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104.50KB ,
资源ID:1388580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885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17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17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17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18 世纪后期,德国在夸美纽斯和法同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是(分数:2.00)A.泛爱学校B.实科中学C.骑士学校D.城市学校2.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是(分数:2.00)A.洛克B.卢梭C.培根D.斯宾塞3.历史上出现的“培养绅士”、“为现世完美的生活作准备”等教育目的都是外在目的,这种外在目的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使教育成为了这种外在目的的附属物。这是( )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杜威4.学记中

2、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指的是现在教学中的(分数:2.00)A.系统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旨在揭示研究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理论的教育研究是(分数:2.00)A.教育事实研究B.教育价值研究C.应用研究D.基础研究6.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的确认文献真实性的方法是(分数:2.00)A.外审法B.逆查法C.内审法D.引文查找法7.“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提出这种“随人分限所及”教育原则的是(分数:2.00)A.王守仁B.朱熹C.王充D.韩愈8.近代由“庚子赔款”设立的学校是(分

3、数:2.00)A.清华学堂B.学海堂C.京师大学堂D.万木草堂9.推动了美国的公立学校运动,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是(分数:2.00)A.杜威B.蒙台梭利C.贺拉斯曼D.弗兰克林10.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是( )的颁布(分数:2.00)A.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B.教育敕语和中学校令C.学制令和教育基本法D.中学校令和学制令11.教师与学生的几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分数:2.00)A.合作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教育关系12.下列选项中,可以代表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教育改革重点的是(分数:2.00)A.民主教育和生计教育B.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C.生计教育和师范

4、教育D.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13.杜威认为文化过于庞杂,不能全盘吸收,必须通过教育进行简化,吸取其最基本的内容。这体现的是(分数:2.00)A.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B.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C.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D.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1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当小明看到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同学经过努力但考试仍然失败了,小明的自我效能感一定会增强B.小芳一直不认真听课,她只有不仅认识到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真正认真听课C.老师交给小华一件需要单独完成的非常艰难的任务,尽管小华努力了,但仍然失败了,这个失败一定会让小华降低自我效能

5、感D.学生对于考试失败的归因方式,不会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评价15.古希腊的课程中由“智者”倡导的是(分数:2.00)A.“六艺”B.“七艺”C.“四艺”D.“三艺”16.小李放学之后认真地预习明天数学老师要讲的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认真分析和思考这些公式的推理过程,小李对这些函数公式的理解属于(分数:2.00)A.陈述性知识的理解B.程序性知识的理解C.策略性知识的理解D.图形知识的理解17.在课程评价模式中,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该是广义的,应有助于方案的改进,不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评价的最大目的在于为学校行政人员、校方领导以及学校的教师们提供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对方案加以修订

6、的是(分数:2.00)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B.差距模式C.CSE 评价模式D.CIPP 评价模式18.自我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内在动力是(分数:2.00)A.自我调控能力B.自我评价能力C.自我期望能力D.自我认识能力19.确定了“两基”、“两全”和“两重”为教育发展总目标的是(分数:2.00)A.1951 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9 年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设计了“两难故事法”用以测定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阶段的是(分数:2.00)A.科尔伯格B.皮业杰C.哈明D.奥苏伯尔21.创造性思维通

7、常更多地或首先表现在(分数:2.00)A.发散性B.再造性C.聚合性D.统合性22.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是(分数:2.00)A.劳动教育B.美育C.形成科学的世界观D.高尚的道德23.“自主对羞怯”这个发展任务属于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数:2.00)A.6 岁12 岁B.3 岁6 岁C.18 个月3 岁D.12 岁18 岁24.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的教学方法是(分数:2.00)A.导师制B.五段教学法C.设计教学法D.导生制25.下列关于样本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样

8、本要有代表性,这样一来,由样本特征推断的总体特征才有一般性,对总体的研究成果才有推广价值B.样本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减少抽样误差,取得比较精确的数据C.在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而且所抽取的样本较小的时候,经常采用的取样形式是系统随机抽样D.当已知研究总体由不同性质的几个部分组成,要使抽取的样本能客观反应总体的结构特征,可以采用系统随机抽样26.在分组教学制中,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组教学的是(分数:2.00)A.能力分组B.内部分组C.作业分组D.外部分组27.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明确提出“天子亦遂不敢自为

