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 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真题历史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量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解析: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过着定居生活。故答案选 D。 答案: D 2.战国秦
2、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分析选项可知 B 符合题意。 答案: B 3.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宋朝,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吃占城稻米饭 B.
3、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 C.品评清明上河图 D.看到回族人用纸币购物 解析:元朝曾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汗、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分析四个选项,可见 ABC 符合宋朝的史实,故答案选 D。 答案: D 4.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当时士大夫不屑一顾,后来乾隆帝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更不敢印行。 1687 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造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主要 是( ) A.
4、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B.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C.二人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同 D.二人的个人影响力不同 解析:明末的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朝末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人们的思想落后; 1687 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的时候,英国的资本主义已获得初步发展,受文艺复兴和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所以牛顿的著作受到学术界的赞颂。故选 B。 答案: B 5.下列哪一城市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 ) A.厦门 B.深圳 C.广州 D.上海 解析:鸦
5、片战争中, 1842 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 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可见厦门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故答案选择 A。 答案: A 6.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停止内战的意向 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
6、的到来 A. B. C. D.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945 年 8 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945 年 10月 10 日,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躂,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进国共合作 抗日局面的出现。重庆和谈和张学良将军无关,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不是重庆和谈的影响,
7、可见 D 符合题意。 答案: D 7.“ 给力”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之一 ,意即特别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等。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 ,下列最令中华民族“给力”的时间是( ) A.1911 年 10 月 10 日 B.1937 年 7 月 7 日 C.1945 年 8 月 15 日 D.1949 年 4 月 23 日 解析: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 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据此分析可知 AB
8、D 均不符合题意,而 C 的发生的事件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8.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 A. B. C. D. 解析: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形成燎原之势,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 A。 答案: A 9.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五四”学生示威
9、游行 开国大典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A.民主革命之路 B.民族复兴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之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图片“五四”学生示威流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从此走上富强的道路。分析选项, B 符合题意。 答案: B 10.我国能够成功地于 1997 年和 1999 年分别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
10、国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壮大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根本原因。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为香港和澳门回归提供了条件,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可见 B 符合题意。 答案: B 1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 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 上最长的河流 解析: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的古代埃及文明诞生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所以说尼罗
11、河孕肓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可见 C 符合题意。 答案: C 12.“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 A.美国 1787 年宪法 B.法国的人权宣言 C.英国的 权利法案 D.英国的人民宪章 解析:解题的关躂是题干中的“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这句话。超级大国指的是美国。二百年前的美国刚刚取得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制定了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故选择答案 A。
12、 答案: A 13.有人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在 19 世纪 40 年代“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是( ) A.工业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题干中出现的德国在 19 世纪 40 年代“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给我们提供了解题的重要信息。特别注意德国和 19 世纪 40 年代。第一次世界 大战发生在 20 世纪初,时间不符合,应该算在拷打世界范围内。巴黎公社发生在法国。工业革命发生在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最符合的应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在 1848 年,创立人是德国人
1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以 答案是 B。 答案: B 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认识。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奧匈帝国组成。三国协约由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答案选 A。 答案: A 15.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 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
14、,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 大林执政后, 1928-1937 年,苏联实行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1936 年,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15、题文材料体现的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故选 D。 答案: D 1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形成 B.欧盟的建立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欧盟的建立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 级格局终结,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形成、欧盟的建立都是历史史实,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根据史实得出的观点,故答案选 C。 答案: C 17.常德在战国时期属于( ) 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燕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战国时期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
16、知,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湖南常德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故此题选择答案 C。 答案: C 18.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起于唐,盛于宋。宋初中国四大书院中属于湖南的有( ) 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 石鼓书院 嵩阳书院 A. B. C. D. 解析: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位于中南重懷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石鼓书院与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故选 A。 答案: A 19.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湖南籍进步思想家是(
17、) A.谭嗣同 B.周敦颐 C.王船山 D.魏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 生对魏源的认识。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选 D。 答案: D 20.下列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属于湖南的有:( ) 毛泽东 刘少奇 朱德 彭德怀 罗荣桓 A. B. C. D. 解析:朱德( 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彭德怀( 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者
18、,军事家,共和国元帅,罗荣桓( 1902-1963),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湖南衡山县人, 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毛泽东( 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刘少奇( 1898年 11月 24 日 -1969年 11月 12 日),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共称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政治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故选 C。 答案: C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2
19、1.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友好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材料三 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 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 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
20、 材料四 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摘自 2014 年 3 月 28 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 ?开通于哪个朝代?( 2分) (2)材料二中 A 点和 B 点分别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和最远到达地,分别是哪里?( 2 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2 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与
21、哥伦布等人的航海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2 分) (5) 2013 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 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 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2 分) 解析: (1)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基础上,开通的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叫丝綢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綢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 (2)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
22、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405-1433 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汷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从刘家港出发,经历亚非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所以材料二中 A 点和 B 点分别是刘家港和非洲东海岸。 (3)分析材料三的“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可知郑和下西洋时不以中国是大国、强国自居,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 平等交流,公平交易等,这些是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欧迎的原因。 (4)分析材料四的“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结合第三问的分析,可知郑和下西洋是和亚非各国的和平友好交往,促进了中国与亚
