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79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作为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能够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分数:2.00)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因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而能够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补充B.社会主义法律能够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遵守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D.社会
2、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互为前提、互为支撑3.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段话对我们正确认识理想及其实现的启示是(分数:2.00)A.远大的理想是指引入生前进的动力B.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C.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D.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4.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两岸尚未统一的今天,当代中国既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又要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这一基本要求的提出,是针对(分数:2.00)A.港澳台海外侨胞B.生活在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海内外中华儿女D.中华人
3、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5.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标准是(分数:2.00)A.人生道路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目的6.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分数:2.00)A.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B.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C.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D.人与自然的关系7.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始终注意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公私之辨。其核心和本质是(分数:2.00)A.公义胜私欲B.公私之辨C.义利之辨D.理欲之辨8.在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中,
4、既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又体现了集体主义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的是(分数:2.00)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9.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始性、关键性的环节是(分数:2.00)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10.“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其中,科学立法的目标是(分数:2.00)A.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B.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C.深入推进依法执
5、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1.法治思维既是一种正当性思维、规范性思维、可靠的逻辑思维,也是一种科学思维。其正当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它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B.它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C.它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D.它符合规律、尊重事实12.既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又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的是(分数:2.00)A.法律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B.全体社会成员都尊重法律权威C.将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唯一依据D.法律内容能否覆盖所有社会关系13
6、.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其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为全体公民,权利范围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B.权利与义务为全社会的公民平等地享有或履行C.国家从制度上、法律上、物质上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现D.每个人既是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14.法律权利的行使必须伴随着法律义务的履行,但法律义务更需要由法律加以规定,即义务法定。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分数:2.00)A.遵守宪法和法律B.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C.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D.依法纳税和依法服兵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
7、数:17,分数:34.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6.“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所蕴含的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有(分数:2.00)A.同一国家、同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与法律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B.法律规定彰显了道德的要求,道德的要求中也蕴含了法律的规定C.道德和法律的调节领域、调节方式基本相同D.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17.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预言,社会主义将在 20 世纪末进入历
8、史博物馆。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分数:2.00)A.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B.理想的实现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C.实现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D.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都不会轻而易举地实现1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包括(分数:2.00)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9.“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这句话蕴含的意义有(分数:2.00)A.涉及国家利益,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据理力争,寸土不让,B.在表达爱国情
9、怀的同时,要维护社会稳定,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C.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D.在重大国家利益的维护上,既要尊重事实,又要符合相关法律依据20.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的因素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00)A.既对立又统一B.方式上是一致的C.本质上是统一的D.形式上是对立的2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其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分数:2.00)A.国家强制力B.社会舆论C.传统习俗D.人们的内心信念22.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
10、尚等方面,也包括理想、思想意识方面的“应当”。其主要内容除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外,还包括(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C.修身自律,保持节操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23.当今社会,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除了道德和法律两种最基本的手段外,还有(分数:2.00)A.民间风俗B.社会礼仪C.宗教教规D.传统礼仪及戒律24.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作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还表现为(分数:2.00)A.它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B.它是经济社会发展
11、过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C.它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和综合体现D.它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依据25.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法律的作用是历史的,与法律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紧密相连。任何法律都要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为统治阶级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也同样,其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分数:2.00)A.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C.确立和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D.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
12、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体现在(分数:2.00)A.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B.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分数:2.00)A.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B.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C.全面依
13、法治国的基础工程D.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28.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要全面实施宪法。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C.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D.加强宪法实施29.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其内涵包括(分数:2.00)A.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B.法律解释面前人人平等C.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30.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原则、方式和程序是法定的。我国选举法所规定的选举原则有(分数:2.00)A.平等选举原则B.秘密投票原则C.自由投票原则D.直接
