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三模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 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食品袋中常放有硅胶和铁粉,都能起到干燥的作用 B.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能减少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C.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净水作用,而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某新型航天服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 A、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硅胶 (具有吸湿性 )能吸收水分,但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还原性,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 A 错误; B、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氮氧化物排
2、放,故 B 正确; C、明矾净水时,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具有净水作用,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氢氧化铝不具有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故 C 正确; D、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和氮化硅属于无机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 D 正确。 答案: A 2.4G 网络让手机费起来了。手机芯片的核心是硅板,其成分是 ( ) A.SiO2 B.Si C.H2Si03 D.Na2SiO3 解析: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制造手机芯片,二氧化硅、硅酸、硅酸钠固体为绝缘体,不导电。 答案: B 3.金属晶体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 (
3、) 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解析: A.组成金属晶体的微粒为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可发生定向移动,故能导电,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故 A 正确; B.金属晶体的导热是由于晶体内部,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的碰撞,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故 B 正确; C.金属发生形变时,自由电子仍然可以在金属子离子之间流动,使金属不会断裂,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故 C 正确; D.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故金属易腐蚀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故 D 错误。 答案: D 4.下列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分子式为
4、SiO2 B.熔化时共价键断裂 C.属于酸性氧化物 D.1mol SiO2 中含有 4 mol Si-O 键 解析: A.二氧化硅晶体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原子晶体,不含分子,因此没有分子式,故 A 错误; 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Si-O 键,故 B 正确; C.二氧化硅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典型的酸性氧化物,故 C 正确; D.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形成四条 Si-O 键, 1mol SiO2 中含有 4 mol Si-O 键,故 D正确。 答案: A 5.通常状况下, NC13 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与氨分子相似,下列对 NC13 的有关叙述正
5、确的是 ( ) A.CCl4 中 C-C1 键键长比 NC13 中 N-C1 键键长短 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C.NCl3 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NBr3 比 NCl3 易挥发 解析: A、 C 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 N 原子的原子半径,所以 CCl4 中 C-C1 键键长比 NC13 中N-C1 键键长,故 A 错误。 B、 NC13 中 N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5+化合价的绝对值 3=8,所以 N 原子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NC13 中 C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7+化合价的绝对值 1=8,所以 C1 原子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B 正确。 C、 NC13 的分子空
6、间构型与氨分子相似,都是三角锥型结构,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所以 NCl3分子也是极性分子,故 C 错误。 D、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所以NBr3 比 NCl3 的熔沸点高, NCl3 比 NBr3 易挥发,故 D 错误。 答案: B 6.已知 33As、 35Br 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还原性: As3- S2- Cl- B.热稳定性: HCl AsH3 HBr C.原子半径: As Cl P D.酸性: H3AsO4 H2SO4 H3PO4 解析: A.非金属性 Cl S P A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
7、越弱,则还原性 As3- S2- Cl-,故 A 正确; B.非金属性: Cl Br A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 B 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应有 As P Cl,故 C 错误; D.非金属性 S P A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 H2SO4 H3PO4 H3AsO4,故 D 错误。 答案: A 7.三位科学家保罗 克拉兹等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氯原子在反应中