23、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哥伦布等人的航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殖民掠夺, 其性质是殖民侵略。 (5)古代的丝綢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建设“丝綢之路经济带”的构想的提出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 :促进欧亚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答案: (1)丝绸之路;( 1 分) 西汉(汉朝)。( 1 分) (2)刘家港;( 1 分) 非洲东海岸(或木骨都束)。( 1 分) (3)不以大国、强国自居,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交流,公平交易等。 ( 2 分,符合题
24、意即可) (4)和平友好交往;( 1 分) 殖民侵略(殖民掠夺)。 (1 分) (5)促进欧亚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 分) 22.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 片 材料二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 VCD、 DVD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材料四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0 周年、第二
25、次世界大战爆发 75 周年。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贵国前总理勃兰 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定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摘自 2014 年习近平访问德国时的演讲 请回答: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三幅图片,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 分)根据图二、图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了大机器生产的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1 分)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2 分) (3)阅读材料三,试举一例说明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1
26、 分)你认为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2 分) (4)哪一次科技革命使德国开始成为制造强国?“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牵手合作顺应了当前世界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2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分析材料一图一,可以看出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速度太慢,供不应求,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这是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 1840 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为了给 商品寻找新的市场,英国在 1840 年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主要考査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27、 19 世纪 70 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的发明和应用,电力作为新能源和新动力进入生产领域,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以电力为能源, 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以内燃机为动力,德国的卡尔 本茨发明汽车。 (3)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利用网络人们可以发 布信息,进行网购,在网上聊天、阅读新闻,进行炒股等。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带来经济发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沉迷网络、核污染等。 (4)在第
28、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科学技术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开始成为制造强国。 20 世纪 80-90 年代,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牵手合作顺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 (1)直接原因: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生产工具的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意思相近即可)鸦片战争。 (2)电力;内燃机。 (3)生活方式的变化:发布信息(网购,聊天,阅读新闻,炒股等等。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晨迷网络,荒废学业, 科技用于战争,加大伤亡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4)第二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 三、
29、问答题(共 3 道小题,第 23 题 14 分,第 24题 13分,第 25题 13分,共 40分。) 2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出秦汉、隋唐、明清三个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 3 分 (2)中国历史上从长期分裂割据走 向统一的三个封建王朝是什么?你认为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 分 (3)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5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的阶
30、段特征,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的阶段 特征。 (2)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三个封建王朝有关知识的识记。秦朝建立于公元前 221年,它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实现了统一; 589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元建立于 1271 年,在 1279 年结束民族政权的并立,实现了统一。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主要原因有: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实力;有力的政治保障;有较强的军事势力。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1895 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
31、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和祖 国大陆第一次分离,是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4月 23 日,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由于国内矛盾,台湾和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 答案: (1)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封建社会的建立时期)。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2)秦朝,隋朝,元朝;原因: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 发展的趋势;经济发
32、展(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力的政治保障(制度、人物等有较强的军事势力。(言之有理,答对三点即可。) (3)两次分离:第一次, 1895 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第二次, 1949 年国民党兵攻占据台湾。一次回归: 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钼国怀抱。本质区别:第一次分离 是帝国主义侵占,第二次是国内矛盾(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所致。 24.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 3 分) (2)请你举出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历史人物及其反抗侵略的主要事
33、迹。( 6 分) (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 4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 1842 年中国被 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1895 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马关条约的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901 年清政府
34、和八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定,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本题主要考査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有关知识。鸦片战争之前, 1839年 6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 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邓世昌是中国的民族英雄。1865 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 1875 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 年,左宗棠采
35、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打败阿古柏。 1878 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阶层进行了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康有为、梁启超 领导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1911 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清末状元家:张謇实业救国。
36、 答案: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果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亦给分。) (2)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勇捐躯。 (3)戊戍变法(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张謇实业救国、五四运动亦可) 2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战争,同时也引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二战
37、”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 分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哪一年?为打败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政治上、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合作,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 分 (3)阅读下列材料: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 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
38、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分举出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境内的三例重大战役。 3 分 (4) 去年全国人 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请你概 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3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 战全面爆发。 (2)本题主要考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二战的战争规模进一
39、步扩大。 1942 年 1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 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为打败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政治上、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在政治上: 1945 年 2 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在军事上: 1944 年 6 月 6 日,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向德军发 动猛烈进攻,开辟了欧洲苏德战场外的第二战场;欧洲战争结束后,苏联对日作战;中美英在东南处对日作战等。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
40、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的压力,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境内的重大战役是: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长衡会战等。 (4)本题主要考査南京大屠杀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 1937 年 12 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剌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日军在南京共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砍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以上。 答案:
41、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 分)德国突然进攻波兰。( 1 分) (2)1942 年。( 1 分) 例:政治上,签署联合国 家宣言;雅尔塔会议召开。军事上,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联对日作战;中美英在东南亚对日作战等等。(政治、军事上各答一 例即可,共 2 分)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分)为打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 1 分) 发生在湖南境内的战役: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长衡会战等。(任意三个战役即可,共 3 分) (4)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日军在南京共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共 3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