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41.10KB ,
资源ID:13736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73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年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为本站会员(卡尔)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年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1、2016 年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 上学期 第二次模拟 考试 语文 第卷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问 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 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

2、思堆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

3、谋导 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扬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 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

4、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动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 上炫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

5、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 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

6、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7、。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A 项说的是电影表现手法“奇观化”的特点,并非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答案: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 向、审美趣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是把“双刃剑”,它在给观众带来审美震撼的同时,忽视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

8、影观。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A 项 与原文第一段文意不符。 B 项应在“ 表现形式 ”前加上“重要的”这个限制词。 C 项 说法太绝对。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C.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虽然仍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本身有不足之处,在冲击之下其作用显得有些弱化。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

9、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进而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文章说:“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 答案 : B 二、古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 文字 ,完成 问 题。( 19 分) 吉翂,字彦霄,冯翊莲勺人也。世居襄阳。翂幼有孝性。年十一,遭所生母忧,水浆不入口,殆将灭性,亲党异之。 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请公卿,行人见者,皆为陨涕。 其父理虽清白,耻

10、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 。翂乃挝登闻鼓,乞代父命。高祖异之,敕廷尉卿蔡法度曰:“吉翂请死赎父,义诚可嘉;但其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严加胁诱,取其款实。”法度受敕还寺,盛陈徽纆,备列官司,厉色问翂曰:“尔求代父死,敕已相许,便应伏法。然刀锯至剧,审能死不? 且尔童孺,志不及此,必为人所教。姓名是谁,可具列答 。若有悔异,亦相听许。”翂对曰:“囚虽蒙弱,岂不知死可畏惮?顾诸弟稚藐,唯囚为长,不忍见父极刑,自延视息。所以内断胸臆,上干万乘。今欲殉身不测,委骨泉壤,此非细故,奈何受人教邪!明诏听代 ,不异登仙,岂有回贰!”法度知翂至心有在,不可屈挠,乃更和颜诱语之曰:“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

11、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 ?”翂对曰:“凡鲲鲕蝼蚁,尚惜其生;况在人斯,岂愿齑粉?但囚父挂深劾,必正刑书,故思殒仆,冀延父命。今瞑目引领,以听大戮,情殚意极,无言复对。”翂初见囚,狱掾依法备加桎梏;法度矜之,命脱其二械,更令著一小者。翂弗听,曰:“翂求代父死,死罪之囚,唯宜增益,岂可减乎?”竟不脱械。法度具以奏闻,高祖乃宥其父。 丹阳尹王志求其在廷尉故事,并请乡居,欲于岁首,举充纯孝之 选。翂曰:“异哉王尹,何量翂之薄乎!夫父辱子死,斯道固然。若翂有靦面目,当其此举,则是因父买名,一何甚辱!”拒之而止。年十七,应辟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摄官期月,风化大行。自雍

12、还至郢,湘州刺史柳悦复召为主簿。后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荐翂,以为孝行纯至,明通易、老。敕付太常旌举。初,翂以父陷罪,因成悸疾,后因发而卒。 (选自梁书卷四十七) 4.文中 画 波浪 线 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主上知尊侯无罪行 /当释亮 /观君神仪明秀足称 /佳童今若转辞 /幸父子同济 /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 B.主上知尊侯无罪 /行当释亮 /观君神仪明秀 /足称佳童 /今若转辞 /幸父子同济 /奚以此妙年 /苦求汤镬 C.主上知尊侯 /无罪行当释亮 /观君神仪 /明秀足称佳童 /今若转辞 /幸父子同济 /奚以此妙年 /苦求汤镬 D.主上知尊侯无罪 /行当

13、释亮 /观君神仪 /明秀足称佳童 /今若转辞幸父子 /同济奚 /以此妙年苦 /求汤镬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皇上知令尊无罪,马上就要释放并谅解他,我看你神采仪表都很出众,称得上是个好孩子,现在假如回心转意,那么你们父子可双双活命。为何以此美妙年华,却苦苦要求去死呢?” 答案: B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3 分)() A.遭母忧,即丁母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古人常把亲人去世之后极尽哀伤看做是其人的至诚孝心来赞扬。 B.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挝登闻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冤屈的百姓在

