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外国文学史分类真题 4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最卓越的代表是 1。 (分数:2.00)2.著名长诗失乐园的作者是英国诗人 1。 (分数:2.00)3.莫里哀的悭吝人是根据古罗马戏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 1 改编的。 (分数:2.00)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2,分数:36.00)4.“三一律” (分数:3.00)_5.巴洛克文学 (分数:3.00)_6.“玄学派” (分数:3.00)_7.清教徒文学 (分数:3.00)_8.莫里哀 (分数:3.00)_9.启蒙主义文学 (分数:3.00)_1
2、0.感伤主义文学 (分数:3.00)_11.百科全书派 (分数:3.00)_12.狂飙突进运动 (分数:3.00)_13.墓园派诗派 (分数:3.00)_14.散文滑稽史诗 (分数:3.00)_15.哲理小说 (分数:3.00)_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35.00)16.试举例说明弥尔顿的失乐园与圣经的关系。 (分数:5.00)_17.简述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 (分数:5.00)_18.莫里哀的伪君子对古典主义的运用和突破。 (分数:5.00)_19.简要举例说明启蒙文学的特点。 (分数:5.00)_20.鲁滨逊漂流记在西方小说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分数:5.00)_21.论述格列
3、佛游记的主题。 (分数:5.00)_22.哥特式小说的艺术特征。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23.00)23.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莫里哀喜剧艺术的看法。 (分数:8.00)_24.恩格斯称鲁宾逊卢鲁索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试按此定性分析这个艺术形象。 (分数:8.00)_25.为什么说歌德的浮士德高度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浮士德人生的五个追求。分析浮士德所体现的人文理想。) (分数:7.00)_考研外国文学史分类真题 4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4、最卓越的代表是 1。 (分数:2.00)解析:弥尔顿2.著名长诗失乐园的作者是英国诗人 1。 (分数:2.00)解析:弥尔顿3.莫里哀的悭吝人是根据古罗马戏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 1 改编的。 (分数:2.00)解析:一罐黄金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2,分数:36.00)4.“三一律”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能迅速展开尖锐的冲突,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
5、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5.巴洛克文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 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匀称、和谐相对立。巴洛克文学起源于 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 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它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这类作品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语言雕琢浮夸。意大利的马利诺、西班牙的贡哥拉主义、法国的伏瓦蒂尔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学的代表。6.“玄学派” (分数:3.00)_正确答案
6、:()解析:“玄学派”指 17世纪流行于英国的一个文学流派,以约翰多恩为代表。首先用“玄学派”这个名词的是 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玄学派的创作反映了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7.清教徒文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清教徒文学是 17世纪英国文学一种重要类型,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7 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称。清教的基本群众是中小工商
7、业者、商贩、手工业匠人和市民阶层。清教一方面宣传努力工作、诚实守信、勤俭节欲;另一方面反对教会礼仪的铺张浪费,并谴责一切物质享受,强调所谓洁身自好的精神境界,提倡勤俭节约,以利资本积累。清教徒的思想代表了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了时代精神。伊丽莎白女王憎恨清教徒,斯图亚特更加迫害清教徒。及至 40年代,资产阶级终于在清教旗帜下,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他们以圣经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清教徒文学,代表作有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和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8.莫里哀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莫里哀是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他是继莎士比亚之后
8、,在欧洲戏剧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剧家之一,他把欧洲的喜剧提高到了真正现代戏剧的水平。其剧作多以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教育、宗教等观念上的矛盾冲突,或歌颂青年一代对爱隋自由的追求,或抨击夫权主义的封建道德,或揭露贵族僧侣的残暴伪善,或嘲笑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或赞赏下层人民的聪明才智;既考虑古典主义的法则,又突破“三一律”的束缚。其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夫人学堂、伪君子、悭吝人等等。9.启蒙主义文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启蒙主义文学是指 18世纪流行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文学潮流,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它以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法
