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心理、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 )是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分数:2.00)A.社会判断B.社会知觉C.社会认知D.社会推理3.( )是指不平等地看待和对待,将一方看得比自己低劣,压迫、压制甚至剥夺对方,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分数:2.00)A.偏见B.歧视C.侵犯D.欺负4.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是( )(分数:2.00)A.亲社会行为B.助人行为C.利
2、他行为D.积极社会行动5.由于基因的传递,每个孩子都继承父母的某些遗传特征,下列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是( )(分数:2.00)A.性别、容貌、智力B.肤色、眼睛的颜色、头发颜色C.性别、个性、气质D.智力、个性、气质6.当一个基因对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个体将显现出由( )所决定的特征(分数:2.00)A.隐性基因B.显性基因C.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各占一半D.主要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也起作用7.下列选项中,全部是由遗传缺陷导致的疾病是( )(分数:2.00)A.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酒精中毒B.亨廷顿氏舞蹈症、苯丙酮尿症C.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风疹D.性染色体畸变、智力低下
3、8.个体生命在子宫内的发育,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 )(分数:2.00)A.胚种期、胎儿期和胚胎期B.胚胎期、胚种期和胎儿期C.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D.胚胞期、胚种期和胎儿期9.第 21 对染色体易位或者没有分离而多了一个染色体将导致( )(分数:2.00)A.苯丙酮尿症B.亨廷顿氏舞蹈症C.性染色体畸变D.唐氏综合征10.( )意味着胚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胎儿阶段(分数:2.00)A.有胎心B.骨化C.受孕D.有丝分裂11.妇女年龄超过 35 岁,卵细胞开始老化,受孕会使胎儿畸形率增高,特别是( )的发病率(分数:2.00)A.苯丙酮尿症B.亨廷顿氏舞蹈症C.性染
4、色体畸变D.唐氏综合征12.在合子形成 38 周称为( )(分数:2.00)A.胚种阶段B.胚胎阶段C.胎儿阶段D.组织分化阶段13.母亲营养不良最可能引起胎儿生理缺陷的时期是( )(分数:2.00)A.怀孕早期B.怀孕后期C.怀孕期D.怀孕前14.对于喝酒过多的母亲,孩子容易患上( )(分数:2.00)A.唐氏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C.酒精综合征D.抑郁症15.胚种阶段的时间为( )(分数:2.00)A.38 周B.02 周C.34 周D.58 周16.人们对( )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遗传因素可以控制和改变的最好事例(分数:2.00)A.唐氏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C.精神分裂症D.抑郁症二、多选题
5、(总题数:6,分数:12.00)17.人们在进行归因的时候涉及的三个维度是( )(分数:2.00)A.内外部B.稳定性C.有益性D.可控性18.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包含( )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分数:2.00)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识成分D.行为成分19.内隐社会认知的特征是( )(分数:2.00)A.社会性B.积淀性C.无意识性D.启动性20.劝导是否有说服力,会受到( )因素的影响(分数:2.00)A.说服者的可信性B.说服信息的呈现方式C.说服者的生理吸引力D.信息的重复21.准确地说,个体遗传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而不是精神分裂症本身
6、。他们将来是否发病,依赖于( )(分数:2.00)A.环境B.营养C.个体的易感程度D.其所承受的压力22.和早产有关的问题有( )(分数:2.00)A.学习困难B.智力迟钝C.视听缺陷D.脑中风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3.什么是社会化?(分数:2.00)_24.简述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数:2.00)_25.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分数:2.00)_26.从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27.什么是去个体化?(分数:2.00)_28.简要说明引发冲突的因素并结合实际说明怎样避免冲突。(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29.结合实际情况
7、阐述社会助长的应用和社会惰化的预防。(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社会心理、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 )是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分数:2.00)A.社会判断B.社会知觉 C.社会认知D.社会推理解析:3.( )是指不平等地看待和对待,将一方看得比自己低劣,压迫、压制甚至剥夺对方,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分数:2.00)A.偏见B.歧视 C.侵犯D.欺负解析:4.无个人动机、不期望
8、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是( )(分数:2.00)A.亲社会行为B.助人行为C.利他行为 D.积极社会行动解析:5.由于基因的传递,每个孩子都继承父母的某些遗传特征,下列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是( )(分数:2.00)A.性别、容貌、智力B.肤色、眼睛的颜色、头发颜色 C.性别、个性、气质D.智力、个性、气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遗传的掌握程度。我们的生物特征都是遗传的,某些心理特征也是遗传的,如气质。但智力、个性等心理特点更多地受后天学习的影响。6.当一个基因对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个体将显现出由( )所决定的特征(分数:2.00)A.隐性基因B.显性基因 C.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各
9、占一半D.主要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也起作用解析:解析:和染色体一样,基因也是成对的,其中一个来自雄性染色体,另一个来自雌性染色体。有些基因是显性的,有些则是隐性的。当一个基因对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个体将显现出由显性基因所决定的特征,但是那个隐性基因仍然存在,它可能在后代中显现出来。只有当基因对中两个基因都是隐性的时候,才由隐性基因决定个体的相应特征。7.下列选项中,全部是由遗传缺陷导致的疾病是( )(分数:2.00)A.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酒精中毒B.亨廷顿氏舞蹈症、苯丙酮尿症 C.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风疹D.性染色体畸变、智力低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几种遗传缺陷
