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72KB ,
资源ID:139273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927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1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14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14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904年至 1905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被清政府宣称“局外中立”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分数:2.00)A.日本和俄国B.英国和德国C.英国和法国D.日本和英国3.以下对清末“新政”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B.政治制度改革滞后,丝毫没有触动从朝廷到地方体现封建

2、专制的整套统治机构C.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D.财政的困难也限制着“新政”的推行,甚至借机摊派加重人民的负担4.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骨干力量是( )(分数:2.00)A.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知识分子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6.号召人民推翻“洋人的朝廷”的革命人物是( )(分数:2.00)A.章炳麟B.陈天华C.邹容D.孙中山7.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

3、府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平均地权8.1906年秋,中国同盟会之军政府宣言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些内容主要指革命派主张的( )(分数:2.00)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9.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是指( )(分数:2.00)A.民粹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0.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分数:2.00)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11.

4、有鉴于欧美资本主义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之积重难返,孙中山提出( )(分数:2.00)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12.1905年至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展开论战的主要舆论阵地分别是( )(分数:2.00)A.苏报和时务报B.民报和国闻报C.国闻报和新民丛报D.民报和新民丛报13.1905年至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分数:2.00)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14.同盟会成立后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分数:2.00)A.萍、浏、醴起

5、义B.潮州黄冈起义C.广州新军起义D.广州黄花岗起义15.1911年 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劫夺”商股。这激起了多省的保路风潮,其中最激烈的省份是( )(分数:2.00)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16.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分数:2.00)A.湖北军政府成立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宣布退位D.国民政府成立17.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分数:2.00)A.国民党B.中华革命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

6、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分数:2.00)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郑观应20.以下问题中,主要围绕 19世纪 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论战展开的有( )(分数:2.00)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实行民主共和C.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21.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的晚清政治派别应是( )(分数:2.00)A.封建守旧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22.维新派与守

7、旧派之间论战的作用有( )(分数:2.00)A.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B.使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C.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3.以下属于百日维新举措的有( )(分数:2.00)A.改革行政机构,设立议院B.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C.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D.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24.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意义有( )(分数:2.00)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

8、度C.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D.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5.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主要有( )(分数:2.00)A.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B.不敢否定封建主义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D.惧怕人民群众26.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维新派( )(分数:2.00)A.把救亡图存作为首要目标B.提出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C.提倡新学,猛烈抨击封建的思想文化D.以日俄为师,推行戊戌新政27.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有( )(分数:2.00)A.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B.社会矛盾激化,各阶层人民的斗争

9、风起云涌,遍及全国C.清末“新政”破产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形成28.以下对清政府宣布的预备立宪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B.巩固了皇权,延续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C.满足了立宪派的改革要求D.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29.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同年 11月,他在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时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孙中山曾尝试采取和平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B.随着对清朝腐败状况认识的深入,孙

10、中山确信和平改革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C.孙中山原来属于立宪派,算不上一个真正坚定的革命者D.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30.以下关于同盟会政治纲领中民族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B.“驱除鞑虏”即是要实行驱逐满人的民族革命C.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D.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2.00)31.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红

11、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 1934年 10月至 1936年 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

12、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 10月 21日)材料 2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墙上,80 双草鞋组成一幅中国地图。那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从这里开始跋山涉水、历经九死一生,将足印刻写在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 贵州遵义,遵义会议旧址。二楼的会议室里,桌下的火盆似乎还炭火熊熊。那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在这里挽救危亡局势、开启关键转折,让革命的种子星火燎原。 宁夏固原,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三尊英姿勃发的红军头像,雄踞碑顶眺望远方。那一场气吞山河的行军

13、,在这里开始新的进发、找到新的希望,把这个国家带向新的航程。 1934 年 10月到 1 936年 10月,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两轮寒暑,纵横十余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完成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地图上标识行军方向的纤纤一脉,蜿蜒西去北上,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激荡成改变历史的滚滚洪流,标注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这个伟大壮举,已经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

14、前默然肃立,在“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主题展览前驻足凝视,这是“长征永远在路上”的自警,这是“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的决心。 摘自人民日报(201 6 年10月 1 9日)(分数:4.00)(1).为什么说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黑暗境地”?(分数:2.00)_(2).如何理解长征是“伟大壮举”?长征精神是什么?(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在那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中,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进发出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

15、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浴血奋战在抗日前线,用正确的政治主张指导和推动抗日战争,用广泛的政治动员组织起巨大的抗日力量,创建广阔的敌后战场并对正面战场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 9月 4日)、中国共产党新