8、做催化剂 B.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 O-Cl-Cl-O C.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 D.过程 中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 解析: 由图片中反应历程为: Cl+O3ClO+O2, ClO+ClOClOOCl, ClOOCl+日光2Cl+O2;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变,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2O33O2,所以氯原子在反应中做催化剂,故 A 正确; B、氯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所以图片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氯原子,较小的是氧原子,所以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 Cl-O-O-Cl,故 B 错误; C、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2O33O2,则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故 C 正确; D、过程 中 C
9、lO+ClOClOOCl,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故 D 正确。 答案: B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H4 与 P4 的分子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因此在 NA 个 CH4 分子或 P4 分子中都含有 4NA 个共价键 B.在含 NA 个硅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 4NA 个 Si-O 键 C.5.6 g Fe 与含 0.2 mol HNO3 的溶液充分反应,至少失去 0.2NA 个电子 D.NA 个 Fe3+完全水解可以得到 NA 个氢氧化铁胶体粒子 解析: A、 1mol 白磷中含 6molP-P 键,故 NA 个白磷分子中含 6NA 个共价
10、键,故 A 错误; B、 1mol 二氧化硅中含 1mol 硅原子,由于硅原子为 NA 个,故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为 1mol,而 1mol 二氧化硅中含 4molSi-O 键,即含 4NA 个,故 B 正确; C、 5.6g 铁的物质的量为 0.1mol,而 3mol 铁至少消耗 8mol 硝酸,故 0.1mol 铁至少需要消耗 0.27mol 硝酸,故硝酸的量不足,故铁不能完全反应,则至少失去的电子数小于 0.2NA 个,故 C 错误; D、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得到的氢氧化铁胶粒个数小于 NA 个,故 D 错误。 答案: B 9.以 MnO2 为原料制得的 MnCl2
11、溶液中常含有 Cu2+、 Pb2+、 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 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 MnS 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 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 MnS 具有 的相关性质是 (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 CuS、 PbS、 CdS 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 CuS、 PbS、 CdS D.溶解度小于 CuS、 PbS、 CdS 解析:沉淀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因此 MnS 的溶解度大于 CuS、 PbS、 CdS 的溶解度。 答案: C 10.X、 Y、 Z、 M、 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 Y、 Z 是
12、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 X 与 Z 可形成 XZ2 分子, 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gL-1, W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W Y M B.由 X、 Y、 Z、 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W 和 Z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1: 2 D.由 X 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解析:由题给的条件可知, X、 Y、 Z、 M、 W 这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排列,不是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排列的,其中只有 X、 Y、 Z 三种元素是
13、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由 X、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最外层电子数平均为 5, X 与 Z 可形成 XZ2 气态分子, X为 +4 价, Y 为 -2 价,可推出 X、 Y、 Z 分别为 C、 N、 O 三种元素; 根据 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0.76gL-1,就可计算出该气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 22.4L/mol0.76gL-1=17g/mol,从而确定 M 为 H 元素; W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所以 W 为 Na 元素, 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 Na N H,即 W Y M,故 A
14、 正确; B.由 X、 Y、 Z、 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为氨基酸或碳酸铵、醋酸铵等物质,氨基酸中只有共价键,故 B 错误; C.W 和 Z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物质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1: 2,故 C 正确; D.X 为 C,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 C60 等,只有金刚石为原子晶体,所以单质晶体不一定是原子晶体,故 D 正确。 答案: B 11.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pH 相同的 CH3COONa; NaHCO3; NaAlO2 三份溶液中的 c(Na+): B.25 时 10-3mol/L 的盐酸; pH=3 的 NH
