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39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36.00)1.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社会道德规范调整和规范的领域是_(分数:1.00)A.公共生活B.职业生活C.政治生活D.经济生活2.下列名言,体现助人为乐这一社会道德规范的是_(分数:1.00)A.“相敬如宾”“琴瑟和谐”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C.“比翼鸟”“连理枝”D.“远亲不如近邻”3.社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_(分数:1.00)A.文明礼貌B.爱护公物C.保护环境D.遵纪守法4.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是_
2、(分数:1.00)A.爱岗敬业B.邻里团结C.夫妻和睦D.爱护公物5.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是_(分数:1.00)A.示威B.集会C.游行D.请愿6.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_(分数:1.00)A.尊老爱幼B.助人为乐C.爱岗敬业D.文明礼貌7.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职业道德中_(分数:2.00)A.爱岗敬业的要求B.服务群众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奉献社会的要求8.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这是职业道德中_(分数
3、:2.00)A.爱岗敬业的要求B.服务群众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奉献社会的要求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的要求是_(分数:2.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11.劳动法的宗旨是_(分数:2.00)A.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B.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C.坚持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D.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12.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_(分数:2.00)A.申请调解B.协商解决C.提起诉讼D.仲裁13.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
4、求的是_(分数:2.00)A.邻里团结B.保护环境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14.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_(分数:2.00)A.社会道德规范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伦理规范15.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以下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中,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_(分数:2.00)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夫妻和睦D.勤俭持家16.家庭关系的核心是_(分数:2.00)A.父母子女关系B.夫妻关系C.祖父母与孙子女的关系D.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17.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_(分数:2.00)A.人性B.阶级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
5、18.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最低年龄为_(分数:2.00)A.男 20,女 18B.男 22,女 20C.男 23,女 20D.男 25,女 2219.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是_(分数:2.00)A.女方接受男方求婚B.双方口头约定结婚C.结婚登记D.举行结婚仪式20.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于死亡后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国家或者集体组织。这种继承方式是_(分数:2.00)A.法定继承B.遗嘱继承C.遗赠D.遗赠扶养协议21.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性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这说明证据的_(分数:2.00)A.客观性B.关联性C.合法性D.法理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
6、64.00)22.法治思维不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治国理政必须奉守法律至上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_(分数:2.00)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B.法律的不可违抗性C.法律的优先适用性D.法律的公平性23.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应为人民而行使,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包括_(分数:2.00)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24.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同等重要。人们应当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正当程序的特征有_(分数:2.00)A.中立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
7、25.按照法治思维,权利与权力之间的表现为_(分数:2.00)A.权力来源于权利B.权力服务于权利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26.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为_(分数:2.00)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D.性质上的矛盾关系27.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_(分数:2.00)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参与法律制定28.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有_(分数:2.00)A.参与立法讨论B.进行法律监督C.旁听司法审判D.参与法律问题讨论29.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要做到
8、_(分数:2.00)A.推进依法执政B.提高立法质量C.严格规范公正执法D.提升司法公信力30.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_(分数:2.00)A.树立法律信仰B.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C.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D.参与法律问题的讨论31.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来源于_(分数:2.00)A.法律合乎情理B.法律维护正义C.执法公平D.司法公正3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33.下列选项,属于公共秩序的有_(分数:2.00)A.工作秩序B.教学秩序C.营业秩序D.网络秩序34.维护公共秩序对
9、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序的公共生活_(分数:2.00)A.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B.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C.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D.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5.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_(分数:2.00)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36.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有_(分数:2.00)A.以事实为依据B.公开公正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D.以人为本、与民方便37.治安处罚的种类有_(分数:2.00)A.警告B.罚款C.行政拘留D.限期出境38.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不予许可的情形是_(分数:2.00)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B.
