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16 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作用,该作用是指( )。(分数:2.00)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教育作用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唯一方式B.法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是法的不同层次的本质属性C.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意志性,可能导致法的“
2、唯意志论”D.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的交互行为4.下列关于法的规范作用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评价作用针对的是本人的行为B.指引作用针对的是他人的行为C.教育作用针对的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D.评价作用的主体既包括法律专门授权的机关、组织及其成员,也包括普通主体5.下列关于法律局限性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法律的前瞻性意味着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无限的B.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制定的法律是恶法C.缺乏对法律自觉遵守的思想道德风尚和习惯影响着法律的有效实施D.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律的实施没有影响6.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2.0
3、0)A.法的作用的本质是国家意志和社会经济状况运作的具体表现B.将法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是英国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拉兹首先提出的C.依据法的作用的途径,可以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D.法的规范作用是目的,法的社会作用是手段7.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2.00)A.法律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起着根本性的作用B.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能够引起法律的革新D.在正义和效率发生矛盾时,应当坚持效率第一原则8.下列选项中,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的是( )。(分数:2.00)A.刑法B.民法C.行政法D.民事诉讼法
4、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行政规章是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B.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一般高于部门规章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分类仅仅适用于不成文宪法国家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分数:2.00)A.判决书B.地方性法规C.自治条例D.军事法规11.下列选项中属=f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分数:2.00)A.某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B.某高校制定的大学生行为守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条例D.甲、乙两公司依法签订的购销合同1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正
5、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是( )。(分数:2.00)A.特别行政区的法律B.行政规章C.习惯和执政党的政策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3.下列有关法律渊源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2.00)A.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B.法的实质意义的渊源是正义标准C.法的形式意义的渊源就是指法的效力渊源D.我国的法律渊源是以制定法为主14.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B.道德原则是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C.法理学说是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D.制定法并非英美法系国家的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15.地方性法规是指( )。(分
6、数:2.00)A.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C.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D.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6.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7.下列表述中,属于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作用的
7、是( )。(分数:2.00)A.维护最低限度的社会治安B.保护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C.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D.保护消费者权益18.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差异表现在( )。(分数:2.00)A.考察基点不同B.作用对象不同C.存在方式不同D.发挥作用的前提不同19.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有效的买卖合同。在合同中约定,甲于合同签订 30 天后向乙提供 50 屯优质小麦,用以生产面包。乙在该合同签订后第二天又与丙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乙将 50 巨小麦制成面包后将全部出售给丙。从这两个合同中可以看出,对于乙的行为,法律显示出的规范作用包括( )。(分数:2.00)A.指引作用B.评
8、价作用C.预测作用D.强制作用20.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包括( )。(分数:2.00)A.定义排除原则B.优先性原则C.比例平衡原则D.合目的性原则21.关于法律溯及力,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溯及力问题不属于法律适用的问题B.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C.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D.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22.在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 )。(分数:2.00)A.国家权力机关发布的个别性文件B.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法律文件C.其他社会组织发布的文件D.司法判决
9、23.下列关于备案制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C.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备案D.部门规章报国务院备案24.确立法律效力等级的原则有( )。(分数:2.00)A.宪法至上原则B.等级序列原则C.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D.后法优于前法原则25.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2.00)A.法律应使人知晓,不知者不为罪B.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C.在现代社会,法律完全不具有溯及力D.法的效力高低
10、取决于其强制性程度26.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需要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方能实施或生效的是( )。(分数:2.00)A.省级人民政府规章B.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C.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D.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规章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7.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28.简述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联系和区别。(分数:2.00)_29.简述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机制。(分数:2.00)_30.简述确立法律规范效力等级的原则。(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1.分析题第 67-69 小题。
11、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材料 1:英国政治家威廉.格拉德斯: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材料 2:英国法学家丹宁勋爵: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材料 3:美国哲学家罗尔斯:法律应当与正义保持一致。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正义在执法和司法中的作用。(分数:2.00)_(2).正义在法治原则中的体现。(分数:2.00)_(3).正义作为法律价值的作用。(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2.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
12、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3.试论法的秩序价值。(分数:2.00)_34.试论法与正义的关系。(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16 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作用,该作用是指( )。(分数:2.00)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D.教育作用解析:解析:法的作用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法的
13、规范作用又分为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五种作用。其中,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合法或不合法的作用。故选 B 项。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唯一方式 B.法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是法的不同层次的本质属性C.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意志性,可能导致法的“唯意志论”D.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的交互行为解析:解析:法律并非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唯一方式,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方式还有其他方式,比如执政党的政策。可见,A 项表述错误。故选 A 项。4.下列关于法的规范作用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评价作用针对的