15、4Cl 溶液; pH=11 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为: C.图中 a 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OH-)=c(H+)+c(CH3COO-)+2c(CH3COOH) D.图中 pH=7 时 c(Na+) c(CH3COO-) c(OH-)=c(H+) 解析: A.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 CH3COONa NaHCO3 NaAlO2 三种溶液 pH 相同,已知酸性: CH3COOH HCO3- Al(OH)3,所以水解程度: NaAlO2 NaHCO3 CH3COONa,pH 相同时,溶液的浓度: NaAlO2 NaHCO3 CH3COONa, c(Na+) ,故 A 错误; B.25 时 1
16、0-3mol/L 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c(H+)= =10-11mol/L, pH=3的 NH4Cl 溶液中 NH4+H2ONH3H2O+H+,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c(H+)=10-3mol/L,pH=11的氨水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c(H+)=10-11mol/L,水的电离程度为: =,故 B 错误; C.a 点是滴定消耗醋酸溶液体积 10ml,此时溶液中是等浓度的溶质 NaOH 和 CH3COONa,溶液中电荷守恒 c(Na+)+c(H+)=c(OH-)+c(CH3COO-),溶液中物料守恒c(Na+)=c(CH3COO-)+c(CH3COOH),代入计算得到 c(OH-)
17、=c(H+)+c(CH3COO-)+2c(CH3COOH),故 C 正确; D.溶液为醋酸钠和醋酸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OH-)+c(CH3COO-),图中 pH=7 时 c(OH-)=c(H+),则 c(Na+)=c(CH3COO-),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CH3COO-) c(OH-)=c(H+),故 D 错误 。 答案: C 1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 c(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
18、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解析: A.由图象可知,该原电池反应式为: Zn+Cu2+=Zn2+Cu, Zn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 A 错误; B.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故两池中 c(SO42-)不变,故 B 错误; C.甲池中的 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乙池中发生反应: Cu2+2e-=Cu,保持溶液呈电中性,进入乙池的 Zn2+与放电的 Cu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 Zn 的摩尔质量大于 Cu,故乙池溶液总质量增大,故 C 正确; D.甲池中的 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
19、以保持溶液电荷守恒,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故 D 错误。 答案: C 13.已知重铬酸钾 (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橙色 )+H2O2H+2CrO42- (黄色 ), 向 2mL 0.1molL-1 K2Cr2O7 溶液中滴入 3 滴 6molL-1 NaOH 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 5 滴浓 H2SO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向 2mL 0.1molL-1 酸化的 K2Cr2O7 溶液中滴入适量 (NH4)2Fe(SO4)2 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发生反应: Cr2O72-+14H+6Fe2+=2Cr3+(绿色 )+6Fe3+7H2
20、O。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实验 和 均能证明 K2Cr2O7 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 B.实验 能说明氧化性: Cr2O72- Fe3+ C.CrO42- 和 Fe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D.稀释 K2Cr2O7 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解析: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加入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平衡逆向进行,说明加入酸碱发生平衡移动,实验 能证明 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实验 不能证明 K2Cr2O7 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故 A 错误; B、反应中 Cr2O72-+14H+6Fe2+2Cr3+(绿色 )+6Fe3+7H2O
21、,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所以实验 能说明氧化性: Cr2O72- Fe3+,故 B 正确; C、 CrO42-具有氧化剂酸性溶液中氧化亚铁离子, CrO42-和 Fe2+在酸性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故 C 错误; D、稀释 K2Cr2O7 溶液时,平衡状态下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由离子积不变可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 D 错误。 答案: B 14.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期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 a b 实验现象预期 结论 A 铜丝 浓硝酸 试管 c 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 硝酸有强氧化性 B 木条 18.4mol/L 硫酸 木条变黑 浓硫酸有酸性及氧化性 C 生铁 N
22、aCl 溶液 导管处发生倒吸 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D 铁丝 含少量 HCl 的 H2O2 溶液 试管 c 中有大量无色气体 该反应中铁作催化剂 A.A B.B C.C D.D 解析: A.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故 A 错误; B.木条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故 B 错误; C.NaCl 溶液呈中性,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故 C 正确;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双氧水反应生成氯化铁,催化剂为氯化铁,故 D错误。 答案: C 15.根据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 (如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程 的提纯只有物理过程,过程 通过氧化还原