10、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C.煽动民族分裂的D.直接危害公共安全的39.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_(分数:2.00)A.依法管理原则B.综合整治原则C.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D.权利义务一致原则40.下列选项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基本规则的是_(分数:2.00)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C.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D.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41.环境报护法所界定的环境是指_(分数:2.00)A.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B.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C.森林、草原、野生动物D.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11、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42.按照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规定,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_(分数:2.00)A.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B.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C.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D.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4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_(分数:2.00)A.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B.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C.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D.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44.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有_(分数:2.00)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获得劳动
12、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C.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D.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45.就业促进法确立的就业方针是_(分数:2.00)A.劳动者自主择业B.市场调节就业C.政府促进就业D.企业提供岗位46.“政府促进就业”的方式有_(分数:2.00)A.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机会B.通过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维护公平就业C.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创造就业条件D.通过提供就业援助,帮助困难群体就业47.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采取的方式有_(分数:2.00)A.申请调解B.协商解决C.提起诉讼D.仲裁48.择业和创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
13、题,在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大学生应树立的创业观念包括_(分数:2.00)A.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B.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C.要提高创业的能力D.要有勇于创业的勇气49.为保证婚姻法基本原则的贯彻实施,婚姻法还有六条禁止性的规定。这些规定有_(分数:2.00)A.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B.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C.禁止重婚D.禁止家庭暴力50.结婚的必备条件是_(分数:2.00)A.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C.必须符合“门当户对”的要求D.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51.法律范畴中的继承专指财产继承,即自然人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把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即遗
14、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继承的方式有_(分数:2.00)A.法定继承B.遗嘱继承C.遗赠D.遗赠扶养协议52.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是_(分数:2.00)A.实践性B.综合性C.稳定性D.短暂性53.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这些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有_(分数:2.00)A.学思并重B.慎独自律C.积善成德D.知行统一考研政治-39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36.00)1.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社会道德规范调
15、整和规范的领域是_(分数:1.00)A.公共生活 B.职业生活C.政治生活D.经济生活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涵。 社会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社会道德规范调整和规范的领域是公共生活。因此,正确答案是 A。2.下列名言,体现助人为乐这一社会道德规范的是_(分数:1.00)A.“相敬如宾”“琴瑟和谐”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C.“比翼鸟”“连理枝”D.“远亲不如近邻”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助人为乐的内涵。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
16、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道德规范,是有爱心的表现。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这正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是 B。选项 A、C,体现的是家庭美德中的夫妻关系;选项D,体现的是家庭美德中的邻里关系。3.社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_(分数:1.00)A.文明礼貌B.爱护公物C.保护环境D.遵纪守法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遵纪守法是社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
17、途径。因此,正确答案是 D。选项 A,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选项 B、C 都属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最基本的要求。4.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是_(分数:1.00)A.爱岗敬业B.邻里团结C.夫妻和睦D.爱护公物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正确答案是 D。5.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是_(分数:1.00)A.示威B.集会C.游行 D.请愿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集会游行示威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所称游行是在公共道路(除机
18、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内部专用道路以外的道路和水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选项 A,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因此,正确答案是 A。选项 B,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选项 D,请愿是指通过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部门满足某些愿望或改变某种政策。6.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_(分数:1.00)A.尊老爱幼B.助人为乐C.爱岗敬业 D.文明礼貌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
19、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因此,正确答案是 C。选项 A,家庭美德要求。选项 B、D 属于道德规范。7.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职业道德中_(分数:2.00)A.爱岗敬业的要求B.服务群众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奉献社会的要求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20、,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因此,正确答案是 D。8.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这是职业道德中_(分数:2.00)A.爱岗敬业的要求B.服务群众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 D.奉献社会的要求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因此,正确答案是 C。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的要求是_(分数:2
21、.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因此,正确答案是 D。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不是最高层次的要求。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
22、)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 A。11.劳动法的宗旨是_(分数:2.00)A.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B.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C.坚持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D.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法。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立法
23、宗旨。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在各个劳动环节中的具体权利,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劳动法确定的义务。因此,正确答案是 B。选项 A,表述错误。C、D 是劳动法宗旨的两个具体体现。12.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_(分数:2.00)A.申请调解B.协商解决C.提起诉讼D.仲裁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当事人不愿协商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但当事人任何一方不愿调解的,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裁决外,
24、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故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仲裁。因此,正确答案是 D。选项A、B,协商解决和申请调解都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选项 C,诉讼是不服仲裁裁决之后采取的程序。13.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_(分数:2.00)A.邻里团结 B.保护环境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因此,正确答案是 A。选项
25、C,职业道德要求。选项 B、D,属于道德规范。14.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_(分数:2.00)A.社会道德规范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 D.伦理规范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家庭美德的内涵。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 C。选项 A,社会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选项 B,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选项 D
26、,伦理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15.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以下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中,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_(分数:2.00)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D.勤俭持家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家庭美德。 我国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其中,男女平等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关系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因此,正确答案是
27、 B。16.家庭关系的核心是_(分数:2.00)A.父母子女关系B.夫妻关系 C.祖父母与孙子女的关系D.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因此,正确答案是 B。17.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_(分数:2.00)A.人性B.阶级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婚姻家庭关系。 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属性。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为婚姻家庭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变化。因此,正确答案是
28、D。18.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最低年龄为_(分数:2.00)A.男 20,女 18B.男 22,女 20 C.男 23,女 20D.男 25,女 22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婚姻法。 结婚的必备条件有三个,其中一个就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 岁,女不得早于 20 岁。因此,正确答案是 B。19.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是_(分数:2.00)A.女方接受男方求婚B.双方口头约定结婚C.结婚登记 D.举行结婚仪式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 结婚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即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
29、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如果当事人双方只是按当地的风俗举行了婚姻仪式的合法夫妻,不受法律保护。因此,正确答案是 C。20.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于死亡后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国家或者集体组织。这种继承方式是_(分数:2.00)A.法定继承B.遗嘱继承C.遗赠 D.遗赠扶养协议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继承的方式。 遗赠是指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于死亡后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国家或者集体组织的一种法律制度。选项 A,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财产继承制度。选项 B,遗嘱继承指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按他生前所立的遗嘱内容
