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53KB ,
资源ID:1385813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858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奴隶制五刑体系中,把砍去犯人脚的刑罚称为( )。(分数:2.00)A.剕刑B.宫刑C.膑刑D.醢刑3.奴隶制五刑体系中,把砍去犯人手的刑罚称为( )。(分数:2.00)A.刖刑B.膑刑C.诼刑D.劓刑4.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中,把男方派人送聘礼至女家称为( )。(分数:2.00)A.请期B.

2、亲迎C.纳征D.纳采5.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分数:2.00)A.非眚与眚B.非终与惟终C.误与故D.端为和不端6.我国第一部成文法的制定者是( )。(分数:2.00)A.商鞅B.子产C.赵鞅D.李悝7.商朝中央司法官的名称是( )。(分数:2.00)A.大理B.大司寇C.大鸿胪D.大理寺卿8.后世“八议”制度渊源于( )。(分数:2.00)A.五刑B.五罚C.八辟D.六礼9.“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原则渊源于( )。(分数:2.00)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0.西周时期有关“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反映了( )的刑法适用原则。(分数:2.00)A.因地因时制宜原

3、则B.上下比罪原则C.同罪异罚原则D.宽严适中原则11.法经的制定者是( )。(分数:2.00)A.李悝B.李斯C.商鞅D.韩非12.法经中规定“六禁”的篇目是( )。(分数:2.00)A.网法B.捕法C.杂法D.具法13.法经中规定侵犯官私财产行为的篇目是( )。(分数:2.00)A.盗法B.贼法C.杂法D.具法14.颁布分户令的是( )。(分数:2.00)A.李悝B.吴起C.李斯D.商鞅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吕刑B.禹刑C.法经D.刑书16.通过改法为律,使得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提高到更高的位置,将法典名称由“法”改为“律”的是( )。

4、(分数:2.00)A.商鞅B.范雎C.李悝D.墨子二、多选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下列选项中,属于春秋时期革新派代表人物的有( )。(分数:2.00)A.邓析B.管仲C.子产D.李悝19.夏商神权法思想可以概括为( )。(分数:2.00)A.天罚B.神判C.慎罚D.隆礼重刑20.下列选项中,属于商朝监狱名称的有( )。(分数:2.00)A.圜土B.囹圄C.羑里D.钧台21.三宥之法指的是( )。(分数:2.

5、00)A.过失B.弗知C.遗忘D.故意22.对于西周时期礼与刑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出于礼,入于刑B.礼不下庶人C.刑不上大夫D.六礼23.西周时期,适用于契约关系的制度有( )。(分数:2.00)A.质剂B.傅别C.囹圄D.断狱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4.00)24.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5.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

6、“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分数:2.00)_26.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分数:2.00)_27.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

7、;窃盗,为其反义也。”(分数:2.00)_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孔安国传:“刑疑,赦从罚;罚疑,不论以为罪。” 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疑狱汜(音犯编者注)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分数:8.00)(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分数:2.00)_(2).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3).这两段文字反映的立法宗旨是什么?(分数:2.00)_(4).文中提到的“五刑”、“五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

8、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奴隶制五刑体系中,把砍去犯人脚的刑罚称为( )。(分数:2.00)A.剕刑 B.宫刑C.膑刑D.醢刑解析:解析:剕刑为砍去受刑人脚的刑罚;宫刑为去掉受刑人生殖器的刑罚;膑刑为去掉受刑人膝盖骨的刑罚;醢刑为商朝特有的刑罚,即将受刑人剁成肉酱。醢刑不属于奴隶制五刑体系的刑罚。3.奴隶制五刑体系中,把砍去犯人手的刑罚称为(

9、 )。(分数:2.00)A.刖刑 B.膑刑C.诼刑D.劓刑解析:解析:刖刑为砍去受刑人手的刑罚;膑刑为去掉受刑人膝盖骨的刑罚;诼刑为夏代前有苗氏特有的酷刑;劓刑为砍去受刑人鼻子的刑罚。诼刑不属于奴隶制五刑体系的刑罚。4.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中,把男方派人送聘礼至女家称为( )。(分数:2.00)A.请期B.亲迎C.纳征 D.纳采解析:解析:西周时期,“六礼”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为后世历代所继承。六礼内容是: (1)“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向女方送礼品提亲; (2)“问名”,即男家在女家答应议婚后,请媒人问女方的生年日月时辰,并卜于祖庙以定吉凶; (3)“纳吉”,即男家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家,决

10、定订婚; (4)“纳征”,又称为“纳币”,即男家送聘礼给女家; (5)“请期”,即男家择定吉日为婚期,商请女家择定婚期; (6)“亲迎”,即男子赴女家迎娶女方,举行结婚仪式。5.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分数:2.00)A.非眚与眚 B.非终与惟终C.误与故D.端为和不端解析:解析:西周将故意和过失区分为眚和非眚,将惯犯和偶犯区分为惟终和非终;汉朝将故意和过失区分为故与误;秦朝将故意和过失区分为端为和不端。6.我国第一部成文法的制定者是( )。(分数:2.00)A.商鞅B.子产 C.赵鞅D.李悝解析:解析: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商鞅变法在子产铸刑书之