9、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的是(分数:2.00)A.颜B.黄宗羲C.王夫之D.魏源28.有关夸美纽斯所提出的教学原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夸美纽斯关于教学原则的一些主张,已经形成了一个教学原则体系,是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B.提出了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认为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问上取得进步,能力得到发展C.在教育史上首次对直观教学进行了理论论证,反对单纯的书本教学,强调学习应当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将文字的学习放在第二位D.认为衡量教学是否彻底的标准是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9.在做问卷调查时,问卷的回收率达到

10、( )时,其结果才可以作为研究结果的依据。(分数:2.00)A.30%左右B.60%65%以上C.70%75%以上D.50%以上30.标准化水平高,便于统计、分析和比较的访谈是(分数:2.00)A.集体访谈B.纵向型访谈C.非结构性访谈D.结构性访谈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陶行知的教育实践的是(分数:2.00)A.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B.创办了“山海工学团”C.创立了“小先生制”D.筹建了“晓庄学校”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一定也是高效度的测量B.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C.追求测量的信度不会损害或降低测量的效度D.缺乏信度的测量不一定是无效度

11、的测量3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赫尔巴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并努力建设使之成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家B.赫尔巴特将道德教育的目的分为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C.赫尔巴特确定教育过程的顺序是管理、道德教育和教学D.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激发学生企图扩充知识的兴趣34.人的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是(分数:2.00)A.环境B.遗传素质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D.教育35.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分数:2.00)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3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

12、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是(分数:2.00)A.太学B.国子监C.国子寺D.西门学37.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分数:2.00)A.仁B.礼C.兼爱D.忠38.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是(分数:2.00)A.精细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元认知策略D.认知策略39.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为了克服课程类型过分单一、科目设置比重失衡的弊端,要注意实现的是(分数:2.00)A.课程结构的综合性B.课程结构的均衡性C.课程结构的选择性D.课程结构的立体性40.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

13、的改造”B.“从做中学”是杜威的教学理论及其基本原则C.“从做中学”是杜威教育理论乃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D.杜威认为课程中占中心位置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41.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是(分数:2.00)A.设立国学和乡学B.官师合一C.“六艺”教育D.小学和大学的开设42.察举制的正式确立在(分数:2.00)A.西周B.汉朝C.魏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43.为了检讨教育研究活动本身的目的、性质、价值、知识结构等而形成的教育学观,称为(分数:2.00)A.元教育学B.教育学史C.教育逻辑学D.教育未来学44.17 世纪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进入了(分数:

14、2.00)A.教育研究的变革时期B.形成独立学科时期C.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D.直觉观察时期45.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是(分数:2.00)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蔡元培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45.00)46.教育方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分数:15.00)_47.学校教学主要关注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二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分数:15.00)_4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为,同化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通过同化,儿童的认知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分数:15.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75.00)49.

15、简述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分数:15.00)_50.简要分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分数:15.00)_51.简述“朱子读书法”。(分数:15.00)_52.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错误概念的策略。(分数:15.00)_53.简述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分数:15.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90.00)54.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样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学生:(垂着头坐下,不安地在作业本上画着线条)教师甲:(很生气地)某某

16、,抬起头来,已经不会了,还不抬头看我怎么讲,真是差劲!这样能学会才怪!教师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我在这里放了一个道具,当时你们是怎么回答的?学生:(思索片刻,还是答不出来,表现出紧张局促)教师乙:(微笑、和蔼地)那我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想想,答案应该是什么啊?学生:(激动地,差点跳起来)啊!我想起来了,是(答案正确,但是表述不清晰,且过于口语化)教师乙:(很兴奋,鼓励地)对对对,一点都没有错,如果再换一种说法,比如把咱们学过的加到你刚才的答案里,该怎么说好一些呢?学生:(稍微思考了一下,有点兴奋地)我知道了,是(比较完整准确地说出

