解析: 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不垂直且温度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量筒读数时,没有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且视线没有与液面齐平; 电压表选 0 1V的量程,分度值为 0.04V,根据指针位置读数是 0.48V,分度值判断错误造成读数错误 。 答案: 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不垂直且温度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量筒读数时,没有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且视线没有与液面齐平; 分度值判断错误造成读数错误 。 18.(3分 )根据如图中提供的

18、实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 和 研究的是浮力与 的关系; 图 和图 研究的是 与高度的关系; 图 的实验装置能研究电动机原理 。 解析: 图 和 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图 和图 使用的是同一物体,从不同高度落下,研究的是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是电磁感应的实验,而根据电磁感应实验制成的是发电机; 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实验,电动机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 答案: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重力势能; 。 19.(4分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可利用平行光源照射凸透镜后交于 A点 (如图 1所示 ),说

19、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 小可认为 A点就是该凸透镜的焦点,请对他的观点作出评判: 。 解析:由图可知,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汇聚到 A点,这说明凸透镜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汇聚到焦点上,由于不知平行光线是否平行于主光轴,故无法判定 A点是否为焦点 。 答案:会聚;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才会汇聚到焦点上 。 (2)小可在用图 2所示的实验探究线圈数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时,将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接入电路,其好处是 。 利用此实验电路也能研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解析: 将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接入电路,其好处是控制电流相

20、同;研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应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 答案: 控制电流相同;移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大小 。 20.(7分 )小可将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入电路,用 “ 伏安法 ”测额定电压为 2.5V小灯泡的功率 。 (1)请在方框内 (图 1)画出实验电路图 。 解析: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路图为: 。 答案:如图 (2)小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 U I图像 ,如图 2甲所示 。 观察 图像 ,发现 AB部分为线段,BC部分为曲线 。 为便于分析,将线段 AB延长作出 图像 ,如图 2乙所示 。

21、比较甲、乙两 图像 ,发现两 图像 间的距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说明 。 解析:由 图像 可知,随着电压、电流的增大,小灯泡的 电功率变大,小灯泡的电阻是增大的,说明灯丝电阻受到了温度的影响 。 答案: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 (3)根据 图像 中 B点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R= 。 当电压为 2.5V时,根据甲 图像 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P 甲 = W,根据乙 图像 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P 乙 = W。 解析: 图像 中 B点对应的电压值为 0.25V,电流值为 0.05A,由欧姆定律可知,灯泡电阻值为 R= = =5 ; 当电压为 2.5V时,甲 图像 中的电流值为 0.2

22、5A,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P 甲 =UI=2.5V0.25A=0.625W; 乙 图像 为一条直线,表明灯泡的电阻是不变的,则根据乙 图像 可知小灯泡的功率 P 乙 = =1.25W。 答案: 5; 0.625; 1.25。 (4)请结合以上分析和计算,解释白炽灯泡烧坏往往发生在开灯瞬间的原因: 。 解析: 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相对较小,根据电功率公式 P= 可知,此时的功率较大,灯丝温度较高,灯丝易烧断 。 答案: 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相对较小,根据电功率公式 P= 可知,此时的功率较大,灯丝温度较高,灯丝易烧断 。 四、 计算题 21.(4分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 50L的水从

23、 40 加热到沸点 。 求: (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解析:水的体积 V=50L=50dm3=0.05m3, 由 = 得,水的质量: m=V= 1.0 103kg/m3 0.05m3=50kg,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t=100 , 则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Q 吸 =cm(t t0)=4.2 103J/(kg) 50kg (100 40)= 1.26 107J。 答案: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1.26 107J。 (2)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焦碳的质量 (q 焦碳 =3.0 107J/kg)。 解析: 由题意知,焦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 =Q 吸 =1.26 107J, 由 Q

24、放 =mq得,需要完全燃烧焦碳的质量: m 焦炭 = = =0.42kg。 答案: 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焦碳的质量为 0.42kg。 22.(6分 )两轮自平衡电动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倍受年轻人的喜爱 (如图所示 )。 下表是某型号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 整车质量 20kg 锂电池电压 48V 锂电池容量 12Ah 电动车额定电压 48V 电动机额定功率 350W (1)图中小景的质量为 4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0.01m2,求地面受到的压强 (g取10N/kg) 解析:小景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力: F=G 总 =(m 车 +m 人 )g=(20kg+40kg)

25、 10N/kg=600N, 地面受到的压强: p= = =6 104Pa。 答案: 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6 104Pa。 (2)若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求锂电池充足一次电最多可骑行的时间 (精确到 0.1) 解析:锂电池充足一次电储存的电能: W 电 =UIt=48V 12A 3600s=2.0736 106J, 由 P= 可得,最多可骑行的时间: t= = 5924.6s。 答案: 锂电池充足一次电最多可骑行的时间为 5924.6s。 (3)锂电池充足电后,电动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96N,最多能连续行驶 17.28km,求电动车工作的效率 。 解析: 电动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牵引力 F=f=96N, 牵引力做的功: W=Fs=96N 17.28 103m=1.65888 106J, 电动车工作的效率: = 100%= 100%=80%。 答案: 电动车工作的效率为 80%。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