10、导致的疾病的识记。苯丙酮尿症(PKU 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和性染色体畸变这三种疾病是反常遗传现象引起的疾病。有些遗传缺陷造成个体的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亨廷顿氏舞蹈症。8.个体生命在子宫内的发育,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 )(分数:2.00)A.胚种期、胎儿期和胚胎期B.胚胎期、胚种期和胎儿期C.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 D.胚胞期、胚种期和胎儿期解析: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掌握个体生命在子宫内的发育的阶段。通常可以划分为: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三个阶段。9.第 21 对染色体易位或者没有分离而多了一个染色体将导致( )(分数:2.00)A.苯丙酮尿症
11、B.亨廷顿氏舞蹈症C.性染色体畸变D.唐氏综合征 解析:10.( )意味着胚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胎儿阶段(分数:2.00)A.有胎心B.骨化 C.受孕D.有丝分裂解析:11.妇女年龄超过 35 岁,卵细胞开始老化,受孕会使胎儿畸形率增高,特别是( )的发病率(分数:2.00)A.苯丙酮尿症B.亨廷顿氏舞蹈症C.性染色体畸变D.唐氏综合征 解析:12.在合子形成 38 周称为( )(分数:2.00)A.胚种阶段B.胚胎阶段 C.胎儿阶段D.组织分化阶段解析:13.母亲营养不良最可能引起胎儿生理缺陷的时期是( )(分数:2.00)A.怀孕早期 B.怀孕后期C.怀孕期D.怀孕前解析:解析:胎儿的营
12、养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亲血液中获得的。如母亲孕期营养不良,会使胎儿发育迟滞,出生后体重轻,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尤其在胎儿大脑发育迅速的期间母亲营养不良,会导致胎儿脑细胞数低于正常,出生后智力落后。而胎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胚胎阶段。这正好属于怀孕初期的阶段。怀孕初期指怀孕最初的 13 个月。14.对于喝酒过多的母亲,孩子容易患上( )(分数:2.00)A.唐氏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C.酒精综合征 D.抑郁症解析:解析:酒精综合征,是母亲在妊娠期间酗酒对胎儿所造成的永久出生缺陷,程度会按母亲喝酒的分量、频率及时间所影响。酒精会进入胎盘,并阻碍胎儿的成长及体重,造成独特的脸部小斑,破坏神经元及脑部结构
13、,并引起体质、心智或行为等问题。其主要影响是造成永久的中枢神经系统破坏。15.胚种阶段的时间为( )(分数:2.00)A.38 周B.02 周 C.34 周D.58 周解析:16.人们对( )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遗传因素可以控制和改变的最好事例(分数:2.00)A.唐氏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 C.精神分裂症D.抑郁症解析:解析:苯丙酮尿症(PKU 综合征)是一种通过一对隐性基因传递的遗传缺陷疾病。少数儿童生来就缺乏一种酶,因为他们没有产生这种酶的基因,从而肝脏不能将来自多种食物的有毒化学物质苯丙氨酸分解成无害的酪氨酸而形成了苯丙酮酸。这样有毒的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起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
14、细胞受到损害,导致智力落后。这种病如果在早期发现,可以采用控制食物的办法(少食用有苯丙氨酸的食物,如蛋、奶等)来治疗。而唐氏综合征目前还没有治疗办法,但是可以在胎儿 4 周大的时候用穿刺法检验鉴定。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17.人们在进行归因的时候涉及的三个维度是( )(分数:2.00)A.内外部 B.稳定性 C.有益性D.可控性 解析:18.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包含( )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分数:2.00)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识成分D.行为成分 解析:19.内隐社会认知的特征是( )(分数:2.00)A.社会性 B.积
15、淀性 C.无意识性 D.启动性 解析:20.劝导是否有说服力,会受到( )因素的影响(分数:2.00)A.说服者的可信性 B.说服信息的呈现方式 C.说服者的生理吸引力 D.信息的重复 解析:21.准确地说,个体遗传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而不是精神分裂症本身。他们将来是否发病,依赖于( )(分数:2.00)A.环境B.营养C.个体的易感程度 D.其所承受的压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易感性的准确认识。近些年科学研究表明,生物和遗传的因素对精神分裂症也很重要。父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即使在正常家庭中长大,将来患此病的可能性仍然比一般人大。准确地说,个体遗传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而不是精
16、神分裂症本身。他们将来是否发病,依赖于个体的易感程度和其所承受的压力。因为是精神疾病,所以促使其发病的也是精神或心理因素。22.和早产有关的问题有( )(分数:2.00)A.学习困难 B.智力迟钝 C.视听缺陷 D.脑中风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3.什么是社会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一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可以是自觉和积极主动的,也可能是不自觉和消极被动的;可以是有意识、有目
17、的地实现的,也可能是在无意识、潜移默化中完成的。)解析:24.简述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辈、学校和媒体四个方面。 (1)家庭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儿童在最初的生活经验中向父母学习语言,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行为,直接接受父母对其行为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道德发展以及自我概念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同辈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参与的群体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化。
18、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大小从根本上取决于群体和个体之间本质上的对应程度,而且也依赖于个体社会化阶段的心身发展水平。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同辈群体开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同伴群体的交往具有平等性、开放性,更能够满足儿童,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需求,因而也更容易赢得他们的认同。 (3)学校 教师威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教师。一位教师是否具有威信,会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会比较信任有威信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把有威信的教师当做认同的对象并加以仿效。因此,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
