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分数:2.00)_2.简述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的优缺点,并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分数:2.00)_3.孔子德育观点及现实意义。(分数:2.00)_4.私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分数:2.00)_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分数:2.00)_6.终身教育思潮。(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总题数:9,分数:18.00)7.中庸(分数:2.00)_8.教育漫话(分数:2.00)_9.国防教育法(分数:2.
2、00)_书院_11.有教无类(分数:2.00)_12.综合技术研究(分数:2.00)_美育_归因_15.最近发展区(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16.论述 1912 一 1913 年的学制改革。(分数:2.00)_17.要素主义教育及其影响。(分数:2.00)_18.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分数:2.00)_19.1978 年以来对教育本质进行了许多研究,说说你对教育本质的看法。(分数:2.00)_20.“教育问题”和“教育方法”的关系。(分数:2.00)_21.用辩证唯物论的理论论述“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分数:2.00)_22.基础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3、分数:2.00)_2017 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或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研究真实的学校教育过程和情境,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行动质量与教育行动效率为目的的研究模式。 目前影响较大的行动研究步骤和程序是由凯米斯提出来的,主要包括: (1)计划。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它包括发现问题、寻找方案、制订计
4、划三个步骤。 (2)行动。行动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 (3)观察。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观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 (4)反思。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目的在于寻找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这一环节包括:整理和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解析:2.简述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的优缺点,并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时间取样法。 优点: 方便易行,明确具体; 可以使研究者进行大样本研究,容易取得有代表性的样本; 既
5、能进行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研究。 缺点: 很难记录行为发生的准确顺序; 对相关群体和个体差异的测量不准确。 (2)事件取样法。 优点: 省时简便; 收集到的资料比较全面,能了解行为产生的原因。 缺点: 可能会缺乏测量的稳定性; 记录时会中断行为的连续性; 偶尔发生的事件不适合使用事件取样法。 (3)观察记录表。 记一次 20 分钟的语文字词抄写作业: )解析:3.孔子德育观点及现实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德育内容:“仁”与“礼”。“礼”为道德规范,“仁”是最高道德准则。 (2)德育方法: 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力行,“言必信,行必果”。 中庸,“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 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改过,“过则勿惮改”。 (3)现实意义: 在德育内容上,今天的德育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 在德育方法上,要采取多样的方法,如陶冶、说服、实践等; 在德育原则上,要遵循多种德育原则相结合,如知行统一、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等相结合; 在德育途径上,要把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相结合,如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等相结合。)解析:4.私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以后历朝历代都有所发展,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
7、部分。 (1)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封建私有制逐渐代替了井田制,促进了奴隶制的解体,“经济下移”与“政治下移”必然导致官学失去依托,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官学衰落,学术下移。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知识文化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为了谋生,教授六艺知识,还把官府中的文物、乐器等带到民间。 士阶层的出现。私学到春秋末期进入初步繁荣阶段,与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联系。 (2)特点。 与养士之风相互促进。士阶层的活跃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私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士阶层的培养与壮大。 与百家争鸣相互促进。一方面,参与争鸣的各家各派都以学校为阵地,以讲学为手段;另一方面,各
8、家各派又在与教育相关的诸多问题上相互辩难,从而促进了百家争鸣。 以“儒墨道法”四家影响最大。“儒墨”两家被称为“显学”,“道法”两家也都有授徒讲学的活动。 (3)意义。 私学讲求自由原则:自由讲学、自由就学、自由办学、自由竞争,开辟了教育史新纪元; 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发展,各家各派的教育理论和经验都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教师逐渐成为独立的职业; 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学校向平民普及,进一步促进学术下移; 扩充了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六艺”,而是培养各类人才。)解析: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9、:陈鹤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创办了活教育杂志,标志着“活教育”理论和运动的形成。“活教育”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 “活教育”的目的论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与同胞;做现代中国人要符合五方面的要求: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 “活教育”的课程论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但是,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否定书本。此外,他设置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体系五指活动,这是相互联系的
10、整体,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活教育”的教学论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以做为基础,但是儿童的做带有盲目性,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教学的四个步骤是:实验观察一阅读思考一创作发表一批评研讨。 总之,“活教育”思想既吸收了杜威实用主义思想,也考虑了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6.终身教育思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终身教育思潮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法国,20 世纪 60 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其终身教育引论被认为是该思潮的代表作。 其主要
11、观点有: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基本特点是连续性与整体性;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与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 总之,该思潮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对当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9,分数:18.00)7.中庸(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四书”之一,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 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性与教。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二,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第三,自诚明与自明诚。第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12、之”。 该著作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也充满了辩证思维,并且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8.教育漫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漫话是英国著名绅士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反映了其绅士教育思想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洛克的“白板说”。 在教育的作用上,主张人的十分之九变化都是由教育所决定的。 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培养绅士,即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有智慧和有才干的事业家。 在教育内容上,在体育方面,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在德育方面,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在智育方面,强调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总之,教育漫话的绅士教育思想具有世俗化和功利性
13、的特点,为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但是仅局限于绅士教育。)解析:9.国防教育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卫星上天使得美国改革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因此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即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该法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法案,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解析:书院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
14、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书院自唐末产生,宋朝白鹿洞书院揭示标志着书院制度化,元朝时逐渐官学化,明朝时带有了政治色彩,清朝时更加官学化,沦为科举附庸。 典型的书院主要有:宋朝白鹿洞书院、明朝东林书院、清朝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书院最大的特点是自由。 总之,书院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弥补了官学的不足;提倡自由讲学,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也为后世提供了办学经验。)解析:11.有教无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教无类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关于教育对象的观
15、点。其含义是不分贫富贵贱与种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躬亲实践了这一方针,“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该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教育垄断,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文化下移,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发展。)解析:12.综合技术研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综合技术研究,也称作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活动。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其特点是综合性、专题性、主体性、开放性、
16、创新性。 总之,综合技术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活动课程,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美育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育是指审美主体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的价值意蕴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是完善人性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美育是帮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学,是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是德育、体育、智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育使教育走向完善,在实践中,我国有忽视美育的现象,这启示我们要诸育兼顾。)解析:归因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