14、是本人的行为B.指引作用针对的是他人的行为C.教育作用针对的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D.评价作用的主体既包括法律专门授权的机关、组织及其成员,也包括普通主体 解析:解析:指引作用的对象是本人的行为,评价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可见,A、B 项表述颠倒了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针对的对象,故 A、B 项表述错误。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可见,C 项表述混淆了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针对的对象,故 C 项表述错误。法的评价作用的形式主要有专门评价和社会评价。前者是指经法律专门授权的国家机关、组织及其成员对他人的行为所作的评价,如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对人们行为所作的裁判或
15、决定,其特点是代表国家,具有国家强制力,产生法律约束力,因此又称效力性评价。后者是指普通主体以舆论的形式对他人行为所作的评价,其特点是没有国家强制力和约束力,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因此又称为舆论性评价。可见,D 项表述正确。故选 D 项。5.下列关于法律局限性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法律的前瞻性意味着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无限的B.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制定的法律是恶法C.缺乏对法律自觉遵守的思想道德风尚和习惯影响着法律的有效实施 D.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律的实施没有影响解析:解析:法律具有前瞻性,但不能据此推断出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无限的,因为法律的调整范围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
16、的。法律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可见,A 项表述不成立。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制定的法律会有不科学、不完善之处,但不能据此推断出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制定的法律是恶法。可见,B 项表述不成立。法总是十分依赖其外部条件,其作用总是容易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的因素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执法机关的工作状况、各级领导干部及普通公民的法律观、传统法律文化等。可见,C 项表述成立,D 项表述不成立。据此,选 C 项。6.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2.00)A.法的作用的本质是国家意志和社会经济状况运作的具体表现B.将法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
17、用是英国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拉兹首先提出的C.依据法的作用的途径,可以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D.法的规范作用是目的,法的社会作用是手段解析:解析:法的作用的实质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1)国家意志的运作;(2)社会经济状况的运作。可见,A 项表述成立。一切社会法的作用都可以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的观点是由英国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拉兹首先提出来的。故 B 项表述成立。法的作用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依据作用范围,分为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依据作用结果的状态,分为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依据作用的途径,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依据作用的效果,分为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可见,C 项
18、表述不成立。故选 C 项。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是目的和手段关系: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来看,法具有规范作用;从法的本质和目的来看,法具有社会作用;其中,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法的规范运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法的社会作用。可见,D 项表述成立。7.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2.00)A.法律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起着根本性的作用B.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能够引起法律的革新D.在正义和效率发生矛盾时,应当坚持效率第一原则 解析:解析:就法律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来说,法律与秩序表现为一种相互生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
19、面,法律的产生基于社会对于秩序的需求,是社会内在规律的表达;另一方面,法律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可见,A 项表述成立。马克思指出,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强调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因为法律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因为法律是人们行为本身必备的规律,是人的生活的自觉反映。可见,B 项表述成立。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能够引起法律的革新。正义作为法律的最高目的,作为区别良法与恶法的标准,始终是法律进化的精神动力。可见,C 项表述成立。正义与效率存在一
20、种紧张关系。注重正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效率。从实质正义的角度看,社会财富应该平均分配或至少兼顾弱者的需要,以维护事实上的平等;从形式正义即起点公平、条件公平的角度看,社会关系主体应有公平的机会与条件增加自身的财富。可见,D 项表述不成立。故选D 项。8.下列选项中,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的是( )。(分数:2.00)A.刑法 B.民法C.行政法D.民事诉讼法解析:解析: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故选 A 项。民法一般不具有溯及力,采取从旧原则,民法溯及既往,必须要有法律规定。行政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也采取从旧原则,即一般不溯及既往。注意:有利追溯原则在刑法领域体现明显,这不能
21、适用于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领域,除非法律另有规定。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行政规章是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B.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一般高于部门规章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分类仅仅适用于不成文宪法国家解析:解析: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并非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都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故 A 项表述错误。在我国法律效力的等级体系中,并没有对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作出等级排序,但对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作出了规定。不能认为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部门规章,但也不能认定部门
22、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可见,B 项表述错误。根据宪法第 116 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据此,C 项表述正确。故选 C 项。由于不成文宪法制国家中,宪法的效力和普通法律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分类仅仅适用于成文宪法制国家,而不适用于不成文宪法制国家。可见,D 项表述错误。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分数:2.00)A.判决书 B.地方性法规C.自治条例D.军事法规解析:解析: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可以概括为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的法律渊源。正式意义的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
23、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军事法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等。判决书属于判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属于法律适用的结果,故选 A 项。11.下列选项中属=f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分数:2.00)A.某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B.某高校制定的大学生行为守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条例 D.甲、乙两公司依法签订的购销合同解析:解析: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区别的关键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是由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具有反复适用的效力,因而具有普遍性。故选 C 项。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仅针对特定人、特定的事有效,属于法的适用的结
24、果。行政处罚决定书、判决书、调解书、裁决书等,都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故排除 A 项。大学生行为守则既不是规范性法律文件,也不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故排除 B 项。甲、乙两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仅在当事人之间有效,不具有普遍性,故排除 D 项。1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是( )。(分数:2.00)A.特别行政区的法律B.行政规章C.习惯和执政党的政策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解析:解析:当代中国法律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以及有关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故 A、B
