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12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 )(分数:1.00)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是( )(分数:1.00)A.贯彻教育为本的思想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发展科学技术D.把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 )(分数:1.00)A.社会物质财富和成果B.社会文化财富和成果C.社会一切成果和财富的总和D.社会政治文明成果4.毛
2、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分数:1.00)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5.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存在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分配方式就应该承认要素创造价值。这种观点( )(分数:1.00)A.认为价值分配取决于所有制性质B.认为生产要素应当依据贡献大小参与价值分配C.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这两个层次不同的问题D.认为劳动力要素和其他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是不同的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3、相处( )(分数:1.00)A.B.C.D.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分数:1.00)A.揭示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规律D.揭示经济规律8.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分数:1.00)A.反对本本主义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怎样分析农村阶级9.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取决于( )(分数:1.00)A.一次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剩余价值率和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C.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D.剩余价值率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10.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
4、基础是( )(分数:1.00)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分配关系C.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11.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分数:1.00)A.自然的既定的关系B.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C.纯粹的功利关系D.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的关系12.“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分数:1.00)A.机械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D.外因论的观点13.经过一年的审查,日本文部省宣布新的历史教科书合格,由于教科书内容包含有歪曲历史因而引起( )、( )、( )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中国 韩
5、国 朝鲜 越南(分数:1.00)A.B.C.D.1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分数:1.00)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15.“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分数:1.00)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16.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分数:1.00)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C.改
6、革开放的重要性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在关于中国国情工业化道路的论述中,毛泽东先后提出了( )(分数:2.00)A.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B.多发展些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C.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发展D.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18.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现了( )(分数:2.00)A.精神和物质的关系B.目的与手段的关系C.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D.限定和超越的关系19.“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
7、分数:2.00)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C.公有制经济与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20.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是( )(分数:2.00)A.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B.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C.要从调整社会结构人手建设和谐社会D.关键在于制度创新21.“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指精神力量(
8、)(分数:2.00)A.是物质力量的根源B.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C.可以使物质力量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D.可以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鼓励作用22.裁缝的劳动和木匠的劳动都是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他们的生产活动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在市场上,裁缝生产的衣服却可以和木匠生产的家具相互交换。这是因为( )(分数:2.00)A.衣服和家具都能满足人类的特定需要B.衣服和家具都取材于自然界C.衣服和家具都包含了人类劳动D.裁缝需要家具,木匠需要衣服2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下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 )(分数:2.00)A.天人关系B.理气关系C.形神关系D.心物
9、关系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来的深刻历史背景是( )(分数:2.00)A.在吸收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失败的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B.在总结我们党的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C.面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变化作出的深刻思考D.联系我们党的队伍的状况进行思考的25.1927 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分数:2.00)A.反帝反封建纲领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B.武装起义C.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思想D.土地革命26.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的性质直接决定于它所适应的( ) 田(分数:2.00)A.人类文明程度B.社会阶级利益C.社会生产力状
10、况D.社会经济制度性质27.国家主席胡锦涛于 9 月 5 日至 17 日对下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 )(分数:2.00)A.美国B.巴西C.墨西哥D.加拿大28.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分数:2.00)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1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29.下列属于客体范畴的是( )(分数:2.00)A.一切客观事物B.妖魔鬼怪C.有待挖掘的马克思思想D.月球30.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原因有( )(分数:2.00)A.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磨损B.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出现C.机器设备因自然力作用形成损耗D.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降低31.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 )(分数:2.00)A.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B.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C.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
12、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D.发展社会生产力32.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工作会议上强调,2005 年要进一步促进银行业加强和改善风险管理,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分数:2.00)A.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以资本金管理为核心的自我约束机制B.指导商业银行认真做好风险识别、量化、管理工作C.推动商业银行加强市场风险管理D.促进银行机构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服务33.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分数:2.00)A.商品价值的变化B.货币价值的变化C.供求关系的变化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34.(3)结合材料 3 列宁阐述的思想,