14、衙门口击鼓 鸣冤时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 C.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 D.辟,也称征辟,指古代自上而下授予官职的方式,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被征召的人往往是比较有威望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要在平时养成积累识记的好习惯。“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错,征辟制是帝王征召或地方州郡征召。 答案: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吉翂自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在他父亲因遭诬陷入狱后,他到大路上哭号喊冤,请求高官救父,其情其景,令过路之人纷纷落泪。 B.为救父命,他冒死到

15、京城击鼓鸣冤,感动了皇帝,皇帝下令让蔡法度重审其父冤案。 C.蔡法度为弄清“乞代父命”的真相,对吉翂先是威胁,后是诱哄,但吉翂不为所动。 D.吉翂虽知生命的宝贵,但为了换回父亲的生命,视死如归;回答蔡法度问话,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此事被上奏到朝廷,其父遂被赦免。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要认真阅读全文,理解选项对材料内容的整合,找准选项与原文的对应内容,进行比较判断;同时看选项中的概括是否到位。 答案: B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 ( 2)且尔童孺,志不及此,必为人所教。姓名

16、是谁,可具列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1)句要在译出大意的前提下,准确翻译出:理、咎、辟;( 2)句要在译出大意的前提下,准确翻译出:尔、志、具。 答案 :( 1)吉翂父亲从道理上虽是清白的,但耻于遭狱吏审讯,于是自己便凭空承担了罪过,按交待的罪应处死刑。 ( 2)况且你是个孩子,不会想出这个主意,一定是被人指使的。那人姓什么叫什么,你要一一如实回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 文字 ,完成 问 题。 ( 11 分)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

17、平。 注释: 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8.请简要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 5 分) 解析: 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准确辨识诗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侧重对内容表达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 答案:颈联写“贫”与“贵”,运用对比手法。离乱社会,世态炎凉,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有志之士屈居底层,无所作为;权贵高踞豪门,吟风弄月。对贫士而言,生活艰难辛酸。以“贫”者的苦难坎坷和“贵”者的奢华生活,表现了社会的不公,流露了自己的不满。 9.全诗以“泪”始,以“笑”结,试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6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情感赏析

18、, 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首尾(结构)严密。“泪”是回顾,“笑”是前瞻。“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一泪一笑,总括全诗,掷地有声。 答案 : 作者以“泪满缨”入题,写出诗人多年流离不寻常,故旧相见泪潸潸的悲凉心境。“开口笑”中包涵着战事频仍身如浮萍的无奈,与东吴生相遇,也只好一笑而已。在作者内心也希望战乱早日平息,天下复归太平,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内心怀着希望和憧憬。 (三)名篇名句默写。 (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 句中的空缺的部分。 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_,_。” 音乐是中国

19、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_, _。” 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 _, 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 注意诗句中“复、锱铢、摧、栈”的写法。 答案 :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问 题。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 1955 年,他的学

20、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 1958 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在 2006 年 7 月 14 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 20 周年座谈会上。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他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缘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 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他都平和豁达以对。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

21、一天多一天。”作为学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 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尚能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错位”。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方面的重磅专家。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奥妙魅力,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表过相关论文。 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使用拉丁字母 或称罗马 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它是帝国主义的

22、字母” 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始于 100 多年之前。 周老语言、文改方面专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达 20 多部,广为人称道;而经济学著作仅三两部,鲜为人知。周老在语言学方面的卓越建树,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巨大贡献,学界和坊间众口一词,赞誉有加。但是近年众多媒体一味尊之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却“敬谢不敏”,诚道“不敢当”。“丝绸西去,字母东来”(周有光语)。来干吗?来拼音。汉语拼音又不 是他周有光“生”的,他怎能当人家“老爸”呢! 今天,凡中国人,以及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外国人,谁离得开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拼音

23、法?联合国也要用它呢。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开辟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社会的一条便捷通道,功不可没。仅从这一点看,周有光其名,便将彪炳青史。 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通晓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为中方三专家之一,因此人称“周百科”;中方另二人,一是新闻巨子兼大学者刘尊棋,一是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教授。 百科全书号称“没有围墙的大学”,翻译这本书,是一个浩大工程,对于不管多大的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学习、重温百科知识的过程。而这于周老,又是一个机遇。也许正是这一工作,激发了他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语文现代化和世界多国文化的热情,使他晚年的学术