23、反应可产生两种单质 B.在过程 中将 MgCl26H2O 直接灼烧即可制得纯净无水 MgCl2 C.过程 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D.过程 所得的高浓度溴水只需分液即可获得液溴 解析: A.过程 的提纯中过滤属于物理过程,但是除去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化学过程;过程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了氯气和氢气两种单质,故 A 错误; B.因 MgCl26H2O受热生成 Mg(OH)Cl和 HCl气体等,得不到无水 MgCl2,若要由 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 MgCl2,为防止 Mg2+发生水解,应在 HCl 气氛中进行,故 B 错误; C.因 Br2+S
24、O2 +2H2O=2HBr+H2SO4,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能与金属容器反应,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故 C 正确; D.溴易溶于水,应蒸馏分离,不能进行分液操作,故 D 错误。 答案: C 16.下列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铜片中滴加浓硫酸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Cu+4H+SO42-Cu2+SO2+2H2O B.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 )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 NaHCO3 溶液:+2 HCO3-+2 CO2+2 H2O C.20mL 1.0mol/L 的明矾溶液与 10mL 3.5mol/LBa(OH)2 溶液混合充分反应:3Ba2+6OH-+2A
25、l3+3SO42-3BaSO4+2Al(OH)3 D.向 Ca(HCO3)2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解析: A.向铜片中滴加浓硫酸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 Cu+2H2SO4(浓 ) Cu2+SO2+2H2O,故 A 错误; B.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 )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 NaHCO3 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HCO3- +2CO2+H2O,故 B 错误; C.明矾与氢氧化钡按照物质的量之比 2: 3.5 反应生成硫酸钾、氢氧化铝、偏铝酸钾,离子方程式: 7Ba2+14OH-
26、+4Al3+7SO42-3BaSO4+2Al(OH)3+2AlOH4-, +BaSO4,故 C 错误; D.向 Ca(HCO3)2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故 D 正确。 答案: D 17.某无色稀溶液 X 中,可能含有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 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 (n)与加入试剂 Y 体积 (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阴离子 CO32-、 SiO32-、 AlO2-、 Cl- 阳离子 Al3+、 Fe3+、 Mg2+、 NH4+、 Na+ A
27、.若 Y 是盐酸,则 Oa 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 (表中,下同 )只有 AlO2- B.若 Y 是盐酸,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 Al3+ C.若 Y 是 NaOH 溶液,则 bc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D.若 Y 是 NaOH 溶液,则 X 溶液中只存四种离子是: Al3+、 Fe3+、 NH4+、 Cl- 解析: A.若 Y 是盐酸, SiO32-、 AlO2-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沉淀,所以 oa 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有 AlO2-和 SiO32-,故 A 错误; B.若 Y 是盐酸, ab 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盐酸与 CO32-反应,所以溶液中
28、一定有 CO32-,CO32-与 Al3+不能共存,所以不含有 Al3+,故 B 错误; C.若 Y 是 NaOH 溶液, bc 段沉淀减少,是氢氧化铝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故 C 正确; D.若 Y 是 NaOH 溶液,则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 Na+,所以溶液中可能还有 Na+,故 D错误。 答案: C 18.已知有反应: Cu2O+2H+Cu+Cu2+H2O,则可用来检验氢气还原 CuO 所得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Cu2O 的试剂是 ( )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盐酸 D.浓硫酸 解析:氢气还原 CuO 所得的红色
29、固体中有 Cu,可能含 Cu2O,由 Cu2O+2H+Cu+Cu2+H2O及 Cu 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则加稀硫酸或稀盐酸若得到蓝色溶液,则证明含 Cu2O, 否则不含;而稀硝酸、浓硫酸均具有强氧化性,与 Cu 反应,则不能检验。 答案: BC 19.在与外界无能量交换的情况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SO2(g)+NO2(g)SO3(g)+NO(g),并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 a 点大于 b 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 时, SO2 的转化率: a b 段
30、小于 b c 段 解析: A.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c 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故 A 错; B.a 到 b 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故 B 错; C、从 a 到 c 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 C 错;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 SO2 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故 D 正确。 答案: D 20.一定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31、,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水,产生 H2 速率减小, H2 体积减小 B.加入 NH4HSO4 固体,产生 H2 速率不变, H2 体积不变 C.加入 CH3COONa 固体,产生 H2 速率减小, H2 体积不变 D.滴加少量 CuSO4 溶液,产生 H2 速率变大, H2 体积不变 解析: A.加入少量水,减小了 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c(H2)减小,生成 H2 体积不变,故 A 错误; B.加入 NH4HSO4 固体,增大了 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反应速率加快,生成H2 体积不变,故 B 错误; C.加入 CH3COONa