1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分数:10.00)_35.(3)结合材料 1、2、3,批判让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分数:10.00)_36.(3)论述毛泽东在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指导意义。(分数:10.00)_37.阐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及其重大意义。(分数:10.00)_38.(3)根据材料 3,简述中国政府解决人口和资源矛盾的思路。(分数:10.00)_考研政治-12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
14、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 )(分数:1.00)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考查要点 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答案解析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是( )(分数:1.00)A.贯彻教育为本的思想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发展科学技术D.把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知识点的掌握。答案解析 实施科教兴国必须以教育为本,其根本途径是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
15、密结合起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则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 )(分数:1.00)A.社会物质财富和成果B.社会文化财富和成果C.社会一切成果和财富的总和 D.社会政治文明成果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文明概念的确认。答案解析 非常明确,所谓社会文明,从总体上说就是社会一切成果和财富的总和。A 项是物质文明的内容;B 项是精神文明的内容;D 项是政治文明的内容,所以 C 项是正确的选项。本题没有难点,一般考生都应选对。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分数:1.00)A.进行新民主主义
16、革命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的掌握。答案解析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冲突和阶级斗争,其矛盾是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不断完善得到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
17、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也是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经济这种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由此分析得 C 项为正确答案。A、B、D 项应排除。5.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存在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分配方式就应该承认要素创造价值。这种观点( )(分数:1.00)A.认为价值分配取决于所有制性质B.认为生产要素应当依据贡献大小参与价值分配C.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这两个层次不同的问题 D.认为劳动力要素和其他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问题。
18、答案解析 这种观点实质上认为价值的分配取决于价值的创造即谁创造价值,谁就应获得价值,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这两个层次不同的问题,因此 C 项符合题干要求。题于没有涉及到价值分配与所有制性质的问题,也没有涉及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标准,因此,A、B 均排除。题干的说法实质上是认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混淆了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并没有看到它们在财富创造中的区别。因此 D 也被排除。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分数:1.00)A. B.C.D.解析:时事政治题。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分
19、数:1.00)A.揭示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规律D.揭示经济规律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的把握。答案解析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经济规律中,有些属于生产力发展规律,有些属于生产关系的规律,如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规律。因此,A、B、C 三项都从属于 D 项,本题最佳选项只能是 D。8.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分数:1.00)A.反对本本主义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是考查考生对中
20、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农村为中心”这一知识点的把握情况。答案解析 1930 年初,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确立了“要以农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A、B、D 项虽然也都是这一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的重要著作,但不是确立“要以农村为中心”这一观念的著作。A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B 这是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阐明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D 这个文件,是毛泽东 1933 年 10 月为纠正在土地改革
21、工作中发生的偏向、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而写的,曾由当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通过,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故正确选项为 C 项。这是考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几篇重要著作的主要思想。9.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取决于( )(分数:1.00)A.一次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剩余价值率和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C.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D.剩余价值率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关系。答案解析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由于四个选项中没有“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一项,只能选 C 项。因为加快资本周转,预付的可变
22、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加快,一年内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增加,而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因而年剩余价值量会增加。既然加快资本周转能增加年剩余价值量,也就必然会提高年剩余价值率。”10.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分数:1.00)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分配关系C.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解析:考查要点 考查考生对社会生产关系基础的理解。答案解析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这些关系中最基本的问题,它决定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23、支配和使用,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 A。B、D两项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C 项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要研究的对象,都不符合题意。11.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分数:1.00)A.自然的既定的关系B.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C.纯粹的功利关系D.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的关系 解析:考查要点 该题是考查考生对主体和客体价值关系的实质的理解和掌握。答案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既定的关系(A 项),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B 项),更不是“纯粹的
24、功利关系”(C 项),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的关系”(D 项),这是主客体价值关系的本质。考生选择本题必须将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与经济学所讲的商品的价值关系严格区别开来,因为人的价值和商品物的价值不同,主体人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人具有创造价值的价值。只要抓住这个关节点,选择本题没有任何障碍。该题的正确选项是 D。12.“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分数:1.00)A.机械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D.外因论的观点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条件范畴。答案解析 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受制于其外部诸因素即条件及其内部根据,这