19、有威信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思想活动,把伦理原则、道德标准具体化,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实例中受到教育,从而实现他们的社会化。 教师期望教师的期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成功的期待以及自我评价。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1968)发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就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相反,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形成了消极的态度和低期望,那么他们对这些学生的系统消极对待会造成明显的不利社会处境,并最终导致消极的教育后果。 (4)媒体 电视对于儿童的社会化而言,电视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电视的特
20、性决定了它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它使儿童更加直观、有效地了解社会和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另一方面,有些大众媒体由于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常迎合一些低级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制作发行低级、庸俗的作品。 网络网络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社会化有很大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更多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网络也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首先,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强化着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减少了“想”的
21、时间和机会,使之思维出现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不平衡。其次,互联网中信息的开放性和不良信息可能对需要引导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解析:25.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及情感的由浅入深,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上。 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
22、中涉及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解析:26.从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包括群体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情境因素、个体因素、教育和文化倾向四个方面。 群体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群体意见不一致导致从众比例下降。 群体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引发更多的从众行为。 群体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
23、,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的。 情境因素: 刺激物的性质。人们更容易对模棱两可的刺激物的判断做出从众反应;任务难度越大,引发对团体观点的从众行为就更多。 个人地位。引起从众心理压力的大小,与已经发表过意见的成员人数和威信的高低成正比。 时间因素。群体交互作用的早期阶段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个体因素: 个体特质压力。一般情绪不稳定、智力较低、意志较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懦弱、患得患失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从众。 性别差异。女性在相应的困难程度下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 年龄差异。青少年及其以前的年龄段被认为是易从众时期。 个体的自我卷入水平。个体意见向外表达越充分,则要求保持自身一致性
24、倾向越强,从众的比率也就越小。 教育和文化倾向: 教育水平。如果个体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较高的教育水平,那么从众行为的比例也会有所降低。 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影响从众,尤其是被描述为更有集体主义倾向的国家(如中国)的人对他人的影响比更强调个人独立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的人反映更强烈。)解析:27.什么是去个体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去个体化是指当人们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导致冲动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增加,也就是说,当我们加入了某个群体之后,通常会迷失在群体中,在群体中失去或弱化自我的理性意识,从而做出单个人不可能做出的事情。)解析:28.简要说明引发冲突的因
25、素并结合实际说明怎样避免冲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引发冲突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竞争:双方为职位、资源等进行竞争,当利益相互抵触时,冲突就发生了。 威胁:威胁不仅是应对冲突的有效方法,还会对冲突的发生和升级起推波助澜作用。 不公正感:不公正感会进一步导致诸如不满、愤怒等负面情绪,并引发冲突。 知觉偏差:镜像知觉、双重标准和冲突维持归因等知觉偏差都会使双方维持不信任状态,并会在特定事件的触发下最终引发冲突。 个人因素:某些人的个性特征更容易引发冲突,例如 A 型人格的人更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价值观的差异是引发冲突的一个重要的深层根源。)解析:四、综合题(总题数:1,
26、分数:2.00)29.结合实际情况阐述社会助长的应用和社会惰化的预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利用社会助长作用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例如采用“脑力激励法”,即以群体讨论的方式,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提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在这个方法中,群体成员只管畅所欲言,并且不对每个成员的任何观念加以评论。 人们在以下情境下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惰化作用: (1)群体成员之间有着亲密的交往,有着较高的社会认同; (2)工作项目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得群体成员有着较高的自我卷入水平; (3)注重群体整体效益,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4)群体强调协作精神,群体的团队合作性较强; (5)个体对群体充分信任,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可以从以上几方面分析作答。)解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