11、后,赵鞅是我国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中成文法的制定者。李悝是我国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的制定者,但法经不是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7.商朝中央司法官的名称是( )。(分数:2.00)A.大理B.大司寇 C.大鸿胪D.大理寺卿解析:解析:大理为夏朝中央司法官;大司寇为商朝的中央司法官;大鸿胪为秦汉时期掌管外交和交往的官员,位列九卿;大理寺卿在北齐以后至宋朝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长官,明清时期为中央复核机关的最高长官。8.后世“八议”制度渊源于( )。(分数:2.00)A.五刑B.五罚C.八辟 D.六礼解析:解析:周礼有关“八辟”的规定是“八议”制度的起源。9.“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原则渊源于(

12、)。(分数:2.00)A.夏朝B.商朝C.西周 D.春秋解析:解析:西周时期提出该刑事政策立法原则。10.西周时期有关“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反映了( )的刑法适用原则。(分数:2.00)A.因地因时制宜原则 B.上下比罪原则C.同罪异罚原则D.宽严适中原则解析:解析:西周时期提出了因地因时制宜原则。周初针对封国的具体情况,统治者区别用刑,确立了“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的原则,“用刑必须区别对待”,在后来的吕刑中表述为“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即全面结合犯罪的主客观形势进行权衡量刑,不可一味地从轻或从重。考生不能选择 B 项,因为上下比罪这种类推原则与处刑从轻从重

13、没有关系。11.法经的制定者是( )。(分数:2.00)A.李悝 B.李斯C.商鞅D.韩非解析:解析:法经是由战国时期魏相李悝在魏国变法时制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12.法经中规定“六禁”的篇目是( )。(分数:2.00)A.网法B.捕法C.杂法 D.具法解析:解析:法经共计 6 篇:盗法、贼法、囚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盗法是关于侵犯官私财产所有权犯罪的法律规定。贼法是关于人身伤害、破坏社会秩序的法律规定。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

14、禁、嬉禁、徒禁和金禁,选 C 项。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重从轻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篇。13.法经中规定侵犯官私财产行为的篇目是( )。(分数:2.00)A.盗法 B.贼法C.杂法D.具法解析:14.颁布分户令的是( )。(分数:2.00)A.李悝B.吴起C.李斯D.商鞅 解析:解析:商鞅在秦国变法期间颁布了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强制百姓分家立户,扩大赋税来源。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吕刑B.禹刑C.法经 D.刑书解析:解析: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

15、的封建成文法典,开创了我国古代法典编纂的先河。16.通过改法为律,使得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提高到更高的位置,将法典名称由“法”改为“律”的是( )。(分数:2.00)A.商鞅 B.范雎C.李悝D.墨子解析:解析:商鞅“改法为律”,使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提到更高的位置,自此,我国古代的法典皆称为“律典”。二、多选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8.下列选项中,属于春秋时期革新派代表人物的有( )。(分数:2.00)

16、A.邓析 B.管仲 C.子产 D.李悝解析:解析:李悝为战国时期革新派的代表人物。19.夏商神权法思想可以概括为( )。(分数:2.00)A.天罚 B.神判 C.慎罚D.隆礼重刑解析:解析:慎罚为西周立法指导思想。隆礼重刑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运用过。20.下列选项中,属于商朝监狱名称的有( )。(分数:2.00)A.圜土 B.囹圄 C.羑里 D.钧台解析:解析:钧台为夏朝监狱名称。夏朝监狱也称为圜土。21.三宥之法指的是( )。(分数:2.00)A.过失 B.弗知 C.遗忘 D.故意解析:解析:过失、弗知和遗忘为三宥之法的三种表现。22.对于西周时期礼与刑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

17、.00)A.出于礼,入于刑 B.礼不下庶人 C.刑不上大夫 D.六礼解析:解析:六礼为婚姻制度的范畴。23.西周时期,适用于契约关系的制度有( )。(分数:2.00)A.质剂 B.傅别 C.囹圄D.断狱解析:解析:质剂为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傅别为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囹圄为监狱名称,断狱为审判制度名称。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4.00)24.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5.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刑

18、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段文字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礼与刑的适用及其关系问题。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礼仪规范不适用于庶人,如何处刑不适用于大夫及大夫以上的贵族。孔颖达解释道:礼仪规范不适用于庶人,因为贫贱的庶人没有贵族能够享受的礼仪;如何处刑不适用于大夫及大夫以上的贵族,因为制定的五刑中科条三千没有设定有关大夫的犯罪,并不是说大夫及大夫以上的人犯罪不处刑,只不过犯罪后根据八议来确定其罪行的轻重罢了。 (3)所谓“礼不下庶人”,首先,制定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社会的宗法等