30、,将其遗产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指定的继承人的一种继承方式。选项 D,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受扶养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受扶养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协议。因此,正确答案是 C。21.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性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这说明证据的_(分数:2.00)A.客观性 B.关联性C.合法性D.法理性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证据和一般事实的区别。 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与一般的事实。首先,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其次,证据要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性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最后,证据要具有关联
31、性,即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 A。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22.法治思维不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治国理政必须奉守法律至上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_(分数:2.00)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C.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D.法律的公平性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法治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法治思维不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治国理政必须奉守法律至上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普
32、遍适用性,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优先适用性,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类社会规范的调整时,法律规范的适用性要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不可违抗性,指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选项 D,是法律的要求和特征,不是至上性的表现。23.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应为人民而行使,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包括_(分数:2.00)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 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权为民所赋),应为人民而行使(权为民所用)
33、,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职权由法定,指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有权必有责,指国家机关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用权受监督,指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违法受追究,指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24.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同等重要。人们应当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正当程序的特征有_(分数:2.00)A.中立性 B.参与性 C.公开性 D.时限性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正当程
34、序的特征。 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同等重要。人们应当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只有按照正当程序处理问题,处理结果才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违反正当程序处理问题,往往会导致实体不公的处理结果。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程序的中立性,是指程序的制度设计和运行应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得偏向于或有利于任何一方当事人。参与性是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程序的参与性,是指利害关系人有机会参与到程序中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实质性地影响程序的结果或结论。公开性是正当程序的重要特征。程序的公开性,是指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35、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只有让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才能有效地防止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才能切实地增强程序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公信力。时限性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程序的时限性,是指程序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而必须在合理的时间期限内终结。以诉讼为例,任何一起案件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最终的裁判,诉讼程序就随着最终裁判的作出而终结。只有在合理的期限内及时作出正义的裁判,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正义。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25.按照法治思维,权利与权力之间的表现为_(分数:2.00)A.权力来源于权利 B.权力服务于权利 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36、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按照法治思维,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在民主和法治的国度,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机构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国家权力的配置、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重要官员的产生,都是公民行使权利的结果。因此,不是权力创造或批准了权利,而是权利创造和批准了权力。第二,权力服务于权利。设立国家权力的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为权利服务。权力服务于权利,不仅是要防止对权利的侵犯,更重要的是为权利的行使和实现创造条件。第三,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法律所授予的权利是权利主体自主支配自己的行动和财产的自治领域,是权利主体发挥自己的才
37、能和潜力的自由空间。国家权力不得随意侵入权利主体的自治空间,不得随意干预权利主体的行动自由。这意味着,权利为权力的行使设定不可逾越的界限。第四,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公民的权利就是国家的义务,公民通过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对国家机构及其公务人员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和控制,以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异化。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26.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为_(分数:2.00)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D.性质上的矛盾关系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第一,
38、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第二,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即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第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选项 D,法律权利和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所以,它们不是性质上的矛盾关系。27.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_(分数:2.00)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参与法律制定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
39、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治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法治思维方式。首先是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前提。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治思维方式。其次是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按照法治的要求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方法是法治思维的基本要素,法治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最后是参与法律实践。法治思维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正确答案是 ABC。选项 D,大学生不是参与法律制定的主体。28.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有_(分数:2.00)A.参与立法讨论
40、 B.进行法律监督 C.旁听司法审判 D.参与法律问题讨论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 大学生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法律实践:一是参与立法讨论;二是进行法律监督;三是旁听司法审判;四是参与法律问题讨论。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29.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要做到_(分数:2.00)A.推进依法执政 B.提高立法质量 C.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D.提升司法公信力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的措施。 保证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对于执政党的国家机关而言,不仅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更
41、要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其具体要求是:第一,推进依法行政。第二,提高立法质量。第三,严格规范公正执法。第四,提高司法公信力。第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30.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_(分数:2.00)A.树立法律信仰 B.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C.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参与法律问题的讨论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的措施。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
42、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正确答案是 ABC。选项 D,属于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31.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来源于_(分数:2.00)A.法律合乎情理 B.法律维护正义 C.执法公平 D.司法公正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内在说服力。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合理性。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
43、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3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解析 考查知识点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33.下列选项,属于公共秩序的有_(分数:2.00)A.工作秩序 B.教学秩序 C.营业秩序 D.网络秩序 解析:解
44、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34.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序的公共生活_(分数:2.00)A.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C.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D.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
45、条件。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心的生活环境是以有序的公共生活作为保障的。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35.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_(分数:2.00
46、)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遵纪守法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规范。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36.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有_(分数:2.00)A.以事实为依据 B.公开公正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D.以人为本、与民方便解析:解析
47、 考查的知识点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有: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选项 D,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37.治安处罚的种类有_(分数:2.00)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限期出境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等。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38.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不予许可的情形是_(分数:2.00)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B.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煽动民族分裂的 D.直接危害公共安全的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集会、游行、示威不予许可的情形。 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不予许可:第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第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的;第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39.道路交通安全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