9、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启蒙思想为中心主题,启迪、教育民众,破除封建和宗教愚昧,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浓厚的政论性与批判性。10.感伤主义文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感伤主义文学是指 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文艺思潮。它产生于英国,是当时英国软弱的城乡中小资产者情绪的反映。面对大变动的社会现实,痛感自己生活的失败,既不满资产阶级的掠夺,又无力反抗,突然怀念已逝的宗法社会的“田园生活”。感伤主义作家在创作上突出地强调感觉和感情,着力描写个人内心的感受,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其出现或许是对启蒙时代唯理性是尊的社会思潮的反拨,强调给人的情感以应有
10、的重视,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导之一。感伤主义文学流传到法国、德国和俄国,影响了一批作家的创作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感伤主义作家有英国的斯泰恩和哥尔斯密等。11.百科全书派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百科全书派是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是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它区别于一般的文学流派,因参加编纂、出版百科全书的活动而得名。 百科全书主编是狄德罗。参加撰稿的有 140余人,他们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其中有达朗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以及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声誉卓著的改革者。百科全书派的核
11、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百科全书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百科全书派冲破多次政教禁令并克服了重重困难,17511772 年共出版 28卷,17761780 年又增加补遗及索引 7卷。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12.狂飙突进运动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狂飙突进运动是 18世纪 7080 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和深
12、入,其精神领袖是赫尔德尔,青年歌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旗手,主要特点是呼吁个性解放,歌颂天才、感情和大自然,提倡文学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等。带有强烈的自我主义和叛逆色彩,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专制暴政,摆脱封建束缚的愿望和要求,这一运动使德国文学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代表作品有席勒的强盗、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13.墓园派诗派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墓园诗派是 18世纪中期英国出现的一个诗歌派别,属于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得名于当代诗人托马斯葛雷的诗作墓园哀歌。这一流派诗人常以死、坟墓为创作题材,格调低沉,充满悲剧失望的感伤情绪和神秘主义思想,令人窒息,它虽然具有感伤主义文学的基
13、本特征,但只是更多地反映了感伤主义文学的消极面。墓园诗派的创始人是爱德华杨格,其代表诗作有哀怒,或关于生、死、永生的夜思;代表作家还有托马斯葛雷、奥立佛哥尔斯密等。14.散文滑稽史诗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菲尔丁进行的一种新文学形式的尝试,他自己将这种文体叫做“散文滑稽史诗”。它既有史诗的特点有情节有人物,又是没有韵律的含有幽默滑稽成分的散文体。用散文写史诗,用“滑稽”而不用“严肃”笔法。代表作品有约瑟夫安德鲁斯和汤姆琼斯。15.哲理小说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哲理小说是 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的目的不在于全面地描写个性和细致地描写
14、历史环境,而在于以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的形式,使读者了解作者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它常常通过传奇的故事来影射、讽刺社会现实,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阐明哲理和宣传启蒙思想。其手法灵活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活泼;但由于忽视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也就缺乏艺术感染力。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狄德罗拉摩的侄儿,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等。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35.00)16.试举例说明弥尔顿的失乐园与圣经的关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失乐园取材于圣经,据统计引用旧约930 处,新约490 处。在此基础上诗人进行了多方面的
15、再创造,使撒旦形象比其圣经原型远为复杂生动而更具艺术魅力;同时运用希腊史诗的体裁运思行文,体现出对圣经题材的卓越传承和超越。 (1)失乐园的圣经题材 失乐园描写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受魔鬼撒旦的引诱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它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亚当、夏娃被逐出乐园的故事线索,出自旧约创世纪;另一条是撒旦反叛的故事线索,出自新约启示录。失乐园所表达的人类因堕落犯罪以及救赎的主题与圣经的神学观念一脉相承。 (2)圣经中的撒旦与失乐园中的撒旦 从本质上看,失乐园中的撒旦与圣经中的撒旦彼此传承,仍然是一个恶魔、欺骗者、与上帝权威分庭抗礼的骄傲的反叛者。在此基础上,弥尔顿对其进行了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个具有