32、 固体,结合生成醋酸,减小了 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c(H2)减小,生成 H2 体积不变,故 C 正确; D.滴加少量 CuSO4 溶液,构成 Cu-Zn 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锌粒的物质的量减少,则 c(H2)增大,生成 H2 量减少,故 D 错误。 答案: C 21.常温常压下,将 NH3 缓慢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 pH 随通入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中不考虑氨水的挥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溶液中 增大 B.由图可知 (NH4)2CO3 溶液显碱性、 NH4Cl
33、溶液显酸性 C.c 点所示溶液中, c(NH4+) c(CO32-) c(OH-) c(H+) D.d 点所示溶液中, 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 解析: A.a 点到 b 点是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溶液中 = = 生成一水合氨的过程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所以 比值增大,故 A 正确; B.b 到 c 点是一水合氨和通入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铵溶液, c 到 d 点是碳酸铵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在溶液中依据溶解度大小最后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溶液,由图可知 (NH4)2CO3 溶液显碱性、 NH4C
34、l 溶液显酸性,故 B 正确; C.c 点所示溶液是碳酸铵溶液,图象分析可知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大小为: c(NH4+) c(CO32-) c(OH-) c(H+),故 C 正确; D.d 点是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溶液中存在氮物料守恒,碳元素守恒,析出碳酸氢钠,则溶液中氯离子大于溶液中钠离子, 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故 D 错误。 答案: D 22.建构数学模型来研究化学问题,既直观又简洁。下列建构的数轴模型正确的是 ( ) A.钠在氧气中燃烧,钠的氧化产物: B.铁在 Cl2 中燃烧,铁的氧化产物: C.A1Cl3
35、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后体系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D.FeI2 溶液中通入 Cl2,铁元素存在形式: 解析: A、钠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过氧化钠,故 A 错误; B、铁在 Cl2 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故 B 错误; C、 A1Cl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比值小于 3 时有铝离子和氢氧化铝,故 C 错误; D、因还原性: I- Fe2+,氯气先氧化 I-,再氧化 Fe2+,足量的 Cl2 通入到 FeI2 溶液中先发生2I-+Cl2=I2+2Cl-,后发生 2Fe2+Cl2=2Fe3+2Cl
36、-,比值为 1 时二价铁未被氧化,大于 1 小于 时部分二价铁被氧化,大于等于 时全部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故 D 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23.812天津港危化仓库爆炸,造成生命、财产的特大损失。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硝酸铵和氰化钠 (NaCN)。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钾着火,下列可用来灭火的是 。 A.水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细沙盖灭 解析: Na、 K 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促进钠、钾燃烧,所以应该采用细沙灭火。 答案: D (2)NH4NO3 为爆炸物,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可能发生非
37、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可能发生的是 。 A.NH4NO3N2+O2+H2O B.NH4NO3NH3+HNO3 C.NH4NO3O2+HNO3+H2O D.NH4NO3N2+HNO3+H2O E.NH4NO3N2+NH3+H2O F.NH4NO3N2O+H2O 解析: NH4NO3 分解,一种可能是发生复分解反应,还有一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就必须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原则进行判断: A、 NH4NO3N2+O2+H2O 中 N 从 +5 价降为 0 价, N 从 -3 升为 0 价, O 从 -2 升为 0 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正确
38、; B、 NH4NO3NH3+HNO3 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正确; C、 NH4NO3O2+HNO3+H2O 中只有化合价升高的,没有化合价降低的,故错误; D、 NH4NO3N2+HNO3+H2O 中 N 从 +5 价降为 0 价, N 从 -3 升为 0 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正确; E、 NH4NO3N2+NH3+H2O 中虽然 N 从 +5 价降为 0 价, N 从 -3 升为 0 价,但由于每个 N 升高的数值小于降低的数值,即消耗的铵根的物质的量要比硝酸根离子多,所以不可能有 NH3产生,故错误; F、 NH4NO3N2O+H2O 中 N 从 +5 价降为 +1 价,
39、N 从 -3 升为 +1 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正确。 答案: ABDF (3)NaCN 属于剧毒物质,有多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H2O2 处理法: NaCN+H2O2-N2+X+H2O 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 NaClO 处理法: aCN-+bClO-+2cOH-=dCNO-+eN2+fCO32-+bCl-+cH2O 方程式中 e: f 的值为 (填选项标号 )。 A.1 B.1/2 C.2 D.不能确定 解析: NaCN+H2O2-N2+X+H2O 中,由原子守恒可知 X 为 NaHCO3,答案: NaHCO3; 由 CN-离子中碳与氮原子之比为 1: 1,而碳氮转化为 CNO-和