14、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31.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为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提供的途径有(分数:2.00)A.鼓励自主择业和创业B.实施社会救助C.发展医疗卫生事业D.健全社会保险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79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作为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能够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其根本原
15、因在于(分数:2.00)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因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而能够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补充B.社会主义法律能够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遵守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互为前提、互为支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C 选项正确。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说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A 选项是建立在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
16、基础之上,因此不选。B 选项表述错误,思想道德的遵守不能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D 选项表述错误,思想道德与法律可以互为支撑,但不能互为前提。因为,按照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说,都是先有道德后有法律。3.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段话对我们正确认识理想及其实现的启示是(分数:2.00)A.远大的理想是指引入生前进的动力B.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C.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D.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想的实现,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17、,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蕴含的核心意义是立志须躬行,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意思是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C选项最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4.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两岸尚未统一的今天,当代中国既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又要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这一基本要求的提出,是针对(分数:2.00)A.港澳台海外侨胞B.生活在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海内外中华儿女 D.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爱国
18、主义,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这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C 选项正确。5.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标准是(分数:2.00)A.人生道路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 D.人生目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试题,难度适中。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活着,人生价值则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
19、义。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身与心、生与死等一系列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依据。C 选项正确。6.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分数:2.00)A.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B.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C.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这里的
20、社会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狭义社会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A、D 选项与题干无关;B 选项是 C 选项的组成部分。故 C 选项正确。7.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始终注意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公私之辨。其核心和本质是(分数:2.00)A.公义胜私欲B.公私之辨 C.义利之辨D.理欲之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试题,难度适中。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始终注意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公私之辨,而核心和本质是公私之辨。“公义胜私欲”是其结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义利之辨、理欲之辨更多的也是围绕公私
21、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因此,B 选项正确。8.在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中,既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又体现了集体主义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的是(分数:2.00)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本题的实质是考查能够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的社会公德的内容。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故 B 选项正确。9.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22、。在这个过程中,起始性、关键性的环节是(分数:2.00)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运行,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关键性环节。因为没有法律,就谈不上遵守、执行和适用。A 选项正确。10.“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其中,科学立法的目标是(分数:2.00)A.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B.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C.深入推进依法执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解析:
23、解析: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试题,难度较小。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B 选项正确。11.法治思维既是一种正当性思维、规范性思维、可靠的逻辑思维,也是一种科学思维。其正当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它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
24、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 B.它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C.它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D.它符合规律、尊重事实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法治思维内涵的理解,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因此,法治思维是一
25、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A 选项正确。注:本题还可以从多项选择题角度加以考查。12.既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又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的是(分数:2.00)A.法律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B.全体社会成员都尊重法律权威 C.将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唯一依据D.法律内容能否覆盖所有社会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B 选项正确。本题的难度主要体现在 A 选项的干扰性。排除 A 选项的原因在于,即便法律本身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如果得不到认同和遵循,就形同虚设,根本无法保障个人平安幸福。D 选项表述错误,因为治
26、理国家需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C 选项表述错误,因为法律的特性决定了法律内容不可能将所有社会关系全部覆盖,因此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唯一依据。13.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其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为全体公民,权利范围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B.权利与义务为全社会的公民平等地享有或履行 C.国家从制度上、法律上、物质上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现D.每个人既是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的具体体现,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B 选
27、项正确。A 选项讲述的是广泛性;C 选项讲述的是真实性;D 选项讲述的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的统一性。故都不选。14.法律权利的行使必须伴随着法律义务的履行,但法律义务更需要由法律加以规定,即义务法定。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分数:2.00)A.遵守宪法和法律B.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C.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D.依法纳税和依法服兵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公民依法履行义务的要求,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是整个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以宪法为基础的整个法律制度存在的基础。同时,国家统一
28、也是公民实现法律权利与自由的前提。B选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6.“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所蕴含的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有(分数:2.00)A.同一国家、同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与法律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 B.法律规定彰显了道德的要求,道德的要求中也蕴含了法律的规定 C.道德和法律的调节领域、调节方式基本相同D.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一道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较