19、级秩序,不同的社会关系适用不同的礼进行调整,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适用不同等级的礼;各级贵族享有的礼,庶民百姓不得享用。其次,各级贵族的活动主要靠礼进行规范,而庶人之类的普通民众则用刑罚来威慑。由于礼本身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因此,“礼不下庶人”绝不是说礼的规范对庶人没有约束力。 所谓“刑不上大夫”,首先,刑罚的制定主要不是针对大夫以上各级贵族,而是为了防范庶人以下的平民百姓。其次,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实行同罪异罚,大夫以上各级贵族违法犯罪,一般不适用于普通平民百姓使用的刑罚。所以,大夫以上贵族犯罪不适用一般刑罚,而并非一律不使用刑罚。当然贵族作为特权阶层在使用刑罚时,适用“八议”之法,实行临时决议减

20、免,这体现了特权法的性质。 (4)“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仅是西周“礼治”的特点,也是指导西周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则。)解析:26.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婚姻成立制度。西周时期婚姻成立须按照先后顺序经过的六道烦琐的程序,这六道程序被称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发源于原始社会末期

21、,经过夏、商的发展,至西周臻于完备,六礼是中国古代聘娶婚的渊源。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举行婚礼,要促成两方之好,对上可以侍奉宗庙,对下可以传承后世,因此君子都很重视六礼。举行婚礼,须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主人都要在宗庙摆筵,且在门外迎拜,作揖、礼让并在宗庙举拜,以表明慎重和对婚礼的重视。 (3)这段文字表明了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贯穿着宗法伦理道德精神和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西周时期婚姻成立制度的完备,不仅表明了礼的成熟,而且表明了西周统治者对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稳定家庭关系的重视。“六礼”表明,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完全是买卖包办性质,妇女不仅没有自主择婚的权利与自由,而且是父母用钱

22、财进行买卖交易的商品,这体现了宗法关系、男尊女卑和迷信思想。 (4)六礼不仅在西周的婚姻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的婚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析:27.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婚姻解除制度(休妻制度)“七出”(七去)。所谓“七出”,就是丈夫休弃妻子的法定七种情形。

23、 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妻子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丈夫即可将妻子休弃:不孝顺父母的可以休弃;无子的可以休弃;淫乱的可以休弃;有严重疾病的可以休弃;多嘴多舌的可以休弃;妒忌的可以休弃;偷盗的可以休弃。不顺父母的属于道德沦丧;无子的会断绝后嗣;淫乱的会破坏伦常秩序;妒忌的影响家庭关系;有重大疾病的无法共同生活;多嘴多舌的会离间亲属感情;偷盗的会背信弃义。 (2)“七出”制度对于维护家庭男尊女卑和夫权统治、进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家族政治意义重大,这对维护当时婚姻关系的稳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七出”是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片面借口,实际上是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丈夫单方面休弃妻子的权利,“七出”

24、使得离婚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丈夫的手中,这必然从法律上对女子进行了束缚,从而进一步剥夺了女子在社会关系中应有的地位。“七出”是保障丈夫单方面利益的法律规范,是维护男尊女卑等级秩序的礼制制度。 (4)“七出”制度不仅在西周得以贯彻,而且也影响到后世的婚姻立法,后世的婚姻立法在婚姻解除的范围上,大体没有超出“七出”的范围。)解析: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孔安国传:“刑疑,赦从罚;罚疑,不论以为罪。” 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疑狱汜(音犯编者注)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分数:8.00)(1).这两段文

25、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两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刑法适用原则。所谓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即对定罪量刑有疑义或者有争论的案件,实行从轻处罚或者予以赦免的原则。该原则渊源于上古时期所奉行的“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信条。)解析:(2).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对犯有“五刑”之罪而又有疑问的,则定五罚之罪;对定五罚之罪而又有疑问的,则不予论处,以求恰当地定罪量刑。对介于轻重之间的犯罪,按照轻罪判处轻刑;对误判重罪的人,须赦免其重罪;对疑难案件须与众人

26、共同讨论,如果众人都有疑问,则不予论罪。)解析:(3).这两段文字反映的立法宗旨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两段文字表明,西周时期凡是对定罪量刑有疑义或者有争论的案件,都从轻处断或者予以赦免,这体现了西周时期在刑法运用上的慎重,这有利于防止和减少无罪处刑和轻罪重刑的现象。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刑法适用原则是西周时期刑法原则的重大发展,也是“明德慎罚”立法指导思想在刑事立法上的具体体现。)解析:(4).文中提到的“五刑”、“五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段文字中涉及的五刑,为奴隶制五刑,即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五罚即对处以五刑有疑的,以赎刑代罚,其中,赎刑有五等,分别用以免除肉刑和死刑。)解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