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14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总题数:0,分数:0.00)二、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10.00)1.美育 (分数:5.00)_2.因材施教 (分数:5.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10.00)3.教育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针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及其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 (分数:20.00)_五、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六、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10.00
2、)5.学习策略 (分数:5.00)_6.最近发展区 (分数:5.00)_七、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分数:20.00)_八、第三部分 中国教育史(总题数:0,分数:0.00)九、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0)8.简述学记对教学论的贡献。 (分数:20.00)_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9.论述 1922 年壬戌学制的颁布。 (分数:20.00)_十一、第四部分 外国教育史(总题数:0,分数:0.00)十二、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0)10.简述英国1988 年教育改革法。 (分数:20.00)_十
3、三、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11.论述杜威的主要教学方法。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14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总题数:0,分数:0.00)二、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10.00)1.美育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美育是指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又称美感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
4、养。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2.因材施教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教育原则之一,也是德育原则之一。德育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找到能适合学生特点、开启学生心灵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10.00)3.教育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
5、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两大基本职能,即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引导年轻一代通过掌握知识获得身心发展,使他们按社会发展和家庭及个人所期望的要求社会化、专门化、个性化,以保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培养,从而积极而有力地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也可以促进个体个性化,具有个体谋生和个体享用功能等正向作用,当然,也有可能产生负向作用,抑制学生
6、天性的发展。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又可分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 经济功能。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 政治功能。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文化功能。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选择文化,发展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生态功能。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引
7、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针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及其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1)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这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8、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同时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也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同样不仅仅是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如下: 培养“
9、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 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3)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 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始终贯彻党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实质精神,并不断改进我国的教育,以下三点是我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 教学目标三维化 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着眼,突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例如人教版的数学课本里含有以下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首先,这两个教学内容直接对应了本课的知识技
10、能目标。同时,教材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性目标因素,即在推导公式的时候,如果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选择的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要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加强收集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化学有关的素材来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转变的多元化 教学方式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命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只有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固着为鲜活的教育实践。教学
11、方式的探讨呈现出“深、活、实”三个特点。 “深”,力图对教学方式的内涵、特点、取向等基本的理论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便为实践层面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诠释; “活”,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多元化、个性化、本土化,力图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情境有针对性地探讨有效的教学方式,破除了对一元化、标准化教学方式的追崇; “实”,针对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变革的诸多误区,冷静思考,客观分析,力图在思想上澄清认识。五、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六、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10.00)5.学习策略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
12、、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麦基奇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策略主要有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程序性等特征。主要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等。6.最近发展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或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他主
13、张教学应当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七、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它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因此,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尤为必要,具体方法包括: (1)创设问题情境,
14、实施启发式教学 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在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或解决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知识或问题,多用启发式,逐层推进,逐步深入,循循善诱,当教师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向正确的结果时,学生会豁然开朗,对学习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
15、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 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造成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定是指教师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评定时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且教师要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良好的结果。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16、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学生取得点滴成绩时,教师含笑点头并予以表扬,学生会因此信心倍增,这种信心可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切忌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同时,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个体而言,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设置情境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改善同伴关系。在
