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50.90KB ,
资源ID:13755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75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生物.docx)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生物.docx

1、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生物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3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如图是细胞中 ATP反应过程, A、 B为化合物, a、 c为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物膜上均可发生 c过程 B.酶 a发挥作用时,一般伴随着放能反应的进行 C.物质 B是组成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单体之一 D.被动运输过程使细胞内物质 B的含量增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ATP与 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 A、 c表示 ATP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A正确; B、酶

2、 a在 ATP的水解过程中发挥作用,而 ATP的水解过程一般伴随着吸能反应的进行, B错误; 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而物质 B是 ADP分子, C错误; D、被动运输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会使细胞内物质 B的含量增多, D错误 。 答案: A 2.植物体为避免过量的光能对光合作用保护装置的氧化性损伤,而产生了一种光保护蛋白Psb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Psbs的活性受温度、 pH等因素的影响 B.Psbs镶嵌在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反应有关 C.光能经转化后存于 ATP、 H中,用于暗反应 D.Psbs合成后由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到叶绿体内

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 A、 Psbs蛋白质的活性受温度、 pH等因素的影响, A正确; B、 Psbs蛋白质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 B正确; C、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光解产生 H和 O2,同时合成 ATP。 H和 ATP都能用于暗反应, C正确; D、 Psbs合成后通过囊泡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再经囊泡运输运输到叶绿体膜, D错误 。 答案: D 3.有关人体内 B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受环境影响 C.B淋巴细

4、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D.B淋巴细胞若因某些理化因素导致膜结构改变,则可能患自身免疫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A、 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细胞分化,但是分化产生的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因此, 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变化, A正确; B、 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受环境影响, B正确; C、 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C错误; D、 B淋巴细胞若因某些理化因素导致膜结构改变,则可能患自身免疫病, D正确 。 答案: C 4.在用杀虫剂防

5、治某种害虫时,敏感型个体容易被杀死,抗药型个体易生 存,但在越冬期,容易生存下来的却是敏感型个体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害虫种群中出现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自然选择提供丰富原材料 B.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抗药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的 C.若停止使用杀虫剂,抗药基因频率会逐年下降,害虫种群在不断进化 D.该实例说明杀虫剂和严寒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害虫进化的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频率的变化 。 A、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为自然选择提供丰富原材料, A正确; B、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是由于变异是不定向

6、的,性状的有利和无利是相对的,在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抗药型个体易生存,但在越冬期,容易生存下来的却是敏感型个体, B错误;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了生物种群在不断进化, C正确; D、杀虫剂和严寒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正确 。 答案: B 5.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 A.若某细胞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 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产生的精于 为 AXB: axB: AY: aY=1: 1; 1: 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C.若产生的精子为 AXB: axB: aY=

7、1: 1: 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的减数分裂 。 A、若某细胞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 AAYY,说明该细胞也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正确; B、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 4 个共 2种精子,若产生的精于为 AXB: axB:AY: aY=1: 1; 1: 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 互换, B正确; C、正常情况下,这个基因型为 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XB: aY=1:1或 aXB: AY=1: 1,若产生的精子为

8、AXB: aXB: aY=1: 1: 2,则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C错误;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且都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正确 。 答案: C 6.紫色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选用鳞片叶内表皮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呈现蓝绿色 B.选用根尖分生随观察有丝分裂时,对根尖处理的顺序是解离 染色 漂洗 制片 C.选用鳞片叶外表皮观察质壁分离时,液泡颜色变浅,高倍显微镜视野应调暗观察 D.选用鳞片叶的内表皮观察 DNA和 RNA的分布时,用酒精处理使 DNA和蛋白质分离 解析

9、:本题考查的是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A、健那绿染液为活体染色剂,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故选用鳞片叶内表皮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呈现蓝绿色, A正确; B、选用根尖分生随观察有丝分裂时 ,对根尖处理的顺序是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B错误; C、选用鳞片叶外表皮观察质壁分离时,液泡体积减小,颜色变深,高倍显微镜视野变暗,故应调亮观察, C错误; D、选用鳞片叶的内表皮观察 DNA和 RNA的分布时,用盐酸处理使 DNA和蛋白质分离, D错误 。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必做部分】 7.