29、大。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范围内,同一时期可以并存两种道德,一是统治阶级的道德,二是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即统治阶级的道德)与其法律规范所弘扬和反对的内容基本一致,即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因此,法律规定彰显了道德的要求,道德的要求中也蕴含了法律的规定。虽然二者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二者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A、B、D 选项正确。17.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预言,社会主义将在 20 世纪
30、末进入历史博物馆。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分数:2.00)A.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B.理想的实现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 C.实现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 D.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都不会轻而易举地实现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很小。A、B、C、D 选项均正确。1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包括(分数:2.00)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容的掌握,是一道识记为
31、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较小。考生只要能够把握住一点,那就是所有好的精神,并且是来源于中国古代或近代的,就都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作答就相对比较简单了。A、B、C、D 选项均正确。19.“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这句话蕴含的意义有(分数:2.00)A.涉及国家利益,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据理力争,寸土不让, B.在表达爱国情怀的同时,要维护社会稳定,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C.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D.在重大国家利益的维护上,既要尊重事实,又要符合相关法律依据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性爱国,是一道理解
32、性试题,难度较小。A、B、C、D 选项均是正确答案。公民在表达爱国情怀时,不能盲目,也不能一时冲动;既要符合事实,又要遵守法律规定;既要体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既要表达爱国情怀,又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得破坏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20.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的因素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00)A.既对立又统一 B.方式上是一致的C.本质上是统一的 D.形式上是对立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从形式上看,二者是对立的;从本质上看,二者
33、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竞争促进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因此 A、C、D 选项正确。B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竞争与合作在方式上也是不同的。2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其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分数:2.00)A.国家强制力B.社会舆论 C.传统习俗 D.人们的内心信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发挥作用所依靠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试题,难度适中。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不具有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性是保证法律实施的手段之一。因此,B、C、D 选项为正确
34、答案。22.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理想、思想意识方面的“应当”。其主要内容除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外,还包括(分数:2.00)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C.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A、B、C、D 选项均正确。23.当今社会,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除了道德和法律两种最基本的手段外,还有(分数:2.00)A.民间风俗 B.社会礼仪 C.宗教教规 D.传统礼仪及戒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维护社
35、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很小。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在原始社会,主要以图腾崇拜、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一些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规范以民间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戒律等形式继续发挥作用。A、B、C、D 选项均正确。24.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作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还表现为(分数:2.00)A.它对道德和法律
36、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B.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C.它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和综合体现D.它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依据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只有内化为个人品德,才能成为现实的规范力量。同时,个人品德提升的过程也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过程,它能够为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其二,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整合行为动机、确定行为目标、自觉调控行为过程等
37、都是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的体现。其三,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个人品德是决定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A、B、D 选项正确。C 选项的错误在于,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25.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法律的作用是历史的,与法律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紧密相连。任何法律都要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为统治阶级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也同样,其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分数:2.00)A.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B.确立和维护
38、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C.确立和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 D.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A、B、C、D 选项均正确。因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是其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对于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相关的法律中,都有相应的明确规定。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39、。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体现在(分数:2.00)A.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B.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A、C、D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人民通过人民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间接行使民主权利,而不是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4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分数:2.00)A.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B.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C.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D.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A、C、D选项正确。B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法律体系已经先于法治体系形成。28.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要全面实施宪法。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C.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D.加强宪法实施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是一道理解与
41、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C、D选项正确。B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治国理政方式上的要求,而不是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与题干无关。29.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其内涵包括(分数:2.00)A.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解释面前人人平等C.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规则公平的内容,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A、C、D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依据 198】年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规定,享有法律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
42、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及主管部门。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享有法律解释权。30.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原则、方式和程序是法定的。我国选举法所规定的选举原则有(分数:2.00)A.平等选举原则 B.秘密投票原则 C.自由投票原则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选举法所规定的选举原则,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A、B、C、D 选项正确。31.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为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提供的途径有(分数:2.00)A.鼓励自主择业和创业B.实施社会救助 C.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D.健全社会保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较小。我国宪法第 4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B、C、D选项正确。A 选项主要是从公民自主付出而得到的收益来讲的,故不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