40、 N2 以及 CO32-,以因为 CNO-离子碳氮之比为 1: 1,所以 N2 和 CO32-两微粒之比为 1: 2,所以 e: f=1: 2。 答案: NaHCO3 B (4)以 TiO2 为催化剂用 NaClO 将 CN-离子氧化成 CNO-, 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与 NaClO 反应生成 N2、 CO2、 Cl2 等。取浓缩后含 CN-离子的废水与过量 NaClO 溶液的混合液共 200mL(设其中 CN-的浓度为 0.2molL-1)进行实验。写出 CNO-在酸性条件下被 NaClO 氧化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酸性条件下 CNO-与 NaClO 反应生成 N2、
41、CO2 和 Cl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答案: 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24.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其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 (1)汽车尾气中的 NO(g)和 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净化。 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NO CO C=O NN 键能 (KJ/mol) 632 1072 750 946 请完成汽车尾气净化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O(g)+2CO(g)N2(g)+2CO2(g) Q= KJ。 若上述反
42、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 t1 时刻达到平衡状态,则下列示意图不符合题意的是 (填选项序号 )。 解析: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和产物中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之差,所以 2NO(g)+2CO( g)N2( g)+2CO2(g)的 H=(2632+10722)-kJ/mol=-538kJ/mol; A、 t1 时正反应速率仍然在变化,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 A 错误;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 K 始终不变,故 B 错误; C、 t1 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还在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 C 错误;
43、 D、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变化,所以总压不变的状态达到了平衡状态,故 D 正确 。 答案: -538 ABC (2)NH3 催化还原氮氧化物 (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 c(NO2)/c(NO),不同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氨气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请回答: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 。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得到: 300 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 300 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300 之前,反应未平衡,反应向右进行,脱氮率增大; 300 时反应达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 答案: 3
44、00 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而 300 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 NH4Al (SO4)2 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 NH4HSO4 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3)NH4Al(SO4)2 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 。 (用必要的方程式说明 );相同条件下, 0.1molL-1 NH4HSO4 中 c(NH4+) (填 =、或 )0.1molL-1NH4Al(SO4)2 中 c(NH4+)。 解析: Al3+水解生成的 Al(OH)3 具有吸附性,离子方程式: Al3+3H2OAl(OH)3+3H+, Al(OH)3,NH4Al(
45、SO4)2 与 NH4HSO4 中的 NH4+均发生水解,但是 NH4Al(SO4)2 中 Al3+水解呈酸性抑制NH4+水解, HSO4-电离出 H+同样抑制 NH4+水解,因为 HSO4-电离生成的 H+浓度比 Al3+水解生成的 H+浓度大,所以 NH4HSO4 中 NH4+水解程度比 NH4Al(SO4)2 中的小。 答案: Al3+水解生成的 Al(OH)3 具有吸附性,即 Al3+3H2OAl(OH)3+3H+, Al(OH)3 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4)如图 1是 0.1molL-1电解质溶液的 pH 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其中符合 0.1molL-1NH4Al(SO4)
46、2的 pH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写字母 ); 解析: NH4Al(SO4)2 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 pH 减小,符合的曲线为 。 答案: (5)室温时,向 100mL 0.1molL-1NH4HSO4 溶液中滴加 0.1molL-1NaOH 溶液,得到的溶液 pH与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 2 所示。试分析图中 a、 b、 c、 d 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在 b 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解析: a、 b、 c、 d 四个点,根据反应量的关系, a 点恰好消耗完 H+,溶液中只有 (NH4)2SO4与 Na2SO4; b、 c、 d 三点溶液均含有 NH3H2O, (NH4)2SO4 可以促进水的电离,而 NH3H2O抑制水的电离。 b 点溶液呈中性,即溶液含有 (NH4)2SO4、 Na2SO4、 NH3H2O 三种成分, a点时 c(Na+)=c(SO42-), b 点时 c(Na+) c(SO42-),根据 N 元素与 S 元素的关系,可以得出 c(SO42-) c(NH4+),故 c(Na+) c(SO42-) c(NH4+) c(OH-)=c(H+)。 答案: a c(Na+) c(SO42-) c(NH4+) c(OH-)=c(H+) 25.高氯酸铜 Cu(ClO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