24、生活,在更广阔的领域大放异彩。这时的周有光,就不只是翻译百科全书意义上的“周百科”了,而堪称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杰出学者。 周老学问大,但他不是只会躲在象牙塔里啃书本的书呆子。他研究语言,搞拼音,也没有让一串串字母,将自己纠缠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大学者雕小虫忙,近年群言杂志 ,几乎每期都刊登他议论社会现象的短文。他其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斗士,其人具有杂文家惯于挖掘社会病的特质,但不赤膊上阵。他把自己的“愤”,化在平实睿智之中,常以机智独特的方式针砭时弊,文字读来别有不愠不火、绵里藏针的风味。 周老说:“我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快乐到老。”但愿,在群言40 周年庆祝会上,还能聆听这位极其

25、独特老人的宏论。 (选自北京日报 2011 年 11 月 22 日有删改)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表现了周老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B.人称“周百科”,因为周老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而且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 C.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周有光放弃经济领域的研究,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 D.周有光原来学习的并非语言学,因此他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的理想。 E.本文运用

26、平实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周有光的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A“与世无争”无中生有。 C 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原因是具有语言天赋、对语言的浓厚兴趣以及一个偶然机遇,而不是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参见第四段。 D 强加因果,“付出更大的努力”有误,周老对语言兴趣浓厚,而且有语言天赋。 答案: BE 12.这篇传记主要写了周有光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6 分) 解析: 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答题要审好题干的问题重心,本题的重心是“周有光的哪些事迹”,答题时注意立足全文,对全文进行归纳,得出答案。

27、答案: 留美攻读经济学,后改行从事中国文字改革,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学识渊博,通晓四国语言,参与翻译,被称为“周百科”。百岁过后,仍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以机智独特的方式针砭时弊。 13.从全文来看,第二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 6 分) 解析: 这是一道文章的段落作用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段落的位置是文章的的第二段,注意和文章的上下文的联系,不要只答一些套话,要结合文章回答。 答案: 在内容上交代作者与周有光首次见面的时间和场合,表达作者的敬意。人物形象上,形神兼备地描写周有光儒雅 、睿智的形象特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具体写周有光的事

28、迹做铺垫。 14.周有光的人生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感受, 从周老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非常多,无需面面俱到,只要选准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简要说明理由即可。 答案 : 启示一:学会选择,找准位置。一次“错位”,使周老成为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像周老那样抓住机遇,定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老的成功,得益于他对自己的专业兴趣浓厚,像周老那样,定能打开成功大门。 启示二:平和豁达,虚怀若谷。遭遇诸多坎坷,周老豁达面对,不求世俗荣华,埋头钻研学问,终成一代名家。像周老那样处世治学,必有显著成效。周老著作等身,

29、却虚怀若谷,婉拒“汉语拼音之父”的美称。像周老那样谦虚有度,人生更有魅力。 第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2.依次填入下列 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毛泽东习字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他的书法行追羲之,草赛米芾,狂傲不羁,挥洒飘逸,龙飞风舞, _。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 _,往水库里投放了近 1 亿个塑料球,以期高效节水,这种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发。 南怀瑾儿子南一鹏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与父亲的缘分里,我感受到亲情,也受教如学生。我父亲对社会现象非常理解,所以告诫我们,不以 _来哗众取宠。” A.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独树一 帜 B.独

30、树一帜 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C.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独辟蹊径 D.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独树一帜 解析: 本 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独树一帜,指自成一家;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答案 : B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31、 C.网民说,春晚小品扶不扶的故事还在耳边回响,现实中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的确让人唏嘘。 D.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 项偷换主语,应在“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前后加上“在上”; C 项“故事”“在耳边回响”搭配不当; D成分残缺,“学习成果”后加“的评价系统”。 答案 : B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朴学又称考据学。清代朴学的兴起,首先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 _,_, _; _, _

32、, _,这种学术上的争论最终促进了朴学的繁荣。 清代人认为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丢掉了 文化高度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图书典籍的极大丰富 要想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只有回到儒家原典中去寻找依据 这直接带来了清代图书事业的繁荣 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反对,也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专注于校勘 ,辨伪工作,从事文字训诂的学者越来越多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语 句 的 衔接 。由前面的“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可看出应紧承其后,然后叙述“文化高度成熟”对图书事业的影响,由分号可看出下面将叙述另一个原因,由中的“宋明理学”和朝代先后顺序可得出紧跟其后,由中的“儒学”

33、引出。 答案 : A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4 个字。( 5 分)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而不是表现形似。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因此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运用 ,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是对前面的“来源于生活”;照应后面的“表现形似”;照应前面的“变形、夸张”。 答案 : 把他们对生活的感