10、(10分 )最新研究发现,干细胞分化依赖于细胞内由葡萄糖生成的新脂肪酸和脂质,该过程中的关键酶是脂肪酸合成酶 (Fans)。 神经干细胞中一种称作 Spot14的蛋白质可以抑制脂质合成,从而防止神经干细胞持续分化 。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Spot14 蛋白最可能分布在 _(细胞器 )中,阻断脂质的合成 。 当 Fans 被阻断时,神经干细胞会丧失 _能力 。 (2)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后,分化形成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等,其实质是 _。该过程 _(填 “能 ”或 “不能 ”)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原因是 _。 (3)用同位素 18O 标记 O2,与干细胞中生成的 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

11、反应,形成水 。 2, 4-二硝基苯酚 (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明 DNP 使分布在 _的酶无法合成 ATP。 若将 DNP 加入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_(填 “能 ”或 “不能 ”)继续进行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的分化;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 (1)Spot l4蛋白可以抑制脂质的合成,而脂质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因此 Spot l4蛋白最可能分布在内质网中,阻断脂质的合成 。 干细胞分化依赖于细胞内由葡萄糖生成的新脂肪酸和脂质,该过程中的关键酶是脂肪酸合成酶 (Fans)。 因此,当 Fans被阻断时

12、,神经干细胞会丧失分裂、分化能力 。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因为要体现细胞的全能性,最终需要形成新个体,而该过程只是形成细胞,并未形成完整的个体 。 (3)O2与 H反应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 2, 4-二硝基苯酚 (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明 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合成 ATP。 由此可知,将 DNP 加入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不受影响,仍能继续进行 。 答案: (1)内质网 分裂、分化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不能 要体现细胞的全能性,最终需要形成新个

13、体,而该过程只是形成细胞,并未形成完整的个体 (3)线粒体内膜 能 8.(9分 )如图是正常成人血液中化合物 X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象,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若 X 代表甲状腺激素,则 ab 段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时,与之相关的 _(激素 )分泌减少,以降低甲状腺激索的含量,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特点是 _。 (2)若 X 代表抗利尿激素,则当细胞外液渗透压 _(填 “升高 ”或 “降低 ”)时, cd 段该激素分泌增加,在该时间段内,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_(填 “增强 ”或 “降低 ”),导致血浆渗透压 _(填 “增强 ”或 “降低 ”)。 (3)若 X 代表血糖

14、浓度 。 则饭后 bc 段血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一段时间后, cd段血糖浓度的变化可能与 _(激素 )有关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 (1)若 X代表甲状腺激素,根据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特点,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以降低甲状腺激索的含量,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特点是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此时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该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即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 (3)饭后由于食物被消化

15、吸收,导致血糖含量升高, 此时胰岛素含量升高,来降低血糖,即此时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导致血糖含量下降;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又开始上升,这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含量上升有关 。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升高 增强 降低 (3)血糖的氧化分解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 9.(10分 )某兴趣小组利用某二倍体植物进行了一组杂交实验,统计子代表现型发现: 黄子叶:绿子叶 =3: 1,高茎:矮茎 =3: 1。 白花:红花 =1: 1。 已知子叶颜色由等位基因 A、a控制,茎的高矮受等位基因 B、 b控制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植

16、物子叶颜色、茎的高矮的基因 _(填 “遵循 ”“不遵循 ”或 “不一定遵循 ”)分离定律, _(填 “遵循 ”“不遵循 ”或 “不一定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 。 (2)若将基因为 Bb 的植株连续自交 n 次,则子 n 代的高茎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用分数表示 )。 (3)该植物的花色只有红色、蓝色、黄色和白色 4 种,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控制情况为:TA 控制红色素的合成, TB 控制黄色素 的合成, TC 控制蓝色素的合成 。 TD 控制白色紊的合成,含有相应色素植株开相应颜色的花 。 不含 TD 基因的植株对应的基因型有 _种可能性 。 现有 4 种纯合植株 (每种均有若干株 ),如

17、何确定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请写出一种准确关系用 “ ”表示,下同 ) 若用基因型为 TATB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 TCTD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只有两种表现型,则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 (1)由题意知,杂交子代黄子叶:绿子叶 =3: 1,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性状,且遵循分离定律;高茎:矮茎 =3: 1,说明高茎对矮茎是显性,且遵循分离定律;控制子叶颜色的等位基因和控制茎高度的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 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2)按照分离定律, Bb 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 B: b=1:

18、1,自交 n次,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BB=bb= - , Bb= ,其中 BB、 Bb是高茎,高茎中杂合子的比例是 。 (3) 不含有 TD基因的植株对应的基因型有 TATA、 TBTB、 TCTC、 TATB、 TATC、 TBTC共 6种 。 四种纯合植株的基因型是 TATA、 TBTB、 TCTC、 TDTD,四种纯合植株相互杂交进行 6组杂交实验,如果 3组开红花、 2组开黄花、 1组开蓝花,则复等位基因的显性关系是 TA TB TC TD. 基因型为 TATB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 TCTD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 TATC、 TATD、TBTC、 TBTD, 如果只表现两种性