25、、D 项都属于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习惯和执政党的政策不是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渊源,但属于我国非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故选 C 项。13.下列有关法律渊源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2.00)A.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B.法的实质意义的渊源是正义标准 C.法的形式意义的渊源就是指法的效力渊源D.我国的法律渊源是以制定法为主解析:解析:在中外法学中,法律渊源一词有多种含义,如法的历史渊源、理论渊源、形式渊源、文件渊源等。从历史渊源看,大陆法系法律体系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故 A 项表述成立。法的实质意义上的渊源是指法的真正来源、根源和发源,是法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而
26、不是正义标准、理性学说,故 B 项表述不成立,选 B 项。常用的法律渊源的概念中,是法的形式渊源。法的形式渊源是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即法的效力渊源。故 C 项表述成立。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的法律渊源。故 D 项表述成立。14.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 B.道德原则是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C.法理学说是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D.制定法并非英美法系国家的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解析:解析:法的形式意义的渊源包括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和非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从世界范围看,法律的正式渊源通常包
27、括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和国际条约等。间接渊源又称为非正式意义上的渊源或非法定渊源,如习惯、判例、宗教规则、法律学说、道德原则等。英美法系国家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包括制定法和判例法。故 A 项表述成立,D 项表述不成立。据此,选 A 项。道德原则不能成为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故 B 项表述不成立。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渊源主要是制定法,法理学说不能成为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故 C 项表述不成立。15.地方性法规是指( )。(分数:2.00)A.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C.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
28、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D.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解析:解析: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适用于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发布适用于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在不同宪法
29、、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经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可见,选 D 项。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6.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7.下列表述中,属于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作用的是( )。(分数:2.00)A.维护最低限度的社会治安 B.保护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C.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D.保护消费者权益 解析
30、:解析: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上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1)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2)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3)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维护最低限度的社会治安是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的表现之一。故选 A 项。保护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故选 B 项。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是法律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作用的体现,而不是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作用的体现。故不选 C 项。保护消费者权益属于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的体现之一。故选 D 项。18.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差异表现在( )。(分数:2.00)A.考察基点不同 B.作用对象不
31、同 C.存在方式不同 D.发挥作用的前提不同 解析:解析: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在考察基点、作用对象、存在方式以及发挥作用的前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故 A、B、C、D 项全选。19.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有效的买卖合同。在合同中约定,甲于合同签订 30 天后向乙提供 50 屯优质小麦,用以生产面包。乙在该合同签订后第二天又与丙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乙将 50 巨小麦制成面包后将全部出售给丙。从这两个合同中可以看出,对于乙的行为,法律显示出的规范作用包括( )。(分数:2.00)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解析:解析:对乙而言,签订了两个合同,他由此享有根据该合同以及合
32、同法而应有的权利,同样也因此必须履行义务,这反映了法律的指引作用,即指引本人去履行义务或者指引本人享有权利。故选 A 项。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比如合同双方当事人根据合同法分别进行的预测。可见,本题表述的情形也体现了预测作用。故选 C 项。20.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包括( )。(分数:2.00)A.定义排除原则 B.优先性原则 C.比例平衡原则 D.合目的性原则解析:解析:处理法的价值冲突的主要原则包括定义排除原则、优先性原则、比例平衡原则和综合运用原则。可见,选 A、B、C 项
33、。合目的性原则是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而不是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则。故不选 D 项。21.关于法律溯及力,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溯及力问题不属于法律适用的问题B.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 C.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 D.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解析:解析: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属于法律适用的原则,而非归责原则。故A 项表述错误。法溯及既往的原因有二: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
34、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这不仅侵害人权,也违反正义的原则。但法不溯及既往是一般性要求,它也存在例外,如在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可见,B、C 项表述正确,故选 B、C 项。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主要解决新旧法的适用和新法溯及力问题,属于法律适用的原则,而不是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故 D 项表述错误。22.在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 )。(分数:2.00)A.国家权力机关发布的个别性文件 B.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法律文件C.其他社会组织发布的文件D.司法判决 解析:解析: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国家机关在适用法的过程中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个别性文件,如判决书、调解书、裁
35、定书、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命令等。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具有规范性法律文件所具有的普遍适用和反复适用的效力,但这种个别性文件能够针对特定的人、事件或场合具有法律效力,它是法律适用的结果。可见,选 A、D 项。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法律文件,如果不是针对特定的人、事件或场合,可能就是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就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故不选 B 项。社会组织发布的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被适用,更谈不上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故不选 C 项。23.下列关于备案制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
36、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C.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备案D.部门规章报国务院备案 解析:解析:备案制度有如下规则: (1)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3)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4)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37、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5)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可见,A、B、D 项表述成立,C 项表述不成立。 据此,选 A、B、D 项。24.确立法律效力等级的原则有( )。(分数:2.00)A.宪法至上原则 B.等级序列原则 C.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D.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解析:解析:确定法律效力等级的原则包括宪法至上原则、等级序列原则、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和后法优于前法原则。故 A、B、C、D 项全选。25.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2.00)A.法律应使人知晓,不知者不为罪 B.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C.