17、了答案)教师乙:(很兴奋)对呀!你看你多棒!学生:(笑着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目光热切,听课非常认真)材料二: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要是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1) 材料一的两位教师对学生“坐下”的处理方式不同,你赞同哪种?这一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什么?运用这一原则的要求是什么?(2) 材料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什么?运用这一原则的要

18、求是什么?(3) 材料二体现的师生关系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分数:30.00)_55.简述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分数:30.00)_56.本题为必选题,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用相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某市的红太阳初级中学举行了一场有关地球环境保护的演讲比赛,小红和小芳都参加了演讲,但是两人都没有通过预赛。过后,小红一想起这件事情就愁眉苦脸,不愿意和任何人提起,并且,学校里再有类似的活动都拒绝参加,在老师和家长的说服和鼓励下依旧不愿意再参加这类活动,认为上次的失败很丢脸,也坚持认为自己天生没有演讲的能力。小芳则截然相反,预赛结果公布以后,她主动跟妈妈说:“不管我有没有通过预赛,在准备这

19、次比赛的时候,我查询了许多环境保护的资料,懂得了很多,而且,我在参赛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会继续加油的。”自此,小芳积极参加各类相似的比赛,并把每次参赛的收获和体会总结下来,写在日记本上,还买了演讲与口才等有关演讲的材料进行阅读,目的是提高演讲的能力,她的进步很快。某英语教师想研究电视教学对高一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就在高一学生中随机取样,形成两个等组,再随机指派实验组,进行电视教学,控制组仍按常规进行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后测,将获得的分数值用独立样本 T 经验进行分析。请问该英语教师采用的是哪种教育实验类型?其格式及优缺点是什么?(分数:30.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

20、综合考试-17 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18 世纪后期,德国在夸美纽斯和法同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是(分数:2.00)A.泛爱学校 B.实科中学C.骑士学校D.城市学校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 1718 世纪的德国教育。18 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组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的创始人是巴西多,提出了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广泛。2.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是(分数:2.00)A.洛克

21、 B.卢梭C.培根D.斯宾塞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洛克的教育思想。洛克著了教育漫话一书,从理论上为英国的“绅士教育”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3.历史上出现的“培养绅士”、“为现世完美的生活作准备”等教育目的都是外在目的,这种外在目的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使教育成为了这种外在目的的附属物。这是( )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杜威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主要理论中的外在目的论。杜威把教育目的分为两类:一是内在目的,即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或者教育活动本身的具体的目的;二是外在目的,即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或者外界强

22、加给教育活动的一般的、终极的目的。他反对的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一般的目的”、“终极的目的”,赞成“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具体的目的”。根据杜威的观点,凡是教育过程本身之外的目的都是外在的目的。历史上出现的“培养绅士”、“为现世完美的生活作准备”等教育目的都是外在目的。这种外在目的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而是使教育成为这种外在目的的附属物。4.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指的是现在教学中的(分数:2.00)A.系统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也叫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

23、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指的是现在教学中的系统性原则。5.旨在揭示研究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理论的教育研究是(分数:2.00)A.教育事实研究B.教育价值研究C.应用研究D.基础研究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其任务,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事实研究和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主要揭示“是什么”的问题。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

24、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增进人类知识;应用研究旨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途径。6.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的确认文献真实性的方法是(分数:2.00)A.外审法 B.逆查法C.内审法D.引文查找法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确认文献的真实性主要运用两种方法,分别是外审法和内审法。外审法也称为外部考证,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即“辨伪”和“证真”。内审法也称内部考证,旨在确定史料本身的意义,评判其正确性与可靠程度。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包括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逆查法是按照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引

25、文查找法又称为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7.“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提出这种“随人分限所及”教育原则的是(分数:2.00)A.王守仁 B.朱熹C.王充D.韩愈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中,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就要按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他把这种量力而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8.近代由“庚子赔款”设立的学校是(分数:2.00)A.清华学堂 B.学海堂C.京师大学堂D.