19、状,则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 TA TD TC或 TD TC TA. 答案: (1)遵循 不一定 (2) (3)6 T A TB TC TD T A TD TC或 TD TC TA 10.(10分 )正常神经细胞内的 CBP蛋白能够促进 DNA形成 RNA.而 H病是由神经细胞内的一个变异型基因引起的,该基因内 CAG序列异常扩张重复 (重复次数与发病程度、发病早晚呈正相关 ),导致 HT蛋白的形状发生改变,形成异常 HT 蛋白,后者通过 “ 绑架 ”CBP 蛋白来阻断神经细胞内信号的传导,从而导致特有的协调力丧失和智能障碍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H 病为 _(填 “显性 ”

20、或 “隐性 ”)遗传病 。 (2)异常 HT 蛋白通过 “绑架 ”CBP 蛋白影响了 _过程,进而阻断神经细胞生存细胞的传导,该过程需要 _酶催化 。 在氨基酸序列上,异常 HT 蛋白相对于正常蛋白的最大特点是 _。 (3)蛋白质可通过相似的氨基酸序列相互识别 。 研究发现 CBP 也包含一段较短的多聚氨基酸序列,由此推测异常 HT 蛋白 “绑架 ”CBP 蛋白机理是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 (1)根据题意可知, “H 病是由神经细胞内的一个变异型基因引起的 ” ,即一个基因突变就能改变表现型,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 (2)根据题意可知, “CBP 蛋白能够促进

21、DNA形成 RNA” ,即催化转录过程,而异常 HT 蛋白通过 “ 绑架 ”CBP 蛋白来阻断神经细胞内信号的传导,说明异常 HT 蛋白影响了转录过程,进而阻断神经细胞生存细胞的传导,转录过程需要 RNA聚合酶催化 。 题干中提出 “ 该基因内CAG序列异常扩张重复 ” ,这会导致密码子 GUC重复次数增多,因此在氨基酸序列上,异常HT蛋白相对于正常蛋白的最大特点是某一个氨基酸重复次数增加 。 (3)蛋白质可通过相似的氨基酸序列相互识别 。 研究发现 CBP也包含一段较短的多聚氨基酸序列,由此推测异常 HT蛋白 “ 绑架 ” CBP蛋白机理是二者具有相似的多聚氨基酸序列,通过该序列相互识别而结

22、合 。 答案: (1)显性 (2)转录 RNA聚合 某一个氨基酸重复次数增加 (3)二者具有相似的多聚氨基酸序列,通过该序列相互识别而结合 【选做部分】 (15 分 )【生物 -生物技术实践】 11.(15 分 )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的重要技术, DNA的提取和分离及 PCR技术是研究 DNA的重要技术 。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要用 _反复冲洗、离心 。 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 (2)分离蛋白质时,用凝胶色谱法将样品纯化的目的是 _。 (3)DNA 粗提取时,常用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 _。

23、 实验前中,以通过_两种上法使鸡血细胞沉淀与试管底部,以便除去血清 。 实验中有两次使用蒸馏水,第一次使用的目的是 _。 (4)PCR 反应过程中的延伸是指 _,在 PCR 技术中所需要的引物实质上是一种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 (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离心 。 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大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 。 (2)分离蛋白质时,用凝胶色谱法将样品纯化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量较大的杂质 。 (3)DNA粗提取时,常用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鸡血细胞中红细胞数目较多且有细胞

24、核,可以提供丰富的 DNA。 实验前中,以通过离心和静置两种上法使鸡血细胞沉淀与试管底部,以便除去血清 。 实验中有两次使用蒸馏水,第一次使用的目的是使血细胞吸水膨胀胀破 。 (4)PCR反应过程中的延伸是指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新的 DNA单链,在 PCR技术中所需要的引物实质上是一种单链 DNA或 RNA分子 。 答案: (1)生理盐水 加大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 (2)去除相对分子量较大的杂质 (3)鸡血细胞中红细胞数目较多且有细胞核,可以提供丰富的 DNA 离心和静置 使血细胞吸水膨胀胀破 (4)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新的 DNA单链 单

25、链 DNA或 RNA分子 (l5分 )【生物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 (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价值 。 (2)某湿地因过度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而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的 _,使其 _稳定性减弱 。 (3)若将 (2)中的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_。 改造时,要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这符合生态工程的 _原理;此外,还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其目的是 _。 (4)改造后的湿地中 。 有一条食物

26、链为甲 (w1)乙 (w2)丙 (w3),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 。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 w2 远小于 。 其原因是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工湿地的作用 。 (1)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 (2)由于人类活动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超过了湖泊净化能力,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减弱 。 (3)改造成湿地公园属于次生演替,改造时要适当增加生物种类,遵循了生物多样性原理 。为了使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还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 (4)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0%-20%,改造后的湿地中,有 一条食物链为甲 (w1)乙 (w2) 丙 (w3),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 。 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 w2远小于 ,其主要原因是:甲的同化量中有部分被自身消耗,还有一部分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 。 答案: (1)间接 (2)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 (3)次生演替 物种多样性 使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甲的同化量中有部分被自身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入与乙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