34、悟重在表现神似夸张和变形 16.下面是我国“植 树节节徽”,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 6 分) 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图形中的五棵树的变形体以及意义 ,然后结合植树节可得出寓意。 答案 : 图标由五棵树形、“中国植树节”和日期构成。“五棵树”表示全民义务植树 3 至 5棵,而且三棵树是“森”,两棵树是“林”,可会意为“森林”。整体表示着绿化。 五、写作( 60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来,多地街头来来往往的许多小孩子、青少年戴着“头上长草”的发卡,这种发卡一经推出即受

35、到某类群体的喜爱,这些卡通发卡有小草、小蘑菇、玫瑰等花花草草造型,到处刮起流行旋风。对此,有人欣然接受,认为此举可以舒缓压力和焦虑;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头上插草有点不吉利,许多人表示“至少我不会戴”。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 可以从多角度立意。 可以赞同这种现象,也可以不赞同,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行。 答案 : “头上长 草”为何会流行? 如果十天前你在地铁里看到头上竖着一枚小草发卡的姑娘,或许还会感慨年轻人时尚太无厘头;但在这两天,当你发现满大街都是“头上长草”的男女老少,就只能感叹

36、流行文化像病毒一样扩散的速度了。这种“萌萌哒”小发卡,种类已从最初的豌豆苗扩展到小蘑菇、小草莓等多种形态,有网店一周内就卖出了 16 万个。 从成都春熙路到厦门鼓浪屿,从北京南锣鼓巷到杭州西湖,“头上长草”的风潮正在全国各地蔓延。在社交媒体上,权志龙、张艺兴、李小鹏等明星纷纷晒出“头上长草”的照片,引得粉丝们疯狂点赞和效仿。如此惹眼的文化新潮流,还 受到了不少外媒的关注。那么,这个全民“发芽”的玩法是如何兴起的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头上长草”的造型早已有之,而且含义丰富。比如,很多古典小说中都有“头插草标卖身”的桥段,相当于是一个广告标识;再比如,古时候也有“衔草报恩”的典故。不过,试

37、图引经据典来给“头上长草”寻找文化渊源,其实是一件很扯的事,因为这更多是一种无厘头的青年亚文化。 有一种说法认为“头上长草”的前身是“头上带字” 写着“萝莉”“正太”“腹黑”等文字的发卡,戴上它们就像随身携带了一个弹幕,可以让旁人知道自己的属性。在去年的一些动漫 展上,已经有类似的发卡出售,但当时并未成为流行。可能因为这种带字发卡不太美观,所以它最终进化成了只有两片嫩叶的豌豆苗造型,并最先在成都的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等旅游景点流行起来。 但追根溯源,“头上长草”的流行与动漫文化密不可分。很多动漫为了表现人物的“萌”,都会在头顶画一棵草或几片叶子。微博红人“伟大的安妮”绘制的青春漫画安妮与王小

38、明的男主角,在说一些很萌的对白时,头上就会长出两片叶子;“暴走漫画”王尼玛的经典造型,也是夸张的面部表情加两片草叶;还有漫迷指出,宠物小精灵和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也有 头上长草的设定。 由此可知,从一出生就接受动漫文化滋养的 80 后、 90 后、 00 后,成为“头上长草”文化的引领者,是有一定的文化根基的。在年轻一代形塑世界观的过程中,一些长辈觉得无厘头、脑残、非主流的东西,正是他们奉为主流的青春符码。当这些年轻人逐渐掌握文化话语权和定义权,自然会在流行文化层面有所体现。 另一方面,按照日本文化研究者四方田犬彦论可爱的理论,“萌文化”作为成年世界的对立面,在现代社会的流行是有社会心理成因的。一些成年人喜欢卖萌,暗含了纾解现实压力和焦虑的心理预期,这是人们在后现代社会排解孤独感的手段;经济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为“萌文化”培育了坚实的消费市场,这一趋势在日本尤为明显;此外,明星和商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网上也有人对“头上长草”大加批判。其实真没这个必要,花一两块钱买个萌物图个乐,到景点、商场和地铁拉风地秀一把,拍一张最时髦的自拍晒到微 博和朋友圈,仅这些就足够让“头上长草”之风成为文化病毒了。哪怕这种流行很快就会失宠也没关系,反正会有新的萌文化出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