25、是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这里的条件其实是相对于根据而言的。13.经过一年的审查,日本文部省宣布新的历史教科书合格,由于教科书内容包含有歪曲历史因而引起( )、( )、( )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中国 韩国 朝鲜 越南(分数:1.00)A.B. C.D.解析:时事政治题。1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分数:1.00)A.毛泽东B.周恩来 C.刘少奇D.邓小平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群众路线提出过程的把握。答案解析 1929 年 9 月,由周恩来和陈毅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提出了红军的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的工作方
26、式。因此 B 项符合题目要求,为本题答案。而 A、C、D 项应排除。15.“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分数:1.00)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静止对于运动的意义。答案解析 B 项很好理解。A 项正确说法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没有 C 项的说法;D 项正确说法是: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本题的选项都具有一定迷惑性,关键是要对物质、运动、静止等这些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有扎实的掌握,这样才不会张冠李戴。本题可用排除法。16.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
27、,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分数:1.00)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解析:考查要点 考查大纲考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答案解析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在关于中国国情工业化道路的论述中,毛泽东先后提出了( )(分数:2.00)A.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B.多发展些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C.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发展 D.以工业为主导,以农
28、业为基础的总方针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关于工业化道路理论的掌握。答案解析 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阐述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我们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情况出发,通过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促进重工业的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1957 年 2 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毛泽东提出以重工业为主,同时注重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比例关系,这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在 1957年 1 月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集中
29、阐释了关于重视发展农业的基本观点。1962 年,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完整的“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及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18.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现了( )(分数:2.00)A.精神和物质的关系B.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C.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D.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答案解析 由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既和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也与二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一
30、样,而是把这两种作用都包含于自身。这样,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正好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和手段的关系”(B 项),“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飞仁项),归根到底也就是“限定和超越的关系”(D 项),因为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身的能力和需要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19.“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31、)(分数:2.00)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公有制经济与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股份制概念的理解。答案解析 这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据此可以判断出 B、C、D 为正确答案。20.十
32、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是( )(分数:2.00)A.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 B.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 C.要从调整社会结构人手建设和谐社会 D.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解析:时事政治题。21.“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指精神力量( )(分数:2.00)A.是物质力量的根源B.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 C.可以使物质力量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D.可以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鼓励作用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物质文明
33、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答案解析 A 项错误明显,是唯心主义观点;B、C、D 项则正确揭示了精神力量对物质力量的反作用。22.裁缝的劳动和木匠的劳动都是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他们的生产活动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在市场上,裁缝生产的衣服却可以和木匠生产的家具相互交换。这是因为( )(分数:2.00)A.衣服和家具都能满足人类的特定需要B.衣服和家具都取材于自然界C.衣服和家具都包含了人类劳动 D.裁缝需要家具,木匠需要衣服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不同的商品能够相交换是因为都包含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答案解析 交换行为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
34、衣服和家具交换的必要性在于:商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而裁缝所需要的家具、木匠所需要的衣服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取得;衣服和家具交换的可能性在于:商品中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为二者的交换提供了依据,使得二者可以以已定的比例进行交换。选项A 说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选项 B 说明自然界是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源泉,二者既不能说明衣服和家具交换的必然性,也不能说明衣服和家具交换的可能性。2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下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 )(分数:2.00)A.天人关系 B.理气关系 C.形神关系 D.心物关系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的理解。答案解析 天与人、气与理、形与神
35、、物与心是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关系,它们都是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问题。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来的深刻历史背景是( )(分数:2.00)A.在吸收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失败的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 B.在总结我们党的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面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变化作出的深刻思考 D.联系我们党的队伍的状况进行思考的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所考知识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答案解析 本题要注意“历史背景”这几个字。本题属于考查党的领导人的讲话和党的重要会议类型的题目,考生识记并加以理解即可。25.1927 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八七会