17、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心理学家维纳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他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他把这六个因素归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归因受三种因素的影响: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先前的观念、自我知觉。 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维纳赞成的是内部的、可控的、稳定的归因,不赞成的是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归因,即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归因。)解析:15.最近发展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最近发展区是心理学家维
18、果茨基所提出的有关教育与发展的理论。 其含义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特点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区域。 这说明教学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与速度,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16.论述 1912 一 1913 年的学制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12 年教育部在参照日本学制
19、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经验,制定了壬子学制,后至 1913 年 8 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使得壬子学制更加充实具体,二者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1)学制体系。 该学制主要划分为三段四级,学制总年限为1718 年,仍保持以小学一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共七年,不分设男校女校,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法定入学年龄为 6 岁。 中等教育四年,但专门设立女子中学。 高等教育阶段设大学,分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 设立师范类和实业类学校。 (2)进步之处。 学制总年限较以前缩短了 3 年,易于普及教
20、育。 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彻底摆脱了科举制度的束缚。 女子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男女平等观念。 课程上取消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反对体罚,教育更加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3)局限性。 没有结合具体国情,单纯仿照日本。 小学过长、中学过短,偏重升学、忽视就业。 在课程方面还保留了很多封建主义的因素,如演习礼仪、对女子强调贞淑教育等。 综上所述,“壬子癸丑学制”既有积极影响,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任何一个学制的颁布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我们应看到它相对于以往的进步之处,而以后的学制也会在此基础上取得
21、巨大进步。)解析:17.要素主义教育及其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要素主义教育是 20 世纪 30 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1938 年,“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成立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要素主义教育的发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巴格莱。20 世纪 60 年代的代表人物是柯南特和里科弗。 (1)观点。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空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 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2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作手段,而应是过程的目的和结果。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反对“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树立教师的权威。 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认为实用主义的“做中学”是没有普遍意义的。 (2)积极意义。 要素主义教育从它形成之初起就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运动,针对美国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寻求解决问题和克服弊病的出路,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措施被采纳为国家教育政策。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素主义教育不失时机地提醒人们认识到学校应该关注的目标是高深的教育和严格的学业标准,而不是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 (3)消
23、极意义。 由于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以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要素主义教育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从 20世纪 70 年代起,要素主义教育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解析:18.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和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理论。 (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的三级加工。 a第一级加工: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首先到达感受器,从而推动感受器将其转化为神经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一阶段是对信息非常短暂的记忆储存,称为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被
24、我们注意或知觉选择的信息就可能经过这种加工进入下一个加工环节。 b第二级加工:被知觉登记的信息很快会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一般只能储存七个左右的信息组块。复述是促进信息保持并能顺利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前提条件。 c第三级加工:经过复述的信息会进入长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便经过了编码的过程。储存信息是为了应用,当应用信息时,需要我们到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提取的关键是检索。 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 期望事项是指人对信息加工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指动机系统。执行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如何通过复述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等。期望和控制的作用
25、体现在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当中。 (2)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 动机阶段: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领会阶段:教师应采取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改变讲话的声调、运用手势动作等。 习得阶段: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 保持阶段:教师主要是避免相似的刺激同时出现,减少干扰的可能性。 回忆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提取线索,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为自己提供线索,从而成为独立学习者。 概括阶段: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学习,要引导学生掌握和概括其中的原理,促进学习的迁移。 作业阶段: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作业,使学习者有机会表现他们的操作活
26、动。 反馈阶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反馈,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解析:19.1978 年以来对教育本质进行了许多研究,说说你对教育本质的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研究的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这强调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 教育是生产力。该观点认为教育已经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物质生产的过程。 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这是一种多质、多层次、多水平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在认识实践的关系方面,人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产生是由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27、决定的,同时又是为社会要求与个体心理水平间的矛盾所决定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该观点具有一定科学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现象的基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解析:20.“教育问题”和“教
28、育方法”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问题与教育方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1)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产生教育问题的原因之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德育等方面的不恰当都会产生教育问题。 (2)教育问题的出现又会警示人们反思和改进教育方法。当严重的教育问题出现时,需要追根溯源,而教育方法是需要被考虑的因素。 (3)教育方法的革新会减少教育问题的出现。既然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会导致教育问题,那么教育方法的改进和革新便会相应地减少问题。 (4)教育问题的减少也反映了教育方法的进步。教育问题的减少是整个教育系统改进的结果,作为组成要素的教育方法也一定取得了进步。)解析:21.
29、用辩证唯物论的理论论述“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本质上阐述的是人的发展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 (1)人的发展与环境。 环境提供人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人发展的巨大动力,影响人发展的价值和方向,影响人的发展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 因此,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2)人的发展与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
30、个体差异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因此,人是教育的产物,这一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3)影响人发展的其他因素。 人的发展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但是人的发展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人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或者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但是人又不仅仅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人的发展还受到遗传素质、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的影响。)解析:22.基础教育的价值及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基础性:作为基础的教育。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根本所在。就基础教育本身而言,这种基础性集中表现在其地位、目标、内容和作用这几个方面。 (2)全民性: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和民众的教育。它面向社会全体民众,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向所有的人开放。基础教育的全民性突出地体现在它具有鲜明的义务性和普及性上。 (3)全面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理想。这一理想在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得到了愈来愈充分的体现,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所以,基础教育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基础的全面性”或“全面性基础”上。)解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