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心理学-1-2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概念是思维的基本 _ 之一。(分数:1.00)A.过程B.环节C.阶段D.形式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 _ 。(分数:1.00)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3.看见一株牡丹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_ 。(分数:1.00)A.色觉B.知觉C.统觉D.视觉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主体对客体适应过程中,主体改变内部试图适应环境现实,这种现象称为 _(分数:1.00)A.平衡B.顺应C.同化D.成熟5.个体借助语言
2、传递信息的过程是 _ 。(分数:1.00)A.语言B.言语C.对话D.独白6.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_ 记忆。(分数:1.00)A.形象B.词语C.情绪D.动作7.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作 _ 。(分数:1.00)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幻觉D.时间错觉8.下列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_ 。(分数:1.00)A.保护性抑制B.超限抑制C.分化抑制D.外抑制9.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心理学家将短时记忆扩展为 _ 。(分数:1.00)A.工作记忆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程序记忆10.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是 _ 。(分数:1.00)
3、A.无脊椎动物B.低等脊椎动物C.高等脊椎动物D.灵长类动物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1.00)11.心理过程包括 1、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分数:1.00)12.在人类的活动中,情绪和情感是个人与他人的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 1 的作用。 (分数:1.00)13.在人的有意注意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脑的 1。 (分数:1.00)14.气质是受 1 影响最大的个体心理特征。 (分数:1.00)15.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 (分数:1.00)16.练习曲线是练习进程与 1 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 (分数:1.00)17.根据三元智力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
4、是由于个体对 1 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分数:1.00)18.在人类的活动中,情绪和情感是个人与他人的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 1 的作用。 (分数:1.00)19.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多血质、 1、胆汁质、抑郁质四种。 (分数:2.00)20.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1。 (分数:1.00)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1.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分数:5.00)_2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5.00)23.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
5、惯的区别。 (分数:10.00)_24.根据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谈一谈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分数:15.00)_考研教育心理学-1-2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概念是思维的基本 _ 之一。(分数:1.00)A.过程B.环节C.阶段D.形式 解析: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 _ 。(分数:1.00)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 解析:3.看见一株牡丹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_ 。(分数:1.00)A.色觉B.知觉 C.统觉D.视觉解析: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
6、,主体对客体适应过程中,主体改变内部试图适应环境现实,这种现象称为 _(分数:1.00)A.平衡B.顺应 C.同化D.成熟解析:5.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是 _ 。(分数:1.00)A.语言B.言语 C.对话D.独白解析:6.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_ 记忆。(分数:1.00)A.形象B.词语C.情绪D.动作 解析:7.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作 _ 。(分数:1.00)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 C.幻觉D.时间错觉解析:8.下列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_ 。(分数:1.00)A.保护性抑制B.超限抑制C.分化抑制 D.外抑制解析:9.20 世纪 8
7、0 年代以后,心理学家将短时记忆扩展为 _ 。(分数:1.00)A.工作记忆 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程序记忆解析:10.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是 _ 。(分数:1.00)A.无脊椎动物B.低等脊椎动物 C.高等脊椎动物D.灵长类动物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1.00)11.心理过程包括 1、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分数:1.00)解析:认识过程12.在人类的活动中,情绪和情感是个人与他人的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 1 的作用。 (分数:1.00)解析:信息交流13.在人的有意注意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脑的 1。 (分数:1.00)解析:额叶14.气质是受 1 影响
8、最大的个体心理特征。 (分数:1.00)解析:遗传15.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 (分数:1.00)解析:词16.练习曲线是练习进程与 1 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 (分数:1.00)解析:练习效果17.根据三元智力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 1 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分数:1.00)解析:信息18.在人类的活动中,情绪和情感是个人与他人的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 1 的作用。 (分数:1.00)解析:信息交流19.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多血质、 1、胆汁质、抑郁质四种。 (分数:2.00)解析:粘液质20.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
9、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1。 (分数:1.00)解析:内隐记忆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1.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气质按体液特征可以划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称为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
10、抑郁质。 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典型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多数人属于不同气质类型的混合型。 体液说仅仅是一种思辨的假定,但它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唯物主义倾向,并且有关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因此,体液说在气质问题的研究中仍然有它的价值。2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 (2)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知觉任务不
11、同,注意的范围就不一样。 (3)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要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5.00)23.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从表面上看,习惯和技能都是若干动作的组织体系,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一,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靠近,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第二,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比如,一个人养成了良好
12、的卫生习惯,每天早晨起来,不要别人提醒,也不要自己专门去想,就会去叠被子、扫地、刷牙、洗脸等等。而没有养成卫生习惯的人,则往往做不到这些。有的人一坐下来就把一只脚踩在椅子上,或者随地吐痰,这些都是坏习惯,都是在无意中形成的。习惯是把某种动作的组织情况越来越固定化。所以,养成好习惯,不用动脑子就去做符合规范的好事;形成坏习惯,不知不觉就做了不符合规范的坏事。 第三,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的任务联系起来的;习惯则只和一定的情境而没有和一定的任务相联系。由于技能和一定的任务相联系,所以需要时才那样做,不需要时就不那么做。也就是说,技能是由任务始动的,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
13、出现。习惯则只由一定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有些动作既可能是技能,也可能是习惯。比如写字,如果当作一种技能,则由一定任务所始动,所以需要时就写,不需要时就不写;如果某人养成了写字的坏习惯,一见到纸笔就乱画,这就是由一定情境来始动。两者显然是不同的。 第四,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作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要求的指标。给习惯作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如外受感觉(视、听觉等等)的反馈。只有这些外受感觉
14、的反馈,才能使人拿自己的动作或动作产品,去与标准动作或标准动作的产品进行对照(因为标准动作或标准动作的产品需要靠外受感觉才能被感知)。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即只要觉得这次动作所产生的动觉,和以前动作所产生的动觉相同,就会感到舒服。如果觉得不相同,就感到不舒服。24.根据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谈一谈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
15、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维果斯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第二,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第三,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