16、复杂内涵的艺术形象,三百多年来引起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兴趣。失乐园中的撒旦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一个扣人心弦的人物形象,是面对上帝的权威敢于反抗、不屈不挠的自由意志的化身;也是诗人复杂情感的艺术载体。一方面,撒旦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及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引起毕生为自由而战的诗人的共鸣;另一方面,诗人也通过撒旦形象传达其对自由意志与理性关系的思考。17.简述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弥尔顿对圣经中的恶魔撒旦形象进行了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艺术形象,自诞生以来引起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兴趣。一方面,失乐园中的撒旦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一个扣人心弦的革命者形象
17、,是面对上帝的权威敢于反抗、不屈不挠的自由意志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在理性上被否定的、邪恶的魔鬼形象,一个骄傲自大的、失败的革命者形象。总之,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是作者本人复杂情感的艺术载体,既体现了弥尔顿对待革命和信仰关系的复杂心态,又体现了弥尔顿对待自由意志和理性的复杂考虑。18.莫里哀的伪君子对古典主义的运用和突破。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运用:首先,遵循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情节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而展开,地点集中在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个布景,就是奥尔贡的客厅。时间也没有超过 24小时。 其次,人物性格类型化、单一化。如达尔杜弗是单一的伪善,奥尔贡是单一的盲从。
18、 再次,剧本结尾生硬,歌颂了明察秋毫的国王,体现了路易十四的国策,即保持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力量平衡。剧本对国王的正面歌颂,是取得路易十四支持的重要保证。以上三点主要体现了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此外,伪君子突破古典主义法则,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具有独特的喜剧风格,兼有民间闹剧、传奇剧、悲剧和风俗喜剧因素。 如民间闹剧:打耳光、隔墙偷听、桌下计;风俗喜剧:奥尔贡的专横,达米斯的反抗和被赶出家门;悲剧:几乎家败人亡。这些使作品既有滑稽戏谑的情趣又扣人心弦。伪君子取材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因素和社会批判精神。人物语言也高度个性化。如答尔丢夫的语言矫揉造作,长篇大论的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
19、性格;桃丽娜的语言犀利、明快,生动的语言显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19.简要举例说明启蒙文学的特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论性和分析性。比如孟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作家的作品都颇具哲理性、政论性和社会分析性。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如鲁宾逊、苏珊、费加罗等。 (3)创作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20.鲁滨逊漂流记在西方小说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分数:
20、5.00)_正确答案:()解析:(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于艺术上显示的那种真挚、自然、具体、稳健的特点,几乎可以用“彻底的现实主义”这个词来概括。 (2)该小说塑造了欧洲小说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鲁滨逊。恩格斯称其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他代表了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勇于进取、开创与征服世界的事业心及精神面貌。鲁滨逊的奋斗史乃是人类文明史的寓言和缩影。正是鲁滨逊的这种精神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它也可以称得上是 18世纪欧洲第一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21.论述格列佛游记的主题。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格列佛游记是 18世
21、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享誉世界的讽刺名著。 小说通过主人公外科医生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岛”、“智马国”等虚构国度的离奇经历,集中反映了 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揭露并批判了英国腐败的政治制度、对外扩张和对内压迫的殖民主义政策,同时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正义斗争。 小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 小说的第二卷则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
22、怀疑和否定。 小说的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代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等。 小说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段以获得官爵的可耻行为等。 综观小说的全部情节,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它的批判锋芒,集中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22.哥特式小说的艺术特征。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哥特”一词本是用来指中世纪建筑(如:哥特式建筑)和艺术(如:哥特式艺术)的贬义词。然而这个贬义词被 18世纪哥特复兴的倡导者所接受,这些人就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先驱。在英国文学
