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55KB ,
资源ID:139318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931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的区别在于 ( )(分数:2.00)A.前者是对存在的反映,后者是头脑自生的B.前者的内容是客观的,后者的内容是主观的C.前者可以找到其物质原型,后者没有物质原型D.前者的反映是近似真实的,后者的反映则是歪曲或虚幻的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分数:2.00)A.人脑

2、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4.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 )(分数:2.00)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5.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 ( )(分数:2.00)A.唯理论B.经验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6.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是 ( )(分数:2.00)A.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问题C.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问题D.物质第

3、一性,意识第二性问题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 )(分数:2.00)A.存在B.精神C.物质D.原子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分数:2.00)A.物质和精神的统一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D.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9.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分数:2.00)A.承认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D.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10.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 ( )(分数:2.00)A.与时俱进,科学发展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1.理解人

4、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是正确的 ( )(分数:2.00)A.物质观点B.意识观点C.实践观点D.文化观点12.实践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分数:2.00)A.主体性B.客体性C.重构性D.间接现实性13.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分数:2.00)A.人的实践活动B.自然界自身的运动C.人的文化活动D.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1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其中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实践是 ( )(分数:2.00)A.教育实践B.阶级斗争C.物质生产实践D.

5、改造社会的实践15.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和根源是 ( )(分数:2.00)A.物质B.精神C.运动D.实践16.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 )(分数:2.00)A.偶然性B.稳定性C.重复性D.客观性1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分数:2.00)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18.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的前提是 ( )(分数:2.00)A.事物之间的区别B.事物的相互过渡C.事物的相互依存D.事物的相互转化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

6、,分数:24.00)19.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0.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 )(分数:2.00)A.人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D.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原理的根据2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 )(分数:2.00)A.对象性的活动B.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C.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D.人类的存在方式22.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

7、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 )(分数:2.00)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D.实践创造了物质世界的全部内容23.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 ( )(分数:2.00)A.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B.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C.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D.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24.人的活动与规律的关系是 ( )(分数:2.00)A.人不能创造、消灭规律B.人可以发现、完善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D.人可以利用规律25.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

8、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 )(分数:2.00)A.不能藐视规律,但可以发明和改变规律B.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C.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D.要提高正确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26.关于社会规律,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分数:2.00)A.社会规律是实践规律B.社会规律包含客观制约主观和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C.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D.社会规律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27.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分数:2.00)A.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

9、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8.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 ( )(分数:2.00)A.有目的地调控、改变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B.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C.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29.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相关联的问题。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 ( )(分数:2.00)A.历史决定论的内容B.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C.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D.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30.唯物辩证法 ( )(

10、分数:2.00)A.是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B.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C.其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是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3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的区别在于 ( )(分数:2.00)A.前者是对存在的反映,后者是头脑自生的B.前者的内容是客观的,后者的内容是主观的C.前者可以找到其物质原型,后者没有物质原型D.

11、前者的反映是近似真实的,后者的反映则是歪曲或虚幻的 解析:解析:正确的意识是对事物近似真实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事物的歪曲或虚幻的反映。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观点错误。两者都是对存在的反映;两者的内容都是客观的;两者都可以找到其物质原型。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分数:2.00)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解析:解析:马克思的这个命题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

12、用于物质。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观点错误。观念的东西指意识。物质是意识的源泉,但不能把意识混同于物质,两者性质不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4.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 )(分数:2.00)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解析:解析:不同的人即主体不同,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即意识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观点错误。意识不是人的自由创造。意

13、识受认识客体的制约。意识的内容客观、形式主观。5.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 ( )(分数:2.00)A.唯理论B.经验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解析:解析: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即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唯理论和经验论是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哲学派别。6.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是 ( )(分数:2.00)A.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B.物

14、质运动的绝对性问题C.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问题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问题解析:解析: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问题。所以,备选 B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C、D 三项讲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已经部分解决。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 )(分数:2.00)A.存在B.精神C.物质 D.原子解析:解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