16、闻网(201 5 年 7月 22日)材料 2 9月 18日 9时 18分,庄严时刻来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领导同志和群众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动钟槌击响“警世钟”。14响钟声寓意着中华民族 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声声入耳,声声入心。沈阳全城拉响防空警报,同时,辽宁其他 13个城市也拉响防空警报,火车、轮船、汽车鸣笛 3分钟,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上午 10时,南京拉响防空警报,警报声凄厉。正在纪念馆参访的海内外和平人士也停下脚步,哀悼战争死难者。 今年适逢“九一八”事变爆发 85周年,对于这个从抗战硝烟中走过的民族而言,“九一八”始终敲响着振聋发聩的警钟,留下了永

17、远不能忘却的血的教训。近年来,习近平在国内国际一系列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进程,展现中国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发出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中国声音”。 摘自人民网(2016 年 9月 18日)、人民日报(201 6 年 9月 19日)(分数:4.00)(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分数:2.00)_(2).结合近代以来的历史,谈谈中国近年来就抗日战争历史发出“中国声音”的意义。(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14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

18、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904年至 1905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被清政府宣称“局外中立”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分数:2.00)A.日本和俄国 B.英国和德国C.英国和法国D.日本和英国解析:解析:1904 年至 1 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此事件既反映了清政府统治的无能,也体现了帝国主义国

19、家加紧了在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3.以下对清末“新政”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政治制度改革滞后,丝毫没有触动从朝廷到地方体现封建专制的整套统治机构C.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D.财政的困难也限制着“新政”的推行,甚至借机摊派加重人民的负担解析:解析:为摆脱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国内外困局,清政府于 1901年 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陆续推行了一些包括建立新军、鼓励留学、废除科举考试等在内的改革措施。“新政”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政治制度改革滞后,种种弊端无从消除。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而

20、财政困难也限制着“新政”的推行,甚至借机摊派加重人民的负担。4.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骨干力量是( )(分数:2.00)A.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知识分子 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解析:解析:本题题干要求回答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而不是阶级基础。19 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形成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派没有发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参与,它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

21、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 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形势的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兴中会 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解析:解析:题干要求回答的是“革命团体”,所以应该选 A。1894 年 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华兴会、光复会成立的时间晚于兴中会。1905 年 8月 20日,孙中

22、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6.号召人民推翻“洋人的朝廷”的革命人物是( )(分数:2.00)A.章炳麟B.陈天华 C.邹容D.孙中山解析:解析:1 903 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了革命军,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

23、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7.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平均地权解析:解析:B 是兴中会的誓词。C 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它由三部分组成: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8.1906年秋,中国同盟会之军政府宣言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

24、下共击之!”这些内容主要指革命派主张的( )(分数:2.00)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解析:解析:军政府宣言中的上述文字旨在公告天下其革命主张建立民国,此项内容在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当属民权主义范畴。9.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是指( )(分数:2.00)A.民粹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解析:解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10.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分数:2.00)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解析:解析:本题为 2008年考研真题。民生主义,初指

25、“平均地权”,1924 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章言将其解释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增加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11.有鉴于欧美资本主义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之积重难返,孙中山提出( )(分数:2.00)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解析:解析: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他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民主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平均地权”,解决土地问题,因此 C正确。12.1905年至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

26、和改良派展开论战的主要舆论阵地分别是( )(分数:2.00)A.苏报和时务报B.民报和国闻报C.国闻报和新民丛报D.民报和新民丛报 解析:解析: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还发生于新加坡、香港、旧金山、檀香山等地。参与论战的报刊也有几十种之多。但论战的中心在日本,分别是同盟会在东京创立的机关报民报和由梁启超负责的创办于横滨的新民丛报。维新运动期间,为宣传维新主张,维新派在上海举办由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严复在天津主办国闻报。创办于上海的苏报因宣传革命主张而于 1903年被查封。13.1905年至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分数:2.00)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废科举和

27、兴西学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解析:解析: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B 不是双方论战的内容。14.同盟会成立后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分数:2.00)A.萍、浏、醴起义B.潮州黄冈起义C.广州新军起义D.广州黄花岗起义 解析:解析:1906 年 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是1907年 5月至 1908年 4月间,孙中山亲自于两广沿海沿边地区发动的 6次武装起义中的一次

28、。广州新军起义发生于 1910年 2月。“黄花岗起义”是 1 911年 4月 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发生在广州的起义。因其中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此役史称“黄花岗起义”。其影响最大。15.1911年 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劫夺”商股。这激起了多省的保路风潮,其中最激烈的省份是( )(分数:2.00)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 解析:解析:清政府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劫夺”商股,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最为激烈。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竞令军警向手无