23、史上,哥特式小说主要通过赞美人类从极端情感中得到的乐趣及至高哲学来对抗理性及既定的逻辑方式。这一点跟哥特式建筑具有相似的特点,那就是哥特式建筑也是对作为理性时代代表的古典建筑的对抗。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哥特式建筑还是哥特式小说均有挑战传统风格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使其构成激发哥特式小说核心矛盾的关键,也使其推动故事情节向离奇曲折的方向发展。哥特式写作手法在 18世纪和 19世纪早期欧美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特点是: (1)故事一般发生在荒僻地带,背景建筑往往是古老的城堡、庄园、地牢、修道院、幽闭的城堡、阴森的旧宅等; (2)主题不外乎暴力、仇恨、阴谋、凶杀、兄弟残杀、夺人之妻等引起人们负面情感的事情
24、。一般通过家族仇恨、继承权的争夺等来揭示人性的邪恶和社会的罪恶,是关于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冲突。 (3)故事情节可能会充满悬念,有时涉及衰败和死亡;故事内容可能会有家族秘密,非常态的人或事,有时甚至会有暴力或性; (4)在人物塑造方面上,评论家莱斯利菲德勒在美国小说中的爱和死亡一书中这样论述:“恶棍英雄确实是哥特体裁的创造该体裁往往以恶根英雄既引诱别人又自己遭受苦难,既迷人又邪恶为主题。”也就是说,哥特式小说的主人公“恶棍英雄”既是迫害者又是受害者。 (5)在氛围营造方面除了会使用哥特式建筑、天气、黑暗等来烘托神秘恐怖的气氛之外,还独特地通过反复运用意象和梦幻,来衬托心境,渲染文中
25、阴森、恐怖、痛苦、神秘的气氛。 总而言之,这类题材文学或是影视作品常会给人阴暗和恐惧的感觉。故事真相往往都隐藏在那些看似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情节或神秘而恐怖的气氛中。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23.00)23.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莫里哀喜剧艺术的看法。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莫里哀是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喜剧大师。艺术上,莫里哀不因循守旧,敢于革新。莫里哀的喜剧创作独具特色,他的喜剧以笑为武器,批判了社会上的各种恶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把各种戏剧因素融合为一体,取得了突出成就。 第一,他继承了
2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教会的传统,具有较强的民主倾向,如代表作达尔杜弗就尖锐批判了教会的伪善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夫人学堂从女子教育问题出发,涉及婚姻、家庭、宗教等问题,揭露教会和贵族中的保守势力,集中批判了封建的夫权主义。 第二,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如伪君子达尔杜弗、吝啬鬼阿巴贡、奥尔贡、桃丽娜等等,他们都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在世界文学人物的画廊中占有重要位置。 第三,取材于现实生活,注意从民间创作中吸取营养,富有民族特色。比如唐璜借一个西班牙的传说人物,揭露法国贵族的罪恶。 第四,基本遵守古典主义法则,但不恪守,有时有突破。莫里哀的喜剧大都遵守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严格按照
27、“三一律”结构戏剧,比如伪君子,情节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而展开,地点集中在奥尔贡家里,时间没有超过二十四小时。不过莫里哀并不恪守古典主义的陈规,而是有时有所突破。比如唐璜人物性格复杂,情节发生的地点多次转换,并不遵守“三一律”。 第五,把日常用语搬上舞台,而不一味追求典雅。同时,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比如伪君子中,桃丽娜的语言犀利、明晰、朴素、生动,处处显示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达尔杜弗的语言则是矫饰、造作、竭尽堆砌辞藻之能事。 第六,莫里哀的喜剧艺术尽管成就卓著,不过仍然是有局限的。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尤其“三一律”毕竟束缚了文艺创作,使莫里哀不能在戏剧中展示广阔的
28、社会风貌。另外,莫里哀笔下的人物虽然性格突出,但总有性格类型化、单一化的特征,属于扁形人物。24.恩格斯称鲁宾逊卢鲁索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试按此定性分析这个艺术形象。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迪福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典型鲁宾逊,如恩格斯所言,他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他代表了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勇于进取、开创与征服世界的事业心及精神面貌。首先,鲁宾逊身上有一种勇往直前、充满冒险和不知餍足的索取精神。他不安于平静的小康家庭生活,把遨游四海作为人生理想,一旦成人,就私自出海远航,屡遭风险,仍义无反顾;曾几度获得成功,但并不就此止步,而是追求更远大的事业目标
29、。他敢于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在绝境中能迅速调整心态,克服颓废悲观情绪,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他追求财富,不惧困难,永不知足,可以算得上最精于追求财富和创造财富的资产阶级“英雄”。 其次,他具有坚韧顽强的品格和令人惊叹的毅力。落难荒岛,他没有悲观颓丧,而是迅速行动起来,开始一场接一场改造环境、征服大自然的斗争。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聪明的才干,他在荒岛上创造了一件件奇迹。除了按文明世界的礼拜日休息外,他每天都坚持劳作,从不偷懒取巧;他坚持强化自己的文明意识,从不懈怠。 第三,他热爱劳动,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在他看来,唯有劳动才是通往幸福的途径;他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实干精神。他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30、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第四,鲁宾逊还是一个非常具有自觉意识,甚至可以说每时每刻都不忘海外拓殖的资产者,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早期殖民者的特征,他无不具备。他不但在美洲开发种植园、兴办糖厂,还梦想着西非的象牙、金沙;他贩卖奴隶,用火枪和圣经驯化星期五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他具备一个典型的殖民者的特征。25.为什么说歌德的浮士德高度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浮士德人生的五个追求。分析浮士德所体现的人文理想。)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浮士德通过浮士德所经历的五个阶段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这五个阶段,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 1