15、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于物质世界自身。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观点错误。存在包括物质存在、精神存在,折衷主义者杜林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分数:2.00)A.物质和精神的统一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D.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解析:解析: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因此,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所以,备选 B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C、D 三项观点错误。A、

16、C 两项是二元论的观点。D 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9.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分数:2.00)A.承认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D.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解析:解析: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元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因此,其根本要求、根本方法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备选 B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A、D 两项观点错误。这两项分别是折衷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备选 C 项不符合题意。10.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 ( )(分数:2.00)A.与时俱进,科学发展B.构建社会主义

17、和谐社会C.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因此,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A、B 两项主要依据的原理是唯物辩证法。C 项则是马克思的实践观。11.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是正确的 ( )(分数:2.00)A.物质观点B.意识观点C.实践观点 D.文化观点解析:解析:实践是使人和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前提、基础。因此,正确的实践观点

18、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物质本身不能使人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意识、文化更不是人和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前提,它们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12.实践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分数:2.00)A.主体性 B.客体性C.重构性D.间接现实性解析:解析: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主体性。所以,备选 A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C、D 两项观点错误。实践不能重构对象

19、。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备选 B 项不符合题意。题意不是讲实践的客观性。13.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分数:2.00)A.人的实践活动 B.自然界自身的运动C.人的文化活动D.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解析: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所以,备选 A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人的文化活动、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本身是认识世界,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活动才能改变世界。1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其中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实践是 ( )(分数:2.00)A.教

20、育实践B.阶级斗争C.物质生产实践 D.改造社会的实践解析:解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教育实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15.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和根源是 ( )(分数:2.00)A.物质B.精神C.运动D.实践 解析:解析: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实践活动,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本质特

21、征。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16.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 )(分数:2.00)A.偶然性B.稳定性C.重复性D.客观性 解析:解析:规律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偶然性不是规律的特点。稳定性、重复性不是规律的根本特点。1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分数:2.00)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

22、然趋势 解析:解析: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是抽象。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属于认识形式。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8.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的前提是 ( )(分数:2.00)A.事物之间的区别 B.事物的相互过渡C.事物的相互依存D.事物的相互转化解析:解析: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所以,备选 A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23、备选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事物的相互过渡、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辩证联系都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9.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0.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 )(分数:2.00)A.人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D.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原理的根据解析: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

24、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所以,备选 A、B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C、D 两项是“理论意义”,不符合题意。2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 )(分数:2.00)A.对象性的活动 B.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 C.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 D.人类的存在方式 解析:解析:实践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即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实践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对象性的活动。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22.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

25、要体现为( )(分数:2.00)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创造了物质世界的全部内容解析:解析: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备选 A、B、C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D 项观点错误。例如,天然自然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23.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 ( )(分数:2.00)A.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 B.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C.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 D.丰富多彩

26、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解析:解析: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所以,备选 A、B、C、D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24.人的活动与规律的关系是 ( )(分数:2.00)A.人不能创造、消灭规律 B.人可以发现、完善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 D.人可以利用规律 解析:解析: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发明、改造、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

27、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益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所以,备选 A、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 项观点错误,人可以发现规律,但不能完善规律。25.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 )(分数:2.00)A.不能藐视规律,但可以发明和改变规律B.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 C.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D.要提高正确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 解析:解析:人们不能藐视规律,但可以发现和

28、利用规律。因此,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要提高正确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所以,备选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观点错误,人们不能发明规律、改变规律。26.关于社会规律,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分数:2.00)A.社会规律是实践规律 B.社会规律包含客观制约主观和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C.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D.社会规律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 解析:解析: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29、,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规律。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27.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分数:2.00)A.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解析: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

30、用有四个方面的主要表现。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所以,备选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28.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 ( )(分数:2.00)A.有目的地调控、改变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B.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C.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解析:解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

31、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所以,备选 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观点错误,人们不能有目的地调控、改变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29.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相关联的问题。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 ( )(分数:2.00)A.历史决定论的内容 B.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 C.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D.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解析:解析: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所以,备选A、B 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C、D 两项指的是主体

32、选择,不符合题意。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30.唯物辩证法 ( )(分数:2.00)A.是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B.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C.其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是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