17、课堂中完成任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将小组奖励与个人责任相结合。当合作小组达到规定的目标时,给予小组奖励。这样,能激发小组成员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 (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并且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进行正确归因。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引导学生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还有很多种,需要老
18、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去创造。八、第三部分 中国教育史(总题数:0,分数:0.00)九、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0)8.简述学记对教学论的贡献。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了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它在教学论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
19、性。 (2)教育制度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规定为九年,第一、三、五、七、九年都要进行考试。七年完成,考试合格谓之“小成”,九年完成,考试合格谓之“大成”。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学校管理 学记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这些制度和规定对于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4)教育教学的原则 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
20、、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 (5)教育教学的方法 学记提出的主要教育教学方法包括问答、讲解、练习和类比。 综上所述,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十分显著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着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9.论述 1922 年壬戌学制的颁布。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壬戌学制”的产生过程 1922 年 9 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会议对全国教育会联
21、合会所提出的学制系统改革案稍作修改,又在同年 10 月在济南召开的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上征询意见,最终于 11 月 1 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 1922 年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2)“壬戌学制”的标准和体系 七项标准 包括: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这 7 项标准正式取代了民初的教育宗旨,其体现出来的主流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其后民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壬戌学制”的学制体系 “壬
22、戌学制”大致以儿童身心发展为依据,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标准,将整个学程分为三段,故又称“六三三学制”。 从纵向看,小学 6 年,初小和高小四二分段;中学 6 年,初中和高中各 3 年;大学 46 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 (3)“壬戌学制”的特点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壬戌学制中的精髓;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 改革了师范教育制度; 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这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23、。 此外,还有两条“附则”:一是注重天才教育;二是注意特种教育。 (4)“壬戌学制”的课程标准 在学制改革的同时,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还组织了壬戌学制的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于 1923 年公布了壬戌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对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设置作了规定。 小学设立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地理、历史(公民、地理、历史三科初小合称“社会”)、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 初中必修的课程有:公民、历史、地理、国语、外语、算学、自然、艺术(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生理、体育)。从初中开始实行学分制,中学一律采用选科制和学分制。 高中实行分科制,公共必修课程是不管哪一科都要修的课目,包括国
24、语、外国语、人生哲学、社会问题、文化史、科学概论、体育。分科专修课反映不同的科目特色,纯选修课反映各人不同的兴趣爱好。 (5)“壬戌学制”的评价 1922 年的“壬戌学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制,但它并不是盲从美制。从它产生的整个过程来看,是经过教育界长期酝酿讨论,并经许多省市认真试行,集思广益的结果。 1922 年“壬戌学制”的颁行,加强了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训练,并注意以选科制和学分制来适应教育对象的不同发展水平,还注意发挥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缩短小学教育年限以及初中可单设等,均有利于初级中等教育的普及,再加上课程的改革等,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
25、适应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1922 年壬戌学制尽管受到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和美国模式的影响,但有其内在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表现了教育重心下移、适应社会和个人需要等时代特点。 壬戌学制颁发后,国民政府陆续出台了其他一些配套政策,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一、第四部分 外国教育史(总题数:0,分数:0.00)十二、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0)10.简述英国1988 年教育改革法。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988 年教育改革法是在英国教育大臣贝克提议的基础上颁布的重要教育改革法案。法案对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26、,是英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 (1)主要内容 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方面的内容。 规定实施全国统一课程 确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即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合称为“国家课程”,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 改革考试制度 规定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举行四次全国性考试,分别在 7、11、14、16 岁时举行。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加强中央对教育的控制 规定部分地方中学在多数家长的要求下,可以摆脱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这一政策称为摆脱选择政策,被认为是英国打破
27、过去中央、地方两级分权管理教育的传统,走向中央集权制的重要一步。 建立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 学校装备了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开设基础课程和有关企业实用的课程,采取校内教学与到企业中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培养企业急需的精通技术的中等人才。 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 废除高等教育的“双重制”,即英国的各类学院由地方管理,而大学则由中央管理的体制。根据新的规定,一些技术院校和高等院校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独立”的机构,取得与大学同等的法人地位。 (2)影响 英国1988 年教育改革法涉及的问题不仅十分广泛而且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英国教育的某些传统。它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对过去从来
28、没有做过统一规定的课程、考试等问题开始进行全国划一管理,对英国未来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十三、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11.论述杜威的主要教学方法。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20 世纪对东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杜威的主要教学法为五步教学法。 (1)教学的五个要素 由于思维起源于不确定的、有问题的情境,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提供合适的情境,杜威认为经验、活动性的课程恰恰能提供这种情境。他将思维的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是: 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
29、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学生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 学生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个观念意义明确,并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2)五步教学法 根据教学的五个要素,五步教学法具体如下: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提出疑难,并将学生置于欲解决疑难的境地; 教师提供学生要解决问题的必要资料,给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通过资料去自我发现历史的真相; 儿童发现足以吸引自己的问题,并根据现有资料,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和想法,大胆推论、猜想、提出假设性的答案; 按照确定的方案,验证解决问题的想法,看它是否有效,形成结论。 这五个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实际的思维过程中,五个阶段并不是按一定的次序一个接一个地现,有时两个阶段可以合二为一,有时“谋求结论的重担也可能主要地放在单一的阶段上在这里,不可能建立一些固定的规则。完全凭靠个人的理智的机巧和敏感性”。杜威作这种强调旨在使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使之不至于像赫尔巴特教学法那样成为呆板机械的程式。总之,五步教学法有较强的实用性。由各个方面的验证我们可以看出,杜威五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了哲学观与心理学观,重视发展人性,激发智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