3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描写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形象。他摆脱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有强烈的人世思想,他不满现实社会,要为“人类”创造一个“真美”的世界,他认为,只有走出了书斋,走向社会,学者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从浮士德的个人精神发展来分析,浮士德离开阴暗的书斋象征着他摆脱了中世纪意识的桎梏,开始了新时代的新发展和对人生意义的新追求,同时象征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始。另一方面,浮士德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也象征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32、。 第二阶段主要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开始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探求。这场爱情既是浮士德冲出书斋的第一次情感历险,又是他同旧世界的宗法习惯的一次冲突。作为一个追求精神无限发展的青年贵族,浮士德不可能在一个中世纪女孩子面前停留太久,结果发生了一系列的悲剧。这场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象征着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 第三阶段描写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来反抗,而是迁就退避。他在封建宫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败,而且虽然他尽力讨好的皇帝并没有看得起他,只是把它看作一个魔术师,他仍然尽心竭力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服务。这段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
33、第四阶段描写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当皇帝的不信任、从政的失败一切的事实都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不可能有所建树时,浮士德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从污浊的官场反身求诸古希腊的艺术理想,这是浮士德精神发展历程上的一个新的突破。浮士德见到了海伦,而且和海伦结了婚,生下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孩欧福里翁,可是这象征着自由和美的孩子却摔死了。一方面,这个悲剧象征性地揭示了:无限制地追逐自由的美最后也是要失败的。这对于当时的资产阶级也是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的,想要冲破封建阶级的束缚,想要有自己的自由也是要有限度的,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有度。海伦因为失去孩子而过度悲伤返回了古希腊,预示着古典美消逝了,它不能复活于现代。浮士德对古典
34、美的追求,就这样宣告破灭了。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最后阶段描写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浮士德俯视着无际的大海,他从历史的生生不息的活力中获得了新的启示,他决心从官场转向自然,从精神世界的富有转向物质世界的改造,继而一个庞大的计划涌上了他的心头:移山填海,造福人类。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浮士德找到了人生的真理:“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感受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从中我们不难看到 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 19
35、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作为恶的代表的靡非斯特,并不是西方传统悲剧中的反面人物,在戏剧冲突中,靡非斯特激发浮士德永远向上、追求发展的动力。浮土德与靡非斯特的对立,是人的内心世界中理性和欲望的对立。这种内心的冲突常常使得浮士德处于两难境地,这就是“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这为资产阶级在追求中又提供了借鉴,同时也是某些资产阶级在精神探索过程中的写照。在戏剧矛盾冲突中,作为“恶”的化身的靡非斯特激发浮士德永远向上、追求发展的动力。浮士德并没有失败,他仍然得到了上帝的救赎,这就说明资本主义道路的坚定,预示着资产阶级最终的胜利。 此外,浮士德之所以可以称得上是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精神追求和探索的总结,还在于它不仅看到了资产阶级自己的问题所在和应该努力的方向,还看到了阻碍资产阶级进步的、麻木、守旧、落后的人民大众的弊端,而且在此基础上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和方向。 总之,浮士德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体现了对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的揭露和对资产阶级的勇于实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浮士德精神内涵的总结和赞美,使得此剧对于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熏陶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再加上时代的烙印和歌德的创造无不说明浮士德就是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总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