26、万木草堂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清末新政时期的留学教育。1901 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付各国战争赔款共计白银 4.5 亿两,从 1902 年到 1940 年分 39 年还清,本息总计达 9 亿多两,因事出中国庚子年,史称“庚子赔款”。为了更好地实现美国在华利益,美国试图以“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1908 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 1909 年起,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款发展留美教育。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相关国家仿效,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

27、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清华学堂学生经过 8 年的高强度学习,到美国后一般可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大部分人都能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回国。清华学堂对提高中国留美学生的层次和系统引入西学起到了重要作用。9.推动了美国的公立学校运动,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是(分数:2.00)A.杜威B.蒙台梭利C.贺拉斯曼 D.弗兰克林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美国近代教育制度中的公立学校运动。19 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都是私立或教会办的。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大量外来移民的增加,19 世纪 30 年代,美国掀起了一次普及公立学校的运动,这也是一次重要的义务教育运动,贺拉斯曼是重要的推动者

28、。公立学校运动是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有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公立学校运动最初发生在初等教育领域,其主要特点:一是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二是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强迫入学,强迫入学的年龄与入学时间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行逐步延长;三是采用免费教育的手段促进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展。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期,公立学校主要在中学,公立中学实行免费原则,为更多地人提供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10.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是( )的颁布(分数:2.00)A.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B.教育敕语和中学校令C.学制令和教育基本法D.中学校令和学制令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

29、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战后日本采取了经济兴邦的战略,1947 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两个教育法案,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教育指明了方向,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1872 年颁布的学制令,确立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即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中学校令在 1886 年颁布,为中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范。1890 年颁布教育敕语,表明日本的教育开始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日本的民族意识培养结合起来,以适应日本社会各方面急速发展的需要,日本教育的发展转向强调民族主义和加强国家对各类教育的控制。11.教师与学生的几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分数:2.00)A.合作关系B.心理关系C.

30、社会关系D.教育关系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类型。师生关系的类型有三种:(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师生之间的社会关系是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与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等。师生的社会关系是规范性的,是人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映。(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师生的教育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的关系。(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

31、构成的内在联系,包括人际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个性关系等。综上所述,师生关系可分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其中教育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其他师生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社会关系是一种背景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身份和角色在教育教学中的直接反映,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的特点,常以比较强硬的方式投射到师生之间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之中。心理关系是教育关系的基础和深化,常以内隐方式、感性方式反映社会关系并直接影响教育关系,与前两种关系相比,它具有情景性、弥散性等特点。12.下列选项中,可以代表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教育改革重点的是(分数:2.00)A.民主教育和生计教育B.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

32、” C.生计教育和师范教育D.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战后美国的教育改革。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教育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如中小学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缺乏基础训练等,针对这些问题,7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出现了两个概念: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 1971 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他提出,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社会的教育。“返回基础”是 1976 年开始的,在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倡导和推动下进行,是 70 年代后期美国教育改革的主流。13.杜威认为文化过于庞杂,不能全盘吸收,必须通过教育进行简化,吸取其最基本的内容。这体现

33、的是(分数:2.00)A.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B.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C.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D.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和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必须对浩瀚的文化作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题干中杜威认为文化过于庞杂,不能全盘吸收,必须通过教育进行简化,这个简化的过程就是对文化进行选择的过程,经过选择、简化之后,再吸取内容。故答案选 D。1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分数:

34、2.00)A.当小明看到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同学经过努力但考试仍然失败了,小明的自我效能感一定会增强B.小芳一直不认真听课,她只有不仅认识到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真正认真听课 C.老师交给小华一件需要单独完成的非常艰难的任务,尽管小华努力了,但仍然失败了,这个失败一定会让小华降低自我效能感D.学生对于考试失败的归因方式,不会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评价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动机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行为的先行因素就是期待,班杜拉认

35、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一种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去实施该活动。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直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的唤起。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如果任务艰难,或者个人没有付出多少努力

36、,或者没有什么外力援助,这时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但这时的失败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15.古希腊的课程中由“智者”倡导的是(分数:2.00)A.“六艺”B.“七艺”C.“四艺”D.“三艺”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希腊古典时期的教育。“智者”倡导了“三艺”,具体为文法、修辞学、哲学这三门学科。柏拉图提出了“四艺”,具体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四门学科。在此之后“三艺”和“四艺”常被合称为“七艺”。16.小李放学之后认真地预习明天数学老师要讲的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