29、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16.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分数:2.00)A.湖北军政府成立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宣布退位D.国民政府成立解析:解析:南京临时政府(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近代史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7.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分数:2.00)A.国民党B.中华革命党 C.中国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解析:

30、解析:1 91 2 年 8月,宋教仁组织了国民党;1 914 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1 9 1 9年 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 905 年 8月 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9.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分数:2.00)A.康有为 B.梁启

31、超 C.谭嗣同 D.郑观应解析:解析: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郑观应和王韬、薛福成、马建忠等人是 19世纪 70年代以后出现的早期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参与洋务运动,成为洋务思潮的代言人。20.以下问题中,主要围绕 19世纪 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论战展开的有( )(分数:2.00)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实行民主共和C.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解析:解析: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

32、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不能动,尤其不能触动三纲五常。封建守旧派则更为保守,不仅反对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和纲常名教的革新,还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而加以反对。维新派则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所以,在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问题上,守旧派和洋务派找到了反对维新派的共同点。ACD 三个问题都涉及到封建政治制度的革新,因而是论战主要围绕展开的问题。B 是资产阶级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分歧。21.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的晚清政治派别应是(

33、)(分数:2.00)A.封建守旧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D.革命派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派与守旧派论战的核心观点。上述观点的核心就是:反对实行兴民权的政治革新。在晚清的政治派别中,封建守旧派和洋务派在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问题上有共同点。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提倡民权。22.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论战的作用有( )(分数:2.00)A.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B.使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C.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解析:ABC 正确。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使西方

34、资产阶级社会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方面的准备。D 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应排除。23.以下属于百日维新举措的有( )(分数:2.00)A.改革行政机构,设立议院B.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C.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D.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解析:解析:BCD 分别是在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推行新政的政令内容。百日维新在政治方面的确也采取了改革行政机构的举措,比如裁撤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此外,在政治方面的革新内容还有: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35、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尽管如此,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24.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意义有( )(分数:2.00)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C.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D.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解析:解析: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其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

36、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第四,维新派推动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

37、运动。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维新派主张革命,具有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积极作用。25.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主要有( )(分数:2.00)A.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 B.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D.惧怕人民群众 解析:解析: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在

38、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所以,在旧中国,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26.戊戌

39、变法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维新派( )(分数:2.00)A.把救亡图存作为首要目标 B.提出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C.提倡新学,猛烈抨击封建的思想文化 D.以日俄为师,推行戊戌新政 解析:解析: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把救亡图存作为首要目标;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就是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介绍外国经验,推行戊戌新政。27.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有( )(分数:2.00)A.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

40、危机加深 B.社会矛盾激化,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C.清末“新政”破产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形成 解析:解析: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为摆脱国内外困局,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但是,“新政”成效甚微,人民的负担加重。预备立宪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基础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得以形成。28.以下对清政府宣布

41、的预备立宪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B.巩固了皇权,延续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C.满足了立宪派的改革要求D.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解析:解析:在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清政府 1906年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 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预备立宪期为 9年的君主立宪方案。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故 A可选。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却

42、不断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B 是 A的原因,故不选。1911 年 5月,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 3 名大臣中满族就有 9人,其中皇族占 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而分崩离析。故 C不可选。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人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不可避免。29.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同年 11月,他在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时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孙中山曾尝试采取和平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

43、进步 B.随着对清朝腐败状况认识的深入,孙中山确信和平改革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 C.孙中山原来属于立宪派,算不上一个真正坚定的革命者D.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许多革命先驱革命思想变化的过程的理解。30.以下关于同盟会政治纲领中民族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B.“驱除鞑虏”即是要实行驱逐满人的民族革命C.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D.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解析:解析:民

44、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但是,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一方面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放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敌人。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另一方面,革命派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结果就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导致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反扑。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

45、12.00)31.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 1934年 10月至 1936年 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

46、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 10月 21日)材料 2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墙上,80 双草鞋组成一幅中国地图。那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从这里开始跋山涉水、历经九死一生,将足印刻写在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 贵州遵义,遵义会议旧址。二楼的会议室里,桌下的火盆似乎还炭火熊熊。那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在这里挽救危亡局势、开启关键转折,让革命的种子星火燎原。 宁夏固原,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三尊英姿勃发的红军头像,雄踞碑顶眺望远方。那一场气吞山河的行军,在这里开始新的进发、找到新的希望,把这个国家带向新的航程。 1934 年 10月到 1 936年 10月,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皑皑雪山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