38、在现代社会,法律完全不具有溯及力 D.法的效力高低取决于其强制性程度 解析:解析:“不知者不为罪”不成立,如果该论断成立,则任何人违法后都可以主张不知法而免责。故A 项表述不成立。法律只有经过公布才具有法律效力。故 B 项表述能够成立。法律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也有例外。立法法第 84 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可见,C 项表述过于绝对,表述不能成立。法的效力高低,不是取决于其强制性程度,而是取决于其制定机关以及制定程序。故 D 项不能成立。26.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需要报请省级人大
39、常委会批准后方能实施或生效的是( )。(分数:2.00)A.省级人民政府规章B.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 C.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D.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规章解析:解析:省级人民政府规章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后无须报请批准,故不选 A、D 项。根据立法法第 63 条第 2 款、第 66 条第 1 款规定,选 B、C 项。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7.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28.简述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联系和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联系。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来看,法具有规
40、范作用;从法的本质和目的来看,法具有社会作用。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其中,法的规范作用是手段,法的社会作用是目的,法的规范运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法的社会作用。 (2)区别。 考察基点不同。法的规范作用是基于法律的规范性特征进行考察的;而法的社会作用是基于法的本质、目的和实效进行考察的。 作用对象不同。法的规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而法的社会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 存在方式不同。法的规范作用是一切法所共同具有的;而法的社会作用则依据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而有所差别。 所处的层面不同。法的规范作用具有形式性和表象性;而法的社会作用则具有内容性和本质性。 发挥作用的前提不
41、同。实现规范作用的前提是颁布法律;而实现社会作用的前提是法被运用、被实施,通过人们的法律行为产生一定的法律关系,从而实现其社会作用。前者是在静态中发生的,后者是在动态中发生的。)解析:29.简述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机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价值位阶原则。价值位阶原则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律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先于在后的价值。就法律价值而言,法律的主要价值或基本价值如秩序、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与非基本法律价值的位阶顺序不是并列的。当基本价值与非基本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应以基本价值为优位;而基本价值之间有冲突时,人权和正义作为法治保障的核心和标尺,具有重要的价值
42、地位,这与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精神相符合,它也是正义原则的具体体现。 (2)个案平衡原则。即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律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要基于个案的基本情况作出适当的平衡,同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便利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3)比例原则。即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律价值不可避免侵犯某一法益时,不得逾越达到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 (4)人民根本利益原则。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中的根本价值原则,即以是否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来解决一些存在重大疑难的法律价值冲突问题。它也可以作为价值位阶原则的补充和保障。)解析:30.简
43、述确立法律规范效力等级的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宪法至上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其他法律的制定依据。在实施宪政的国家,任何没有宪法依据的法律都没有法律效力,任何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都应当被废止。同时,宪法具有普遍约束力,一个国家中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都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否则,该行为不仅不具有法律效力,还应当承担违宪责任。 (2)等级序列原则。法律的效力等级可以通过法律位阶加以明确。法律位阶是指在正式的法律渊源中各类法律的效力等级关系,以及某一类法律在效力等级体系中的地位。效力较高的法律相对于效力较低的法律,就是上位法;效力较低的法律相对于效力较高的法律,
44、就是下位法。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这就是等级序列的基本原则。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当同一主体在某一个领域里既有一般法,又有不同于一般法的特殊法律时,特殊法的适用效力高于一般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仅适用于同一主体制定的法律中,对于不同主体制定的法律,首先应根据宪法至上原则和等级序列原则确定其效力。 (4)后法优于前法原则。同一制定机关在不同的时间里关于同一事项制定了两个以上的法律时,后制定的法律效力高于先制定的法律,在适用时应当优先考虑。)解析: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1.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