37、切公式,认真分析和思考这些公式的推理过程,小李对这些函数公式的理解属于(分数:2.00)A.陈述性知识的理解 B.程序性知识的理解C.策略性知识的理解D.图形知识的理解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知识的理解的类型。知识的理解按知识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1)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包括对言语、符号的理解;对概念的理解;对科学原理(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的理解。(2)程序性知识的理解:是指对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的操作活动的理解。(3)策略性知识的理解:是指对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4)图形知识的理解:主要指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由基本图形寻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等。1

38、7.在课程评价模式中,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该是广义的,应有助于方案的改进,不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评价的最大目的在于为学校行政人员、校方领导以及学校的教师们提供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对方案加以修订的是(分数:2.00)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B.差距模式C.CSE 评价模式D.CIPP 评价模式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课程评价模式中的 CIPP 模式。CIPP 评价模式是由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及其同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确立起来的。斯塔弗尔比姆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是广义的,不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评价应该有助于方案的管理与改进。评价的最大目的在于为学校行政人员、校方

39、领导以及学校的教师们提供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对方案加以修正。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或内容: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18.自我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内在动力是(分数:2.00)A.自我调控能力B.自我评价能力C.自我期望能力 D.自我认识能力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由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自我期望能力是自我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内在动力。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它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19.确定了“两基”、“两全”和“两重”为教育发展总目标的是

40、(分数:2.00)A.1951 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1999 年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 1949 年以来我国的学制。1993 年 2 月 13 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有:(1)确定了 20 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2)调整教育结构。(3)改革办学体制。(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

41、生就业制度。(5)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20.设计了“两难故事法”用以测定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阶段的是(分数:2.00)A.科尔伯格 B.皮业杰C.哈明D.奥苏伯尔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设计了“两难故事法”用以测定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即:前习俗道德水平(阶段 1惩罚与服从,阶段 2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习俗道德水平(阶段 3人际协调,也称“好孩子”,阶段 4维护权威或秩序);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 5至上的权力、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 6普遍性伦理原则)。21.创造性思维通常更多地或首先表现在(分数:2

42、.00)A.发散性 B.再造性C.聚合性D.统合性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和再造性思维相对的思维。创造性思维通常更多地或首先表现在发散性上。22.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是(分数:2.00)A.劳动教育B.美育C.形成科学的世界观D.高尚的道德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论述最集中最深刻的观点,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

43、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道德教育应在教育任务中占有统帅全局的地位。他把智育视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认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是智育的核心。要使青少年得到和谐发展,具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有美的教育。劳动教育是贯穿苏霍姆林斯基全部教育活动与理论体系的根本任务与原则要求,也是完成他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目的的一个主要支点。23.“自主对羞怯”这个发展任务属于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数:2

44、.00)A.6 岁12 岁B.3 岁6 岁C.18 个月3 岁 D.12 岁18 岁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埃里克森认为各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分别为:出生18 个月(信任对怀疑)、18 个月3 岁(自主对羞怯)、36 岁(主动感对内疚感)、612 岁(勤奋感

45、对自卑感)、1218 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成年初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老年期(完善感对绝望感)。24.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的教学方法是(分数:2.00)A.导师制B.五段教学法C.设计教学法 D.导生制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中国 20 世纪 20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设计教学法是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以杜威的“从做中学”的理论为出发点创立的。1919 年秋正式在南京高师附小试行。1921 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了推行小学校设计教学方案,提议此法为“教学良法”,号召全国各地小学推行设计教学法。于是其试验从南京、江苏、上海迅速扩展到全国,到

46、 1922-1923 年形成高潮。25.下列关于样本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样本要有代表性,这样一来,由样本特征推断的总体特征才有一般性,对总体的研究成果才有推广价值 B.样本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减少抽样误差,取得比较精确的数据C.在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而且所抽取的样本较小的时候,经常采用的取样形式是系统随机抽样D.当已知研究总体由不同性质的几个部分组成,要使抽取的样本能客观反应总体的结构特征,可以采用系统随机抽样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样本和抽样。样本并不是越大越好,样本数量大,抽样误差减少,但过失误差会增大。样本要有代表性,这样一来,由样本特征推断的总体特征才有一般性,对总体的研究成果才有推广价值。在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而且所抽取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