36、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分数:2.00)A.反帝反封建纲领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B.武装起义 C.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思想D.土地革命 解析:考查要点 答案解析 BD。除了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外,还有一些重要会议的内容和意义,考生必须掌握,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七千人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他一些重要会议。本题 B、D 两项正确。A 是党的“二大”、“三大”的主要内容,C 是党的“四大”的主要内容。26.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的性质直接决定于它所适应的( ) 田(分数:2.00)A.人类文明程度B.社会阶级利益 C.社会生产力状况D.社会经济制度性质
37、 解析:考查要点 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决定意识形态阶级性质的原因的确认和把握。答案解析 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质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所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性质”(D 项),因为意识形态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必须反映经济制度的性质。而社会经济制度在阶级社会就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所以意识形态又必须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B 项)。但是意识形态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人类文明程度和社会生产力,所以 B 项和 D 项为正确选项。本题形式上很复杂,但只要懂得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阶级利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本题应没有任何难度。27.国家主席胡锦涛于 9 月 5 日至 17 日对下述三国进行
38、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 )(分数:2.00)A.美国 B.巴西C.墨西哥 D.加拿大 解析:时事政治题。28.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分数:2.00)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
39、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的理解。答案解析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主要是因为:一,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二,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三,国民党统治集团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坚持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妥协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因此,A、B、C、D 四个选项全选。29.下列
40、属于客体范畴的是( )(分数:2.00)A.一切客观事物B.妖魔鬼怪C.有待挖掘的马克思思想 D.月球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客体内涵及外延的掌握。答案解析 作为实践和认识活动对象的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否具有客观性和是否纳入到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来是能否成为客体的两大要素。C 项:马克思的思想虽然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却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并且正在被人们挖掘,即已经是主体对象性活动所指;D 项:已经是被人类主体对象性活动所指的一种客观事物。 A 项:并非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够被纳入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B 项:不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主体活动不能指向。对于
41、实践客体的认识,要从客观性和能否被纳入主体对象性活动这两要素考虑。本题是新增考点: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30.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原因有( )(分数:2.00)A.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磨损B.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出现 C.机器设备因自然力作用形成损耗D.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降低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资本运动、固定资本损耗的认识。答案解析 解题时,应当从无形损耗的表现着手分析原因。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又称精神损耗,指的是与物质形态损耗(如生产中的磨损)无关的价值上的贬损,因而其原因也必须是非物质性的。显然,A、C两项所列的情形均属物质损耗,也就是有形损耗。而 B、D 两
42、项都是由于技术进步,设备生产成本降低或新的效率更高的设备出现导致的设备贬值,因而属无形损耗。31.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 )(分数:2.00)A.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 B.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 C.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 D.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析:时事政治题。32.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工作会议上强调,2005 年要进一步促进银行业加强和改善风险管理,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分数:2.00)A.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以资本金管理为核心的自我约束机制 B.指导商业银
43、行认真做好风险识别、量化、管理工作 C.推动商业银行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D.促进银行机构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服务 解析:时事政治题。33.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分数:2.00)A.商品价值的变化 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 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答案解析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同时价格又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价格在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在垄断形成后通过垄断价格表现出来。因此,本题 4 个备选项都是正确答案。三、分析题(总
44、题数:5,分数:50.00)34.(3)结合材料 3 列宁阐述的思想,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概念的确认。答案解析 本题需要考生辨明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唯心主义物质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对物质的不同说法。尤其是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1)材料 1 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没有把握住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经受不住唯心主义的攻击。(2)材料 2 表明,
45、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致陷入唯心主义,迷失方向。唯心主义则往往利用某些新的科学发现攻击唯物主义。(3)材料 3 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和攻击,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揭示的物质结构是个性,具有相对性,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解析:35.(3)结合材料 1、2、3,批判让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分数:10.00)_正确答案:(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
46、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并就此分析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答案解析 回答本题时,首先应指出土地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但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对于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要求准确掌握。(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的价值(土地除外)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